第2章 冤案(下)

斟酌再三,高強才道:“姑蘇錢案,牽連甚廣,此乃是公相有意攀誣,章誕兄弟十餘人除名編管,自己抄家流竄海島,其冤情確實可憐……”

“高兄,我素知你乃是我的知己,果然不錯!既然如此,高兄可願助我?”張隨雲一聽這話頭,當即大喜。

“不過!”趕緊把轉折詞拋出來,高強問道:“張兄家在西邊,令尊曉暢軍事,可曾教過兄長,三十六計的最後一計是什麼?”

“走爲上策……”張隨雲先愣了下,隨即臉色就沉了下來:“高兄,你這話何意?如此冤案人神共憤,張某雖然不才,對沈御史的氣節甚爲欽佩,縱然破家亡身,也願學上一學。”

“好人啊!不過,好人幹嗎不能多點腦子呢……”高強心中感慨,口中斟酌:“張兄明鑑,沈御史破家爲國法,確實叫人欽佩,卻絲毫無益與人,己身被除不說,章誕案還是依着蔡公相的意思辦鐵了,如此徒死無益,你我兄弟有用之身,不足爲法。”

話說白了,爲公理爲正義而犧牲,這樣的人格是偉大的,但無謂的犧牲,其本身就是一種罪惡,從客觀效果來說,這與姑息養奸根本相去不遠。

張隨雲性子直爽,不代表腦子裡就一團糨糊,或許剛纔喝的那一碗冰鎮梅湯也很有效果,他的頭腦也冷靜下來:“高兄,你既如此說,想必有甚高見,小弟洗耳恭聽。”

這話聽着彆扭,怎麼像在損我呢?“高兄”就會有“高見”了?高強心裡怪怪的。嘴上續道:“此案之誣,衆人皆明,只礙着公相當朝,一意要辦而已。若要辯誣,須得公相罷相或者致仕方可。”

見張隨雲的眼睛又瞪了起來,高強曉得他耐不住,無奈之下,只好壓低聲音道:“張兄,你且寬心。將本案文牒都整理好,我料兩年之中,公相必定罷相。”實際上高強說這句話。心裡也不那麼拿的準了,歷史上蔡京於大觀三年罷相。主要原因就是當十錢在全國的推行,導致了市場地極大混亂,物價騰昇,民怨沸騰。但是高強來到這時代後,最關注的問題之一就是整頓錢法,而直到目前爲止,蔡京也確實依照他的指點。一步步地改善錢法,情況發展下去,未必就會像歷史上那樣演變。

“而且,錢引這紙幣就要頒行,此事與我也有莫大關聯,要是蔡京因此倒臺,本衙內說不得也要跟着倒黴,那時如何是好?”忽然想到此節。高強心中忐忑,竟連張隨雲的問話都沒聽清。

被推了一把,高強這才清醒過來,見張隨雲棱着眼睛望自己。趕忙胡扯一番,後來連讖緯之說都用上了。好容易才說服了張隨雲,暫時不申訴此案,等到蔡京罷相時再做分教。

只是此人性直,要是留在兩浙提刑任上,每天接觸當地的情形,蘇州錢案牽連的範圍着實太廣,別哪天又挑動了他哪根神經。高強忽然想起一事,問:“張兄,此番進京,得無是爲了憲司轉署之事?”所謂憲司,也就是提刑官的簡稱,依照大宋律例,提刑官在每路任職不過一年,一年後便須轉任他官,或調往他路任職,料來張隨雲不會撇下自己的公事,專程跑來京城爲了這件案子,高強故有是問。

果然不出所料,張隨雲正是回京等候轉任而來。既然如此,高強便生一念,邀他前往京東東路提刑官任上,且將自己即將外放青州知府一事說了:“你我兄弟得以共事一地,何其快哉!況且,令尊大人現牧守濟州,兩地相去才數百里,張兄有暇時便可前往一探,父子天倫,其樂融融也哉!”

這樣的提議,張隨雲自然一百個樂意,只是對於眼前坐着地這位衙內年方二十二歲,居然就要出任一州的知府,心中大爲驚詫,自己的父親宦海沉浮數十年,遭際前朝名臣蔣之奇地推薦,到現在也只做了一州知府,這小子到現在還沒正式做過什麼職事官呢!再想想自己,好歹比高強早了三年入仕,升官已不可謂不速,居然已經比他低了好幾級,如此巨大的差距,不由得令張隨雲心中頓生感慨。

送走了即將與自己一同上任地同僚,高強的心思卻全部被自己剛剛生出的那個念頭佔據了:錢法若大行,國家百姓受益,自己也有很大功勞,對於日後捍禦外侮大有裨益;不過這件事情辦好了,蔡京卻也從中得利,其地位想必更加穩固,到時諂臣黨羽遍佈朝野,國是未必就一片大好,這中間的利弊,也就難說的很了。在這樣考慮的時候,高強自然不會把自己也算在“諂臣黨羽”之中了。

“眼看自己也快進入朝中,距離權力的核心一步步接近,對付蔡京勢力也該提上議事日程了。”高強心裡明白,眼下與蔡京的關係看似融洽,卻是建立在雙方的利益沒有衝突,反而很大程度上彼此需要的基礎上。而一旦他步步接近權力中樞,由於心中抱着應對即將到來的大宋亡國危機的想法,高強勢必要與一手把持朝政的蔡京政見相左,如果到時候在權力的鬥爭中敗下陣來,那麼倒黴的不僅僅是自己一族,更可能連大宋地半壁江山都賠了進去。

想到“崖山之後再無漢”的慘狀,高強忽然覺得肩膀上沉甸甸地,他不由得啐了一口,喃喃罵道:“該死的老天,好端端把我弄到這個朝代來,扔這麼大一副膽子給我……不挑還不成,到時候金兵打進來,自己也是要遭殃的,前面大軍敗績,論起治軍不嚴地罪來,自己老爹就是頭一份,跑都沒得跑。”

心中“賊老天”“死老天”的罵,高強忽然閃過一個念頭,再仔細一想,頓時大喜:記得歷史上,大觀四年又有一次彗星犯闕吧?就算蔡京到那時候還在任上,也非得辭官避位不可,不如趁現在開始下些功夫,讓蔡京這次罷相之後再也起不來,到時候本衙內便可逐步掌握朝廷大權,豈不妙哉?

第44章 暗戰第33章 詭譎(上)第3章 上第3章 下第二十一章第46章 錦囊第14章 二帝(上)第11章 浴火第十四章第18章 抽薪(下)第25章 憔悴第18章 逃亡第1章 放榜(下)第八十九章第十二章 下第11章 浴火第3章 羽翼(上)第二十章第七章 下第十三章第5章 見童(下)第4章 述職(下)第七章 下第1章 燕青(下)第十七章第38章 夜襲(上)第26章 私鹽(下)第2章 風起第1章 清溪銀(上)第22章 平匪(上)第31章 河工(上)第9章 傑肯(上)第13章 右京(下)第二十六章第三十一章第5章 心戰(上)第11章 述往第19章 河水(上)第38章 夜襲(上)第五十八章第7章 授書(上)第13章 幫源第四十五章第二十章第六章 下第4章 太學第二十五章第35章 下第四十七章第五十三章第四十七章第六十九章第38章 夜襲(上)第27章 淵源(下)第15章 炒金第72章 談判第24章 鹽務(上)第23章 翻覆第八十五章第二十二章第28章 迎宗澤(上)第四十三章第三十五章第18章 唐猊第5章 見童(上)第19章 個唱第23章 錢荒(上)第1章 孟州第2章 風起第15章 奚車(上)第四十七章第8章 奪權(上)第六十五章第3章 上第八章 下第33章 上第五十七章第五十六章第15章 奚車(上)第9章 傑肯(上)第19章 料敵(下)第一章第18章 謀定第17章 復仇(下)第5章 圖謀第二十一章第二十九章第12章 連心第13章 一上(上)第33章 最長的一夜之訣別(上)第十一章 下第九十七章第20章 設伏(下)第29章 洞房第5章 見童(上)第15章 拒戰(下)第3章 回京(下)第九十五章第52章 審死官第九章 上
第44章 暗戰第33章 詭譎(上)第3章 上第3章 下第二十一章第46章 錦囊第14章 二帝(上)第11章 浴火第十四章第18章 抽薪(下)第25章 憔悴第18章 逃亡第1章 放榜(下)第八十九章第十二章 下第11章 浴火第3章 羽翼(上)第二十章第七章 下第十三章第5章 見童(下)第4章 述職(下)第七章 下第1章 燕青(下)第十七章第38章 夜襲(上)第26章 私鹽(下)第2章 風起第1章 清溪銀(上)第22章 平匪(上)第31章 河工(上)第9章 傑肯(上)第13章 右京(下)第二十六章第三十一章第5章 心戰(上)第11章 述往第19章 河水(上)第38章 夜襲(上)第五十八章第7章 授書(上)第13章 幫源第四十五章第二十章第六章 下第4章 太學第二十五章第35章 下第四十七章第五十三章第四十七章第六十九章第38章 夜襲(上)第27章 淵源(下)第15章 炒金第72章 談判第24章 鹽務(上)第23章 翻覆第八十五章第二十二章第28章 迎宗澤(上)第四十三章第三十五章第18章 唐猊第5章 見童(上)第19章 個唱第23章 錢荒(上)第1章 孟州第2章 風起第15章 奚車(上)第四十七章第8章 奪權(上)第六十五章第3章 上第八章 下第33章 上第五十七章第五十六章第15章 奚車(上)第9章 傑肯(上)第19章 料敵(下)第一章第18章 謀定第17章 復仇(下)第5章 圖謀第二十一章第二十九章第12章 連心第13章 一上(上)第33章 最長的一夜之訣別(上)第十一章 下第九十七章第20章 設伏(下)第29章 洞房第5章 見童(上)第15章 拒戰(下)第3章 回京(下)第九十五章第52章 審死官第九章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