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連心

高強聞言心中大震,眼前的美女原本是幽遠難及,就算站在大日頭下,卻也一副寄身千里之外的寡淡模樣,可說出這句話的時候,兩人在那一瞬間竟然心意互通,四目交投之下,高強竟覺得連右京心裡的一點點波動都纖毫不漏地掌握在手中。

“這是怎麼回事?”高強震撼異常,這種感覺與他往日與人交接時,察言觀色瞭解他人心理動向的情形迥然有異,那是一種不需要任何外在信息、包括言語行動眼神等等的溝通,彷彿這女子只要在那裡,自己便可以完全瞭解她的內心一點一滴。

仔細打量之下,才發覺右京的神情有些異樣,雙目的神采遊移不定,兩顆眸子像是黑瑪瑙一樣,流光溢彩卻沒有焦點,雖然直視高強的雙眼,可是目光卻彷彿穿過了高強的身體,投向了他身後的空處。

高強心中驀地一動,這種眼神似曾相識,令他聯想起當日在刑房中刑求右京時的情形:“莫非……”他冒出了一個連自己也覺得有些匪夷所思的念頭,難道說,“現在的右京已經進入了傀儡的狀態?”

這個念頭一經產生,便立刻令他想要試驗一下,當即心生一念,忙喚道:“右京,你現在覺得冷嗎?”

炎炎夏日,房中雖然清涼,卻怎麼也說不到一個冷字,倘若右京答冷,那麼對於高強這個假設便是一個有力的印證,這是他聯想到現代的催眠和心理暗示學說,所作的一個小小試驗,也算是對於傀儡術這樣一種奇異術法的全新解讀。

怎奈天不從人願,這句話在常人聽來有些不着邊際,在右京聽來卻也是如此,她的雙眸立刻恢復了神采,也恢復了原先有些冷淡的態度。微微笑道:“應奉大人說笑了,此等孟夏時日,雖不似七月流火,卻也說不到一個熱字吧,小女子雖說身體不甚強健,這點暑熱還是經受的住地。”

高強大失所望。這叫心急吃不得熱豆腐,滿以爲若能取代死掉的左京的地位,掌控這樣一位異國美女的身心,而且是以神秘的傀儡術的形式,想想都叫人心頭火熱,所謂地予取予求,莫過於此吧?不料自己對於傀儡術半點摸不着頭腦。憑着原先的一些臆想,用現代的一些理論去妄加推測,一試便錯,真不知這些古人從哪裡生髮的天才,能把這些現代發達的科學體系都無法解釋和再現的事情一一變成現實了。

這一來話題立顯尷尬,一時難以爲繼。高強又東拉西扯了幾句。漸漸不得要領,心中便轉念:橫豎這右京來到中國有年,已經安定了下來,那傀儡師左京又死了,她不留在自己身邊,還能往哪裡去?自己與她之間有了些玄妙難言的關係,這個是確定無疑地。餘下的只是慢慢摸索其中道理,就算沒什麼大用處,作爲一個有趣的探索也是好的,現代人不是都會對金字塔啦古瑪雅啦之類的神秘文明窮根究底嗎?且不急於一時,慢慢來好了。

當下高強問了幾句右京的起居,便起身告辭,囑咐右京好好休息,言語中頗爲關心。這位右京在他心中是着實有些分量地,不但本身是少有地美女一名,且有傀儡術這樣的奇術在身。又武藝高強多懷秘術,實在是難得的人才,倘若能收爲臂助,不啻是一大助力。

迴轉自己房中,腦子裡還在回味適才那一刻的玄妙感應,雖說乍顯即逝,難以捕捉其中的奧秘,但是也正因爲如此,更加覺得興味盎然。

只是剛剛覺得自己找到點頭緒,立刻就有人前來打擾:“衙內,東京小乙那裡有信到。”房門推開,許貫忠手裡揚着一封書信,洋洋踏入。

高強無奈,將神思從那虛無縹緲中收回來,心說人忙事多,自己來到這時代多時,漸漸深陷其中,地位日漸升高,所涉及的事務也是越來越多,哪裡象剛到東京太尉府時那般逍遙,沒事還可以去青樓閒逛?

這些念頭一閃而過,高強也不是那等爛泥扶不上牆的紈絝子弟,只好收拾心思,問道:“貫忠,小乙來信如何說?”此刻他還未全神關注,以此一時沒有想到燕青地來信會說到什麼。

許貫忠也不在意,將手中書信一揮:“衙內,東京餘事皆無,只是那開設錢莊,發行會子之事,在朝廷上頗有阻力,連蔡相也有些不置可否,甚是棘手。”

高強聽到這裡,方纔上心,連忙將書信接過,在掌中細細看了。原來他當初鑑於大宋朝廷財政拮据,雖然歲入巨大,百業興旺,不過支出卻只有更大,每年都搞的入不縛出,這時的朝廷又沒有先進的財政預算和金融系統,上下竟無一人懂得赤字預算,每每沒錢了就搞些緊急措施,時日遷久之下,財政簡直就成了一個爛攤子。眼下是神宗哲宗兩朝還有些積蓄,總算支持的住,不過換了這個徽宗皇帝上來,一味的好大喜功又奢靡的緊,恐怕要不了多久,朝政就要現出糜爛之局。

若只是老百姓倒黴,高強並非悲天憫人之輩,也知道自己一己之力有限,並不是那電影中的超級英雄,管不了那麼許多。何況象拯救地球保護國家這樣的重責大任,就連佔士邦也要感嘆一聲“拯救地球是很辛苦的”,自己一個凡夫俗子,除了上網上到穿越時空之外並無任何過人之處,又怎麼能抗地起?

無奈自己知道了後事,大宋這麼下去,不用二十年就要半壁淪陷,到時候自己老爸身爲當朝太尉,手握軍事大權的,當然脫不了戰敗之責,況且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國家倒臺了,自己這個統治階級的一員當然也是最受衝擊的一羣人,又哪裡能置身事外?說不得要盡力將這頹勢扭轉。以錢莊介入金融領域,將先進的財政理念傳輸給這個朝廷,就是他邁出的一小步。

“這只是我的一小步。卻是人類的一大步!”這豪言壯語,乃是當日登月的美國宇航員阿姆斯壯在月面行走之後所發,此刻高強身處歷史的一個不大不小的轉折點上,別人雖然不知道,他卻清楚知道自己的每一步,都在一點一滴地改變這時代的走向。會走到哪個方向去呢?就連他自己也不是很清楚啊,只希望不要弄巧成拙罷了。

不過要改變既有的歷史,最難地就是改變這時代人的意識,就拿這發行會子一事來說,此事早已不是新鮮,秦川五路和川中幾十年前就開始用交子和會子,用以代替沉重的鐵錢貨幣。也總結了不少的經驗教訓,高強滿以爲自己向蔡京提出了近代的貨幣體系的一些理論,再結合這時代已有的紙幣經驗,當可水到渠成,在幾年時間內將全國地紙幣體系建立起來,替代已經不堪重負的銅本位貨幣體系。

當然。若要扭轉財政上的拮据局面。並不只是這一點而已,時人論財政,往往都有開源與節流兩論,且所論多有建樹,涉及到當時的政局經濟各深層次的問題,都不是現下這穿越時空的高強所能及地。但由於時代地侷限,極少有人能知道。在這歷史轉折的一刻,流行千年之久的銅本位貨幣體系,已經不能滿足民間商業經濟極大發展的需要。譬如一個灌溉體系,源頭要有活水,中間要有流暢的渠道,終端要有足夠的肥田,這貨幣體系就是整個金融體系中的渠道,正是關鍵所在。高強來自現代,知道在宋元之際,這銅本位將被銀本位和紙幣所取代。因此若在轉折之時引入已經驗證成熟可行地貨幣體系,當可少走許多彎路,也是解決當下問題的有效手段。這正是來自現代的人,有了歷史的經驗,纔有這見識。

只不過他不是專業人才,對於其中許多細微轉折之處闡述不明,又兼身爲不學無術的衙內身份,怎麼會有說服力?就連蔡京這樣的老手,心中雖說讚許高強甚多,卻也多得他的小聰明,決計沒有把高強立刻當作什麼經天緯地的大才,更受到當時對於紙幣理論的諸多質疑聲音的影響,對於高強地提議躊躇難決。這還是因爲他一向對於高強賞識有加,若換作旁人,他才懶得理會,直接束諸高閣了事。

當下看罷了信,高強起身在房中來回走動,心中有些煩悶。燕青來信中敘述了京城朝野關於高強動議,要成立大宋中央銀行,全面發行紙幣代替銅錢的事多方爭論的情形,雖說此事並未公開,然而政治這回事,桌底的交鋒和妥協遠遠比朝野上當面鑼對面鼓的決策來得重要,相關各方都在第一時間知道了這事,以此引發的暗流遠不是身在杭州的高強所能想像的。這其中燕青身爲布衣,雖然仗着手頭的資源,對於各方的立場和傾向知之甚詳,連官家趙佶的意象也能探得一二,但是也只限於瞭解情報,無法對於局勢有任何的影響。

按照信中所說,各方的意見多傾向於反對,就連高強的老爹高俅,雖說疼愛高強,也不認爲他這個一年前還只知道眠花宿柳的假兒子能有什麼大才能,遑論其餘了。至於蔡京的敵對陣營,如樞密使張康國,侍讀鄭居中等人,聽到這個消息都是大喜過望,以爲蔡京上臺以來收斂手腳,一直穩重的很,抓不到什麼痛腳,到現在終於按捺不住,想要有大動作。須知改革一事,原本就易犯錯,正是被政敵攻擊的好機會,當年王安石變法之所以最終夭折,除了其法度中固有的激進成分之外,與其政敵陣營強大,抓住機會極力詆譭也有莫大關聯,以王安石當年所受到來自皇帝的大力支持,尚且兩次罷相,可見其中的難處。

蔡京是從那時的政治風暴中一路走過來的,其中關節自然再清楚不過,他多年爲政,大宋現在有哪些問題,又怎能不知?甫一接到高強動議,他心中先是一喜,倘若能如此施行,確實大有裨益。

只是敏銳的政治嗅覺隨即戰勝了改良朝政的良好願望,蔡京心中立刻模擬出了自己按照高強的提議上奏之後的反應,自己的敵對陣營不抓住這個機會大肆破壞,直到這件事惹出天大的亂子,自己再次下臺,是決不罷休。“此事雖好,目下難行!賢孫婿若有心朝政,還是留意後年科舉爲要,那時老夫當已壓制張黨,可徐徐商議。”這便是他讓葉夢得傳話給燕青,轉告高強的結論。

高強原本曉得這事不是那麼容易,歷史上銀本位代替銅本位這一過程,歷經宋元明三朝數百年之久,牽連廣泛,絕非易事,何況其中又有全面發行紙幣這一樁堪稱劃時代的舉措?他本想趁着眼下蔡京當政,朝廷的財政又窘迫的很,施行這個法子可以立刻見到些效益,推動歷史朝着正確地道路走出一步,哪裡曉得就是這麼一點小小的野心,卻引來一片反對聲音。

“鬱悶了,怎麼那些書裡穿越過去的主角們,各個不說改變歷史,就連征服人心都是如掌上觀文般輕巧,我現在也算是政壇新秀一員,又站對了行列,怎麼作起事來也這麼難呢?”他心中煩躁,卻沒對蔡京高俅等人反對他的主張有什麼看法,在這個時候會提出反對意見的,那是把他當自己人看,倒是若有人大力支持的話,不是超級樂觀主義者,就是等着看笑話和落井下石的,兩者之中,只怕還是後者居多。

許貫忠在一旁,眼見高強神色不善,曉得京城的消息未必大好←隨在高強身邊,多參與機密,這件大事也不例外,心中也有自己的看法,只是高強當日意圖堅決不好反對,況且瞭解一下當朝幾位大佬的態度,也是投石問路,因此不加阻攔。

此刻有了迴音,就得隨機應變,該是他這軍師上場的時候了。當即咳嗽一聲:“衙內,小乙來信,可是說的改革幣制的事?”

第37章 擒王第二十章第5章 見童(下)第12章 審李(下)第十九章第七章 上第9章 姻緣第二十九章第22章 平匪(上)第18章 三問(下)第18章 召見(下)第30章 練兵第二十六章第17章 師師第三十六章第十章第五章 上第四章 下第9章 行者第八十四章第15章 轉仕第1章 燕青(上)第7章 射殺(上)第3章 下第40章 遠人第九十六章第70章 蕭讓第五十九章第35章 最長的一夜之朱氏父子(下)第三十一章第41章 立志第十六章第三十五章第四十二章第14章 狹路(下)第22章 民反第二十八章第4章 出走(下)第27章 結盟(下)第37章 底定(下)第2章 上第30章 最長的一夜之石秀與方七佛(上)第4章 祭掃(上)第12章 東南第3章 籠絡(上)第3章 羽翼(下)第七章第六十二章第21章 追失(下)第1章 上第72章 談判第七章第23章 花榮(上)第五十四章第18章 召見(下)第一章第7章 射殺(下)第20章 楊戩(下)第十章第27章 躍躍第二十一章第四章 上第四十二章第32章 奔襲(上)第六十章第29章 談兵(下)第17章 洞燭第28章 迎宗澤(上)第28章 最長的一夜之韓世忠(上)第13章 錢莊第二十七章第十二章 下第35章 動員(上)第52章 審死官第8章 花石第十一章第20章 楊戩(上)第13章 街鬥(下)第二章第14章 掌錢第三十九章第34章 反目(下)第3章 籠絡(下)第6章 心結(下)第七十章第二十七章第七十五章第38章 遇險(上)第17章 復仇(上)第6章 建策(上)第22章 棒喝(上)第二十六章第十六章第35章 受降(下)第二十九章第8章 收服(下)第十二章第15章 奚車(上)第八章 上第三章
第37章 擒王第二十章第5章 見童(下)第12章 審李(下)第十九章第七章 上第9章 姻緣第二十九章第22章 平匪(上)第18章 三問(下)第18章 召見(下)第30章 練兵第二十六章第17章 師師第三十六章第十章第五章 上第四章 下第9章 行者第八十四章第15章 轉仕第1章 燕青(上)第7章 射殺(上)第3章 下第40章 遠人第九十六章第70章 蕭讓第五十九章第35章 最長的一夜之朱氏父子(下)第三十一章第41章 立志第十六章第三十五章第四十二章第14章 狹路(下)第22章 民反第二十八章第4章 出走(下)第27章 結盟(下)第37章 底定(下)第2章 上第30章 最長的一夜之石秀與方七佛(上)第4章 祭掃(上)第12章 東南第3章 籠絡(上)第3章 羽翼(下)第七章第六十二章第21章 追失(下)第1章 上第72章 談判第七章第23章 花榮(上)第五十四章第18章 召見(下)第一章第7章 射殺(下)第20章 楊戩(下)第十章第27章 躍躍第二十一章第四章 上第四十二章第32章 奔襲(上)第六十章第29章 談兵(下)第17章 洞燭第28章 迎宗澤(上)第28章 最長的一夜之韓世忠(上)第13章 錢莊第二十七章第十二章 下第35章 動員(上)第52章 審死官第8章 花石第十一章第20章 楊戩(上)第13章 街鬥(下)第二章第14章 掌錢第三十九章第34章 反目(下)第3章 籠絡(下)第6章 心結(下)第七十章第二十七章第七十五章第38章 遇險(上)第17章 復仇(上)第6章 建策(上)第22章 棒喝(上)第二十六章第十六章第35章 受降(下)第二十九章第8章 收服(下)第十二章第15章 奚車(上)第八章 上第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