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顛倒黑白取涪水

話說劉璋雖然迫於內外壓力,不得不派出法正請諸葛亮入蜀,但是劉璋的想法終究是過於簡單。隨着諸葛亮的到來,大批不如意的小官吏紛紛改換門庭,投入到諸葛亮的帳下,諸葛亮的厚道賢明名聲不脛而走。而且劉璋還發現,由蔣琬率領的諸葛亮的後軍,居然全是軍隊的家眷,分明是一次大搬家,看來這諸葛亮是打定主意在這蜀地發展了。可是俗話說天無二日民無二主,蜀地就這麼大,諸葛亮會老老實實屈居自己之下嗎?

劉璋越想越是後悔,他本想找那法正算賬,可是人家早就投奔了諸葛亮了,在成都的宅子里根本就找不到人。劉璋於是命令白水都尉楊懷、高沛兩人嚴守涪水關,防止諸葛亮回軍。

而諸葛亮來到葭萌關後,照搬曹軍軍規,嚴禁軍士外出擾民,並在當地廣施恩惠,撈到了愛民如子的美名。諸葛亮還親自關心士兵們的家眷安置情況,力求安置妥當,並將老弱士卒裁退,讓他們參加到軍屯中來。而曹軍秉承先江東後西川的政策,並沒有向川蜀發動進攻,在客觀上也就爲諸葛亮提供了休養生息的機會。

這時諸葛亮已經在川蜀之地贏得了良好的聲名,也獲得了百姓的認可,再不是剛入川時兩眼一抹黑的情況。所謂窮則變,變則通,諸葛亮也再次打起了蜀郡的主意。

這天,他找來法正,對他說道:“如今,曹鑠正與孫策在濡須口一線對峙,據情報,孫策所部會戰不利,孫策也身負重傷。而關羽也正與那潘璋對峙,連續突破潘璋的防線。無論是曹鑠吞併江東,還是關羽吞併江南,都會壯大他們的實力,對我軍以後的發展不利。先生有何對策?”

法正對諸葛亮安撫道:“主公勿憂,曹鑠雖然擊敗了孫策,但是陸遜也是一時豪傑,肯定能與曹鑠對抗下去。關羽雖然攻佔南平,但是潘璋主力尚存,兩者勢必還要對峙下去,只要咱們抓緊時間謀得西川,那正好是蚌鶴相爭漁翁得利主公可向那劉璋發出急信,只說:‘關雲長正與潘璋對峙,雲長求援於我。我與雲長相交多年,不容不相援。曹鑠主力正與孫策對峙,而馬超力量有限,絕不會貿然來犯我邊界。我現在想要率領緊急回援,與雲長會師於江南,奈何兵少糧缺。希望季玉能夠援助與我,提供兵丁數萬、糧草十餘萬石。請勿有誤。’如果劉季玉推辭,咱們就有了翻臉的藉口;如果劉季玉依信行事,咱們白得糧食兵丁,何樂而不爲?”

諸葛亮連連稱善,於是命人前往成都劉璋處送信。使者來到涪水關前,請求入關。守關的楊懷、高沛知道此事,覺得有所不妥。兩人稍作商量,以高沛留守此處,楊懷隨同諸葛亮的使者來到成都。

劉璋看過書信,讓那使者下去休息,問那楊懷爲何從涪水關離開。楊懷等到使者退下後,對劉璋奏報道:“臣是專門爲了這諸葛亮的書信而來。諸葛亮自從入川以後,廣佈恩德,以收民心,用意不善,意圖不軌如今他居然向主公請求軍馬錢糧,您可萬萬不要答應。諸葛亮麾下已經有了萬餘精兵,如果再得到主公的無償援助,那麼咱們就更能以控制他了”

劉璋皺了皺眉頭,猶豫地說道:“這不太好吧,我請那諸葛亮入蜀協守西川,如今他提出糧草兵丁的補助請求,而且還說會退出西川去幫助關雲長。我要是不同意的話,豈不是有些個不近情理啊?”

這時劉巴站了出來,對劉璋勸道:“主公,那諸葛亮謀奪了劉備的基業,現在他入蜀後又處處留名,善待百姓廣佈恩德,分明是想謀奪我西川。既然已經縱虎入室,萬萬不可再與虎添翼”

劉璋聽了劉巴的進諫,猶豫未決。黃權、王累、張鬆又一起上前苦諫,終於說服了劉璋。於是劉璋撥了千餘老弱士卒,押着米一萬斛,發書遣使報於諸葛亮。王累自請出使,並請求劉璋命令楊懷、高沛堅守關隘。劉璋一一同意,向涪水關加派五千精兵。

王累來到葭萌關下,求見諸葛亮,呈上劉璋的回信。諸葛亮大怒,憤聲說道:“我爲了替你們西川抵禦敵軍,勞心費力。如今你家主公卻只顧得積攢財物、吝於封賞,長此下去,士兵們哪裡還願意效命?”

王累冷笑道:“孔明,你駐守此地也有月餘,我家主公何曾虧待過你。抵禦敵軍、勞心費力?簡直就是笑話,我聽楊懷將軍彙報,你派往邊界的士兵只有區區兩千人,而留在涪水關附近駐守的足足有八千精兵你這是防禦馬超呢,還是在覬覦涪水關?你拍着胸脯問問自己,我家主公對你如何?如今你把兵丁家眷全部搬進西川,分明是想要牟圖我西川還撤軍呢?你騙誰啊主公雖然耳根軟,可是有我們這些忠臣輔佐,你就別妄想了”

諸葛亮被那王累說得心虛,知道如果不除王累、黃權、張鬆等人,那劉璋肯定不會上當。只可惜馬謖的情報網已經被破壞,而張鬆等人又受到曹軍細作的保護,上次刺殺可是妄自賠進去許多死士性命也沒有取得任何戰績。

王累隨便拱了拱手,就想告辭,諸葛亮卻惱羞成怒,他大聲下令將這王累關押起來。法正對諸葛亮苦笑道:“主公,您一向冷靜,今天卻被這王累激怒,這段時間的努力白費了。我這裡有三條計策,還請主公從中選擇一條。”

見諸葛亮洗耳恭聽,法正說道:“如今只要您立即挑選精兵,晝夜兼程奔襲成都,只要混進城去消滅劉璋,那大事可成,這是上計。楊懷、高沛都是蜀中名將,帶領精銳據守關隘。如今主公假借出川,兩將得知,必定會前來監視、相送。到時候咱們將他們關押起來,涪水關羣龍無首定然守不下去,咱們輕鬆奪了涪水關,取了涪城,然後衝向成都,這是中策。如果主公對攻取涪水關、成都沒有信心,那咱們就趁着劉璋還沒有反應過來,縱兵搶劫附近倉儲,徐徐圖之,這是下策。如果主公只是被那王累激怒,卻不願採取舉動,坐等劉璋大軍來攻,那咱們前途堪憂啊”

諸葛亮丟下了手中做姿態、擺pss的鵝毛扇,緊張地思索着。他想了片刻,對法正說道:“孝直上策過於行險,所派突襲部隊如果混不進成都,被關在堅城之下,那就會面臨全軍覆滅咱們訓練出點精銳不容易,可不能隨隨便便就把他們葬送了。下策又過於暮氣,咱們現在又不缺糧秣,即便搶了倉儲,也無法改善目前的態勢,而且徐徐圖之荒廢時間太多,曹鑠是不會給咱們這麼多時間的。倒是中策與我的想法吻合,不急不緩,咱們可以採用”

此時諸葛亮扣留了王累,意圖封鎖消息。併發書致劉璋,只說曹鑠帳下曹仁正領軍進攻關羽(此乃諸葛亮杜撰),關羽抵擋不住,諸葛亮準備親自領萬餘精兵前往救援。信使經過涪水關,被楊懷、高沛攔住,問明情由後始得放行。

楊懷、高沛拍手相贊,這曹仁太給力了,替我們消滅了一個大隱患。這時諸葛亮又向楊懷派出信使,說自己準備領軍先回涪城,然後出城,請楊懷、高沛兩位將軍出關相別。

楊懷、高沛兩人並沒有多想,既然這諸葛亮已經決定出川,那麼他也還算我西川的盟友。此日一別,往後也許還要並肩對抗曹軍,送送行倒也無妨,免得別人說咱們不懂禮數。於是兩人留下副將留守涪水關,各帶百餘親衛出關送行。

諸葛亮身材甚高,體質頗佳,雖然是名儒生但也精通武藝。再說了當時的儒生也是複合型人才,都身佩寶劍,習練武藝。爲了謀奪涪水關,諸葛亮特意換下八卦衣,穿上精鐵戰甲,又爲自己配上寶劍。這時有人彙報,說那楊懷、高沛兩人各率百人出城,攜帶牛酒,正在營外恭候。

諸葛亮連忙相邀,法正又悄悄安排孟達、李恢:“那楊懷、高沛中了主公之計,我們要偷襲涪水關,這些隨同過來的兵丁,不得走脫一人,免得走漏消息。”孟達、李恢得令,領軍悄悄出擊。

卻說那楊懷、高沛被諸葛亮所迷惑,帶着二百衛士,牽着牛羊,樂呵呵地前來送行。見諸葛亮果然拔營,兩人不知道諸葛亮動了涪水關的念頭,還以爲他真要出川,頓時大喜。等他們進入帳中,見那諸葛亮正與法正坐在當中,周圍十餘衛士扈從。

楊懷、高沛齊聲說道:“聽說諸葛先生要出川救援關雲長將軍,我們倆也沒有什麼好送的,帶來些牛酒,替我家主公犒勞有功將士。”

兩個人端起酒杯來,就要向諸葛亮敬酒。諸葛亮微笑着說道:“我有機密之事要與兩位將軍密談,還望兩位將軍命從人退下。”

楊懷、高沛沒有多想,還以爲那諸葛亮真有要事呢,於是命令衛士們在李恢的引導下前往後營喝酒。見李恢已經引開楊懷的衛士,諸葛亮大聲說道:“子度,此兩人意圖行刺,替我拿下兩賊”

孟達早就埋伏在一旁,聽到諸葛亮的命令,立即竄了出來,帶領十餘衛士扈從衝上前來。楊懷、高沛根本就沒有防備,身上也沒有帶武器,被孟達等人按在了一旁,用繩索死死捆住。孟達命人細搜兩人身上,卻一無所獲,沒有搜到半點兇器。

楊懷、高沛大喊冤枉,法正卻向孟達使了一個眼色。於是孟達從隨從手裡接過兩把匕首,插在楊懷、高沛懷中,對諸葛亮稟告道:“主公所言甚是,這楊懷、高沛果然意圖不軌,暗藏兇器”

這種顛倒黑白的舉動,讓楊懷、高沛氣得說不出話來。早有衛士勒住楊懷、高沛的嘴,塞進一團破布去。楊懷、高沛仍在奮力喊冤,只是嘴被堵住,根本就說不出話來

法正冷笑一聲,對諸葛亮說道:“主公,這兩人已確認罪行,無話可說。請主公下令處斬”諸葛亮這邊還在扮猶豫,那邊孟達已經舉刀,砍下了兩人頭顱

這時李恢也已經順利擒下楊懷、高沛的衛士,不曾走脫一人。諸葛亮將他們喚了進來,賜下酒宴壓驚。只是人人驚慌失措,哪裡吃得下酒來。

諸葛亮指着几案上楊懷、高沛的頭顱,對衆人說道:“楊懷、高沛屢次離間我與季玉,這次又身藏利刃意圖行刺,我實在是忍無可忍,只能夠讓他們伏法汝等只是被那楊懷矇騙,全都無罪,不必驚疑”

衆人看到楊懷、高沛的頭顱在此,哪裡還敢質疑,只能夠像磕頭蟲一樣連連拜謝,不敢說出半句忤逆之語。於是法正趁機以利相誘,對他們說道:“我們現在要用你們來領路,帶着我軍偷襲涪水關。如果成功了,將大加封賞;可要是因爲你們露出了破綻,我就殺了你們祭旗”

衆人一聽有好處可拿,又被法正所威脅,連忙點頭答應引路之事。於是法正從中挑出百餘較爲懦弱的士兵,又找來百餘精銳之士,混入其中。每名士兵都監視着一名投降的衛士,以利刃加於腰上,免得他們走漏消息。等到夜深人靜之後,孟達領着這二百人混編士兵先行,大軍偃旗息鼓緊隨其後。

前軍到了關下,投降的衛士在諸葛軍士利刃的逼迫下連忙叫道:“二將軍有急事回城,速速開關”

城上聽得是自家衛士聲音,立即開關放行。諸葛軍的百餘精銳之士連忙搶得城門,掩護大軍入城。深夜城中並無多少防備,被孟達率人成功搶佔城門及城樓要害處。措手不及的守軍無奈之下,只能棄械投降,涪水關就此落入了諸葛亮手中。

正文 第八卷第六章 顛倒黑白取涪水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目錄

如果您喜歡,請,方便以後閱讀

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

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發表。

本站提供玄幻小說,武俠小說,言情小說,網遊小說,網絡小說,小說下載,小說導航,如本站無意侵犯到您的權益,請及時與我們聯繫!

本站所有小說的版權爲原作者所有!僅代表發佈者個人行爲,與本站立場無關!

歡迎您訪問8810讀書吧,7×24小時不間斷超速小說更新,首發站!

《跟隨曹操》

第73章 單刀赴會(下)第19章 步度根:俺冤枉啊!第19章 李嚴的表演秀第42章 關羽的個人秀第33章 司馬懿的初戰(中)第10章 槍挑許褚 馬踏牧府(上)第78章 官渡之戰的尾聲(下)第52章 方天畫戟的末路(十)第20章 陸遜出場第60章 新官上任數把火第88章 化裝偵察(上)第35章 重創關平第38章 曹操起兵(下)第68章 許攸醉酒話淳于第47章 方天畫戟的末路(五)第46章 渭水之戰第57章 虎牢關前戰呂布(一)第2章 衣帶詔?!(上)第56章 九真定 日難平第5章 黃巾亂起(三)第52章 忠烈程畿第7章 張飛怒打左豐(上)第34章 馬超戰顏良(下)第53章 一戰定關中第34章 轅門射戟,呂布VS太史慈(三)第29章 廢帝(三)第19章 步度根:俺冤枉啊!第37章 曹操起兵(上)第33章 司馬懿的初戰(中)第36章 初戰諸葛亮!第13章 千古貞烈糜夫人第65章 袁術稱天子第63章 很醜,很齷齪第51章 “紅娘”曹鑠第59章 治理林慮第7章 諸葛孔明出山第3章 張鬆被刺 王累死諫第71章 倒黴透頂的張勳第44章 死不瞑目的劉禪(下)第1章 在路上第38章 曹操起兵(下)第35章 濮陽淪陷(下)第48章 大破關家軍(中)第33章 趙雲滅河首國!(下)第53章 大敗袁尚第9章 ,張角最後的反撲(一)第10章 槍挑許褚 馬踏牧府(上)第60章 新官上任數把火第49章 方天畫戟的末路(七)第35章 轅門射戟第1章 不甘寂寞的孫策第74章 缺糧的劉備攻城了第33章 轅門射戟,呂布VS太史慈(二)第54章 方天畫戟的末路第17章 代郡風雲動第63章 臧霸是個保皇黨第23章 京師之亂(三)第34章 收服龐統第31章 新仇第7章 陳縣大起義(下)第69章 我是少先隊員裴元紹(下)第19章 宛城之戰(中)第2章 混跡洛陽初識曹操(下)第16章 蹴鞠新帥曹操:推倒鄒氏不是夢想(下)第56章 汜水關下擒華雄(下)第32章 裸奔的董卓(上)第19章 歷城風雲第72章 悶酒悲歌第39章 關羽雄起!(下)第31章 開闢第二戰場!第69章 遼東事變第66章 諸葛亮自食惡果第2章 周瑜的投石車第96章 蓋竹之夜第51章 諸葛亮的慘敗第1章 不甘寂寞的孫策第40章 司馬懿之死第67章 七寶山,死中求生!第40章 悲兮,於毒(四)第45章 夜襲鬥智第49章 擒孫堅第32章 趙雲滅河首國!(中)第32章 轅門射戟,呂布VS太史慈(一)第74章 青梅煮酒論英雄(下)第47章 方天畫戟的末路(五)第16章 韓遂的兜襠布!(下)第69章 決戰定軍山!第6章 曹植的夷陵一日(中)第78章 官渡之戰的尾聲(下)第2章 老友,快走!第87章 決戰紫禁之顛(四)第64章 夜戰第30章 屠殺的種子第32章 “草船借箭”第46章 方天畫戟的末路(四)第71章 聰明人的陷阱第86章 決戰紫禁之顛(三)第28章 脫手斬得軻比能(五)第11章 劉璝獻計敗黃忠第39章 關羽雄起!(下)
第73章 單刀赴會(下)第19章 步度根:俺冤枉啊!第19章 李嚴的表演秀第42章 關羽的個人秀第33章 司馬懿的初戰(中)第10章 槍挑許褚 馬踏牧府(上)第78章 官渡之戰的尾聲(下)第52章 方天畫戟的末路(十)第20章 陸遜出場第60章 新官上任數把火第88章 化裝偵察(上)第35章 重創關平第38章 曹操起兵(下)第68章 許攸醉酒話淳于第47章 方天畫戟的末路(五)第46章 渭水之戰第57章 虎牢關前戰呂布(一)第2章 衣帶詔?!(上)第56章 九真定 日難平第5章 黃巾亂起(三)第52章 忠烈程畿第7章 張飛怒打左豐(上)第34章 馬超戰顏良(下)第53章 一戰定關中第34章 轅門射戟,呂布VS太史慈(三)第29章 廢帝(三)第19章 步度根:俺冤枉啊!第37章 曹操起兵(上)第33章 司馬懿的初戰(中)第36章 初戰諸葛亮!第13章 千古貞烈糜夫人第65章 袁術稱天子第63章 很醜,很齷齪第51章 “紅娘”曹鑠第59章 治理林慮第7章 諸葛孔明出山第3章 張鬆被刺 王累死諫第71章 倒黴透頂的張勳第44章 死不瞑目的劉禪(下)第1章 在路上第38章 曹操起兵(下)第35章 濮陽淪陷(下)第48章 大破關家軍(中)第33章 趙雲滅河首國!(下)第53章 大敗袁尚第9章 ,張角最後的反撲(一)第10章 槍挑許褚 馬踏牧府(上)第60章 新官上任數把火第49章 方天畫戟的末路(七)第35章 轅門射戟第1章 不甘寂寞的孫策第74章 缺糧的劉備攻城了第33章 轅門射戟,呂布VS太史慈(二)第54章 方天畫戟的末路第17章 代郡風雲動第63章 臧霸是個保皇黨第23章 京師之亂(三)第34章 收服龐統第31章 新仇第7章 陳縣大起義(下)第69章 我是少先隊員裴元紹(下)第19章 宛城之戰(中)第2章 混跡洛陽初識曹操(下)第16章 蹴鞠新帥曹操:推倒鄒氏不是夢想(下)第56章 汜水關下擒華雄(下)第32章 裸奔的董卓(上)第19章 歷城風雲第72章 悶酒悲歌第39章 關羽雄起!(下)第31章 開闢第二戰場!第69章 遼東事變第66章 諸葛亮自食惡果第2章 周瑜的投石車第96章 蓋竹之夜第51章 諸葛亮的慘敗第1章 不甘寂寞的孫策第40章 司馬懿之死第67章 七寶山,死中求生!第40章 悲兮,於毒(四)第45章 夜襲鬥智第49章 擒孫堅第32章 趙雲滅河首國!(中)第32章 轅門射戟,呂布VS太史慈(一)第74章 青梅煮酒論英雄(下)第47章 方天畫戟的末路(五)第16章 韓遂的兜襠布!(下)第69章 決戰定軍山!第6章 曹植的夷陵一日(中)第78章 官渡之戰的尾聲(下)第2章 老友,快走!第87章 決戰紫禁之顛(四)第64章 夜戰第30章 屠殺的種子第32章 “草船借箭”第46章 方天畫戟的末路(四)第71章 聰明人的陷阱第86章 決戰紫禁之顛(三)第28章 脫手斬得軻比能(五)第11章 劉璝獻計敗黃忠第39章 關羽雄起!(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