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9章 一個人出名不算本事

吳天放說,王大哥,你們東北有一個叫高粱紅的女藝人,不知道你聽說過沒有?

王大哥說,你是說她啊,我不僅是聽說過,而且還很熟。她很早就出來到北京混世界了。早些年,她是我國著名的女子搖滾樂隊“風花雪月”裡的貝司手。你們可能不知道,早幾年這個女子搖滾樂隊可是紅得很,風靡一時。後來,高粱紅嫁給了一個香港的娛樂大亨。但不久,就分手了。但高粱紅還是拿到了超過一個億的離婚賠償。有了這筆錢,她就開了一家自己的文化公司。當然了,她經營的方向和我們趙老師不一樣。我們搞的是東北的原生態,高粱紅弄的就比較現代了。最近,我又聽說,高粱紅到k省去了,好像是跟着她的一個好姐妹,應該是吳天嬌。吳天嬌這個人我也熟。她當年是風花雪月樂隊裡的主唱。聽說,她們兩個加盟的是一家實力很大的集團。

吳天放笑了笑說,王大哥,吳天嬌是我的姐姐。這個高粱紅我們在北京的時間也經常聚會。

王大哥說,噢,是嘛?失敬,失敬!

吳天放說,王大哥,我覺得趙老師不僅僅是一位演藝天才,他也是一位經營天才。現如今,他旗下的演藝集團,成了最掙錢的藝術團體。

王大哥就說,是啊,人們都說我師傅是怪才嘛。

接下來,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就扯起了趙本山的經營之道來。

王大哥說,本山老師的經營情況,其實你們剛纔也基本上都談到了。我再做一點補充吧。

趙老師真正的經營之路是從2001年正月十五的那一個夜晚開始的。有人說,正是在那一夜,藝人趙本山變成了創業者趙本山。八年時間,他構建起了一個橫跨演出、電視劇、教育、旅遊的演藝產業王國。

小趙姑娘打開筆記本電腦,不時從網上查找一些趙本山的資料。漸漸地,趙本山的經營之路就在大家的面前越來越清晰了。

2009年2月12日18:35分,位於瀋陽中街的劉老根大舞臺後臺,小瀋陽恭敬地站在趙本山面前,聽師傅給自己講戲,妻子沈春陽也是他二人轉的搭檔,坐在一旁默默記誦師傅教的新說口兒。經過2009春晚上的小品《不差錢》,“陽仔”(小瀋陽別名兒)老火了,參加了五個電視臺的春晚,半個月裡,出場費從2萬一路飆升到30萬。但在這個後臺,他不是明星,是團裡一名普通的演員,是趙本山45個徒弟中的一個。

點撥完小瀋陽,趙本山快步走出後臺,來到幕邊,衝着臺對面正在候場的舞蹈演員使勁揮下胳膊:“精神點兒啊!精神兒的!”演員們望着他笑。接着,他在幕邊一個很隱蔽的地方找個小凳坐下,拉開帷幕,往臺下看看座滿沒滿,但一點兒也不擔心,票早在兩個小時前就售空了,最便宜的150元,最貴的雅座2600元,開演後還得加座。

舞臺中間的熒幕上滾動播放着趙本山不同時期經典作品的照片,上世紀80年代的《瞎子觀燈》、《1+1=?》,1989年去日本演出的合影,也有近20年來他在春晚上的小品。趙本山伏在一個凳子背上看着屏幕,不發一語。

這些都是他走過的路啊,有輝煌,更有艱辛。

眼前的趙本山不是徐老蔫、黑土,不是劉老根、馬大帥,而是劉老根大舞臺的主宰者。目前,這個舞臺已經在全國開了9家連鎖劇場。趙本山,一個東北山溝裡吃百家飯長大的孤兒,從1990年起連續19年登上春晚,他把一個草根藝人的輝煌演繹到了極致。但這並不是他人生的全部。

早在2001年正月十五的那天起,趙本山開始悄悄地構建着一個屬於他的演義王國。這裡既有中國老戲班兒的規矩、情分、做派,又主動學習現代企業的制度和法則。這個機構名爲本山傳媒集團,以舞臺演出爲主業,同時經營影視製作、電視欄目、藝術教育等業務,橫跨不同領域和表現形式。

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學術研究部主任周城雄認爲:“中國有很多藝人轉行經營演出業,比如陳佩斯做大道文化,楊麗萍做雲南印象。但藝人往往缺乏經營管理的能力。趙本山是一個特例。他是農民出身,但天生有控制企業的能力。他把公司的各塊業務做成了一條產業鏈,把演出、電視劇、教育、旅遊結合起來,互相支撐。這對於一個成長自社會底層的藝人來說是很難得的。”

零點研究諮詢集團董事長袁嶽認爲:“本山大哥是創業家學習的典範,他在內外資源、藝術與市場結合方面的*作邏輯超越了很多單一生意頭腦的老闆。他對於徒弟的帶領與提攜表現出了帶領、培養團隊的能力,而不只是一個超級個體藝人。他的產業化*作尤其體現出其對於所掌握的藝術與人才資源的最大化運用。”

圈內人士推測,趙本山個人身家已達7億元,稱其爲國內演藝明星中的首富。公開數據顯示,2007年本山傳媒僅憑劉老根大舞臺的演出業務就有5800萬元的收入。趙本山向《創業家》透露:“2009年,集團舞臺演出的收入能做到2.3億元。”此外,本山傳媒的影視劇、電視欄目、廣告業務的收入以及演員們涉外演出出場費的上繳,這個數字究竟是多少,外人難以知曉。

2001年正月十五,趙本山帶着幾個朋友去吉林玩。此時的趙本山已經是中國的小品王,鐵嶺民間藝術團的演員,同時也是一家主營煤炭生意的公司老闆。在好友高秀敏的邀請下,趙本山一行來到當地很出名的一家二人轉劇場看演出,被張小飛夫婦演的《傻子拉媳婦》震撼了。張小飛農民出身,7歲走班兒,13歲學二人轉,1998年憑藉演傻子的絕活兒在吉林有了名氣。趙本山沒有想到自己會樂成那樣,躺在椅子上起不來,那一天他們幾個人光小費就花去十幾萬,“就感動到那份兒上”。當晚,趙本山就收了張小飛做徒弟。

趙本山是唱二人轉出身的,但自從1990年演小品《相親》上春晚後,他十年沒看過二人轉,也沒再演過。他和很多成名的藝人一樣,開始辦公司了。1993年,趙本山在瀋陽註冊成立了本山藝術開發總公司。當時也不知道啥叫文化產業,公司裡有廣告業務,但主要還是倒騰煤炭,把鐵嶺法庫的煤賣給本溪的鋼廠,叫對縫兒。“那時候,我的狀態就是一‘公關小姐’,公司裡的事兒,我不去,不好辦。我是想賺點兒錢,積累點兒,拍些東北戲。”趙本山說。那時他也去各地表演小品,出場費從1000元漲到傳言中的10萬元,但這已經到頭了,想靠這個積累太難,也不能360天見天兒演啊。做生意來錢快,但也不好經營。“做煤炭不費勁,往外賣費勁,人家該你錢,不還款。”後來,又有開原家鄉一個開山楂罐頭廠的老鄉找他,說賣得費勁,想改做果茶。趙本山投了一兩百萬,幫對方清了存貨,就不再投了。類似的生意,他還做過木材、鋼材。這些生意“不掙就算賠唄,我幾乎沒賠過”。幾年下來,趙本山的資產上了千萬。

遠離二人轉十年的趙本山,在2001年正月十五的夜裡感覺到一種迴歸。“小飛走了,完了兒我一宿沒睡。真是激動啊。我說,哎喲,哪都別走了,這就是我的生命啊。那演員的基本功,他駕馭觀衆的能力,我覺得沒有任何一種藝術劇種能比這個更讓人快樂了,這個東西太好了。我找着方向了,我要經營這個東西。當天晚上,我腦子裡轉出了三件事情:搞個比賽,找人才;拍個二人轉的電視劇,把這幫人的能耐弄出來;完事兒開個劇場,建個團。我覺得那一晚上,我就把我要蓋的基地是個啥樣想出來了。我將來要怎麼發展,怎麼成立個團,怎麼演,自己開個劇場,都有了。”

趙本山回瀋陽第二天,就把辦二人轉大賽的想法和自己的老搭檔二人轉專家崔凱說了。崔凱說,行啊,就以你的名義,更有號召力。2001年3月,在遼寧省曲藝家協會第三屆代表大會上,趙本山提出要做“趙本山杯二人轉大賽”,得到協會支持。曲協裡的二人轉專家金芳、馬力、郝赫參與大賽的籌辦和評審。“這個比賽就是要選在民間活躍的二人轉演員,我們和遼寧省裡所有文化廳打招呼,讓他們推薦。後來瀋陽周邊的一些演員也過來了。”遼寧省曲藝家協會副主席金芳回憶。那次比賽,有十幾場,打破了專業和業餘的格局。趙本山掏了100多萬,包括演員的吃住、獎金。他的收穫很大,收了唐鑑軍、王小寶、王小利、王小虎等十幾個徒弟。小瀋陽也參賽了,但沒有脫穎而出。要知道,在一個傳統戲團裡,有十幾個演員已經足以搭班子、唱戲了。

有了演員,拍影視劇對趙本山不是新鮮事兒。他1985年就拍過方青卓導演的《雪野》,後來在張藝謀的《幸福時光》裡演過角色。2001年,他找到央視的影視中心主任李培森,說想拍個戲,自己導。李培森問:“你這沒導過,能導嗎?”“那我一定下決心把它導下來啊。”李培森把《劉老根》的劇本給了趙本山,但裡面沒有二人轉的情節。趙本山把給自己寫劇本的老搭檔何慶魁帶來,往裡加了經營二人轉的龍泉山莊。

央視不放心,派了一位叫謝曉嵋的導演和技術部門的幾個人到劇組。“他們擱那看我導。我說你們先別說話,鏡頭歸你管,戲歸我管,聽我指揮。剛開始,我找到的那些二人轉藝人哪會演戲,我一個一個演給他們看。一個場景有時候要拍二三十遍。燈光、鏡頭我都不懂,現學。”趙本山回憶說。《劉老根》是趙本山第一次嘗試自己導戲,把自己的人放進去了,完事兒還在央視播出,引起了轟動。“那是我的一次轉行。我想,這個劇要是弄好了,收視率高了,我的學生就都出來了。”

幾年下來,趙本山打造了一個產業鏈條:把經營劇場與經營劇團結合起來,打造一個統一的品牌——劉老根大舞臺;用電視劇包裝二人轉演員,演員成名人了,爲劇場吸引來更多公衆帶來不斷上漲的上座率。

《劉老根1》的拍攝趙本山投了五六百萬,後來被央視買下,2002年開始在央視一套播出。他後來發現,“這一步走得太對了”,而且一發不可收。

2003年,趙本山開始籌劃建民間藝術團的事兒,崔凱幫他起草的章程。一開始他們不知道上哪兒註冊。當時,趙本山是人大代表,他找機會向當時的遼寧省委書記聞世震表達過建團的想法,省裡不用給編制,算文化廳的一個直屬單位就行。聞世震很認可,說本山你們幹吧,不行政府給你撥點錢。趙本山說,不用給錢,別管我要招待票就行。遼寧省文化廳對建團的事兒很支持,還特意開過一個論證會,明確這個團是以經營二人轉爲主,兼顧民間歌舞形態。2003年12月,趙本山出資200萬元註冊成立了遼寧民間藝術團有限責任公司。

“從這個時候開始,趙本山從過去經營自己變成經營二人轉了。”原本山傳媒黨委書記兼總裁田立冬說。大田(田立冬)與趙本山是鐵嶺老鄉,相識30多年,2003年3月被趙從省文化廳要到團裡來當領導,2009年迴文化廳任職。“中國很多文藝界的人,他們沒有產業意識和企業意識,他們只經營自己,沒想過去經營歌劇、舞劇,趙本山有這個意識。他想通過經營二人轉來體現他的價值。”

少有人知的是,這不是趙本山第一次組團。1984年前後,趙本山承包過鐵嶺縣民間藝術團,當了團長,把一個以演評劇爲主的劇團整成了演二人轉的團。當時潘長江在那個團裡演評劇小花臉,自那開始演二人轉。趙本山從外面找來一批二人轉演員,把劇團搞得挺紅火,但團裡演評劇的老演員不幹了,找文化局告趙本山,說二人轉有損風氣。趙本山沒解釋什麼,不幹了,以後也再沒當過幹部。

這一次是他完全自己所有的、按企業化運營的劇團。團裡最早有27人,其中演員有十幾個人,都是趙的徒弟;6個樂器手,1個劇場經理,1個賣票的,2個把門的,還有2個財務。他們起初在瀋陽和平影劇院嘗試演出,租用場地,與對方三七分成。趙本山要求劇團天天演出,但要堅持做到很不容易。“剛開始很艱難的,每天半場人都沒有。城裡人不認。”趙本山說。“老百姓習慣了看演出找人要贈票,寧可花錢請客吃飯,不花錢買票看戲。”田立冬說,“但是你必須堅持住,只有常演才能演長,如果斷了,就不能造成劇場的連續效應。其實很多人忽略了觀衆媒體的傳播效應,這種傳播的可信度比報紙、電臺都管用。天天演出讓我們通過觀衆媒體的傳播,形成了一個觀看二人轉的社會羣體,這個羣體不斷往外延伸,加大了二人轉對社會的輻射力。”

在和平影劇院嘗試一段後,趙本山和大田合計:第一,要有自己的劇場;第二,堅持不贈票,不管是省裡、市裡的領導來了,還是團裡演員的家屬,全都要自己買票看演出。“大田把這個底子打下來了,保證了票房。不管是什麼領導,甚至我的家屬來了,他都扮黑臉兒,讓人家自己掏錢買票。”趙本山說。

從2003年起,因爲買不起劇場,他們開始長期租用瀋陽大舞臺劇場,把劇場改名爲“劉老根大舞臺”。起初,每天租金是1400元,後來逐漸漲到2000元。用趙本山的話說,前一兩年虧了,不賺不賠就是虧了。

不過,《劉老根》的作用可不僅僅是給了舞臺一個名字。這部戲在全國熱播之後,趙本山緊接着拍了《劉老根2》、《馬大帥1》、《馬大帥2》,越來越多的觀衆因爲喜愛劇中的演員,來到劉老根大舞臺買票看演出,“觀衆媒體的傳播效應”越來越大。到2007年,劉老根大舞臺連鎖劇場的演出總收入達5800萬元。據業內人士估算,這幾部影視劇的利潤在2000萬元以上(趙本山對此拒絕評價)。2007年12月,趙本山以2269.72萬元的價格購得瀋陽大舞臺劇場的所有權。

有人評價:“這個套路只有趙本山能行。因爲他名氣大,他拍電視劇好使,央視會播,別人拍不好使。”但二人轉專家馬力認爲,趙本山導的電視劇之所以“好使”,是因爲他在電視劇的表演上做了創新,把二人轉的藝術手法不露痕跡地融了進去,而這個本事確實只有趙本山有。“比如《劉老根》中趙本山和範偉的對手戲,《鄉村愛情》裡劉能和永強他爸打架的戲,作者只寫了四五句臺詞,但讓趙本山一演一導,就成了五六十句。他把二人轉的說口兒融進去了,逗樂的詞兒從演員嘴裡自然流出來。”馬力說,“趙本山把觀衆笑裡的奧秘研究透了,他從底層研究老百姓的心,他知道這種笑會有市場。”

“管理藝人,你光用制度去約束是不好使的。那都是野馬,你上來就給他上套,繩兒會拉斷的。我和他們之間,首先是感情化的,就像他們父親一樣,有時候比父親盡到的責任還大。然後我給他們戲拍,讓他們火,他就不敢得瑟了。最後我們把所有規矩形成制度,一條一條寫出來,誰犯哪條,拿哪條錢。錢能治他們。罰款最多的,一下讓他掏10萬。”

趙本山用電視劇包裝徒弟,徒弟也越收越多。

2009年1月30日,在本山傳媒影視實習基地的小劇場裡,趙本山舉行了一次收徒儀式,這是他自2001年收下張小飛以來的第六次收徒。這一次共收下9人,徒弟增加至44人。收徒儀式由總裁劉雙平主持,崔凱、田立冬、馬力及本山傳媒的8名副總裁、1名工會主席等爲見證人。17:30分,趙本山向二人轉祖師爺上香叩拜,新弟子向師傅行傳統拜師禮,趙本山逐一給新弟子頒發證書、贈送他親筆寫的“國法家規”爲信物。之後,由4號弟子唐鑑軍領誓,9名新弟子集體宣誓“謙虛謹慎,從藝爲民,尊師重道!”據趙本山說,鑲嵌“國法家規”四個字的石頭,上萬塊錢一塊兒,是他親自選的,以示這四個字的分量。

同行的張老伯聽了趙本山的創業故事,默默地想了許久才說,這讓我想起了雷鋒同志的兩句話來。

一滴水只有放進大海里才永遠不會乾涸,一個人只有當他把自己和集體事業融合在一起的時候才能最有力量。一朵鮮花打扮不出美麗的春天,一個人先進總是單槍匹馬,衆人先進才能移山填海。

聽了張老伯的話,吳天放感到雷鋒似乎和趙本上不靠譜。但雷鋒說的話,倒是是趙本山的實踐相一致的。

第863章 對話第542章 釣魚臺第304章 三邊道路第946章 亮起紅牌第205章 千里走單騎(3)第842章 畏罪自殺第454章 小偷的哲學第846章 目標王國慶第612章 酸酸的謝幕第51章 鐵膽衛士(2)第812章 權力家族的崛起第291章 謀劃第427章 梅花三弄第105章 家有仙妻(8)第940章 跛子和駝子第90章 小蜜當家㊣(3)第82章 山頂洞人㊣(1)第372章 一千個被殺的理由第436章 吳天嬌要嫁給老外了第700章 3456.789第197章 再聚首第818章 第一情婦第343章 痛苦的抉擇第261章 誰比誰強第899章 諜影驚現中南海第498章 魔咒第442章 左膀右臂第312章 八仙過海第685章 死亡與愛情第286章 崩潰第429章 要的就是你第551章 願者上鉤第36章 白衣天使(4)第14章 喝花酒(中)第522章 實施監控(下)第170章 對外要打壓(4)第270章 問責風暴第408章 諸葛亮借刀殺關羽(上)第562章 步步驚心第700章 3456.789第254章 出名是藝人終極的夢想第204章 人事之爭第135章 人在囧途(1)第357章 家天下第684章 征服第407章 神仙也有煩惱第91章 小蜜當家㊣(4)第275章 天使與死神第154章 我的奮鬥(5)第800章 黃金之路第572章 紅燈區第26章 書記秘書(5)第91章 小蜜當家㊣(4)第269章 反彈琵琶第83章 山頂洞人㊣(2)第239章 點石成金第952章 瘋狂的世界第168章 對外要打壓(2)第423章 省委書記的吼聲第896章 鎖定林虎第877章 英雄末路第784章 貢女毛筆第648章 爲兄弟乾杯第715章 也許只是領導藝術第617章 驚天大發現第661章 八月炸是誰?第305章 借屍還魂第537章 幕後的心血第610章 我盡力了,K省第236章 中國龍第331章 心如刀割第34章 白衣天使(2)第671章 滿漢全席第509章 要讓鐵路拐個彎兒第494章 比孝子賢孫更孝順第73章 絕色保姆(5)第572章 紅燈區第757章 反戈一擊第51章 鐵膽衛士(2)第753章 比大傻還多一點---太傻!第641章 讀萬卷書第607章 黑社會之以和爲貴第706章 天葬師第152章 我的奮鬥(3)第306章 人老心紅第518章 送一件法寶(下)第65章 我的叔叔阿姨(4)第593章 佩槍的司機第856章 做官始於做人第30章 追擊野人(4)第387章 一門忠勇第172章 對外要打壓(6)第114章 官場教父(3)第783章 燙手的山芋第602章 金牌女記第558章 槍刀麻利快第889章 娛樂大亨(2)第533章 插手省紀委第209章 新黃埔軍校
第863章 對話第542章 釣魚臺第304章 三邊道路第946章 亮起紅牌第205章 千里走單騎(3)第842章 畏罪自殺第454章 小偷的哲學第846章 目標王國慶第612章 酸酸的謝幕第51章 鐵膽衛士(2)第812章 權力家族的崛起第291章 謀劃第427章 梅花三弄第105章 家有仙妻(8)第940章 跛子和駝子第90章 小蜜當家㊣(3)第82章 山頂洞人㊣(1)第372章 一千個被殺的理由第436章 吳天嬌要嫁給老外了第700章 3456.789第197章 再聚首第818章 第一情婦第343章 痛苦的抉擇第261章 誰比誰強第899章 諜影驚現中南海第498章 魔咒第442章 左膀右臂第312章 八仙過海第685章 死亡與愛情第286章 崩潰第429章 要的就是你第551章 願者上鉤第36章 白衣天使(4)第14章 喝花酒(中)第522章 實施監控(下)第170章 對外要打壓(4)第270章 問責風暴第408章 諸葛亮借刀殺關羽(上)第562章 步步驚心第700章 3456.789第254章 出名是藝人終極的夢想第204章 人事之爭第135章 人在囧途(1)第357章 家天下第684章 征服第407章 神仙也有煩惱第91章 小蜜當家㊣(4)第275章 天使與死神第154章 我的奮鬥(5)第800章 黃金之路第572章 紅燈區第26章 書記秘書(5)第91章 小蜜當家㊣(4)第269章 反彈琵琶第83章 山頂洞人㊣(2)第239章 點石成金第952章 瘋狂的世界第168章 對外要打壓(2)第423章 省委書記的吼聲第896章 鎖定林虎第877章 英雄末路第784章 貢女毛筆第648章 爲兄弟乾杯第715章 也許只是領導藝術第617章 驚天大發現第661章 八月炸是誰?第305章 借屍還魂第537章 幕後的心血第610章 我盡力了,K省第236章 中國龍第331章 心如刀割第34章 白衣天使(2)第671章 滿漢全席第509章 要讓鐵路拐個彎兒第494章 比孝子賢孫更孝順第73章 絕色保姆(5)第572章 紅燈區第757章 反戈一擊第51章 鐵膽衛士(2)第753章 比大傻還多一點---太傻!第641章 讀萬卷書第607章 黑社會之以和爲貴第706章 天葬師第152章 我的奮鬥(3)第306章 人老心紅第518章 送一件法寶(下)第65章 我的叔叔阿姨(4)第593章 佩槍的司機第856章 做官始於做人第30章 追擊野人(4)第387章 一門忠勇第172章 對外要打壓(6)第114章 官場教父(3)第783章 燙手的山芋第602章 金牌女記第558章 槍刀麻利快第889章 娛樂大亨(2)第533章 插手省紀委第209章 新黃埔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