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真高麗,系出同源,言語相通,完顏女真部族始祖之來自高麗之土。當北魏時中國紛爭不息,塞外變亂,遼東各族多依附高麗,高麗勢力範圍甚至廣及今日遼國東京道全土,甚是雄強,是以隋唐兩朝大舉徵高麗,以當時中國之強兵,歷經前後數十年血戰,方得底定高麗,蓋因彼時高麗之強,絕非現今侷促之地可比。

此後遼東各族內附於唐,契丹、渤海都於此時先後立國,而女真卻仍舊依附高麗,至契丹太祖阿保機東征高麗時,女真合兵助高麗與契丹對敵,戰敗之後方歸順契丹,而高麗亦臣服於遼,歲時納貢,爲遼之屬國。

此後女真族便漸漸近遼而遠高麗,彼此爭奪土地牲畜,時有攻殺,恩怨日深。到了最近完顏女真雄強,其地東南及於鴨綠江上游,與高麗接壤,在曷懶甸一帶已經打了十幾年的仗,雙方各築城壘相攻守,彼此是誰都奈何不了誰。

“以下官之見,女真之所以得知高麗遣使入朝,也未必就是在我京中有了什麼眼線,大抵高麗國中自有人與他消息相通,這十幾年的戰事打下來,其國中豈無細作?”馬擴將近代女真和高麗的關係史略說了一遍,跟着就托出了這個結論。

高強聽了,亦覺有理,女真人征戰時極其重視用間,情報和策反工作都很是了不得,加上兩族同源,若說高麗國中有人爲他們通風報信。那是一點也不出奇。如此看來,女真使節這麼湊巧地和高麗使節同時入宋,大約也不完全是出自巧合罷?

饒是如此,他也不大放心,隨即又喚了時遷進來,問過他暗中監視女真使節的所得,得知一無異狀,並無外人能與女真人私下接觸。這才放心。

發付時遷去後。高強便向馬擴道:“高麗不同於女真。雖是遼之屬國,卻系前代稱臣之國,朝議以遠人來歸,洵爲盛德,已議許其朝貢,只是制書未出而已。你熟悉女真情勢,似此當如何?”

馬擴見說。好似這高麗入貢之事已然定製,眉頭就是一皺:“高麗與女真仇怨甚深,只是現今女真方務擊遼,不暇南顧,然而其近來集兵南路,與高麗爭奪保州甚烈,傳聞高麗亦集兵與曷懶甸路,增築其城障。頗有乘勢入寇之意。以地勢而論。女真若欲西上攻遼,甚恐高麗躡其後,因此必當先定高麗。今高麗既然入朝,女真又方欲結好我朝,勢必難以再與之對敵,然則保州誰屬,勢必爲其矚目所在。”

原來就這點事……高強笑道:“此事易與爾,女真不欲與高麗大戰,高麗亦未必能勝女真,如今所爭者不過是邊境尺寸之地而已,藉着高麗入朝之機,我便正好作一次上國,給他兩方定個疆界,約爲和議,你以爲如何?”

馬擴笑道:“相公見事極明,這兩方確是不得大戰,那高麗不過阻山險而已,國中勝兵不過萬人,其田土貧瘠,糧草積貯不易,怎經得久戰?女真亦礙於遼國大敵當前,若能憑國朝一語而與高麗議和,得以專向西面,亦是求之不得。只是一樁事難言,下官自北地南來之時,聽聞那保州尚爲遼守,城下女真與高麗兵各圍一半,彼此忌憚不得進兵,此地究竟誰屬,怕是都不肯相讓。”

高強心說這倒有趣,一個城三國爭,本來最好地辦法不過是任憑高麗和女真大打一場,打死了誰我都不心疼!可是轉念一想,要真是這樣的話,我大宋的權威何在?想想近代國際法中關於這類爭議領土的處理方法,高強已有了定計,便命馬擴自去安排明日與女真人的會晤事宜。

去了馬擴,高強轉身出門,不一刻進了尚書省,可巧鄭居中在此,高強忙上前將自己的打算說了一遍,鄭居中聽罷,亦覺此事可行,最主要的是這事不需要大宋出什麼力氣,卻大大有面子,對於當今皇帝趙這樣的性格來說,大是投其所好。當下拍着胸脯滿口答應,隨即便命人擬了札子呈進中書,向趙請示過,將與高麗會商之事一肩承擔下來。

這邊高強請過了御筆,次日便來到博覽會三樓地內室,馬擴早已知會了兀室一行,此時見到高強到來,一排八名發留辮地女真人紛紛站起,兩下廝見過了,分賓主落座。

關於促使常勝軍與女真兵合力攻遼之事,高強自是滿口答應,只是具體地攻守機略,還須女真人自去與常勝軍商議方可,這廂也不消細說。說及女真與高麗之事,高強說起可以爲女真與高麗主盟,兀室等人雖然早已從馬擴口中聽到了風,此時仍舊歡喜非常,稱謝不已,隨即便問高強,此次與高麗盟約以何處爲界?

“既約許和,自然不可令任一方有所虧負,我朝聖意當以兩國現今所據之地爲界,此後不得越界侵攻,凡兩國曆年擄劫人衆,任憑自返,各不得留難,亦不可強行索討。如此這般,你等可願依從?”

兀室與高慶裔等人交換了一個眼色,便向高強道:“南朝自是大國,久負禮義之名,

置甚當,我等情願依從。然而卻有一樁難言事,那遼國,近日已被我兵攻取,奈何高麗以爲此地鄰接他家地境,稱兵來取,拒戰於保州城下不去,南朝若要主和,須是將此地劃於我家方可。”

果然是女真人的一貫品性,無理也要佔三分便宜,你這是還沒打下保州來,就閉着眼睛愣說是你家地盤,要是真讓你打下來了,還不得把手直接伸到平壤去?

“兀室郎君,你在此間居住有時,看我大宋萬國博覽會如何?”好似完全沒有聽到兀室的話,高強絕口不提保州。反而另起一個風馬牛不相及地話頭。

兀室料他必有深意,當下沉住了氣,點頭道:“人道南朝繁華,果不虛傳,前此來去匆匆,未暇觀瞻,這幾日看了大宋博覽會,果然是天下勝地。各國奇珍無不畢集於斯。煞是一等熱鬧去處。”

高強笑道:“多承謬讚。此間既然得一博字,則南至蠻荒,西至天方,北至女真,東至海國東瀛,天下奇寶無不經我朝商旅遠販到此,是以有此之盛。我朝有句俗語。人離鄉賤,物離鄉貴,許多寶貨遠自重洋關山之外而來,其值無不增至數倍,譬如前日某所問及,郎君國中所產北珠,可知到此能得幾何?”

兀室方憶起前次高強所提及的話語來,那時這話題只是說到一半就沒繼續下去。如今高強再度提起。顯然內中大有深意,便道:“還須相公賜教。”

“這一顆北珠,我家商旅從貴國中收買時。索值紋銀二十兩,運至此間博覽會時,每顆值得錢引三百五十貫上下,折銀近四百兩。”

高強口中淡淡道出的數字,大大出乎兀室意料之外,他雖然早知此物在南朝大大值錢,卻從未想到竟會有這麼大的賺頭!以他身爲女真薩滿地城府,心臟亦爲之大跳了幾下,好容易才穩住了,問道:“相公將兵甲售於我國,大有恩德,區區錢銀何足道哉?”

好個女真人,還真沉的住氣!高強將身子向後仰了仰,語聲中充滿了自信:“此物之所以價昂者,皆因北地路絕,惟有我家商旅得能進出貴國之中,無人得與爭競。而貴國倘若能有商道通於我朝,自販此物南來,許大錢數皆是貴國自得矣!如此,比那保州一地如何?”

這一下兀室終於坐不住了,身爲女真薩滿,他當然知道這北珠的產量,如今五國部已經全部歸於女真治下,海上鷹路暢通,若是一力加大采集,年產上等北珠不下萬顆,小次者還不計算在內,倘使都能賣出博覽會這裡的價格來,那就是五百萬兩白銀以上地鉅額金錢!這是什麼概念?這意味着只需要兩年時間,女真人地人均財產就能比現在再多一倍!

他自知心情激盪,連開口都不敢,生怕激動之下說錯了話,着了高強地道兒,一面腦子裡飛速轉動,一面向高慶裔投了個眼色,讓他先向高強試探。

高慶裔自然明瞭,便向高強道:“相公如此厚賜,如何克當?只是我家不識如何開動那等大船,更不辨海上方向,兼無海道可通南朝,似此商賈之利,終究是可望而不可及也!相公這般厚賜,只怕我家無福消受,如之奈何?”

高強大笑道:“這有何難?我南朝有人專在海上往來,只須將些錢銀給他,自然載你任憑東西,貴國所需者,只是一堪泊海船之口岸而已,現放着保州在此,豈非天賜?”跟着便將自己的想法盡數托出,說穿了毫不稀奇,乃是將保州劃爲自由貿易區,名義上仍舊屬於遼國所有,但其中遼兵一律解甲爲民,女真與高麗俱不許一兵一卒進入城中,惟有商旅可自由往來,城中商旅可自行組建師旅以維持治安。

“區區一城,糧米皆仰賴外間,能養幾許甲兵?故而此城已無關大局,然既有此一口岸,貴國寶貨皆可泛海南來,坐享厚利,豈不強似空得一城,尚須許多甲士守之?”

高強畫出地這個大餅,確實是極有誘惑力,女真族從來都沒有這樣地機會,能夠直接與當今世上最發達的商業圈接觸,並且居然不需要受到中間商的層次盤剝!相比起此舉所可能產生地巨大利益,什麼女真人不善商事,保州一城對於國防地意義,都將退居次要地位了。

兀室與高慶裔等人只是小聲交換了一下意見,便決意接受此議,除了巨大的商業利益之外,保州乃是在鴨綠江南岸,這塊地方不能駐軍的話,其實對於女真本國的安全並無大礙,他大可守鴨綠江北岸,相反是高麗會覺得不大安心,不過這關他們什麼事?想及此節,兀室倒覺得自己相比高麗還佔了些便宜,心下更添幾分願意。

高強當然想得比他們更周到,建議他們在一開始對大宋開展貿易時。不妨出錢聘些南朝精通商事者作爲牙人,專責辦理諸事,否則的話,女真人絕大多數都不能從一數到十地,作生意恐怕要被人把家底都給騙光了!兀室連連點頭,想起歷代對外貿易時受到的欺詐和

更有切膚之痛,當下便出口向高強要人。說要將現蘇定等一夥商人盡數聘爲女真牙人。高強假意爲難。兀室再三相請,他方纔出口允了。

諸事議定,皆大歡喜,雖然並不是什麼官方協議,也總須立個文字,當下高強便承製與兀室定下密約,只不署國名。留待日後兩國正式訂交時再行交還國書爲憑。訂約之後,便是慶功酒宴,這些生長北地地女真人酒量本是極豪,於是車輪價上來向高強敬酒,哪知這位大宋朝地樞密相公酒量直如淵海一般,千杯不醉,到後來乾脆全用大碗勸酒,兀室等人個個面如土色。敬謝不敏。暗呼南朝人端的了得,這麼個文人都地能飲!

其實以高強的酒量來說,雖然不大看得上這時代地薄酒。但喝多了這後勁照樣夠他受地,可誰叫他這是在主場呢?那酒裡作些手腳,也是說不得地,這時代地酒包裝上又不會標明酒精度數,望過去都是一樣的酒罈而已,到後來兀室等人喝的酒度數越來越高,高強杯中酒卻越來越薄。再加上女真人素來貧窮,吃的糧食都不大夠了,酒的產量更少,極少有機會開懷暢飲,所謂酒量都是練出來的,女真人先天就吃了大虧,如何是高強的對手?

當晚盡歡而散,高強已從馬擴口中得知女真人酒品不大好,密密吩咐守衛兵士把牢了各人地房門,唯恐他們酒後發瘋起來彼此鬥殺,死了一兩個的話可就不好交代了。

那邊鄭居中去向高麗使節約和女真,高麗人聽說將保州劃爲自由城,可以自遣商旅南來,亦是甚喜。不象女真人,高麗人自有海船,雖然不能和南朝應奉局的船隊相比,要往來於保州和登萊還是綽綽有餘,大不了順着海岸線一直航到旅順口,停一站再過海到大宋罷了,相比起之前對外貿易之利被那些南朝海商壟斷,高麗今後的收益亦是大爲可觀,那國中的人蔘儘可換作白花花的大米和白銀了!

於是皆大歡喜,擇了一個良辰吉日,趙御明堂見高麗使節,言語好生慰問,言及過往高麗與中國之交誼,而後百餘年雖與中國時有交通,卻終奉契丹正朔時,高麗使節潸然淚下,伏地悲訴契丹每每誅求不已,大大滿足了趙的虛榮心,當即加賜手書一道,以紀念今日之盛。嗣後問及高麗所需,便許其保守故境,商旅得至登萊入市,詔有司於登萊設市舶司,專司海船貿易之事。當時的市舶司稅率最低也是百分之二十,即值十稅二,對於許多商品還有專買權,因此多一個市舶司就等於多了一條財路,百官聽聞此諭,一個個都摩拳擦掌,想着如何發上一筆。

高強自然是不會去爭這個位子地,這些貨物到了中原,最終都是從他這博覽會流出去,還能少了他地賺頭?真要事事伸手,擋人財路的話,那可就要犯衆怒了,高衙內歷來是有錢大家賺,故此才能拉攏何執中、鄭居中、樑師成等朝中權臣與他作一路,當然不會如此不智。

高麗使節此番入朝,開保州與大宋互市只是意外之喜,其所求者尚有遣高麗士子入宋太學,購買大宋諸般典籍金銀器等項,趙一一許可,並詔升高麗使節的規格爲國信,隸樞密院而不在太常,其禮與夏國相等,教坊奏大晟府樂,賜諸般祭器,晚間於睿謀殿賜宴。

如此大事,足以告慰太廟,趙自是喜歡,隔幾日便下詔推恩賞賜羣臣,肆赦諸路,大筆錢糧花花流出去,也不消說。

高麗使節在這廂大魚大肉地快活,那邊女真使節兀室一行卻早已悄然登程,回返北地去了。高強送到汴河邊,望着兀室等人的座船漸漸遠去,嘴角邊不禁露出一絲笑意。

“衙內,這一遭將咱們歷年來從北地所賺的錢銀讓了大半出去與人,直恁地大方!”

耳聽得許貫忠半開玩笑的抱怨,高強一面登車,一面笑道:“哪有許多!女真不識商事,咱們若要賺他的錢,有的是大把機會。在我看來,開了保州這個口岸,北地諸多異族都將可與我朝商旅貿易,市場勢必較前大大擴展,憑我南朝百般寶貨,難道還賺不回這些許銀錢來?況且我教曉女真貿易之事,爲的可不是眼前這一點蠅頭小利!”

他坐在車上,耳聽得車輪,眼光透過車簾投向北方,冷笑道:“北地異族,田土所產既已薄瘠,不足以供養其民,是以每逢秋冬之時便即四處劫掠爲生,歲以爲常事。如今我教曉了他們貿易之事,便是給了他們多一條生路,倘若這些女真人一朝發覺,原來不須力戰也可營生,你道他們還能象如今一般臨戰不顧,只知向前麼?貫忠,你說說看,是窮人怕死呢,還是富人怕死?”

“象這些蠻夷之人,所恃者不過是勇不畏死而已,一旦失卻了這一節,還有什麼可畏之處?不過是我家守門之犬而已!”

第十二章第20章 設伏(上)第三章第22章 路遇第15章 賣刀第13章 錢莊第61章 死戰第1章 上第十一章 下第19章 鐵牛(上)第二十六章第二十八章第2章 冤案(下)第五十五章第26章 私鹽(下)第46章 錦囊第11章 出使(上)第三十八章第36章 最長的一夜之方氏一門(三)第五十八章第27章 結盟(上)第16章 變數第十二章 上第19章 殺巧第3章 回京(下)第22章 出奔第2章 買賣(下)第五十九章第21章 博覽會(下)第25章 女真第十一章第三十章第四十三章第35章 動員(下)第三十七章第26章 對箭(下)第16章 變數第2章 叔賊第22章 試探第7章 變起第5章 圖謀第五十五章第15章 奚車(上)第9章 浪子第13章 一上(上)第20章 刺客第三十一章第23章 花榮(下)第二十一章第十章 上第三十五章第4章 出走(上)第三十三章第三十六章第21章 博覽會(下)第38章 御筆(上)第十七章第1章 醒覺第13章 右京(下)第64章 張叔夜第80章 殺宋第44章 暗戰第27章 水軍第3章 羽翼(下)第48章 大舉第15章 奚車(上)第4章 賊星第1章 清溪銀(上)第九十七章第40章 結局(上)第29章 東溪村第二十五章第十章第36章 泯恩仇(下)第27章 淵源(上)第三十二章第34章 藏兵(上)第3章 邀約第40章 遠人第三十五章第10章 赤佬第20章 刺客第59章 吳用第72章 談判第11章 連環馬(上)第35章 受降(上)第二十一章第六章 上第一章第二十二章第20章 至尊第28章 最長的一夜之韓世忠(下)第4章 賊星第15章 拒戰(上)第五十五章第16章 密議第16章 劉公島(下)第十八章第六章第32章 奔襲(下)
第十二章第20章 設伏(上)第三章第22章 路遇第15章 賣刀第13章 錢莊第61章 死戰第1章 上第十一章 下第19章 鐵牛(上)第二十六章第二十八章第2章 冤案(下)第五十五章第26章 私鹽(下)第46章 錦囊第11章 出使(上)第三十八章第36章 最長的一夜之方氏一門(三)第五十八章第27章 結盟(上)第16章 變數第十二章 上第19章 殺巧第3章 回京(下)第22章 出奔第2章 買賣(下)第五十九章第21章 博覽會(下)第25章 女真第十一章第三十章第四十三章第35章 動員(下)第三十七章第26章 對箭(下)第16章 變數第2章 叔賊第22章 試探第7章 變起第5章 圖謀第五十五章第15章 奚車(上)第9章 浪子第13章 一上(上)第20章 刺客第三十一章第23章 花榮(下)第二十一章第十章 上第三十五章第4章 出走(上)第三十三章第三十六章第21章 博覽會(下)第38章 御筆(上)第十七章第1章 醒覺第13章 右京(下)第64章 張叔夜第80章 殺宋第44章 暗戰第27章 水軍第3章 羽翼(下)第48章 大舉第15章 奚車(上)第4章 賊星第1章 清溪銀(上)第九十七章第40章 結局(上)第29章 東溪村第二十五章第十章第36章 泯恩仇(下)第27章 淵源(上)第三十二章第34章 藏兵(上)第3章 邀約第40章 遠人第三十五章第10章 赤佬第20章 刺客第59章 吳用第72章 談判第11章 連環馬(上)第35章 受降(上)第二十一章第六章 上第一章第二十二章第20章 至尊第28章 最長的一夜之韓世忠(下)第4章 賊星第15章 拒戰(上)第五十五章第16章 密議第16章 劉公島(下)第十八章第六章第32章 奔襲(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