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括田(上)

這一問不要緊,楊戩來了精神,起手就拋出一個大題目來:方田均稅法!

此法乃是熙寧變法的一個重點項目,目的在於改革田稅,重新丈量土地,增加稅入。無奈願望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宋朝立國以來與士大夫治天下,對於土地採取的是不抑兼併的策略,一百多年下來,天下七成的田地都已經到了大地主的手中。

這些地主多半都與當地官府關係密切,小小弄些花招,朝廷就沒了這些田地的資料,於是鉅額的田賦都進了地主的倉庫,朝廷半分也落不着。自打真宗朝起,宋廷就開始採取各種措施對付這種尷尬的局面,方田均稅法其實也是從仁宗朝的千步方田法中演化而來的,可這就要觸動統治階層的利益,要那些官員自己變自己的法,革自己的命,這不是與虎謀皮麼?因此方田均稅法幾興幾廢,崇寧二年蔡京也曾推行過一次,也是僅僅一年就不得不宣告廢止,誰也沒能力改變這個局面。

然而偌大錢財流入私門,朝廷總是看着眼紅,尤其是在國用比較困窘的時候,更是如此。這次趙佶因爲郊祭的用度發愁,便又想起這田賦的事情來,他也只是隨便說說,哪知一旁侍奉的楊戩就留意上了。

“下臣心想,食君之祿,擔君之憂,方田雖然艱難,卻不妨從小處做起,若能設一處政所,於各處檢括荒田無主之地,化爲公田,再招諭無地流民耕佃,既可增加國用,又可澤惠百姓,乃是一樁美事。”楊戩說到這裡,低眉順眼。一副慈悲相。

高強面上點頭稱是。心裡可就開罵了:說的比唱的都好聽!什麼撿括荒田無主之地,在史書上看得明白,這事到了實際操作,馬上就走樣,執行官吏是看到哪裡的田肥美,不由分說就指爲公田了,跟明搶差不多。百姓有田契不好搶?好辦!你這田是買來的吧?找上家要田契,上家有的話,再找上家。直到沒有上家爲止。既然找不到上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你這田就是公田,現在物歸原主吧?!別擔心,朝廷體恤百姓,照樣給你種,記得交租米就行!

這等巧取豪奪的辦法,試問執行官吏又怎麼會用到那些官吏家屬、地方豪紳身上?到頭來,倒黴地只有平頭老百姓。爲數不多地自耕農再次遭受滅頂之災,史書記載,單單京東一處催繳田租,活活杖斃的百姓就不下千人!

高強到底是年紀輕,心裡想着這樣的慘事,臉上表情就不那麼好看起來。楊戩看着還沒反應過來。一旁高俅到底是老薑夠辣,連忙桌底踢了高強一腳,哈哈笑道:“楊都知這等良法美意,又是這等的純忠之心,實在叫人佩服啊!真乃國朝棟樑也!”這叫萬金油對話,什麼時候都好用。

高強被他這一腳,也醒悟過來,眼下這西城所還沒立呢,楊戩說的這麼漂亮。自己要是揭了他的底,他大不了裝作不懂政務。被皇帝罵幾句了事,而自己可就和這位眼下的宮中紅人結了大仇了。這還不是關鍵,最要緊的是,你就算說了此事擾民,那也是執行中的問題,楊戩大可推說當擇良吏爲之,半點抓不到他的馬腳。

想到這裡,他趕緊調整心態,跟着高俅一起打哈哈:“是極,是極!國朝田賦不登,乃是百年痼疾,楊都知此舉乃是小中見大,行見必有大功於國啊!”

楊戩是什麼人?能在皇宮裡頭混出頭地,察言觀色的功夫絕對都是絕頂高手,高強適才一時的神情不豫,焉能瞞過他去!只是對方面子功夫作的到位,他也不便發作,便也是一通套話丟過去,肚裡已經存了一份心思。

三個臣子之間的小小轉折,趙佶身在上位,哪裡看的清這許多?一面笑道:“三位卿家都是朕的忠臣,不必說許多了,楊戩這括田之法,縱是不成,也無害於國,若是有效,便爲國朝田賦之制立了一功。楊戩,這括田所便興辦起來,可於內庫中撥些錢糧使費。”

聽了這話,高強便有些慶幸,剛纔幸虧沒有發作,這括田所的創辦既然有內庫的撥款,那麼收益當然也是入了內庫了,等於是在給趙佶地小金庫添磚加瓦,自己若是橫挑鼻子豎挑眼,豈不成了給皇帝找不自在?一個不好,皇帝心情不好了,沒準還要問問自己那應奉局,怎麼就從來沒給內庫繳上幾文使費呢!

於是正事說完,皆大歡喜,這當兒白沉香梳妝完畢,盛裝而至,與趙佶打情罵俏了幾句,又見過了久不回京的高強,便徑自登臺獻歌。趙佶今日心情愉快,聽着白沉香的歌聲格外悅耳動聽,到了爽處大筆打賞,是夜盡興而歸不提。

酒席散後,高俅拉過兒子,訓道:“適才說那括田之事,何以對楊戩作色?此人褊狹,必定懷恨在心,所幸不曾露出言語,還來得及轉圜。”

高強想起來就有氣:“爹爹,這等鬼話,只好偏過官家,這括田之法,除了侵擾良民,又能括的甚田?”他說的理直氣壯,可看到高俅眼中不以爲然的神情,才意識到自己犯了一個錯誤:高俅的心中,看重的是權位仕途,哪裡管得了許多?

果然高俅出口就是一堆官場形勢分析,總結起來就是幾句,百姓不妨犧牲,朝中不要輕易樹敵,楊戩要禍害百姓,只要沒鬧的自己頭上,理他則甚?你莫要作了兩年外任,把做官的訣竅都拋到腦後了!

所謂話不投機半句多,高強一旦明白了在這事情上與高俅找不到共同點,立即就放棄了努力。這樣也有好處,高俅看兒子對楊戩有想法,年輕人火氣大,一時不容易轉過彎子來,楊戩那裡只得由高俅親自出面去轉圜,省了高強的氣力。

次日一早,高強起來走了兩路拳棒,便拉着曹正、史進去拜望師父林沖,彼處又見到了久違的金槍手徐寧和金錢豹子湯隆,說起昔日情事,都是好笑。高強對林沖說起自己這幾年來練兵和所經陣仗,林沖與徐寧都是大爲豔羨。要說這兩位,武藝自然不必說,都是好的,林沖身爲禁軍教頭,拳棒功夫那是吃飯的本錢,若沒有驚人藝業,怎能立於禁軍之林?徐寧則是家傳的金槍法,能作御前班直的,手底下都有兩手絕活。身有真才,又是武官,誰個不想在兩軍陣前耀武揚威,爲國立功?尤其是林沖,看着自己的徒弟青雲直上,四處有仗打,就連曹正這個記名弟子都混了個牙兵都頭,心中真猶如貓抓一般難受。

第7章 射殺(上)第34章 下第23章 花榮(下)第30章 最長的一夜之石秀與方七佛(上)第五十四章第三十二章第24章 傳訊(上)第15章 頭陀(下)第36章 泯恩仇(上)第十六章第11章 連環馬(上)第24章 傷逝第5章 驚變第28章 解勸(上)第18章 李逵(下)第五十五章第24章 傳訊(上)第16章 演武(上)第32章 最長的一夜之石寶與方百花(上)第25章 女真第58章 退兵第19章 藥師第23章 主客第二十九章第20章 北望第3章 羽翼(上)第二十四章第33章 再見宋江第三十三章第52章 審死官第6章 面斥第二十六章第39章 練兵第6章 建策(下)第9章 傑肯(下)第25章 無情第39章 嫁禍(上)第26章 絕情第18章 謀定第二十八章第4章 賊星第六十八章第三十九章第20章 究問(上)第24章 傳訊(下)第九章第14章 二李第37章 邀援(下)第五章 上第47章 強攻第十二章 上第3章 回京(下)第18章 盤妻第2章 冤案(上)第24章 鹽務(下)第19章 獻寶第17章 難爲(上)第三十二章高俅隨筆第41章 立志第二十六章第十六章第四十二章第十一章第八章第34章 反目(下)第11章 待發第38章 說親第四十五章第28章 鬼臉(下)第26章 私鹽(下)第2章 冤案(上)第20章 刺客第22章 平匪(下)第22章 平匪(上)第14章 二李第16章 演武(下)第19章 料敵(下)第34章 上第2章 下第13章 黑殺第36章 泯恩仇(下)第30章 思變(上)第10章 心曲第35章 最長的一夜之朱氏父子(上)第十章 下第6章 意外(上)第5章 十字第18章 李逵(下)第31章 故人來(上)第六章第十二章 上第31章 三人行第13章 街鬥(下)第29章 劉琦(下)第10章 心曲第20章 至尊第二十七章第27章 結盟(上)第五十章
第7章 射殺(上)第34章 下第23章 花榮(下)第30章 最長的一夜之石秀與方七佛(上)第五十四章第三十二章第24章 傳訊(上)第15章 頭陀(下)第36章 泯恩仇(上)第十六章第11章 連環馬(上)第24章 傷逝第5章 驚變第28章 解勸(上)第18章 李逵(下)第五十五章第24章 傳訊(上)第16章 演武(上)第32章 最長的一夜之石寶與方百花(上)第25章 女真第58章 退兵第19章 藥師第23章 主客第二十九章第20章 北望第3章 羽翼(上)第二十四章第33章 再見宋江第三十三章第52章 審死官第6章 面斥第二十六章第39章 練兵第6章 建策(下)第9章 傑肯(下)第25章 無情第39章 嫁禍(上)第26章 絕情第18章 謀定第二十八章第4章 賊星第六十八章第三十九章第20章 究問(上)第24章 傳訊(下)第九章第14章 二李第37章 邀援(下)第五章 上第47章 強攻第十二章 上第3章 回京(下)第18章 盤妻第2章 冤案(上)第24章 鹽務(下)第19章 獻寶第17章 難爲(上)第三十二章高俅隨筆第41章 立志第二十六章第十六章第四十二章第十一章第八章第34章 反目(下)第11章 待發第38章 說親第四十五章第28章 鬼臉(下)第26章 私鹽(下)第2章 冤案(上)第20章 刺客第22章 平匪(下)第22章 平匪(上)第14章 二李第16章 演武(下)第19章 料敵(下)第34章 上第2章 下第13章 黑殺第36章 泯恩仇(下)第30章 思變(上)第10章 心曲第35章 最長的一夜之朱氏父子(上)第十章 下第6章 意外(上)第5章 十字第18章 李逵(下)第31章 故人來(上)第六章第十二章 上第31章 三人行第13章 街鬥(下)第29章 劉琦(下)第10章 心曲第20章 至尊第二十七章第27章 結盟(上)第五十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