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脫困(上)

原來的高強在京師裡橫行霸道,以至於博得花花太歲的美名,其實前後也不過兩年不到時間,畢竟高俅發跡也只是崇寧年間事。然而這點惡名留下的影響極爲深遠,大概是花花太歲的外號太過琅琅上口的緣故,到如今還有很多人記得,及至這拆遷案一出,高強的惡名再次傳遍京城,與往日的劣跡一加印證,老百姓的樸素道德觀立刻就站到了高強的對立面上。

原本經過這幾年的經營,高強以爲自己的名聲已經好了不少,但是眼前的事實充分說明,所謂的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這句話,是多麼的富有哲理,其哲理程度不但在空間上發揮作用,甚至可以跨越時間的洪流——他所承繼的這個名聲,就是最好的例證。

眼見對面的漢子已經處於無法溝通的境地,高強不知如何是好。如果採取強硬手段,自己立刻就會成爲官府欺壓良善的反面教材,對於今後的仕途勢必會造成極其惡劣的影響。即便是出示御筆,恐怕也無濟於事,甚至於會因爲拖累了皇帝的聲名,而導致趙佶對自己的疏遠。

這絕對不是杞人憂天!如果高強的對手只有這些平頭老百姓,他大可放手而爲,哪怕打死了人,只消對上面遮掩的住,也不會有什麼大事,但現在是什麼時候?一旦落人口實,不要說蔡京出手,只要自己那位老丈人對趙佶進幾句讒言,再來個御史彈劾,這條草菅人命的罪名就足以把他這幾年在官場的努力一舉打消。

高強正在躊躇不前,一旁的許貫忠附耳上來道:“衙內,不可莽撞。旁觀人中已經有御史臺的幹辦在看着。”

真是好的不靈壞的靈!高強急的冒汗,權衡再三,他不得不承認,不管是不是對手有意爲之,眼前顯然不是硬撐的時候,這口氣只能生生嚥下去。

他正要發出撤退的號令,旁觀人叢中忽然有人高喊一聲:“且慢!可否聽我一言?”

一言既出,滿場頓時安靜了片刻。人叢一分,一員白衣儒生緩步而出。此人三十許年紀,中等身材,相貌堂堂,頷下微有髭鬚,手拿白紙扇,頭戴逍遙巾,卻是一位太學的學生。

高強看這人時,卻有些眼熟,只想不起來在哪裡見過。既然人家說話了。總不好視而不見,只得向前道:“秀才何許人也?不知有何見教?”

“生自姓陳,名朝老。適才聽這位孝子所言,有幾事不明,要請這位相公爲小生解惑。”

這人的名聲顯然比高強好聽許多,名字一報,大衆哄的一聲。又熱鬧起來,不少人面上都現出興奮之色。高強卻也聽過這個名字,當日他中榜之時,這位陳朝老就曾在金明池前憤憤不平,而歷史上此人率先伏闕上書彈劾蔡京,更是開中國學生運動地先河。

“要命,這人現在站出來,八成是要打抱不平的,倘若只是動手架樑。本衙內人多勢衆,也不怕他;無奈這等嘴上官司是打給觀衆看地。現在這場面顯然對自己不利……”高強暗自思忖,硬着頭皮向陳朝老唱個喏道:“原來是陳秀才,本官大名府留守司高強,執掌博覽會職事,這片場地便是博覽會施工之所在,今日前來巡視,秀才有話請講當面。”秀才一詞漢時已有,東漢避光武皇帝劉秀的名諱,改爲茂才,宋時多用來稱呼太學學生。

陳朝老聽見高強報名,顯然是想起了當日的金明池之恨,陡的精神一振,上下打量了一番,冷聲道:“原來是高留守,前年才中了上舍,不想如今便做到了大名府留守高位,升遷如此之速,除了令尊高太尉,本朝罕有其比呀。”

高強就知道他沒好話出來,特地把自己的老爹和自己並論,這不是明擺着煽動羣衆?要知道京城的百姓,對於皇帝都是比較忠心的,多半都會將自己所遭受的不公平待遇歸結到奸臣身上,而所謂的佞臣,更是矛頭所向。

匆匆應付兩句,高強正要離去,陳朝老冷不防又喝道:“且慢!高留守,適才那孝子曾言,有人殺其父而拆其屋,此事發生在博覽會場中,高留守難道坐視不理?”他這麼一說,旁觀羣衆都叫嚷起來,有些激烈一點的已經在叫“人賤有天收!”

“去你叉叉的人賤有天收,你怎麼不去對那些YY小說的主角喊?現在最流行的就是這種賤角!”高強心中大罵不已,正要落荒而逃,旁邊伸過一隻手來將他拉住,看過去時,卻是許貫忠對他微微搖頭。

高強心下大奇,難道這陳朝老的出場另有玄機?他又看了看許貫忠,後者一臉平靜,隱隱帶着笑容。“好似真的有玄機……待本衙內上前應酬幾句。”

“陳秀才請了!本官奉命管勾萬國博覽會職事,因此來此查看,至於人命官司,自有開封府辦理,非本官分內之事。”

“敢問高留守,那萬國博覽會,究竟是何等樣事?”

這句話一出,高強心中就是一喜,在這種情況下提起萬國博覽會的話題,肯定會將羣衆的注意力從眼前的官司上引開,使自己避免現在的尷尬局面。難道這陳朝老居然是站在自己這邊的?

這個問題顯然不適合在現在的場合澄清,高強打起精神,將即將在今秋閃亮登場的大宋萬國博覽會用極爲煽動的語言描述了一番,諸如“史上最大萬國盛會!”“奇珍異寶交相爭輝!”“能人異士各顯神通!”“萬族美女爭妍鬥奇!”種種標題,亞賽後代某書站中的YY小說簡介,聽的大宋百姓們愣頭愣腦,不知不覺地心嚮往之。

陳朝老跟着讚歎幾句,又道:“如此說來,高留守身負重任,如此大事豈可耽擱時日?爲何遲遲不見這博覽會動工?”

高強此時已經確定了對方的目的是幫助自己,作出無奈地苦笑道:“這博覽會乃是國朝未有的盛事,本官奉命建造會場,不料日前失火,這位孝子地老父葬身火海,他不許本官動土興工,定要等到兇手歸案之日,本官念他喪父之痛,不忍逼迫於他,故此遷延不得動工。”

“哦~”人羣發出許多恍然大悟的聲音,目光齊齊轉向那孝子,只不過此刻的目光中除了同情,又多了許多責難,按照高強的說法,就是這小子不識大體,導致博覽會這樣的大事被延誤了。

一旦對手從聲名狼藉的高衙內,變成了人人嚮往的大宋萬國博覽會——雖然沒人見過,不過聽上去不錯,人嗎,都是喜歡獵奇的——這孝子的小小堅持立刻就顯得不那麼正氣凜然了。認真分析起來,被惡少仗勢欺壓這件事,這其實是關係到大衆自身的利益的,因爲不知道什麼時候,這些百姓也可能受到惡少同樣的欺壓,或者是其他惡少,或者是什麼官府中人,因此大衆的同情心很容易的就發生了傾斜;但是阻撓博覽會的興辦,這就妨害了這些汴梁市民的利益,顯而易見,這種盛事的舉辦會給所有汴梁市民帶來好處,即便他們無法從中獲得什麼實打實的利益,但汴梁城的興旺自然就會給他們帶來光彩,就好比後代中國能夠舉辦奧運會,大衆都那麼歡欣鼓舞一樣,其實很多人都並不清楚奧運會究竟會帶給他們什麼……

第27章 收蓮第26章 對箭(下)第18章 論棒第四十九章第九章 下第二章第47章 強攻第四章 上第61章 死戰第15章 賣刀第2章 黑白第九章第17章 拔刀(上)第31章 事後覺第四十七章第14章 結黨(上)第25章 女真第20章 究問(上)第38章 御筆(下)第24章 鹽務(上)第6章 心結(下)第40章 結局(下)第37章 擒王第33章 下第15章 梁山第20章 至尊第25章 贈糧(上)第15章 炒金第31章 天書(上)第30章 中計第十一章 上第16章 變數第十一章 下第25章 女真第9章 姻緣第四章 下第二十六章第二十六章第四章 上第四章 下第17章 難爲(下)第三十二章第七十四章第38章 遇險(上)第9章 姻緣第二十四章第二十八章第17章 嚐鮮第17章 降服第10章 來歷第20章 危機(下)第12章 燕京(下)第37章 擒王第34章 反目(下)第31章 天書(上)第12章 夜話第四十五章第16章 試軍(下)第21章 博覽會(下)第8章 收服(下)第五十八章第34章 最長的一夜之高強與朱勔(上)第3章 下第36章 最長的一夜之方氏一門(四)第32章 釘子戶(上)第十章 上第四十三章第20章 設伏(下)第2章 交易(下)第25章 掛帥第十章第四十一章第十五章第22章 試探第78章 莫測第三十一章第七十二章第31章 天書(上)第十二章 上第35章 受降(上)第39章 嫁禍(上)第4章 出走(上)第二十七章第十章 下第6章 心結(上)第40章 結局(下)第三十八章第25章 無情第15章 香香第9章 弄權第32章 釘子戶(下)第7章 錢法(下)第10章 徐寧第1章 上第四十八章第二十三章第十九章第8章 自投第9章 到任(上)
第27章 收蓮第26章 對箭(下)第18章 論棒第四十九章第九章 下第二章第47章 強攻第四章 上第61章 死戰第15章 賣刀第2章 黑白第九章第17章 拔刀(上)第31章 事後覺第四十七章第14章 結黨(上)第25章 女真第20章 究問(上)第38章 御筆(下)第24章 鹽務(上)第6章 心結(下)第40章 結局(下)第37章 擒王第33章 下第15章 梁山第20章 至尊第25章 贈糧(上)第15章 炒金第31章 天書(上)第30章 中計第十一章 上第16章 變數第十一章 下第25章 女真第9章 姻緣第四章 下第二十六章第二十六章第四章 上第四章 下第17章 難爲(下)第三十二章第七十四章第38章 遇險(上)第9章 姻緣第二十四章第二十八章第17章 嚐鮮第17章 降服第10章 來歷第20章 危機(下)第12章 燕京(下)第37章 擒王第34章 反目(下)第31章 天書(上)第12章 夜話第四十五章第16章 試軍(下)第21章 博覽會(下)第8章 收服(下)第五十八章第34章 最長的一夜之高強與朱勔(上)第3章 下第36章 最長的一夜之方氏一門(四)第32章 釘子戶(上)第十章 上第四十三章第20章 設伏(下)第2章 交易(下)第25章 掛帥第十章第四十一章第十五章第22章 試探第78章 莫測第三十一章第七十二章第31章 天書(上)第十二章 上第35章 受降(上)第39章 嫁禍(上)第4章 出走(上)第二十七章第十章 下第6章 心結(上)第40章 結局(下)第三十八章第25章 無情第15章 香香第9章 弄權第32章 釘子戶(下)第7章 錢法(下)第10章 徐寧第1章 上第四十八章第二十三章第十九章第8章 自投第9章 到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