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趁着夜色,高強領着幾人回到自己的別院,先叫右京和師師來,安置了金蓮母子住下,二人聽說金蓮居然和高強有了孩子,都是喜不自勝,圍着看孩子,去一旁鬧去了。

高強這裡又請了种師道起來,魯智深見到老上司,卻已經是出家人,只得以出門的禮節廝見了。种師道還道高強來的快,丹丹說好了要給魯智深抹掉延安府的命案,這隨即便領了正主來道謝,連聲說不必。

結果高強說出來意,卻是要請种師道安排魯智深和武松一軍重回關西。按照整編以後的編制,武松是統領官,麾下可帶五千兵,這五千兵精中選精,都是梁山上的精銳步卒,內中更有項充、李衰、燕順等悍將,大約可以搪塞一下童貫的要求了。

种師道見高強開了口,這也不是什麼難事,便即答允了。

實則作出這樣的安排,高強還是怕武松作出傻事來。想想如今這世上能夠讓他牽掛的事情大概不多,兄弟之情大概能算一樣,便提出梁山剛剛招安,少不了武松這樣的人爲首領,倘若武松撒手不管,只怕鬧出亂子來。武松見高強說的有理,便點頭應允了,能前往邊關爲國出力,也是他平生的心願。見徒弟重返關西軍中,勾起了魯智深的心事,他又擔心武松今後的路難行,也要一同前往,高強正是千肯萬肯,心說你兩個聚在一處,凡事有個商量,總不大會出亂子了。

次日一早,童貫如約而至。待聽高強說過了平遼之策後,先是愣怔,隨即卻大笑起來:“高相公,這一招可被你搶先了!原先本帥擊退西夏之後,也欲進取燕雲。如今卻被你搶了先。只是如今兩寇並立西北,以我大宋之軍力,終不成兩下同時開戰吧?高相公於這輕重之間,如何斟酌?”

高強早已做好了準備。大宋北邊的邊患之所以長久不解,根源便在於遼夏並立。西夏處於宋遼之間,基本上是採取了對遼恭順。對宋頑抗的態度。究其原因,還是因爲宋軍的兵力相對較弱,而且缺乏長途奔襲地能力,難以對西夏形成致命打擊。崇寧年間大宋開邊青唐,擊敗羌人之後,已經從戰略上對西夏形成了三面包圍的態勢,但西夏向遼國求援之後,遼國只是虛張聲勢了一下。大宋就不得不將已經佔領的一些城寨交還給西夏。若非如此,童貫也不會憤然要求出使遼國。以窺契丹虛實了。

如今若要出兵燕雲。對西夏的戰略就必須通盤考慮。高強笑道:“童帥,兵法雲,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隅。說起來,本相這平遼之策。還是當初隨童帥出使之時,受了童帥的啓發才生出地。如何能不慮及童帥平夏之策?”

童貫見高強態度甚是謙卑。氣也順了。便客套了兩句。高強續道:“遼夏之間,看似遼強而夏弱,其實若較其形勢。則遼未必強,而夏未必弱。童帥久在西北,當知夏賊國中形勢,此賊雄踞塞下,步騎皆精,又佔據河西,通西域之才,東向臣事遼國,可獲奧援,於是可以併力向南以抗我大宋,加上西夏地處塞外,兵力集結甚易,每每以攻爲守,使我軍難以深入,故此久難平定。”

“遼則不同,雖然地廣萬里,國中部族林立,卻都以力合,難期相與固守。如今遼主失政,國人離心,漢人思宋,渤海人思復故國,女真人則欲趁機立國,餘外大小部族也都有所思謀。如此局勢,好比大河冰封,表面平靜,底下卻暗流洶涌。一旦女真舉兵,遼兵數敗,各方必趁勢而起,遼國有土崩瓦解之勢,故其似強實弱。這幹載難逢的時機,不容錯過,童帥以爲如何?”童貫雖然掛着同籤書樞密院事的頭銜,按理也可以叫相公的,不過這只是虛職,加上童貫喜好武事,平常也都自稱本帥,因此高強也叫他童帥。

童貫畢竟是多年在軍中地,高強一番大論,聽上去頭頭是道,可也沒把他嚇倒:“高相公,理便是這麼個理,不過本帥卻以爲,遼國雖亂,塞北各族並起逐鹿,我大宋不妨靜觀其變,趁機將西夏收拾了,然後可以徐圖收復燕雲。先夏而後遼,這是我大宋百年不易的大略。”

高強撓了撓頭,心說擡出這頂大帽子來,還真不容易對付。宋朝立國以後,先是和遼國爭奪燕雲,最後定下澶淵之盟,隨即又捲入西北地宋夏之戰,斷斷續續上百年打下來,居然還是沒法收拾這個小國,在大宋君臣的心中,其實都有這麼一個想法:夏小,遼大,連西夏都打不下來,還說什麼擊敗遼國,收復燕雲?

但是,高強與他們相比,在這方面心理上就有優勢,從歷史來看,人家西夏可是一直撐到金都快滅亡地時候才掛掉地,生命力比遼頑強太多了。反過來看,其實滅不滅西夏,並不妨礙滅遼,歷史上當遼國將要滅亡的時候,西夏也就出了兩萬多兵,一敗之後隨即對金稱臣,依舊納貢,從這點來看,西夏其實並沒有多少能力改變宋遼這兩個巨人之間的戰略平衡,大可以把他暫時放到一邊看管起來,集中兵力滅遼。事實上,歷史上宋兵從西北前線調集十幾萬大兵,先南下平方臘,而後又北上兩攻燕雲,這期間夏國一直就沒翻起什麼風浪來,也足以說明其戰略侷限性了。

不過呢,這些理由根本沒辦法向童貫去說,而童貫和宰執那些大臣可不一樣,他不但是皇帝趙佶的身邊近臣,並且在軍事上深受趙佶的信任,倘若這裡不能把他擺平了,被他到趙佶面前噴點壞水,這位徽宗皇帝有名的耳朵根子軟,沒準就把丹丹立下的平遼決策給推翻了,朝令夕改這回事,趙佶可沒少幹過。

“童帥。你在西北多年,當知夏之所以難制者,在於其居於我大宋與契丹之間。”

這一點童貫是深有體會的,便即點頭稱是。高強心中一喜,趁勢而進:“童帥深通稻略。自然知道其中厲害,夏可恃者,一是河套精兵,一是遼國爲援。如今童帥勒兵橫山。已經逼得夏賊遠遁大漠,是河套之利。我與彼共之矣。若能趁遼國失政之機,收復燕雲。使得契丹束手。西夏再無可恃,除了奉表稱藩,更有何策?那時童帥不費吹灰之力,可收不世之功,豈不快哉?”

童貫面無表情,看了高強半晌,募地大笑起來,笑聲中向桌子上用力一拍。喝道:好!山前八州,高相公取之,山後八州,本帥自領西北精兵爲高相公收取,然後再合力逼降夏賊。如何?”

高強也大笑。伸手與童貫一握。狀甚得意,心中卻在大罵:狗日的,所謂燕雲十六州,燕京府和雲中府各佔一半,燕京及周邊地區稱爲山前八州,雲中及周邊地區稱爲山後八州。你童貫輕輕巧巧。將收復燕雲的功勞分了一半去,然後再獨佔平夏之功。合着本衙內忙活半天。

到頭來恐怕還得居於你之下啊!不過這也無所謂。橫豎按照大宋的祖制。立下這麼大功勞的人十有八九是立刻交出兵權解甲歸田,到時候有你這老太監在前面撐着,本衙內日子也好過許多!

正是各懷鬼胎。盡在不言中。

念在遼國要大亂還得幾年,童貫盡有時間去穩固宋夏邊境的防禦,也不忙着向高強要兵了,因此聽說高強願派五幹精兵赴西北助戰,他也不是如何驚喜,道了聲謝便罷。好在有種師道照拂着,種家是西北將門世家,其弟种師中如今再起爲將,也是一員將才,武松和魯智深到了他那裡大致不會差了,高強也自放心。

這邊擺平了童貫,武松和魯智深也告辭,高強送出都門外,三人灑淚而別,不在話下。

回到家中,高強卻又要面對兩個讓他頭疼的人。其一乃是老爹高俅,聽說剛到手地孫子被安置到別院去,剛剛享受過天倫之樂地老太尉豈肯罷休?拍桌子打板凳命令高強即刻將孫子接回自己府中來住,他地理由也很充分:“你這逆子,還未獨立門戶,弄個別院藏嬌便罷,老夫也不來管你,這小衙內卻是我高家地骨血,豈能容他在府外長大?”

若只是高俅在這裡叫板,高強還可以對他說,不是我不讓兒子回家認祖歸宗,我家裡這個大娘不好對付,她自己一直無出,又一直不喜金蓮的,萬一看着金蓮母子不順眼,暗中下點毒着,比如放個貓嚇死孩子什麼的,你老人家孫子還沒抱兩天就得白髮人送黑髮人了。

可是這書房裡不是高俅一個人,蔡穎就站在高俅身旁,哭地兩眼通紅,一副受氣小媳婦的樣,還在那裡幫着高強說話:“公爹,莫要責怪相公,都是奴家這大娘作地不是,累得相公心向外室,如今連累公爹連孫子都抱不上,奴家有罪!”

高強氣得差點翻白眼,心說話都叫你一個人說了,我還說什麼?不過他剛丹和武松咬死了,務必要照顧好金蓮母子,而蔡穎究竟值不值得信任,還是未知數,他怎麼肯把金蓮母子接進太尉府來,放在她這個大娘的眼皮底下?儘管蔡穎目前爲止地作爲還遠遠稱不上蛇蠍心腸,不過一想到這不滿週歲地孩子有可能成爲高蔡兩家爭權奪利地籌碼,高衙內就禁不住地渾身發寒,難道要讓這個還在襁褓之中地孩子,經受和陸謙、宋江這些人一樣地命運?

無奈之下,高強只得祭出狠着:“爹爹,孩兒如此作爲,實有不得已的苦衷。”

“什麼苦衷?你且說出來,爹爹給你作主!”

高強暗地一挑大拇指:罷了,老爹,還是你夠意思,始終堅定地站在我這邊,不枉我叫你爹爹!“爹爹,孩兒娶妻納妾數人,至今也有幾年,家中卻一直無出。偏生這個女子,前後也只與孩兒春風一度,竟然便誕下孩兒地骨肉來,世上哪有這般巧法?”

高俅大驚:“如此說來,這女子竟是妄語,那孩兒並非我兒地骨血?”

高強愁眉苦臉:“若說不是,算算日期,卻又大致符合。只是此女曾經搬出府中一年多之久,孩兒也不曾命人時時監視於她,故此不敢斷言。倘若果然事有巧合,這孩子地確是孩兒的骨肉,豈不是我高家的大喜事?因此上,孩兒只得權且將她們母子養在外面,待這孩兒長大後,若是生地象我高家人,那便認了他,倘若不是,便斥逐出去,如此方萬無一失。”

高俅先是點頭,隨即又茫然若失:“如此說來,老夫豈不是沒了弄孫之樂?”側頭看見蔡穎,不免遷怒:“都是你兩個無用,成婚數年了,卻一兒半女都不能誕下,但凡家中有一人能繼承香火,老夫又何必如此在意這個賤婦地孩兒?”

高強和蔡穎連忙一起跪倒,口稱孩兒不孝,高俅罵了一會,便揮手讓他倆去了。

出得房來,高強望也不望蔡穎一眼,拔腳就要向外面跑,蔡穎一把拉住高強地衣襟,低聲道:“官人,可能聽奴家一言?”

高強被扯住了,掙了兩下,這寬袍大袖的不方便用力,況且又當着府裡地這許多下人,總不好公然合口吵鬧,只得跟着蔡穎回了房中。

進得門來,蔡穎揮退了侍女,關上房門,走到高強面前,仰起臉來望着他,眼中不覺已經泛起淚來:“官人,奴家在你眼中,竟是這般不堪,你連將自己的骨肉放在我身邊都不肯?我夫妻之間,當真無可挽回了麼?”

看看她一臉可憐,想想當初的恩愛,高強心裡也是一聲嘆息:要說這位妻子,當的起大家閨秀,才學過人,倘若真能夫妻一心,蔡穎何嘗不是自己的賢內助?又怎麼會逼着自己象現在這樣,好好的家不住,非要弄個小公館在外面?

“穎心…”高強嘆了口氣:“你我夫妻一場,我能把你如何?蔡公相對我有提拔之恩,我無時或忘,對你蔡家上下,我也是仁至義盡了,幾曾作出對不起蔡家地事了?公相年事已高,今上不願用他,我和兩位樑相公又都是出自公相門下,今上亦有意遏抑公相的權勢,故而不欲令他起復,你卻聽了你爹爹地言語,只道我有心與蔡家向背,處處與我爲難,怎怪得我無情?”

蔡穎低下頭去,擦了擦眼角地淚,復仰起臉來,貼到高強身前,柔聲道:“官人,以往都是奴家心胸狹窄,官人大人大量,就繞了奴家這一遭。從今而後,奴家收拾起了往日地做派,也不當自己仍舊是蔡家地女兒了,只一心作官人的娘子,作高強的穎兒,如何?”

高強望着面前這張似近似遠地臉龐,心中忽然覺得一陣荒謬:蔡穎啊蔡穎,爲了你的背叛,我已經殺了無數的人,陸謙,宋江,吳用,我還能再相信你嗎?

第十八章第6章 先發第41章 立志第39章 練兵第14章 麒麟第六章 上第60章 賭箭第27章 心痛(上)第1章 上第21章 招降(上)第8章 花石第20章 楊戩(下)第三十四章第25章 贈糧(下)第18章 唐猊第二十九章第四十六章第二十八章第32章 釘子戶(上)第4章 智深第12章 誤闖第十六章第五十章第九章第十五章第四十一章第13章 易安第2章 冤案(下)第6章 心戰(下)第16章 遺篇(上)第28章 迎宗澤(上)第五十六章第九章 上第13章 幫源第十五章第6章 心戰(下)第29章 東溪村第17章 難爲(下)第九章 上第36章 最長的一夜之方氏一門(三)第八章第25章 指點第26章 思見第11章 閱軍第31章 河工(上)第4章 巧取第24章 鹽務(上)第五十六章第4章 三人第28章 迎宗澤(下)第3章 上第四十四章第35章 動員(下)第30章 結合第六章第15章 拒戰(下)第18章 抽薪(下)第1章 放榜(上)第七章 下第十一章第6章 心戰(下)第22章 出奔第五十六章第24章 決然第22章 房中第5章 菩提第九章 下第二十二章第二十五章第22章 棒喝(下)第二十六章第8章 自投第三十章第38章 說親第34章 上第六十一章第5章 圖謀第23章 錢荒(下)第九十四章第58章 退兵第35章 受降(下)第二十七章第37章 包裝(上)第24章 傳訊(下)第七十八章第32章 最長的一夜之石寶與方百花(下)第70章 蕭讓第五十六章第四十九章第11章 論兵第13章 街鬥(上)第二十五章第二十一章第四十一章第14章 夜探(中)第三十七章第二十五章第十六章第14章 二帝(下)第24章 理財(上)
第十八章第6章 先發第41章 立志第39章 練兵第14章 麒麟第六章 上第60章 賭箭第27章 心痛(上)第1章 上第21章 招降(上)第8章 花石第20章 楊戩(下)第三十四章第25章 贈糧(下)第18章 唐猊第二十九章第四十六章第二十八章第32章 釘子戶(上)第4章 智深第12章 誤闖第十六章第五十章第九章第十五章第四十一章第13章 易安第2章 冤案(下)第6章 心戰(下)第16章 遺篇(上)第28章 迎宗澤(上)第五十六章第九章 上第13章 幫源第十五章第6章 心戰(下)第29章 東溪村第17章 難爲(下)第九章 上第36章 最長的一夜之方氏一門(三)第八章第25章 指點第26章 思見第11章 閱軍第31章 河工(上)第4章 巧取第24章 鹽務(上)第五十六章第4章 三人第28章 迎宗澤(下)第3章 上第四十四章第35章 動員(下)第30章 結合第六章第15章 拒戰(下)第18章 抽薪(下)第1章 放榜(上)第七章 下第十一章第6章 心戰(下)第22章 出奔第五十六章第24章 決然第22章 房中第5章 菩提第九章 下第二十二章第二十五章第22章 棒喝(下)第二十六章第8章 自投第三十章第38章 說親第34章 上第六十一章第5章 圖謀第23章 錢荒(下)第九十四章第58章 退兵第35章 受降(下)第二十七章第37章 包裝(上)第24章 傳訊(下)第七十八章第32章 最長的一夜之石寶與方百花(下)第70章 蕭讓第五十六章第四十九章第11章 論兵第13章 街鬥(上)第二十五章第二十一章第四十一章第14章 夜探(中)第三十七章第二十五章第十六章第14章 二帝(下)第24章 理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