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北伐伊始

晏殊等人接到趙禎的詔令之後,快步朝着紫宸殿走去。

“晏相,您看聖上這段時間沒少召開內閣會議,今個又是啥事啊?您能不能給下官們透個風呀!”吏部尚書陳執中跟在晏殊身邊低聲問道。

張堯佐和呂夷簡等人也趕忙湊到了跟前,眼巴巴地望着晏殊。

“你們都這麼看着老夫作甚?”晏殊瞥了幾人一眼:“老夫天天跟你們擱一塊,有啥事老夫知道,你們不知道啊?話說希元吶,聖上不是吩咐你搞了個軍情局麼,你就沒有收到點啥風聲?”

“嘿嘿!”張堯佐笑道:“晏相您說笑了,這軍情局才建立不久,哪能有啥消息呀!再說了,聖上讓下官辦軍情局只能打探軍事情報,可不能像您總覽天下大事啊!”

他這句看似恭維的話,可聽在晏殊耳朵裡面卻似乎聽出了一絲酸味,不過他抿了抿嘴,並沒有還嘴,這使得現場的氣氛有一點凝重。

這時小順子開口道:“幾位大人,紫宸殿到了,皇上已經在裡面等着了,諸位快進去吧!”

幾人紛紛朝朝小順子點頭示意,對於皇帝的頭號跟班,儘管他們都是大宋朝廷柱臣,但起碼的面子還是要給的。

君臣寒暄之後,趙禎也就進入了正題,他把趙忠整理來的情報遞給晏殊:“這是朕最新收到的情報,諸位愛卿都看一看吧!”

晏殊看完之後。皺着眉頭把情報遞給了身邊的大臣,一個個看完之後跟晏殊的表情都如出一轍。

唯有楊宗保這老爺子看完之後一巴掌把情報拍桌子上,怒道:“皇上。請您恩准老臣這就帶人去把他們滅了!”

趙禎壓了壓手:“楊老,您不要太激動,對付這些小癟三用不着您老出手,朕這回決定親征,以完成祖輩北伐未盡之徵程!”

晏殊急忙說道:“皇上,您要打遼國,臣不反對。我大宋現在也有這個實力教訓教訓他們。可是您要親征,老臣堅決不同意!您身系我大宋江山安危。安全才是最重要的,打仗的事情交給那些軍人,您只要運籌帷幄就好了,請皇上三思!”

“請皇上三思!”“請皇上三思!”其餘大臣也一同連續勸道。

不管哪個朝代。都沒幾個大臣同意皇帝親征的,也不知道他們咋個養成這個習慣的。其他朝代或許只是出於對皇帝的安全考慮,可宋朝大臣潛意識裡面都把壓制皇帝作爲一種自以爲是的職責,所以,他們反對趙禎親征估計還有防止他把威望刷得超標了。

當然了,寇準是個異數,他不僅不反對皇上親征,還親征把宋真宗“騙”到了前線。雖然,他這麼做爲澶淵之盟奠定了基礎。可宋真宗卻不領情,被人家遼國嚇了一通,自然不會個寇準什麼好臉。趙禎也是那個時候乘虛而入“俘獲”了寇準。

趙禎這會甚至有些懷念寇準了,要是有他在,今個就有人幫自己出頭了。想到這,他不僅看了看自己那幾個心腹,沒想到范仲淹幾人也在反對之列。

白眼狼!

趙禎瞪了范仲淹幾人一眼,後者連忙低頭避開鋒芒:“朕說你們這一個個事幹啥?朕有幾十萬精銳大軍。你們還擔心朕的安全?再說了朕又不會去衝鋒陷陣,就呆着城裡面。能有啥事?”

晏殊:“皇上,您也說了我大宋有幾十萬精銳大軍,您讓他們去就好了嘛!何苦要顛簸勞累呢!”

趙禎:“你們都不懂!朕知道你們一直拿澶淵之盟歌功頌德,炫耀先帝開創了幾十年難得的和平局面。朕承認先帝這樣做確實結束了我朝四十來年的戰亂,給大宋百姓帶來了幾十年的和平生活,也讓國家得以休養生息,方有今日之繁榮景象。然而,你們知道嗎?朕還小的時候,父皇就跟朕嘀咕過,他以爲朕那時候小,什麼都不知道,其實朕都記得。父皇一直都對澶淵之盟耿耿於懷,朕必須爲他老人家把這個願給了結了,你們說啥都不好使!”

趙禎未達目的,也開始天南地北胡吹,反正他們也不能去找自己老爹對質,想怎麼編就怎麼編。

“這……”晏殊還是想反駁一把,可是人家都把老爹擡出了,不管咋說皇上這是孝道可嘉,這一時間好像還真找不到個好理由。

趙禎:“這什麼這!朕看這事就這麼定了。下面說正事,晏相還是把政事給朕打理好。”

“皇上放心,老臣一定不負您所託!”晏殊雖然心有不甘,但還是老老實實地接受了這個活計。

趙禎:“禮部尚書孫復,朕命你部立刻着手宣傳攻勢,務必把遼國人作惡之行爲公之於衆,務必讓我大宋軍民同心,共襄大計!”

孫復:“是,皇上!”

趙禎:“戶部尚書范仲淹,朕命你部協助兵部準備軍事物資,並負責後勤供應。”

范仲淹:“臣遵旨!”

趙禎:“樞密使張堯佐,朕命你部即刻制定攻遼計劃,限你們在五日之內拿出計劃交給內閣會議審定。並授予第二批野戰軍“白虎軍團”稱號,與青龍軍團一同調到邊境待命。同時調回在邊疆值守的禁軍天武軍守衛京城,捧日軍編入本次作戰序列,作爲朕之親衛。”

張堯佐:“臣遵旨!”

“好了!”趙禎一拍座椅站了起來:“今個這會就開到這裡,大家都抓緊時間回去準備,找個良辰吉日,朕要登臺拜將,北伐遼國!”

“等等,皇上!您咋又把老臣給忽視了呢!”楊宗保又猛地站了起來,也不知道他都那麼大一把年紀了。也不怕把自己腰給閃着。

趙禎心中咯噔一想,貌似自己還真把這個老人家給忽視了呢!不能怪自己大意,自己這也是尊重老人。對。就是這個樣子滴!

趙禎換上一副笑臉:“楊老您這說哪的話!朕就是看你威望甚高,這麼大的場子,肯定得要您老來居中坐鎮嘛!”

楊宗保撲過來拉着趙禎的手,聲情並茂地說道:“皇上,您這麼安排老臣那可得有意見了,您說老臣楊家世世代代都是跟遼國死磕,今個好不容易碰到這種大場子。您不能夠這麼幹呀!”

“淡定!淡定!”趙禎一邊安慰他,一邊朝晏殊幾人使眼色。

接到老大的召喚。晏殊幾人只好輪番上前勸導,最後楊宗保被逼無奈,撂下了一句話,那就是這事不能少了楊家的份。經過一番討價還價。再考慮的楊家現如今人才凋零的實際情況,最後趙禎被迫答應帶楊金花一起北伐。

趙禎跟大臣談妥之後,朝廷這個龐大機器也開始開動起來,宋遼交惡的情況隨着時報和朝廷告示很快便傳到了大江南北。期初,百姓們還對這種突然的變化感到有些驚慌失措,再加上對自己國家的軍隊沒什麼信心,甚至有些百姓都以爲病災又將降臨,吩咐求神拜佛,倒是讓道佛兩家興盛一把。

不過隨着宣傳攻勢的加強。老百姓對待戰事的態度也慢慢轉變,從原來的忐忑不安慢慢變成對遼國暴行嚴厲譴責。尤其是那些老一輩活得久點的人,他們有的還親身經歷過宋遼戰亂時期的苦難。也不知道誰把他們找出來現身說法,更是引起了強烈的共鳴。簡直就差把遼國描繪的十惡不赦了,可見這些文人耍起筆桿子來確實很有一套,趙禎都不得不佩服一把。

這次宣傳戰初見端倪之際,發生了兩件讓趙禎意外的事情。要說這第一件事,種世衡聽到這個消息之後。第一個就屁顛屁顛地跑到了皇宮,硬是死纏爛打要參戰。趙禎本來此次只想在陸地上面教訓一下遼國。讓遼國那瓜婆娘收斂一點,所以並沒有把水軍計劃在內。畢竟人家遼國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現在跟他們死掐有點不划算,可是架不住種世衡這人纏人功夫一流,趙禎最後被逼無賴答應了他的請戰。

至於這第二件事嘛,趙禎確實沒往那個方向想,他也沒想過自己治下之民能夠有這個覺悟。可是沒想到,繼思奇集團捐錢捐物高調支持朝廷北伐之事在皇家時報和金陵時報(金陵晚報改名而來)刊登之後,在全國範圍內引起了強烈的反響,不少商賈和百姓紛紛效仿。

當然了,這其中並不是說全都一心爲國,也有人是爲了借用這兩大時報給自己刷名氣。但不管怎麼着,這氣氛倒是被他們給攪合起來了。

現在可謂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終於到了晏殊他們搗鼓出來的黃道吉日,趙禎帶着一幫大臣祭天拜祖之後,正式登臺拜將,爲了這個儀式,相關的主要將領也都提前趕了回來。

“終於還是要來啦!”趙禎站在剛築起的點將臺上,凝望北方默默感嘆了一句,這才大聲喊道:“原本我宋遼爲兄弟之邦,兩國和平共處,我朝也多有饋贈。然而,如今遼國惡婦背信棄義,佔我大宋土地,殺我大宋百姓,是可忍孰不可忍!朕決議北伐遼國,替我大宋冤死百姓——復仇!”

“復仇!復仇!”參加北伐戰役的捧日軍自然是很給面子大聲附和。

趙禎接着又吼了一句很提神的話:“犯我大宋天威者,雖遠必誅!”

“犯我大宋天威者,雖遠必誅!”

“犯我大宋天威者,雖遠必誅!”

……

待大家呼聲過去,孫復站出來喊道:“奏樂,升國旗,唱國歌!”

赳赳炎黃,赴我河山,血不流乾,死不休戰。

赳赳炎黃,赴我河山,血不流乾,死不休戰。

中原大宋,如日方升,百年國恨,滄海難平。

天下紛擾,何得康寧,宋有銳士,誰與爭雄?

東有大宋,如日方升,百年國恨,滄海難平。

天下紛擾,何得康寧,宋有銳士,誰與爭雄?

……

雷鳴般的鼓點聲後,趙禎那山寨的所謂的國歌再次響徹京郊上空。還是原來碼頭表演那些些人,而且這個簡單的軍樂隊也被訓練得有聲有色了。

一面紅藍兩底色上繡着一條生龍活虎的五爪金龍的”國旗“,在歌聲中隨風飄揚,緩緩上升……

此刻的大宋百姓還不能領會趙禎的用意,但趙禎相信總有一天,他們會因爲這面旗幟的升起而充滿激動的情懷,會因爲這麼旗幟而凝聚大宋之魂,而不只像現在一樣看“笑話”。

不管別人怎樣,趙禎自己冷靜了一下情緒才說道:“朕命令,此次北伐之戰,由麒麟衛統領折惟正擔任總指揮,水軍統領種世衡爲副總指揮,樞密使張堯佐擔任監軍。”

折惟正:“臣遵旨!”

種世衡:“臣遵旨!”

張堯佐:“臣遵旨!”

趙禎待三人接過軍令,他又說道:“朕將御駕親征,並領參謀長一職,與爾等一同北伐!諸位臣工聽令,點起各部軍隊,即日開拔!”

“臣等遵旨!”

趙禎打手一揮,所有軍士即將開拔之際,一陣急促的馬蹄聲由遠及近飛速撲來。

傳令兵飛身下馬,氣還未喘平,便舉着一封奏摺大聲喊道:“啓奏皇上,成都府路經略使高繼宣大人轉呈奏報,研究院吳仁大人在吐蕃發現‘天花’蹤跡,請求關閉貿易通道,嚴防‘天花’傳播至大宋境內。請聖上指示!”

請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薦本書,切記分享越多更新就越快哦!!!

小提示:

第30章 三關戰役26第80章 開外掛的兄妹倆第55章 萬家生佛第23章 伉儷相遇第73章 僞劣燈泡第110章 靜坐示威第50章 張柔的煩惱第23章 伉儷相遇第87章 宋初三先生第22章 新軍整訓第1章 再續前緣第93章 遼國政變第43章 水泥廠第50章 驚現神棍第76章 撿個牛人當徒弟第56章 元宵佳節第67章 術業有專攻第38章 竹筒方便麪第74章 意外發現第43章 未雨綢繆第53章 真相大白第27章 驚現超市第120章 千年等一回第71章 雞飛狗跳第41章 狗血劇情第79章 保安局第14章 三關戰役10第94章 大頭社長第25章 視察工作(三)第87章 海運籌備第1章 再續前緣第52章 秘密行動第77章 賈憲進張府第57章 星秀出山第67章 取長補短第55章 張柔的陽謀第72章 光明計劃第79章 保安局第46章 宋脫協議第97章 不作就不會死第2章 拯救吳仁第17章 大宋皇家野戰軍第73章 偷樑換柱第66章 重金懸賞第79章 保安局第41章 天聖軍演下第50章 張柔的煩惱第19章 包拯也黑腹第50章 交通事故第47章 養殖中心第91章 體溫計第20章 金陵奇女第67章 術業有專攻第27章 傳說中的“仙術”第65章 徐慶拜翁第63章 瘋狂的石頭第80章 守湖待龍第41章 收買軍心第32章 功畢一役第27章 三關戰役23第82章 奇怪的風輪船第6章 東南研究中心下第78章 嘲諷臉拉仇恨第34章 西夏立國第105章 僞劣衝鋒舟第66章 收編失敗第115章 傳說中的坑爹第35章 遼國政變第14章 落鷹坡第19章 野戰軍構想第39章 金花送禮第13章 三關戰役9第51章 選後風波第56章 元宵佳節第27章 傳說中的“仙術”第101章 狩獵行動第6章 東南研究中心下第5章 東南研究中心上第81章 西夏鉅變第110章 靜坐示威第49章 報紙的威力第86章 憲政雛形第59章 水晶頭骨之秘第49章 報紙的威力第71章 將計就計第54章 鐵路佈局第60章 挖坑中美洲第30章 三關戰役26第97章 防範於未然第96章 瘟神走了第18章 三關戰役14第97章 不作就不會死第38章 趙禎的小心思公告第28章 一切爲了和平第70章 水泊梁山第38章 趙禎的小心思第54章 鐵路佈局第36章 遲來的科舉第106章 遭遇戰
第30章 三關戰役26第80章 開外掛的兄妹倆第55章 萬家生佛第23章 伉儷相遇第73章 僞劣燈泡第110章 靜坐示威第50章 張柔的煩惱第23章 伉儷相遇第87章 宋初三先生第22章 新軍整訓第1章 再續前緣第93章 遼國政變第43章 水泥廠第50章 驚現神棍第76章 撿個牛人當徒弟第56章 元宵佳節第67章 術業有專攻第38章 竹筒方便麪第74章 意外發現第43章 未雨綢繆第53章 真相大白第27章 驚現超市第120章 千年等一回第71章 雞飛狗跳第41章 狗血劇情第79章 保安局第14章 三關戰役10第94章 大頭社長第25章 視察工作(三)第87章 海運籌備第1章 再續前緣第52章 秘密行動第77章 賈憲進張府第57章 星秀出山第67章 取長補短第55章 張柔的陽謀第72章 光明計劃第79章 保安局第46章 宋脫協議第97章 不作就不會死第2章 拯救吳仁第17章 大宋皇家野戰軍第73章 偷樑換柱第66章 重金懸賞第79章 保安局第41章 天聖軍演下第50章 張柔的煩惱第19章 包拯也黑腹第50章 交通事故第47章 養殖中心第91章 體溫計第20章 金陵奇女第67章 術業有專攻第27章 傳說中的“仙術”第65章 徐慶拜翁第63章 瘋狂的石頭第80章 守湖待龍第41章 收買軍心第32章 功畢一役第27章 三關戰役23第82章 奇怪的風輪船第6章 東南研究中心下第78章 嘲諷臉拉仇恨第34章 西夏立國第105章 僞劣衝鋒舟第66章 收編失敗第115章 傳說中的坑爹第35章 遼國政變第14章 落鷹坡第19章 野戰軍構想第39章 金花送禮第13章 三關戰役9第51章 選後風波第56章 元宵佳節第27章 傳說中的“仙術”第101章 狩獵行動第6章 東南研究中心下第5章 東南研究中心上第81章 西夏鉅變第110章 靜坐示威第49章 報紙的威力第86章 憲政雛形第59章 水晶頭骨之秘第49章 報紙的威力第71章 將計就計第54章 鐵路佈局第60章 挖坑中美洲第30章 三關戰役26第97章 防範於未然第96章 瘟神走了第18章 三關戰役14第97章 不作就不會死第38章 趙禎的小心思公告第28章 一切爲了和平第70章 水泊梁山第38章 趙禎的小心思第54章 鐵路佈局第36章 遲來的科舉第106章 遭遇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