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議定(下)

暗自咬牙恨楊戩,高強就有些走神,直到聽見趙佶喊他,這才清醒過來,再一聽,原來已經是樑士傑奏事,說的是今年河工之事,趙佶在問他火藥一事。

趕忙出班,瞄了一眼朝籠上的小抄,高強奏道:“陛下,臣以西域秘法所造火藥,比前大不相同,功能開山裂石,若用以採石,料功效百倍矣!只是此物新造,採石之法不曾看詳,至於能用火藥採石之石工,則更付闕如,故此不能廣加推行。今臣願在本處大名府河工各段,試行此法,一面培養熟練石工,來年分交各路此法,方可大行。”

趙佶聽高強說得頭頭是道,心中甚喜,正要准奏,忽然蔡攸出班道:“陛下,適才聽高留守所言,火藥需用硝石、硫磺與木炭等物,這木炭還好說,硝石硫磺採集不易,廣備攻城作用以製備諸般火器尚且不足,哪裡來的餘料造藥炸山?況且此物威力巨大,若經由各地石工之手外流,歹人持之戕害人命,甚或抵抗官兵,則流毒無窮矣!伏望陛下明察。”

趙佶一怔,心說這也是道理,便看高強。

高強事先也沒想到這個問題,只想着這時代已經開始使用火藥,自己不過是把比例改了改,又採取溼法制藥,將顆粒磨的更細更勻點而已,卻沒想到如果大規模推廣火藥,原料用量就要大幅上升。至於火藥的安全問題,誠然需要警惕。但這只是小問題,又不是核武器,用得着爲了這個原因就不許將火藥用於生產麼?

想起中世紀英國曾經專門設置官員,可以自由衝進百姓家中的廁所刮取土硝。甚至規定百姓的廁所不許用石頭建造,方便硝石官們掀起地面來刮硝。高強便不由得一陣惡寒,忙奏稱:“陛下,以往火藥製成不多。蓋因火器威力不巨,不值得多花國用在此,如今新式火藥威力倍增。用於河工採石可大大儉省工料,爲了這些儉省的工料,便是在火藥上頭多花些工料,卻也值得。屆時不但河工可用火藥,廣備攻城作的火器造量亦必大增;”

“至於硝石硫磺採集不易,臣曾聽年老匠人說起,茅廁之旁。常生土硝。今可命各處茅廁旁建化糞之池,內中拌以黃土,則硝如鹽集,日逐刮取即可。此事無需官爲,徑由百姓自刮自售,則官私兩便矣。硫磺一物,中土雖少,臣在杭州時,有商旅來自東瀛海外。彼處有火山名阿蘇者,周圍遍佈硫磺。土人隨手取棄,猶如泥瓦一般,可廣州、泉州、杭州諸市舶司博買之,必有人越重洋萬里而致此物於中原者。”

趙佶見高強回答地有理,許多事情都是聞所未聞,聽得津津有味,一時嘆息道:“卿家春秋雖盛,處處留心,真乃博聞強記者。如此才智若用於聖賢之書,本朝又可多一位大儒矣!”

高強大汗,心說本衙內去搞儒家經典?你還不如殺了我來得痛快!況且,這種實用的經世之道,一百個飽學大儒也弄不出來,對國民生產能有什麼好處?當然了,既然用儒學治國,大儒的社會地位和作用都是值得肯定的,譬如現在,雖然人人都曉得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可願意當公務員的人數和願意做科學家的人比起來,那還是壓倒性的優勢呀!

最後說到火藥帶來的安全隱患,只能是加強生產和銷售管理,除了各地河工和廣備攻城作,其餘人等一律不得造作火藥,高強這配方和製法也得上交朝廷,不許外傳。高強一面答應,一面肉痛,心說封建國家太沒人性,一句話就把我的心血給拿走了,專利費也不曉得給一點啊!

好在高強聖眷甚隆,這又是一樁功勞,趙佶特旨錄其功,允轉一階官,並賜帶紫金魚袋,服紫,以正五品上、中散大夫出知北京大名府留守司。

諸事議定,各奔前程。高強差人去青州搬取家眷前往大名府,汴梁城留下許貫忠和石秀。石秀職責就是場地拆遷和建設,憑藉他手中的人力,搞搞拆遷是綽綽有餘,不過高強很是憂慮這時代人的觀念,有道是故土難離,祖業爲重,一處宅子多半是祖上留下,子孫若是守不住,都要被人罵不孝的′說選地時考慮到了這個因素,特意選了一處城外沒多少房產的地面,主要都是官府的產業,不過還是有百十戶百姓居住於此。

“若是有百姓戀棧祖業不去,或者嫌給的搬遷錢和置業錢太少,大可細細商議,多給些錢財也無所謂,有那故意纏夾不清的,可商請開封府一同行事。有一點給我記住了,絕對不許動手打人,亦不得有強迫遷移的情形,要是出了亂子,本衙內可是要殺人的!”高強對下屬們講話,極少有這樣的口氣,石秀嚇了一跳,知道衙內的決心非比尋常,連聲答應了。

許貫忠則是全盤統籌,現階段是協助石秀建設場地,另外最主要的是招商工作,萬國博覽會麼,就是要有萬方來聚,才顯得出氣派來。這方面高強是不大擔心的,杭州船隊和錢莊剛剛起步的時候,都是許貫忠在那裡忙活,現在海外商人這一塊有杭州燕青幫襯,許貫忠地招商方向主要是西域和北地,餘外大理南詔等處也有商賈往來汴梁,按照高強的意思,招來地商人那是越多越好,人多價才揚,這博覽會的進場費才能收足了。

諸事安排妥帖,高強便首途望大名府去°來已經是三進大名府了,今次以當地父母官的身份來此,高強的心境與前面兩次大相徑庭,處處都帶着一種“我的地盤聽我的”感覺。

只是他剛剛把官印放好,好心情立時不見了蹤影,大名府不愧是大宋北京,建有皇帝行宮的地方,他這留守司的地位在地方官中僅次於開封府,上馬管軍,下馬管民,甚至還兼管本路提刑、轉運、常平諸監司,事務煩瑣的一塌糊塗。

這可是高強破天荒頭一回,實打實地自己處理政務,以前在杭州應奉局是隨便他怎麼搞都行,到青州萬事都丟給通判呂頤浩,現在可算嚐到了苦頭,一天下來就已經頭昏腦漲,巴望着青州的那位囉嗦通判呂頤浩能早點趕到,好讓他從這公文的海洋裡解放出來,重現衙內本色他可不傻,早就提請吏部將呂頤浩轉爲大名府留守司通判了。

四月乙未,高強的家眷還沒到,呂頤浩卻如高強所願,輕車趕來,見到高強的第一句話就是:“留守相公,河工修的如何了?”

第32章 奔襲(上)第四十二章第四章 上第六十二章第36章 關撲(下)第10章 亂夜第27章 欲見第十一章第5章 刑訊(上)第二十五章第36章 反掌(下)第67章 相撲第31章 河工(上)第二章第三十二章第15章 金芝第九章 上第31章 最長的一夜之汪公老佛與魯智深第26章 點將第3章 下第14章 毒計第14章 結黨(下)第3章 羽翼(下)第21章 官逼第三十一章第51章 內線第28章 最長的一夜之韓世忠(下)第六章第二十九章第34章 上第34章 戰敗第39章 練兵第39章 練兵第37章 底定(下)第23章 翻覆第十八章第四十三章第25章 無情第19章 焚心第36章 反掌(下)第11章 待發第39章 嫁禍(下)第十五章第21章 詐病第九章 下第33章 詭譎(上)第42章 虛位第38章 御筆(下)第十三章第10章 治軍第六十七章第五章 下第四十章第8章 花石第八章 上第9章 餘波第35章 奪船第十一章 上第17章 復仇(下)第27章 結盟(上)第31章 天書(下)第三十六章第17章 夜襲(下)第四章第36章 關撲(下)第四十六章第35章 武松(上)第7章 三論第十三章第九章 上第9章 姻緣第60章 賭箭第5章 見童(下)第26章 思見第67章 相撲第五十七章第十六章第33章 最長的一夜之訣別(下)第13章 劫牢(下)第九十四章第四十九章第六十四章第23章 花榮(下)第七十八章第19章 內審第19章 獻寶第二十三章第八章 下第九章 上第17章 夜襲(上)第三十九章第9章 行者第38章 遇險(上)第22章 路遇第52章 審死官第33章 詭譎(上)第四十三章第18章 李逵(下)第4章 祭掃(上)第二十二章
第32章 奔襲(上)第四十二章第四章 上第六十二章第36章 關撲(下)第10章 亂夜第27章 欲見第十一章第5章 刑訊(上)第二十五章第36章 反掌(下)第67章 相撲第31章 河工(上)第二章第三十二章第15章 金芝第九章 上第31章 最長的一夜之汪公老佛與魯智深第26章 點將第3章 下第14章 毒計第14章 結黨(下)第3章 羽翼(下)第21章 官逼第三十一章第51章 內線第28章 最長的一夜之韓世忠(下)第六章第二十九章第34章 上第34章 戰敗第39章 練兵第39章 練兵第37章 底定(下)第23章 翻覆第十八章第四十三章第25章 無情第19章 焚心第36章 反掌(下)第11章 待發第39章 嫁禍(下)第十五章第21章 詐病第九章 下第33章 詭譎(上)第42章 虛位第38章 御筆(下)第十三章第10章 治軍第六十七章第五章 下第四十章第8章 花石第八章 上第9章 餘波第35章 奪船第十一章 上第17章 復仇(下)第27章 結盟(上)第31章 天書(下)第三十六章第17章 夜襲(下)第四章第36章 關撲(下)第四十六章第35章 武松(上)第7章 三論第十三章第九章 上第9章 姻緣第60章 賭箭第5章 見童(下)第26章 思見第67章 相撲第五十七章第十六章第33章 最長的一夜之訣別(下)第13章 劫牢(下)第九十四章第四十九章第六十四章第23章 花榮(下)第七十八章第19章 內審第19章 獻寶第二十三章第八章 下第九章 上第17章 夜襲(上)第三十九章第9章 行者第38章 遇險(上)第22章 路遇第52章 審死官第33章 詭譎(上)第四十三章第18章 李逵(下)第4章 祭掃(上)第二十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