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二帝(下)

韓世忠在一旁本不說話,但他始終跟隨高強也有大半年了,看到高強的神情不對,雖然不曉得緣由,也看出高強不想去蹴鞠。暗自回想一下,韓世忠也有些納悶,這麼久以來,看這位衙內習武學文,搞七捻三,弄了多少事情,就是沒見他踢過球!

“難道說,衙內家學不甚淵源,居然不會蹴鞠?”

得出這麼一個可能的結論,韓世忠也覺得匪夷所思,但眼下高強這神情,分明是不想去的,身爲親隨,豈可不爲其分憂?

也算韓世忠有點急智,咳嗽一聲道:“衙內,老太尉臨行前,曾叮嚀你不可在外人前賣弄腳法,又命小人隨同左右,時時提點……”

一語驚醒夢中人,高強立馬掙脫了耶律大石的手,賠笑道:“耶律兄,今日本來興起,也想與兄蹴鞠爲歡,奈何父命難違,你看這……”

耶律大石愣了下,不解其意,追問道:“是何道理?令尊蹴鞠天下聞名,怎麼會不許高副使蹴鞠?”

高強一下子想不到理由,只好作沉吟狀:“呃,這個嘛……卻不足爲外人道了。”

耶律大石追問不得要領,有些焦躁起來,正要發作,衣襟卻被人拉了一下,回頭看時,乃是方纔一直沒怎麼說話的馬植。

這馬植是日間那老將馬承旨的族侄,與耶律大石和蕭幹也都交好,此番又不是官面上的正式會面,便也跟隨了來與高強會面。只是除了開頭互通名姓,也沒怎麼多話。

此刻馬植拉了耶律大石一把,止住了他發作,附在耳邊輕道:“大石,那南朝太尉高俅,聽說乃是借蹴鞠發跡,不過此事說來也不光彩,人家嚴禁自家子弟蹴鞠。已經表明了想要淡化此事,你莫要不知趣了。”

耶律大石年輕氣盛,性情粗豪,因此容易衝動,人倒是不傻的,被馬植這麼一點。也想通了其中關鍵:“一國太尉,升官靠地不是戰功而是蹴鞠,說來着實不大光彩。也難怪人家閉口不提蹴鞠二字。哎,可惜。可惜!”

契丹人素來敬重勇士,這耶律大石每每自稱太祖皇帝八世孫,對於家世淵源那是看重的很了,如今想到高強的老爹雖然位居一國武人之首,卻沒什麼真材實料,連帶的對高強也不大看得起了。神色頓時冷淡許多,話也不如剛纔多了。不但如高強所願的不再要求與他切磋腳法,到後來乾脆愛答不理的就不說話了。

馬植和蕭幹都甚圓滑。見耶律大石這般,他們也沒辦法,又不好這麼不歡而散,便想法岔開話題來說。蕭幹便向高強道:“高副使,這位馬植兄,他的叔叔便是日間那位老將軍馬承旨,乃是我大遼的一位老英雄。”

高強見人家又開始誇自己,場面上話是要說幾句地,可又實在不知道那位馬承旨何方神聖,只得虛心請問。

馬植笑道:“高副使,家叔名諱人望,現在官居南京副留守,樞密都承旨,人呼爲馬樞密,或者馬承旨←老人家一生爲大遼盡忠,那是沒的說了,就說前年,有一夥馬賊着實厲害,爲首的姓趙,叫做趙鍾格。”

高強聽見馬賊二字,頓時不以爲然,心說這幾年沒聽說你遼國出什麼謀反大逆,這夥馬賊強極不過打家劫舍之徒,平了也不算什麼英雄。

他嘴上訕訕應着,卻被馬植看了出來,笑道:“高副使,你莫要小看了這一夥馬賊,其衆甚多;橫行塞外數年,無人能制,前年更幹出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來,趁着聖駕遠出遊獵,上京兵力空虛之時,這趙鍾格竟然率衆攻入上京臨湟府,在皇城大肆搶掠一番,掠了好些宮女和犯禁的物事走,殺人放火,無所不爲。”

高強這才“改容相敬”,心道:“乖乖不得了,我看水滸傳裡寫宋江等人大鬧東京汴梁,鬧了上元節,已經是膽大包天了,不料遼國這夥馬賊青出於藍,竟然連皇城都敢攻打,連宮女都搶了去,了不起,了不起!”

馬植續道:“其時家叔方任上京副留守,守土有責,便率軍剿殺這夥馬賊,不料馬賊兇悍之極,竟敢反擊官軍,家叔左臂中了一隻箭,狠心自己拔了出來,就在馬上用艾草燒炙傷處,依舊督衆力戰不退,終於將這一夥馬賊打敗,其衆潰散而逃,首腦趙鍾格被生擒,押到天子聖駕行在,五馬分屍而死。家叔立了這樣功勞,天子大加賞識,着即升任樞密都承旨,調任南京副留守,到這燕京繁華之地來享幾年清福。”

高強聽罷,嘖嘖稱讚,幾人又說了一會話,馬植見天色不早,便起身告辭,耶律大石和蕭幹也一同告辭去了。

送走幾人,高強在院子裡來回踱步,韓世忠上來叫他早點安歇,他也不理。

高強在想什麼?原來這耶律大石和蕭幹,歷史上大有名氣,後來北宋和女真人合盟攻打遼國,童貫大軍進攻燕京時,就被這兩人打了個落花流水,輸的難看之極。這倆人還不光能打,居然都有皇帝命,蕭幹當遼亡之時,自立爲奚帝,雖然後來爲部下所殺,好歹過了幾個月的皇帝癮;那耶律大石更加了得,遼亡之後西行萬里,聯合契丹遺民和當地民族,開疆拓土,重建遼國,史稱西遼。這西遼國在中西文化交流上的歷史功績,說來不下於阿拉伯人的百年翻譯運動,中國文化通過西遼傳往西域,以至於阿拉伯人的文獻中,說到中華都稱爲“契丹”!至於現代歷史中,說什麼蒙古侵略促進了東西文化的交流,不曉得以蒙古人那種動輒屠城的征服方式,對文化有多少交流的貢獻?破壞還差不多了。真正在歷史的這個階段擔當了文化交流重任的,西遼比蒙古更要正經一些。

能夠親身見到這樣重要的歷史人物,高強也不免意外,好在他見到的名人也不少了,在這裡遇到這兩位,雖然有些意外,也沒亂了方寸。從眼下的情況看來,耶律大石還是一個嫩小子,欠缺歷練和沉穩,與後來那個集猛將明君與一身的大人物相去甚遠;蕭幹則已經顯露出了復興奚人的大志端倪,只是遼國一天不亂,他這點野心也不會擡頭的。

“看來,時間還未成熟,與這兩人只需保持接觸就是,無需多費心機。”什麼殺掉這倆人,爲以後攻打燕雲十六州除去強敵之類地幼稚念頭,高強是不會考慮的,歷史乃是由無數偶然構成的必然,改變其中的一些因素,或許可以改變幾個歷史事件,卻遠遠不足以扭轉歷史的進程,遼國雄踞北方二百餘年,人才豈僅在這兩人?殺與不殺,區別也未必很大,反而是自找麻煩了。

高強轉身進屋安歇,合上雙眼前,忽然又生出一個念頭:“馬植這個名字,聽上去也有些耳熟,歷史上該當是有些作爲的,怎麼就想不起來?”

第23章 花榮(上)第16章 交易所第六十六章第9章 索索(下)第十六章第37章 邀援(下)第二十一章第四十六章第七十六章第五十四章第10章 捉姦第20章 楊戩(上)第13章 機密第六十章第32章 釘子戶(上)第37章 包裝(上)第41章 立志第27章 收蓮第26章 思見第2章 交易(上)第33章 董平(下)第十一章 下第36章 反掌(上)第3章 上第33章 詭譎(下)第34章 最長的一夜之高強與朱勔(上)第10章 曾頭市(上)第5章 見童(上)第五十章第九章第34章 最長的一夜之高強與朱勔(上)第四十四章第六章第五十二章第五十三章高俅隨筆第14章 掌錢第17章 復仇(上)第30章 最長的一夜之石秀與方七佛(上)第9章 到任(上)第7章 錢法(下)第27章 結盟(下)第二十八章第11章 論兵第60章 賭箭第九十一章第56章 踹營第四章第33章 董平(下)第8章 收服(下)第13章 街鬥(上)第27章 躍躍第26章 私鹽(下)第三十五章第三章第九十六章第31章 天書(下)第3章 下第二十章第29章 談兵(下)第七十七章第30章 最長的一夜之石秀與方七佛(上)第16章 遺篇(上)第一章第六十五章第42章 虛位第3章 上第三十四章第18章 東坡第四十五章第29章 馬車第46章 錦囊第2章 下第27章 水軍第20章 設伏(下)第四十七章第24章 鹽務(上)第32章 奔襲(下)第五十二章第六十四章第7章 授書(下)第16章 試軍(上)第26章 對箭(下)第九十章第15章 拒戰(上)第4章 智深第17章 難爲(下)第18章 逃亡第九章第八章 下第11章 閱軍第44章 暗戰第2章 時勢第五十五章第72章 談判第四章第四章第十章第十六章第1章 放榜(上)
第23章 花榮(上)第16章 交易所第六十六章第9章 索索(下)第十六章第37章 邀援(下)第二十一章第四十六章第七十六章第五十四章第10章 捉姦第20章 楊戩(上)第13章 機密第六十章第32章 釘子戶(上)第37章 包裝(上)第41章 立志第27章 收蓮第26章 思見第2章 交易(上)第33章 董平(下)第十一章 下第36章 反掌(上)第3章 上第33章 詭譎(下)第34章 最長的一夜之高強與朱勔(上)第10章 曾頭市(上)第5章 見童(上)第五十章第九章第34章 最長的一夜之高強與朱勔(上)第四十四章第六章第五十二章第五十三章高俅隨筆第14章 掌錢第17章 復仇(上)第30章 最長的一夜之石秀與方七佛(上)第9章 到任(上)第7章 錢法(下)第27章 結盟(下)第二十八章第11章 論兵第60章 賭箭第九十一章第56章 踹營第四章第33章 董平(下)第8章 收服(下)第13章 街鬥(上)第27章 躍躍第26章 私鹽(下)第三十五章第三章第九十六章第31章 天書(下)第3章 下第二十章第29章 談兵(下)第七十七章第30章 最長的一夜之石秀與方七佛(上)第16章 遺篇(上)第一章第六十五章第42章 虛位第3章 上第三十四章第18章 東坡第四十五章第29章 馬車第46章 錦囊第2章 下第27章 水軍第20章 設伏(下)第四十七章第24章 鹽務(上)第32章 奔襲(下)第五十二章第六十四章第7章 授書(下)第16章 試軍(上)第26章 對箭(下)第九十章第15章 拒戰(上)第4章 智深第17章 難爲(下)第18章 逃亡第九章第八章 下第11章 閱軍第44章 暗戰第2章 時勢第五十五章第72章 談判第四章第四章第十章第十六章第1章 放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