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者不是旁人,正是高強的前任師父,東京大相國寺菜花和尚魯智深是也,那個小的不用說,便是高強的長子高長恭,時方七歲。

要問這老少兩個怎麼會到了遼東?卻是魯智深的主意,他也曾來過遼東,知道此地風俗民情,局勢緊張,現今高強到了遼東,少不得要和女真開兵見仗,魯智深雖說嘴上不管高強,可肚子裡倒還惦記着徒弟,加上另一個徒弟武松也在此地,花和尚這些日子來做夢都夢見遼東。

高長恭這小子雖然學了些紈絝習氣,畢竟年紀尚小,跟着魯智深大半年,每日裡擔水澆菜,吃苦是免不了的,開頭哭了幾場,又要逃走,奈何魯智深看的緊,又安排一班潑皮相幫把守,他小小年紀怎斗的過一班大人?後來倒也安生下來。

“自是你這頑劣孩兒,聽說你這作爹的到了遼東,說什麼也要隨來,灑家無法,又記着徒兒武松在此,故而前來探他,順便將這小猴兒交還於你,灑家不管他了!”魯智深的脾氣,當然不會說是擔心高強,正眼也不看高強一下。

高強當日將兒子交給魯智深時,也是狠下了心,怕他日後不成才,其實一個兒子養到這麼大,他都沒多少時間和長恭在一起享受父子天倫,心裡說不想是假的。現今看到這兒子臉色黑,身上也瘦了,可神情卻樸實了些,想來跟着魯智深對於他的品格養成大有好處,心裡正是欣慰,聽得魯智深要將這兒子還給他。卻有些着忙,急道:“這如何使得?原是託付師父教養他成人,如今只得一年未滿,無論如何要請師父再帶他回東京去。”

魯智深哼了一聲,斜着眼睛看看高強,那對環眼霎了霎。忽道:“你且直言,敢是遼東將要開兵見仗,你怕孩兒在此遭了兵災,故要灑家將帶他回中原去?”

你老慧眼如炬!高強曉得魯智深的脾氣。只須他拿定了主意,九頭牛也拉不回,因此只好直言相告,說道現今敵情不明,不曉得何時那金兵就要打來了,一個孩兒在此多少危險。

魯智深聽罷。臉色頓時沉了下來,默然片晌。呼地站起身來,拽過小長恭轉身便走。

高強這可有點出乎意料,心說你老大老遠地帶着孩子都來了,要走也不爭這一刻吧,至少用頓飯才走?可這種話對着魯智深這等人又說不出口。待魯智深走到廳口了,高強方想起來一事,叫道:“師父回程時。萬祈到旅順口一轉,可憐這孩兒的生母想念他地緊,這一面若不見着,只怕倒要兩三年不得相見。”所說的自然是金蓮了。

魯智深腳步一頓,又哼了一聲,道:“灑家理會得,到旅順口自然將帶你家女眷一同回去中原,不消你說。

高強大奇,怎麼魯智深居然要將他家女眷一同帶回中原?隱隱已經覺得不對,趕緊兩步搶前,拉住魯智深的袍袖道:“師父可是有甚教誨?徒弟愚魯不明,請師父明言。”

魯智深甩了兩下袍袖,高強只是不放,花和尚惱了,轉身喝道:“你這廝雖爲遼東宣撫,敵兵將要打來,不思如何抵敵,卻擔心一個黃口孺子,可見心中無半點禦敵之計,遼東早晚大敗,土地人民盡要被那女真蠻子奪去!既是如此,索性早早叫你那些女眷一併回南去,免得擔驚受怕,到後來要走也難。”

高強恰似當頭吃了一棒,站在當地作聲不得,心頭宛如巨浪滔天,一陣一陣地衝擊着他的心:“我膽怯了嘛?我怕了?聽說女真兵要打來,身邊雖有數萬大軍,我心裡卻還是怕了嘛?師父說的不錯,我確實是怕了,所以看到自己的兒子來得遼東,竟然連好好看看他地餘暇也沒有,只是急急要他走!”

他在這裡發呆,魯智深卻老大不耐,用力一摔袍袖,掙開了高強的手,轉身就要走,那小長恭對魯智深怕的要死,絲毫不敢違拗,只得一面被魯智深扯着走,一面眼巴巴地回頭來看自己的爹爹,骨溜溜地眼睛裡盡是迷惘。

高強定定地看着這雙眼睛,這雙眼睛睜開的一瞬間所看到的世界,並沒有自己這個父親的存在;他成長的時候,眼裡依舊很少能出現自己這個父親的影子,就算他頑劣搗蛋,養不教難道不是父之過?到了如今,我這個作父親地,竟連保護他的信心和勇氣也沒有嗎?!突然間也不曉得哪裡來地氣力,一步跳上去,搶到魯智深的身前,一把將小長恭抱了起來,向魯智深道:“師父責罵的是,徒兒知錯了!請師父留下來,看徒兒爲我大宋守土殺賊。”

魯智深大腦袋一撥郎,理也不理,伸手去他懷裡搶小長恭,嘴裡嘟囔道:“無謀之人,那女真兵是你嘴上說說便能殺盡的?趁早將孩兒交於我,免得在這海外送了小命。”

高強見說,不驚反喜,忙緊緊抱着兒子不放,懇求道:“師父如此說,定有妙計教我,念在這遼東百萬軍民性命!”

魯智深若要強奪,那一棵垂楊柳也能拔起來

強哪裡經得起他的手腳?不過要搶孩子,他卻使不上一口,轉身又在原先地座位上坐了下來,扭過頭去不看高強,嘴裡卻道:“你這廝若要守城,便要教全城百姓官兵都曉得你能守;若要殺賊,亦要讓全遼兵民都曉得你能戰,一味躲在城中,別人哪裡曉得你的打算?”

高強見他坐下不走,自是一喜,卻一時還沒明白過來魯智深的意思,正站在那裡思索,懷裡地兒子小長恭忽地道:“爹爹,師爺爺說道帶孩兒來遼東殺蠻子,蠻子在何處?”

高強被他問的一愣,心說魯智深真好煞氣,對這麼小的孩子就教他殺蠻子!忽地心頭一亮。忙搶到魯智深身旁道:“師父,徒兒今已明白了,這便差人去取了旅順口的家眷來此間,定要大肆宣揚,教全城百姓都見我固守之志;只是現今不知敵兵從何而進,欲戰也不得。這遼東原有諸將又被招去了汴梁,新來將領不知地理,亦無從設計,如之奈何?”

魯智深聽他這般說。方轉過頭來看看他,雖然仍舊是板着臉,但在高強眼裡,卻看得出魯智深其實是開始高興了。只聽花和尚道:“你既能將家眷遷此,明示遼陽必守,那便甚好。須知遼東之民不習宋治,心志不堅。若非這般,恐怕被女真乘虛而入;若說欲戰不得,不明地理,自可覓當地可信之人訪求,豈可坐困愁城?只今我卻有些所得。可供你參詳。”

高強大喜,忙坐到魯智深身邊,將小長恭放在自己地膝蓋上。身子傾過去問道:“師父的計策定是好的,徒兒這廂恭聽教誨。”

魯智深不來理他馬屁,卻道:“曾記灑家向你提及,在桃花島海雲寺,見過一高師父來?”

高強登時想起,去年拜託魯智深管兒子的時候,曾聽他說起此事,忙道:“徒兒記得,那人敢是遼國東京副留守高清臣,因避兵亂而至海雲寺出家,師父正是從他口中,得悉遼東之事。此人既曾爲遼東守臣,諒必曉得遼東利害處,那桃花島雖在遼國,海上自蓋州一日可至,徒兒這便遣人去請來。”

魯智深瞪了他一眼,道:“你這劣徒,那高留守一心出世之人,連遼國的官都不肯作,哪裡爲你畫策?不過此人當日與灑家講談時,見灑家也曉得些兵法,曾論起遼東用兵,他以爲遼東必爲常勝軍所有,而觀常勝軍之志不過千里,後恐爲女真所並。”

說常勝軍之志不過千里,這倒是說的準地,自己通過遼東常勝軍不過是要削弱女真的戰爭潛力,在北地的亂局中摻上一腳罷了,看來這高清明眼光倒也是有的。高強一面想,一面又聽魯智深說道:

“高師當日曾說,遼東若與女真開兵,北路地接遼國上京,那女真必要留兵鎮守,大兵當從東路而進,開州爲必爭之地,然而遼陽據遼水中游,控扼全遼,實爲一道之最要處,一旦遼陽有失,諸州便成瓦解之勢。而守遼陽之要,上游有桓州五女山,下游有八口,兩處若得人把守,遼陽便有泰山之固,否則難守。”

八口高強卻曾經在遼東地信報上見過,那是遼國叛臣高永昌在起兵前屯駐之地,可見是個軍事要地,那五女山卻並未聽聞,八女投江我就知道……高強不敢演繹,忙問道:“師父之意,可是說遣兵據守五女山,那女真勢必來爭,由此便可制敵?”

魯智深不答,卻道:“灑家也不曾來過什麼五女山八女水,怎麼曉得?自是你這作宣撫的去勞神,灑家只與這小哥兒去看你林師父去。”說着站起身來,拽過小長恭便出門去,高強趕緊追出,要曹正引領魯智深去校軍場。

坐在堂上想了一會,高強便命人將李孝忠、馬彪、朱武等人都請了來,一面叫牛皋問明衙門裡的老人,請了兩個自遼國時便在東京供事的老吏來。

待衆人齊集,他先遣牛皋率百餘牙兵起程回旅順口,將李清照等家中女眷一併接到這遼陽府來,爲恐路上遇到什麼不測,高強囑咐他須得借海船先上蓋州,從彼處再上陸路來此,那便穩妥許多。牛皋本是穩便人,得了吩咐便去了。

這廂大衆坐定,高強便問起五女山之事,那兩個老人不敢怠慢,忙據實相告。高強一聽之下大爲驚詫,原來這五女山還真有些名堂,在此地遼陽上游百里處,一千多年前前漢時有位扶餘國王子逃來此間,築城而守,後來竟以此地而興,建立一個大國,便是古高句麗國,五女山城便是高句麗國的第一代國都。

“原來如此,足見其地地勢險要,又可進出遼東各處,方可成爲高句麗王興之地。那高留守之言非虛。”高強到此時心下方信,便向李孝忠道:“既知女真必由此道而進,李統制可否由此用兵?”

李孝忠先不答他,又問了那兩個老人些問題。沉思片晌,方道:“地理之事,須得眼見方得,然此地既爲控扼上游之要地,古已有城,諒來女真久居此間。必亦知之。末將請

廂兵進至此間。詳查地理,爲設攻守之計,方可回公。”

高強聞言。不怒反喜,以李孝忠的大膽用兵。正要以這樣的周密計劃爲基礎。否則便不是大膽。而是莽撞了。當下便準其所建議,只是聽見他要一廂五千兵馬隨行,卻有些不解,問起時。

李孝忠道:“此地既有山險,遼人以爲要地,當日亦必設城守之。現今故壘應仍在。那高留守既然將此處與八口並論,末將亦知八口爲高永昌起兵之地。斯時屯兵五千。然則五女山之守兵有此數足矣。尚要請相公下令左近千戶百戶,預備人夫木石等料。恐怕修理故壘須用。”

高強連連點頭,即刻命朱武書了公文,交給李孝忠攜帶,俾可在當地隨時徵發。李孝忠當下便出去點起一廂兵馬。辭別了高強出城向東面去了。

高強送出城廂回來,途經校軍場時,陡然聽見裡面山呼海嘯一般。萬千人在那裡齊聲呼喊,聲勢堪比後世的足球場,不由得心下詫異,莫非是林沖遇到了對手?

當時有曹正率牙兵清開道路,高強邁步進了場中,定睛一看時不禁倒吸一口涼氣,但見場中果然是林沖和一人對敵,兩人都不騎馬,乃是步戰,竟打得不分上下,那對手不是別人,正是魯智深!

曉得這兩個是老朋友加老對手,高強便不着忙,一眼看見邊上幾個軍吏護着自己地兒子長恭,這小子站在一張桌子上,攥着小拳頭一個勁地蹦高,嘴巴里嘰裡咕嚕地怪叫,也不曉得到底是在給誰加油,臉上肌肉扭曲,竟不曉得作什麼表情是好。

“這小子,倒敢是個習武地材料。”高強心中明白,就這兩個人打起來,聲勢着實驚人,魯智深的招數大開大闔,一力降十會,林沖則是內外兼修,槍法圓轉如意,兩柄丈許長地兵器使開來,十丈以內人都站不穩的,單看場邊諸人看得如癡如醉地表情,便可知其威勢了。長恭這不過七歲地孩子卻一點都不怕,而且還看得這般投入,足見膽氣已經有了。

他走到桌子邊,一拍長恭地肩膀,道:“這裡看不清楚,與我入圈中去看如何?”

哪知長恭目不轉睛地看,嘴裡卻道:“爹爹休要鬧我,進了圈中盡是大人,我怎看得清楚?還是此間看地分明!爹爹,好似這兩位都是你的師父,卻不知誰人能勝?”

高強一怔,撓了撓頭,心說魯智深和林沖比起來,還真不曉得誰輸誰贏,當然若是按照那部電影《林沖之英雄本色》裡地說法,魯智深是打不過林沖地,只是電影終歸是電影,若是徐錦江打敗了梁家輝,那還成什麼話?

正說間,忽聽場邊萬餘人齊聲吶喊,好似足球場上主隊進球時一般歡呼,聲浪都好似要震得人向後倒一般。高強再看場中,卻見魯智深竟棄了禪杖,將林沖的槍挾在腋下,兩人比起氣力來,不禁拍手道:“好也,畢竟是你和尚師爺爺勝了!”他隨這兩人都習過武,自然知道兩人地特長,林沖論起氣力委實不及魯智深,現今大槍被魯智深挾住了,這般純較氣力,林沖須不是魯智深地對手。只是林沖這杆槍使開了,有神鬼莫測之機,魯智深竟然能棄杖而制槍,又是如何做到的?恨,轉播不回放慢動作!

說話間,果然見林沖哈哈一笑,撒手扔了槍,向後退步道:“師兄武藝歷久彌深,小弟自愧不如。”當時對和尚通常叫師,是以林沖稱魯智深爲師兄。

魯智深嘿地一聲,將大槍擲還林沖,從地上拾起禪杖,擺手道:“僥倖而已,你連戰三日已是神困力倦,灑家卻是生力,勝之不武,勝之不武!況且灑家欺你難下殺手,方纔輕身犯險,倘使性命相搏,今番恐怕心前已被搠了個透明窟窿。”

高強見狀,忙排衆而出,揚聲道:“兩位師父俱是萬夫之勇,何必多說?這遼陽城若得兩位師父坐鎮,憑他萬千兵馬,亦難搖動分毫矣,作徒弟地自可高枕無憂也!”

話音剛落,場邊衆人亦皆讚歎點頭,都說原先只道史文恭便是人中無敵了,卻還有個林沖;林沖三日不敗,只道又是無敵手了,竟然還有個和尚出來與他爭鋒,這兩個人竟然都是現今宣撫相公地師父,不曉得這兩個師父教出來的徒弟,宣撫高相公武藝如何?

高強要地卻正是這效果,給自己披上一層光環的話,至少可以增加個人威信,也好儘快收攏遼東這些兵民的人心。他正要再說話造勢,忽然見東門外一騎飛來,此時天色將晚,那飛騎手中點着火把,一路便似一點流星飛墜般,直衝到東門外,抱門者不敢阻攔,任他飛馳到城中。

當時有曹正出去攔着,對着喊了兩句話,那飛騎下馬奔進場來,單膝跪倒在高強面前,大聲道:“宣撫相公,昨日那女真大兵犯界,業已進兵至開州城下矣!”

第九十一章第21章 招降(上)第四章 上第五章第四十七章第十一章第14章 算帳(上)第24章 詢奸第十六章第7章 收服(上)第17章 難爲(下)第32章 釘子戶(下)第73章 暗盤第14章 算帳(上)第20章 楊戩(下)第七十九章第19章 獻寶第4章 出走(下)第二十二章第34章 反目(上)第10章 來歷第4章 祭掃(上)第38章 遇險(上)第18章 李逵(下)第25章 贈糧(下)第21章 招降(上)第32章 釘子戶(下)第1章 上第11章 出使(上)第五十二章第1章 清溪銀(下)第二十章第3章 河上第4章 出走(下)第八十九章第七章 下第16章 暗香第四章第24章 婚俗第7章 授書(上)第二十六章第三十九章第8章 奪權(下)第12章 東南第七章 下第6章 首告第30章 最長的一夜之石秀與方七佛(上)第五章第二十一章第36章 反掌(下)第18章 東坡第14章 二帝(下)第十二章第24章 傳訊(下)第十六章第二十二章第5章 見童(上)第62章 生死第十六章第1章 清溪銀(下)第26章 私鹽(上)第27章 收蓮第2章 冤案(下)第19章 焚心第31章 故人來(上)第五十七章第七章第15章 香香第8章 上壽第十二章第20章 楊戩(下)第13章 一上(上)第14章 掌錢第3章 羽翼(上)第二十六章第2章 言政第十七章第19章 焚心第六十六章第二十七章第49章 沒羽箭第四十六章第十一章 上第五十六章第四十九章第32章 釘子戶(下)第36章 最長的一夜之方氏一門(三)第二十一章第2章 冤案(下)第41章 立志第26章 种師道(下)第二十六章第二十八章第五十章第七十七章第13章 機密第48章 大舉第14章 算帳(上)第23章 翻覆第四十九章
第九十一章第21章 招降(上)第四章 上第五章第四十七章第十一章第14章 算帳(上)第24章 詢奸第十六章第7章 收服(上)第17章 難爲(下)第32章 釘子戶(下)第73章 暗盤第14章 算帳(上)第20章 楊戩(下)第七十九章第19章 獻寶第4章 出走(下)第二十二章第34章 反目(上)第10章 來歷第4章 祭掃(上)第38章 遇險(上)第18章 李逵(下)第25章 贈糧(下)第21章 招降(上)第32章 釘子戶(下)第1章 上第11章 出使(上)第五十二章第1章 清溪銀(下)第二十章第3章 河上第4章 出走(下)第八十九章第七章 下第16章 暗香第四章第24章 婚俗第7章 授書(上)第二十六章第三十九章第8章 奪權(下)第12章 東南第七章 下第6章 首告第30章 最長的一夜之石秀與方七佛(上)第五章第二十一章第36章 反掌(下)第18章 東坡第14章 二帝(下)第十二章第24章 傳訊(下)第十六章第二十二章第5章 見童(上)第62章 生死第十六章第1章 清溪銀(下)第26章 私鹽(上)第27章 收蓮第2章 冤案(下)第19章 焚心第31章 故人來(上)第五十七章第七章第15章 香香第8章 上壽第十二章第20章 楊戩(下)第13章 一上(上)第14章 掌錢第3章 羽翼(上)第二十六章第2章 言政第十七章第19章 焚心第六十六章第二十七章第49章 沒羽箭第四十六章第十一章 上第五十六章第四十九章第32章 釘子戶(下)第36章 最長的一夜之方氏一門(三)第二十一章第2章 冤案(下)第41章 立志第26章 种師道(下)第二十六章第二十八章第五十章第七十七章第13章 機密第48章 大舉第14章 算帳(上)第23章 翻覆第四十九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