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8章 土能生金

吳天放說,其實,每一個成功的男人背後可不僅僅是有一位女人,關鍵是這個人付出了超乎想像的拼搏和努力。(_)

小米也說,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一個人可以隨隨便便地成功。

王大哥就說,就是。我們趙老師,1958年生於鐵嶺開原縣蓮花鄉石嘴村,他可是莊稼院長大的民間演藝奇才。

趙老師幼年母親去世,6歲時,父親又去了北大荒。

他6歲時就開始跟盲二叔趙德明學藝。拉二胡、吹嗩吶、拋手絹、打手玉子、唱小曲、二人轉小帽等樣樣精通,尤其是三絃功底尤爲突出。苦難的童年成了趙本山一生的財富,爲其日後的小品、演藝生涯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事實上,盲二叔就是他的藝術啓蒙老師,本山就是演《大觀燈》的盲人首先紅遍東北的。

他在17歲時入公社文藝宣傳隊,又入威遠鄉業餘劇團,後借調西豐縣劇團主演二人轉。

1982年,遼寧省舉辦第一屆農村小戲調演,趙本山在李忠堂與崔凱合作的拉場戲《摔三絃》劇中扮演肓人張志,一舉成名。“摔”劇獲演出一等獎。當年,趙本山考入鐵嶺縣劇團,擔任主演並任業務團長。1986年被調到鐵嶺市民間藝術團。那時,趙本山與潘長江在瀋陽一起演出的二人轉《大觀燈》200餘場,場場爆滿,轟動東三省。

也可能是太轟動了,惹了別的劇團,就有好幾百盲人堵在劇場門口砸場子,說要把趙本山眼珠子挖出來。

中國觀衆今天能享受到趙本山小品藝術,據說應該感謝發現他的伯樂的姜昆。1987年,當時姜昆帶領中央說唱團到鐵嶺演出,當地人說還沒鐵嶺劇團演得好,姜昆就把劇團找來,姜昆和說唱團的人員坐在體育館的觀衆席,看劇團給他們演出。剛開始20多位北京藝術家坐在座位上,後來全笑得趴在地上。姜昆向趙本山要了一盤帶子,說要帶回中央電視臺推薦上春節晚會。當時本山沒當回事,忙着和姜昆、郭荃葆等人合影,激動得連耳朵都在顫抖。之後沒想到姜昆真的極力向中央電視臺導演推薦趙本山,當時姜昆說,遼寧有一名演員非常不錯,他表演節目,現場觀衆有的笑昏過去、有的笑岔了氣,還有的笑得犯了心臟病,他的舞臺即興和現場調動觀衆情緒都相當出色,相當有魅力,這個人叫趙本山。

後來,春節晚會真的來找了趙本山。當時中央電視臺文藝部鄒友開主任等一行三人在鐵嶺的招待所見了本山之後要他在房間裡演一個節目,本山便說給他們三張票到體育館看,那裡效果好,當然三人拿了票也沒看演出,扭頭就回北京了。後來經人點撥,本山才知道把人得罪了。不過,鄒友開還是把趙本山召到了北京,但每年都被打道回府。有一年劇團領導讓他帶着十瓶茅臺酒送禮,可當時的趙本山確不知道往哪兒送,害怕被拒絕,就在梅地亞賓館一天喝掉一瓶,正好到了第十天他被通知回家。回來後本山對團長說,十瓶酒全送出去了,人家還是不喜歡我們的節目。

其中更大的笑話是,1988年春節聯歡晚會已經定下叫他參加哈爾濱分會場的演出,而且節目提前錄了像,全鐵嶺的人都知道趙本山上了春節晚會,但後來節目卻沒播,本山卻一直等到電視裡打出“再見”。一年後的國慶晚會,趙本山才第一次在央視亮相,緊接着就是1990年春節晚會的《相親》。連續三年都是節目一等獎,1994年因爲家裡有事,很晚纔到春節晚會劇組報到,導演組嫌他“架子大”,就堅決沒讓上,這是他惟一被封殺的一次。四上央視遭拒絕的這段經歷也讓趙本山很受教育。

從1990年走上中央電視臺的春節晚會爲標誌,二十年來,趙本山受到了億萬觀衆的深深喜愛。趙本山的演藝事業就像芝麻開花節節高,在取得成功的同時他還大力提攜新人、熱衷慈善事業,不斷超越自我,書寫着人生傳奇。讓我們祝福趙本山,期待他給全國觀衆奉獻更多的感動和精彩!

聽到這裡,衆人都說,不容易,太不容易了!

小趙在自己的筆記本電腦裡翻了翻了說,我找到了一些說法。我給大家念念。

趙本山的喜劇藝術的成就和影響已是不爭之實,因此研究、探尋一下他創作道路上的成功因素就是十分必要的了。趙本山的成長至少得益於以下四個方面。

第一,趙本山的喜劇表演藝術廣泛地借鑑、繼承了中國文化中的喜劇傳統,從喜劇意識到喜劇表現手法,他都虛心學習,潛心鑽研,化爲自己的東西。更可貴的是,他不受成法之限,憑着自己的才氣、靈氣和膽氣,能發揮出自己的藝術個性,創造出屬於自己的藝術天地。近幾年來,我國戲劇小品空前繁榮,喜劇小品尤受觀衆青睞。有的論者感到奇怪:爲什麼戲劇學院和話劇團作爲教學工具和考覈方法的小品竟然迅速走俏,而且風靡全國?其實,這只是看到了小品來源的一個側面,即從西洋話劇引進的這個渠道;而沒有看到,小品在中國戲劇、曲藝史上是源遠流長、最富傳統性的一個藝術品類。更遠的先秦古優不去說它,唐代的“參軍戲”完全可以算得上是一種戲劇小品,而且還是喜劇小品。“參軍戲”雖說逐漸成熟於唐代,實始於十六國時期。後趙石勒因一個擔任參軍的官吏貪污,而即興組織人演出了一個“活報劇”,此即爲“參軍戲”之濫觴。說來有趣的是,“參軍戲”從它問世的一刻起,就是在諷刺、批判當時官吏中的**現象。可見喜劇小品的“載道功能”和“批判功能”也是有其古老傳統的。“參軍戲”已有角色之分。被戲弄的角色名爲“參軍”,戲弄人的角色名爲“蒼鶻”。一主一從、一莊一諧、一智一愚、一科一諢,合作默契。宋代的“雜劇”,是一種滑稽戲,可以視爲唐代“參軍戲”的一種繼承和發展。“宋雜劇”作爲戲劇還不夠成熟,但作爲小品則綽綽有餘。它把歌舞、說唱、雜耍等伎藝以喜劇的風格串聯在一起,並逐漸形成了穩固的結構:豔段、正雜劇、散段。“宋雜劇”的體式爲三段結構形式和表演手段竟然與東北的地方小戲二人轉大體上一樣。這不能不看到傳統的優秀的民族文化藝術在歷史發展中所表現出的頑強的生命力。元、明以降,以“參軍戲”、“宋雜劇”的形式爲特點的戲劇小品,在地方戲曲和一些民間小戲中以不同的方式得到繼承和發展。川劇中的喜劇因素就尤爲明顯。在民間小戲中,許多劇目更接近於小品。抗戰時期的街頭劇《放下你的鞭子》和解放區大生產運動時的《兄妹開荒》也都可以說是小品。在這個意義上說,我們的演員和觀衆對不同形式的小品並不是陌生的。趙本山稔熟於東北地方戲二人轉的表演,這就爲他日後的喜劇小品的創作和表演打下了厚實的基礎。事實上,從二人轉到小品之間距離並不遙遠,有些二人轉的段子,只要稍微變動一下表演的程式,把一部分唱變成戲劇化的動作和臺詞,就是很好的小品。當然,對於趙本山來說,學習是多渠道、多方面的,二人轉的喜劇意識和喜劇表演技巧只是他借鑑、學習的一個方面,在他的喜劇小品中體現得比較突出一些而已。

第二,趙本山的成功源於他把根系深深地紮在東北的黑土地上。喜劇理論界和一些觀衆已經注意到,喜劇與以瀋陽爲中心的東北黑土地文化結下了不解之緣。近幾年受歡迎、影響大的喜劇小品和喜劇演員多出在遼寧一帶。趙本山、潘長江、鞏漢林等人的形象人們都十分熟悉。著名曲藝表演藝術家田連元、袁闊成、劉蘭芳等人也都活躍於遼寧。人們還記得,“四人幫”剛剛被粉碎時,一股“相聲熱”吹遍全國,其中幾個精彩段子如《特殊生活》、《好夢不長》、《假大空》等在全國聽衆中留下了深刻印象,這些相聲也都出於瀋陽。黑土地的地域文化與喜劇之間的聯繫已不能視爲偶然的現象。事實上人們只知道東北人的豪爽、剛健,而東北人所特有的幽默感則還遠未引起人們的注意,更談不上研究。東北地區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是比較荒涼的,山東、河南、河北一帶農民在大饑饉面前走投無路,離鄉背井闖關東。在謀生中培養出的冒險和開拓精神,使東北人的精神風貌形成了自己的特色。闖關東的奮鬥者大多是成功的,在黑土地上找到了自己存在的位置和權利。這種勝利者的自信、自尊的心態,是幽默感最好的基礎和條件。東北的二人轉、評劇、吉劇、評書等藝術品類中,處處都浸潤着喜劇的營養,閃爍着幽默的光彩。趙本山正是在這片黑土地中紮下了根,長得枝繁葉茂,果實累累。東北人民的生活方式,生活習慣,處事方法,交際習俗,語言特色,以及達觀的樂天知命的人生觀,都對趙本山的幽默感起着催化作用。趙本山的成長顯然受到了這片黑土地和黑土地上的關東漢子們的影響。

第三,趙本山在苦難生活的磨鍊中深刻地認識了人生,這是他的喜劇風格穩健紮實、寬厚達觀的重要思想根基。回顧一下古今中外造詣較深、成就較大的喜劇藝術家,可以發現一個帶有規律性的現象:他們或是歷經過磨難,飽嘗了人間的苦辣酸甜,或是對普通勞動人民生活有過深切的瞭解與體驗,因而,他們懂得愛和恨,熱愛生活,熱愛普通人;憎恨醜惡勢力,憎恨醜惡現象。趙本山也是由於對普通人民的生活有深切的體驗,才能在藝術創作上煥發光彩。他還有一個好的條件,家族中長輩裡有對民間藝術有一定造詣的人對自己的啓蒙和點撥。這是生活對趙本山的偏愛,也是我們在研究一個喜劇藝術家成長時不能不考慮進去的有利條件。

第四,以趙本山爲前臺,以崔凱、張超、張惠中等人爲幕後編劇、導演的喜劇小品創作羣體的長時間地密切合作,也是趙本山喜劇小品成功的重要因素。趙本山的這幾位穩定的合作者既下過鄉,也受過文藝專業的高等教育,這使他們的劇本能保證有一定的質量。加之他們對趙本山瞭解深,在劇本創作上能爲趙本山發揮本身的優勢創造條件。趙本山雖然文化程度不高,但悟性好,生活底子厚實,能從容、自然地把劇本轉換成舞臺藝術。這個創作羣體的成功合作,給藝術創作提供了可貴的啓示。

吳天放說,本山大叔的成功之路,再一次詮釋了黃土生成金的道理。

強烈推薦:

第654章 要出高度第268章 美女與野獸第262章 狼來了第877章 英雄末路第326章 曲線救國第701章 紅河谷第919章 好漢打脫牙和血吞第413章 我的最愛第710章 人生抉擇第521章 實施監控(上)第750章 步步緊逼第283章 爲勝利舉杯第602章 金牌女記第817章 人生拐點第755章 卸磨殺驢第480章 誰把海瑞變成了和紳第216章 真正的和諧第88章 小蜜當家㊣(1)第727章 再和真人比年齡第438章 吳天然的憂慮第543章 政治狙擊手第459章 還隱隱作痛第238章 千好萬好,當官最好第372章 一千個被殺的理由第452章 一票險勝第15章 喝花酒(下)第927章 看看姐的能力第588章 掌控全局第489章 昆吾刀第405章 官官相衛第469章 面見部長第507章 兩個13年第9章 文字殺手(下)第102章 家有仙妻(5)第36章 白衣天使(4)第163章 對下要安撫(2)第541章 臺上臺下第297章 千字買笑第557章 情人關係第510章 霸氣內斂第421章 驚天礦難第816章 天才與魔鬼第777章 老粗出人物第313章 五朵警花第152章 我的奮鬥(3)第242章 舉重若輕第212章 結繩記事第110章 走馬上任(5)第719章 借東風第627章 中央很生氣第230章 耳提面命第935章 無解第598章 萬年古橿第599章 姐這一生值了第374章 一面紅旗第756章 黃雀在後第883章 第二政府(下)第178章 必殺令(6)第949章 真實的謊言第318章 笑裡藏刀第730章 與女縣長同泡溫泉第10章 寫作班子(上)第802章 煞有介事第402章 世界上最美的廢墟第750章 步步緊逼第636章 心手相握第119章 混在北京(3)第864章 信仰的力量第101章 家有仙妻(4)第312章 八仙過海第816章 天才與魔鬼第76章 蠶食鯨吞㊣(2)第567章 對話李大海第824章 金狐、銀狐與花狐第69章 絕色保姆(1)第396章 座上賓第447章 追花尋夢第698章 邪門,還是銀牌?第410章 胡楊淚第494章 比孝子賢孫更孝順第266章 老狼豬哭了第441章 書記與書記的對話第470章 思念苦無藥第779章 神秘手機卡第45章 天網(5)第251章 教父出手(下)第834章 天網恢恢第282章 心中的明燈第556章 小米被盜第408章 諸葛亮借刀殺關羽(上)第401章 吳天放的心兒醉了第891章 娛樂大亨(4)第212章 結繩記事第376章 官員怕熟人第156章 老鴇的哲學(1)第63章 我的叔叔阿姨(2)第941章 以丘吉爾爲榜樣第442章 左膀右臂第405章 官官相衛第796章 長相守,到白頭
第654章 要出高度第268章 美女與野獸第262章 狼來了第877章 英雄末路第326章 曲線救國第701章 紅河谷第919章 好漢打脫牙和血吞第413章 我的最愛第710章 人生抉擇第521章 實施監控(上)第750章 步步緊逼第283章 爲勝利舉杯第602章 金牌女記第817章 人生拐點第755章 卸磨殺驢第480章 誰把海瑞變成了和紳第216章 真正的和諧第88章 小蜜當家㊣(1)第727章 再和真人比年齡第438章 吳天然的憂慮第543章 政治狙擊手第459章 還隱隱作痛第238章 千好萬好,當官最好第372章 一千個被殺的理由第452章 一票險勝第15章 喝花酒(下)第927章 看看姐的能力第588章 掌控全局第489章 昆吾刀第405章 官官相衛第469章 面見部長第507章 兩個13年第9章 文字殺手(下)第102章 家有仙妻(5)第36章 白衣天使(4)第163章 對下要安撫(2)第541章 臺上臺下第297章 千字買笑第557章 情人關係第510章 霸氣內斂第421章 驚天礦難第816章 天才與魔鬼第777章 老粗出人物第313章 五朵警花第152章 我的奮鬥(3)第242章 舉重若輕第212章 結繩記事第110章 走馬上任(5)第719章 借東風第627章 中央很生氣第230章 耳提面命第935章 無解第598章 萬年古橿第599章 姐這一生值了第374章 一面紅旗第756章 黃雀在後第883章 第二政府(下)第178章 必殺令(6)第949章 真實的謊言第318章 笑裡藏刀第730章 與女縣長同泡溫泉第10章 寫作班子(上)第802章 煞有介事第402章 世界上最美的廢墟第750章 步步緊逼第636章 心手相握第119章 混在北京(3)第864章 信仰的力量第101章 家有仙妻(4)第312章 八仙過海第816章 天才與魔鬼第76章 蠶食鯨吞㊣(2)第567章 對話李大海第824章 金狐、銀狐與花狐第69章 絕色保姆(1)第396章 座上賓第447章 追花尋夢第698章 邪門,還是銀牌?第410章 胡楊淚第494章 比孝子賢孫更孝順第266章 老狼豬哭了第441章 書記與書記的對話第470章 思念苦無藥第779章 神秘手機卡第45章 天網(5)第251章 教父出手(下)第834章 天網恢恢第282章 心中的明燈第556章 小米被盜第408章 諸葛亮借刀殺關羽(上)第401章 吳天放的心兒醉了第891章 娛樂大亨(4)第212章 結繩記事第376章 官員怕熟人第156章 老鴇的哲學(1)第63章 我的叔叔阿姨(2)第941章 以丘吉爾爲榜樣第442章 左膀右臂第405章 官官相衛第796章 長相守,到白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