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治軍

過了數日,新官到任的風頭漸漸過去,有了呂頤浩這個本州通判的輔佐,再加上石秀暗地裡擺佈了本州的大小黑道勢力,高強這青州知府已然坐的穩當,便開始着手部署自己的兵馬。

首先一個,就是命已經調任京東第四將的陸謙,整備本部兵馬,赴清風寨把守,修葺防禦,安撫寨民。經過春上那次清風山之變後,高強看到了清風寨這個扼守三山,乃至齊州、兗州,青州三州往來咽喉要地的重要性,於是遣陸謙率三千軍把守。

而後是升任京東第三將的楊志,本部四千兵馬,分佈臨淄與博興之間,遮蔽了濟水河到益都之間的大片區域。至於本州兵馬都監韓世忠,則負責將青州城內外的各色兵馬共計五千整頓安扎,其中有一指揮計五百人的天武軍,按編制乃是禁軍中的精銳。

按照宋時的軍制,禁軍最是勁兵,大多屯駐於京城,所謂的強幹弱枝之計,也有部分禁軍分佈天下各處要地,備不時之變,這一指揮的天武軍就是這麼來的。計點兵士時,看到有這麼一隊勁兵,高強還很是高興了一陣,隨即就聽韓世忠說,這一隊天武軍已經是有名無實,當初被秦明帶出去攻打清風山寨,結果被花榮用計全殲的,就是這隊禁軍精銳了。

高強氣的沒話說,那秦明已經因爲戰敗,責降本州兵馬副都監←又是這麼個渾人,高強連罵都懶得罵他〉起來,秦明自己對高強卻心懷感激。要不是慕容彥達這次在京城裡活動有效,擺平了青州大敗這件糗事,青州上下大小官員都得跟着一起倒黴,覆軍失將地本州統制秦明少說也是個流竄海島的下場。有鑑於此,有份遮掩敗績的高強也跟着沾光,青州上下對他擔任知府沒有多少反彈,多少也是因爲這個恩惠。

不過懲於前任敗績,韓世忠對這青州城地防務狠下了一番工夫。將本州兵馬分隊操練,連平常不參加訓練,只是參與地方建設的廂軍也抓了起來,一時間青州城內外處處可聞號子聲,百姓們承平已久,見了這練兵的景象都目爲奇觀,看熱鬧的人絡繹不絕。

這一天,韓世忠又來找高強。商量的是已經僅存番號的那一指揮天武軍如何處理。軍務上頭,別說高強一竅不通。就連韓世忠也只做過小兵和十將,頂多帶過十個人,對設計軍隊編制這樣的高技術活不敢善專。

倆人合計了一會不得要領,恰好外間有人飛報〉道新任本州統制呼延灼到了。

一提呼延灼,高強便想起他那三千連環馬來〉來有趣,這兵種雖然出名,卻都是因爲被打敗而出名,水滸中梁山泊用鉤鐮槍大破連環馬。歷史上劉琦和岳飛也用步兵大破金兵的柺子馬,如今陰差陽錯。高衙內麾下居然有了三千連環馬,勾引地他好奇心動,拉着韓世忠就去迎接。

呼延灼正在城外,見到知府高強親自出迎,趕忙下馬施禮。高強只道“免禮免禮”,勾着脖子就望他身後望,只見長長一隊騎兵,馬匹高低不等,騎者有胖有瘦,人人手中雖有兵器,甲冑卻都卷在馬鞍後捆綁着,更不要說連綴一處了,看的高強大失所望,這哪裡叫什麼連環馬?也就是一般的輕騎兵模樣。

呼延灼見高強面有失望之色,他將門之後,對軍中種種頗有經驗,略一揣度就知道,恐怕是自己這軍容上頭出了問題,一問高強果然如此,遂笑道:“青州大人,末將帶的這是連環馬兵,此來青州是更戍之制,依照軍法是不得整兵繕甲行軍的。大人要校閱軍馬,容易的緊,待末將安頓了兵馬,來日城外撿一處平曠山野,將這連環馬法演給青州大人觀看如何?”

高強一拍腦袋,笑道:“本州這可差了,就依呼延將軍。”說着忙叫人整理軍營給養,安頓這三千騎兵。

呼延灼本人則被請到州府衙門,高強隨意客套了幾句,就問起這天武軍編制的問題來。

呼延灼看了看高強,覺得不大像是裝模作樣,便笑了笑:“青州大人倒真是將門虎子,軍務上頭嚴謹的很。”原來太平日久,軍隊腐敗的情況便日益嚴重,宋朝軍隊也普遍存在吃空餉,吃編制的情況。

大宋是文官統治地天下,相比於前代而言,對於軍隊管的最嚴。不過軍隊乃是相對獨立的小團體,文官們就算再怎麼計算,軍中總有些事情他們是不瞭解的。比如這編制的事,文官們爲了防止吃空餉和剋扣軍餉,從仁宗慶曆年就規定了天下各的軍隊定員,按此撥付糧餉軍器,以爲萬全。

哪知道,你上有政策,我下有對策,既然多報編制行不通了,宋軍將領們就來個少招兵員,譬如有軍士老死,他假造個新兵上去,依舊領這些糧餉,卻已經空了一個兵額,如此天長日久下來,幾乎所有的部隊都不滿員,嚴重者甚至十分之一都不到,這已經是軍中公開的秘密,但掌權的文官們卻毫無辦法。

聽到這裡,韓世忠心有慼慼焉,他這幾天整頓本州軍馬就遇到這個問題,剛上任之時,下屬們設宴給他接風,席間奉上金銀若干,說是常例錢,韓世忠不知深淺,就不敢拿。哪知道這一來同袍們心中不安,不曉得這新來的都監好不好伺候,第二天點名的時候就玩了個花活,將許多本州的無賴閒漢都弄來充抵名額,看上去是整整齊齊地幾營兵馬,實際點完名就走了大半。這天武軍若不是因爲敗地太過乾淨。一個不剩,恐怕也在這備員之列。

高強聽的搖了搖頭,似這樣軍隊′然號稱百萬,能戰者有幾人?也難怪後來靖康之時,號稱兵多的 陝西兵進京,攏共才蒐羅地萬五人馬,而汴梁天下重兵所在,守城的兵馬居然不過三萬了,只怕到了那個時候,文官們才曉得。兵籍上那百萬大軍,其實多半都是子虛烏有。

“這且不說,只今天這武軍一營虛至,以呼延統制看來,該當如何?”既然不懂,就得虛心求教,眼放着軍中老手呼延灼,高強當然不恥下問。

“這個容易。若是青州大人怕麻煩呢,就空放着這一營在那裡。依舊關了糧餉支給,愛怎麼處置都行;若是還想整頓此軍時,亦可出榜招兵,補足了這一營兵額。只是重建此軍,上下軍將使臣都要從頭練起,若從他軍調配時,又添一重麻煩。”呼延灼話說的算含蓄了,高強卻領會不少。這軍中輾轉因襲,早就結成了固定的利益陣營。大家相安無事,你重建新軍,那就是另開一個攤子,若要從其他軍隊調人,免不了帶來一場利益的重新分配,新來的軍官若是得不到足夠的油水,恐怕還得生事。因此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乾脆這一營沒了就沒了,你老人家領着那五百兵額的糧餉,愛幹嗎幹嗎去,橫豎你老子高太尉就是軍中吃空餉的最大一號,你子承父業,孝順的很。

韓世忠想了想,也明白過來,剛要張嘴說話,卻被高強拉住了,向呼延灼笑道:“呼延將軍,多承指教,晚間本州設宴,爲將軍和連環馬軍洗塵,還請光臨。”

呼延灼正要與他結納,一口答應了,也去尋自己的下處安頓。

這邊韓世忠有些作臉:“衙內,爲何攔着不叫我說?”雖然都作了官,但兩人起於微時,私下裡韓世忠還是管高強叫衙內。

高強擺手道:“世忠啊,他說的原本不錯,最好的處理辦法,確實就是隨他去。我知你新官上任,統領五千兵馬。當然想要有一番作爲,不甘心沉淪,但這軍中已然糜爛至此,不是你一個人能扭轉的,你還是去整頓現有人馬,這一營武軍的編制就留着,日後我自有用場。”

韓世忠聽他這般說,也就罷了,不過說到整頓本州兵馬,他也實在提不起精神來。這青州兵馬號稱五千,其實據他觀察,恐怕有兩千人就算不錯,而且久疏訓練,平時那些兵都被軍將當作免費勞動力呼來喝去,乃至於經商做工,爲軍將賺取錢財←想要整頓軍紀,卻發現整個軍營就是一個墨黑墨黑的染缸,大家都串通一氣,等着看他這新任年輕都監地笑話。k小說網手機站

高強聽了他的抱怨,雖然心中早就預料到了這個結果,卻還是不禁一嘆:大宋軍政之腐敗,已經到了這樣的地步,就連後世的中興名將韓世忠都無能爲力,又怎麼能指望他們日後上陣殺敵,保家衛國?要想在軍政上頭有所作爲,最好的辦法就是另起爐竈,原先那利用梁山練新兵的想法,在他心中更加鞏固了下來。

不過身爲一州的知州,若是鎮不住本州的兵馬,往後作起事來恐怕縛手縛腳,因此高強也想了個辦法,與韓世忠商議之後,分頭行事。

晚間高強設宴,邀請了呼延灼和幾位連環馬軍的指揮,又把韓世忠帳下的幾個老資格軍官都請了來,在本州最大的青樓樊樓上席開三桌,每人至少安排了一名美妓作陪,餘興節目雖然沒法與東京地豐樂樓相比,在這些軍營老油條看來也是目爲之迷,神爲之亂,尤其是有幸與知州大人同桌喝花酒,那真是難得的機遇。席間衆軍官地馬屁拍的山響,除了呼延灼等寥寥幾人,盡皆灌的大醉,高強自己卻是裝醉。

次日一大早,高強爬起來,換了一身漂亮的盔甲,上了寶馬照夜玉獅子,領着韓世忠和一班護衛一腳踹進青州兵營中,那些統兵軍官昨夜吃的大醉,全都歇在樊樓中美妓們的肚皮上,軍中一個管事的都沒有。沒了上官指揮,衆小兵彷徨無措,被韓世忠及衆護衛一陣吆喝加皮鞭,全都從營帳裡趕了出來,校軍場上拉開了隊伍,幹嗎?點名!

等到那幾個吃醉酒的軍官得了消息,盔歪甲斜地從城中趕來時,早已日上三竿,知府大人在中軍帳扛着一身盔甲,熱的已經汗流浹背了。

一見這幾個軍官,高強二話沒說,請出軍法來,說道“軍中點卯,三鼓不到,皆斬!”

一言既出,嚇得那幾個老油子軍官站都站不穩,有那心思靈動的曉得多半是着了知州大人的道兒,可現在人家握着軍法在手,又是全軍大上司的衙內,哪個敢頂嘴?只得苦苦哀求,涕淚橫流。

戲演的差不多了,韓世忠就出來求情,說道自己剛來此地,若不得軍心,隊伍難帶,高強假惺惺發了一陣怒,便不喊殺人了,將幾員軍官統統推出去,打了二十軍棍。而後挾此威勢,將幾軍剩下實有的軍官軍士,統統扔到一處,恰好佔了四營的兵額,攏共算起來兩千兵不到,剩下八營指揮全部成了空架子,連一個看倉庫的都不留。

那幾個軍官這才知道,原來新任知州將門虎子,吃空餉吃的空前絕後,根本不帶自己這幾個小蝦米喝湯,直接摟了幾營的編制去,難怪人家老爹本事,幾年就做到軍中太尉了。

若是高強鐵面無私整頓軍紀,恐怕還會遭到這些軍官的消極抵抗,但他既然是和這些軍官比誰更腐敗,那失敗者就只能自認倒黴,哪個不開眼的敢去拿這個上告?只怕高強沒告倒,自己以前貪污的事情就先犯了。

至於高強弄了這許多軍隊編制,到底想要作什麼?那就不是這些軍官所能猜度的了。

第八章第三十六章第二十八章第二十二章第5章 見童(上)第19章 料敵(下)第77章 相殘第36章 反掌(下)第2章 買賣(下)第十四章第22章 平匪(下)第28章 鬼臉(下)第14章 夜探(中)第2章 上第五章 上第五十三章第十章第32章 月夜金蓮(下)第12章 聖女第6章 面斥第2章 風起第35章 受降(下)第二章第31章 天書(上)第30章 思變(上)第17章 復仇(上)第5章 見童(下)第20章 危機(上)第三十一章第12章 誤闖第三章第30章 議定(上)序章第37章 邀援(上)第三十五章第五十五章第十一章 上第1章 清溪銀(下)第26章 私鹽(上)第二十九章第34章 反目(下)第十章第21章 博覽會(上)第28章 最長的一夜之韓世忠(上)第59章 吳用第15章 轉仕第12章 聖女第54章 雙面第二十三章第20章 危機(上)第12章 連心第十章 下第八十九章第16章 遺篇(下)第三十七章第17章 師師第71章 託夢序章第17章 難爲(下)第16章 劉公島(下)第38章 遇險(上)第32章 奔襲(上)第三十一章第53章 偷襲第5章 驚變第二十二章第20章 設伏(上)第19章 獻甲第2章 下第1章 下第十五章第23章 金蓮第67章 相撲第四十二章第24章 鹽務(下)第14章 狹路(上)第22章 棒喝(下)第53章 偷襲第23章 災起(上)第17章 夜襲(下)第二十五章第31章 河工(上)第十二章 上第32章 釘子戶(上)第21章 究問(下)第24章 鹽務(下)第35章 奪船第24章 鹽務(上)第三十章第24章 鹽務(下)第四十九章第40章 遠人第43章 新軍第26章 點將第23章 翻覆第16章 奇案第75章 洗錢第3章 上第八十一章第36章 最長的一夜之方氏一門(一)
第八章第三十六章第二十八章第二十二章第5章 見童(上)第19章 料敵(下)第77章 相殘第36章 反掌(下)第2章 買賣(下)第十四章第22章 平匪(下)第28章 鬼臉(下)第14章 夜探(中)第2章 上第五章 上第五十三章第十章第32章 月夜金蓮(下)第12章 聖女第6章 面斥第2章 風起第35章 受降(下)第二章第31章 天書(上)第30章 思變(上)第17章 復仇(上)第5章 見童(下)第20章 危機(上)第三十一章第12章 誤闖第三章第30章 議定(上)序章第37章 邀援(上)第三十五章第五十五章第十一章 上第1章 清溪銀(下)第26章 私鹽(上)第二十九章第34章 反目(下)第十章第21章 博覽會(上)第28章 最長的一夜之韓世忠(上)第59章 吳用第15章 轉仕第12章 聖女第54章 雙面第二十三章第20章 危機(上)第12章 連心第十章 下第八十九章第16章 遺篇(下)第三十七章第17章 師師第71章 託夢序章第17章 難爲(下)第16章 劉公島(下)第38章 遇險(上)第32章 奔襲(上)第三十一章第53章 偷襲第5章 驚變第二十二章第20章 設伏(上)第19章 獻甲第2章 下第1章 下第十五章第23章 金蓮第67章 相撲第四十二章第24章 鹽務(下)第14章 狹路(上)第22章 棒喝(下)第53章 偷襲第23章 災起(上)第17章 夜襲(下)第二十五章第31章 河工(上)第十二章 上第32章 釘子戶(上)第21章 究問(下)第24章 鹽務(下)第35章 奪船第24章 鹽務(上)第三十章第24章 鹽務(下)第四十九章第40章 遠人第43章 新軍第26章 點將第23章 翻覆第16章 奇案第75章 洗錢第3章 上第八十一章第36章 最長的一夜之方氏一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