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四章 羣英會的落幕

“短短一句話,艾夫人就爲之神色大變。然而,不管她如何仔細端詳,都難能從楊進周臉上看出什麼端倪來,只能儘量整理了心緒,可交叉放在身前的雙手仍舊有些微微顫抖。

“楊大人這是哪裡話,我一個婦道人家,怎會與鎮海衛的軍官有什麼聯繫?”

“大人若真的是不認識沙大人,怎麼會單憑一個沙字就想到了鎮海衛?須知崇明沙所不單單駐紮着鎮海衛,還有其他兵馬,姓沙的指揮使也不僅僅只有一個人。”見艾夫人面色煞白,卻緊咬嘴脣沒答話,大約是一時半會不知道該如何應付,楊進周只覺得這幾天一路奔波忙碌都沒有白費功夫,當即淡淡地說,“好教夫人得知,那位沙指揮(勾)結海寇圖謀不軌,兼且事到臨頭仍是冥頑不靈,已經被我斬於刀下。鎮海衛某些和賊寇沆瀣一氣的軍官已然全數拿問,將以軍法律例懲治。”

倘若說剛剛頭一句話讓艾夫人心神大震,那麼此時此刻,這一番話就好似晴天霹靂一般,砸得她連動彈都難能。看着楊進周那張玟絲不動的臉,她很想反脣相譏,可偏巧喉嚨口噎得慌,那一顆心更是堵得難受。因而,她只能用最兇狠的目光瞪着眼前的這個男人,恨不得把人就這麼吞下去。

好半晌,她才終於憋出了一句話,聲音卻變得異常沙啞:“楊大人爲什麼和我說這些?”

“因爲夫人乃是相關者。”楊進周絲毫沒有拐彎抹角的意思,見艾夫人聞聲竟是往後頭退了一步,原本就緊張僵硬的臉上,嘴角甚至還抽搐了起來,他又冷冷補充道,“所以,夫人如果沒事,但請不要離開金陵書院,否則後果自負。”

說到這裡,他纔對一旁那聽得若有所思的總旗說道:“剛剛你做得很好。就說是本鎮地軍令,從今天起,比照之前的守備,人數增加一倍,進出人等全都要先行查驗過。”

那總旗雖是對剛剛親隨的一句低三下四極爲惱火,可也知道自家這些弟兄和金陵書院的大人物不能相提並論,原本已經準備忍氣吞聲。可此時此刻楊進周這樣吩咐了,他不(禁)倒吸一口涼氣,繼而慌忙單膝跪下行了軍禮。

“大人放心,卑職一定盡忠職守,連一隻蚊子別人都休想夾帶進出!”

楊進周滿意地點了點頭,隨即看也不看艾夫人一眼,徑直從來路走了。當走過街角,山門那邊的視線再難企及時,他方纔往路邊的一個小茶攤走了過去,見裡頭端坐着的一今年輕人笑眯眯地站起身相迎,他便衝身後擺了擺手,旋即快步走了上去。

“殿下。”

“一回來就勞煩楊大人往這地方走了一遭,辛苦辛苦。”荊王笑容耳掬地雙手捧了一碗茶遞了過去,不由分說地塞進了楊進周手裡,“借huā獻佛,這是攤主特意炮製的涼茶,楊大人先喝一杯解解渴去去乏,接着再說話。

瞟了一眼那個遠遠躲在角落裡滿臉惶恐的攤主,楊進周又低頭看了一眼那顏色黑亮的涼茶,眼角餘光瞥見荊王后頭的兩個從人滿臉無奈,他這才一口氣把這碗茶喝乾淨了。那種清亮溫潤的感覺和微苦帶甜的滋味夾雜在一起,他放下茶碗的時候,臉色已經恢復了正常。

“多謝殿下。”

“哪裡哪裡,是我要多謝楊大人。”荊王見楊進周皺了皺眉,便誠懇地說道,“去鎮海衛只得你一個,在營地裡彈壓立威更是難上加難,多虧你把事情都做成了”南京城這邊方纔能如此順遂。更何況之前我倆回來遇到海寇那一次,我還不曾謝過你的救命之恩。再說了”你只因爲我一句話就馬不停蹄到了這裡,都不曾向我這個浪蕩皇子多問半個字,我哪能不感念?”

楊進周聽荊王前頭的話還算一板一眼,最後一句卻本(性)畢(露),他不得不打斷了這位接下來有可能的滔滔不絕:“殿下言重了,殿下代天巡狩,我奉命而行本就是應當的。至於此去鎮海衛以及之前的同行,也都是該當之事。之前只是來不及問,如今殿下可否賜告,爲何讓我去向那位艾夫人說上這麼一番話?”

“你什麼都好,就是太正經了。”荊王無可奈何地一攤手,隨即似笑非笑地說,“讓你去見那位夫人,告訴她那麼一件事,自然是爲了讓她明白”她最大的倚仗已經沒了。之前金陵書院逐出了那麼一些人,結果另外三大書院被羅世子輕而易舉地說動,立時三刻把人全都招了進去,甚至還聯名爲他們正名,再加上老馮和老葉一塊拿下子何明欽,你家夫人又給他添上了確鑿的罪證……嘖嘖,金陵書院已經到了這份上,哪怕那塊招牌還是金字招牌,也總應該付出一點代價了!所以,這一次哪怕這個女人能保住自個,山長院長卻一定得換人!”

“事到如今,此事當已成定局。”說到這裡,楊進周便衝荊王拱了拱手:“時候不早了,我也應當回衙門了。殿下白龍魚服,也請不要在外頭再作停留”和我一道回去如何?”

這說話的人要是換成羅旭,荊王少不得要嬉皮笑臉設法拖延;要是換成蕭朗,幾句打趣戲謔就能把人氣得扭頭就走;然而,面對着面色沉肅的楊進周,他卻知道這會兒就是說什麼別的也沒用,和那兩隻眼睛對視了一會,最終無可奈何地點了點頭。

“好好,依你就是!”

話音剛落,就只聽一陣急促的馬蹄聲由遠處而來。隨行荊王的那些親衛和楊進周的親兵立時訓練有素地散開,而守衛在街口的人已經叱喝着攔了上去。不多時,街口傳來了一長二短的呼哨,緊跟着人就被放了進來。見這情形,眯縫着眼睛往那邊打量的荊王便笑着衝自己那羣親衛擺了擺手。

“好了好了,都別緊張了,既然在街口就放了行,看那裝束,必然是蕭郎無疑。”

說話間,那一騎人已經是匆匆馳近。尚未近前”那馬上的騎手就勒馬急停,不待馬停穩就從上頭一躍而下,隨即疾步上了前。見荊王笑容可掬地迎了上來”他立時避開兩步,隨即方纔看向了楊進周,面上(露)出了毫不掩飾的高興。

“楊兄可是回來了!”

“咦,蕭郎你這是衝着楊大人來的?”

蕭朗沒好氣地斜睨了荊王一眼,繼而尊看着楊進周說:……始夫人下午和我說話時,提到過去年頭裡京師那些事,那時候亦是惡訊頻傳,說是她這幾天也總是心驚(肉)跳。我知道伯母嘴上不說,亦是心中擔憂,所以還想請殿下來打聽打聽你究竟要幾時回來。如今你回來了”她們總算能放心了。”

“去年頭裡京師那些事……”

荊王見楊進周聞言一愣,知道他還不知道此前發生在總兵府門前的事,當即低聲把前因後果大略提了提。楊進週一言不發地聽完這些,突然回頭看了看自己先前過來的方向,沉聲說道:“殿下之前讓我對那位艾夫人說了那些話,可曾想過,若是她因激憤一時想不開……”

“那個女人會想不開?”荊王恥笑一聲,啪的一聲打開了手中的扇子,輕蔑地說,“在那個女人心目中,沒有什麼比自己更重要,就算是她再怎麼慍怒,也只會在別人身上下文章,斷然不會對自己……”

蕭朗聽荊王說得頭頭是道”偏偏就沒體會到最重要的一層意思,不(禁)不耐煩地打斷了荊王的話:“殿下,楊兄的意思是,如果那位艾夫人背後有人,那麼這時候就該下手了!”

此時此刻,荊王方纔一下子恍然大悟。他素來極其聰明,因而剛剛只是從自己的角度來看艾夫人的行爲舉止”一時半會就忘了江南這邊固然是本,但朝廷那邊還有衆多出身金陵書院的大佬是表。深深吸了一。氣後”他就立時轉身看着身後的那幾個親衛”一個眼色把人都叫了上前。

斟酌片刻,他就一字一句地吩咐道:“立時知會書院裡頭的暗線,給我盯着些。艾世傑是聰明人,對他挑明瞭,他哪怕不是山長,也仍然是江南大儒,別臨老了還不要自己名聲。

要是他答應,就留在他身邊守備看護!要是他和他那夫人有什麼不測,讓他們提頭來見!”

見幾個親衛迅疾無倫地消失在了視線之中,荊王斜睨了一眼楊進周和蕭朗,見兩人正在一塊低聲交談着什麼,彷彿誰都沒在意他剛剛這吩咐這語氣,於是忍不住摩挲了一下尚未正式蓄鬚的下巴。相比那位年長了幾歲,開始在人前刻意扮年長成熟的兄長晉王,他總覺得揪着鬍鬚想主意的樣子太難看了些。

“好了,未雨綢繆的事情已經做了,這太陽既然已經落山了,咱們也回去吧。說不得羅世子已經回來了,到時候四個人難得湊齊,不但可以喝酒談心,還可以推推牌九鬆乏鬆乏,這人生在世,總得一張一弛不是?”

話音剛落,他就遭到了蕭朗鄙視的目光,見楊進周徑直上前去牽馬,他這才喟然用食指輕輕撫了撫鼻翼,嘿然笑道:“咳咳,算我說錯了還不行嗎?我這不是忘了他如今是小別勝新婚。他不行,你們兩位世子爺卻是有空,慶功宴還得等幾天,可今晚上喝頓慶功酒總行吧?”

慶功酒……蕭朗看着笑吟吟的荊王,到了嘴邊的譏嘲又吞了回去。雖說這並不是什麼真刀真槍的硬仗,但兇險卻猶有過之。事到如今,只要能順利收尾,這頓慶功酒卻是應該的。只不過,應該慶功的除了他們這些男人,也該少不得陳瀾纔是!

………………”……”……,總兵府正門。

頭一天江家十八老爺上門鬧事讓四個門子一個個全都緊繃了神經,可自打街頭戒嚴了之後,他們就輕鬆了許多。雖不至於沒事閒磕牙聊天,可站在門前也不必耳聽六路眼觀八方,換班的時候臉上笑容也多了。這會兒太陽已經差不多完全落山了,四個人自是同時出來掛燈籠,又安排前院的雜役小廝將平日出入的東西角門關閉一半。

正忙碌着”一個門子突然瞥見一行騎馬的人從長街一側過來,一溜小跑到了門前,爲首的那個正是威國公世子羅旭。只見他到了西角門前緩緩停下,勒住繮繩問道:“天都黑了,這時候都有誰回來了?”

“回稟羅世子,荊王殿下還沒回來,蕭世子一個時辰前剛出去。”那門子連忙點頭哈腰地答了兩句”見羅旭沉吟不語,他連忙又補充道,“大人雖然也還沒回來,可已經讓丁小哥送了。信回來,說是人已經進了城,所以這會兒內院和廚房都在忙碌呢。”,“哦,楊兄他回來了?”,羅旭正在琢磨蕭朗這太陽落山的時候還匆匆出門,是不是又有什麼控制不了的事態”聽到後頭一句話頓時大喜。丟下馬鞭跳下馬正要從西角門進去,他就聽到自己瞪剛過來的方向彷彿又有陣陣馬蹄聲傳來。回頭去瞧時,他就看見一大隊人從街角掠了進來,後頭揚起了大片煙塵。眯縫眼睛仔仔細細一瞧,他就認出了頭前的那三個,立時絕了此時就這麼進門去的打算。於是,等到來人在下馬石前停穩了”他就好整以暇地迎了上前。

“這可正是無巧不成書啊!想不到大家都碰在一塊了!”

“正好正好,大事都辦成了,今晚上咱們可以不醉無歸!”荊王話雖這麼說,可是在蕭朗的目光下,仍是少不得改口道,“當然”楊兄儘管先去見尊夫人!”

楊進周彷彿沒聽見荊王這話裡頭的戲謔,衝他和羅旭蕭朗拱了拱手,立時腳步輕快地進了門。然而,他走得快,別人卻也不慢”沒走幾步他就覺察到身後那幾個腳步聲。因而,當繞過影壁穿過第一道屏門的時候,他忍不住停下了步子,凌厲的目光在身後兩人的臉上一掃,卻略過了落後幾步的蕭朗。

“殿下和羅世子跟着我幹什麼?”

“自然是去拜會太夫人和尊夫人。”荊王笑眯眯地眨了眨眼睛”隨即自然而然地說”“此次江南之行,若沒有太夫人和尊夫人鼎力相助,也不至於像如今這樣小波折不斷,大處卻順順當當,所以如今雖還不到開慶功宴的時候,大夥卻也可以聚一聚賀一賀。”說到這裡,他彷彿生怕楊進周反對似的,似笑非笑地說,“,這是江南不是集師,對男女之別並未有那等嚴苛。若是楊大人認爲不便,那隻好……”

“這種激將法,殿下就不要在我面前用了。殿下要見家母和內子不妨同來,但聚賀之類就不必了,太過招搖。”

客客氣氣地說了這番話,楊進周就虛手做了個請的姿勢。見到王果然笑吟吟地跨前幾步走在前頭,他立時拔腿跟上,心中不無被人敗興的惱火。

而後頭的羅旭見荊王上前和楊進周並行,口中更是不知道絮絮叨叨正說着什麼,索(性)又落後幾步等蕭朗上前,方纔舉步並行。因而,當看到蕭朗面上流(露)出那一縷無奈且不滿的氣息時,心中一動的他便自來熟地伸手勾住了蕭朗的肩膀,隨即低低地說出了一番話。

“蕭世子可知道,雖說咱們兩個下江南是奉聖命,但經歷過這麼一樁事情之後,就算是上了荊王殿下的船了?”

蕭朗極不習慣別人這樣靠近自己,此時想要掙脫時卻偏偏聽見這樣的話,眼神中頓時流(露)出一種難以名狀的銳利來:“羅世子這是什麼意思?”

“我從天津衛出發之前,曾經見過晉王殿下的人,是奉命來招攬的。”羅旭見蕭朗氣息微微一亂”但很快就完全恢復了過來,他便聳肩一笑道”“那說客的本事很不錯,從功高震主說到羅家根基淺薄,再說到立長立貴的立儲常規,總而言之是本事用盡,最後卻被我搪塞了回去。要照我的本意”這渾水是不想趟的,可沒想到江南這邊的情形……總之,咱們是奉聖命捅了一個最大的馬蜂窩,而那些既得利益受害的人要找回場子,自然只有扶起一個人來和荊王唱唱對臺戲,你可明白?”

蕭朗哪怕是從前涉世不深,但該有的東西還是都學過,更何況他在江南這些日子所見所聞所歷都遠勝過他從前讀史聽史。因而只是一琢磨,他就深深吸了一口氣,隨即澀聲說道:“皇上春秋鼎盛,縱使有所決斷,說不定不會就此立儲,就算立了儲,荊王殿下非長非貴……至於我們,這一層關係撇都撇不清”你是不是這意思?”

“沒錯。”羅旭面(露)欣然,竟是在蕭朗的肩膀上輕輕拍了拍,“你別怪我交淺言深就好,要換成了別人,我絕不會說這話。而且,皇上也不會一直把晉王殿下撂在皇陵,不留着一塊磨刀石,皇上春秋鼎盛,有些事難免不便。只不過磨刀石雖好,有時候也會直接把刀磨折了。”

見羅旭說完這話就鬆開了手,隨即揹着手慢悠悠往前走去,蕭朗突然疾步追上,竟是在他身側低聲問道:“那楊兄呢?”

“楊兄?楊兄和我們不同,汝寧伯府已經煙消雲散了,咱們兩個後頭還都有父親和父親的人脈在,他就只有聖眷。咱們都是辦完事情就要離開江南的,他卻興許還要在這兒留上三年五載。所以,他對荊王始終是公事公辦,你不覺得麼?”

“哼別人……,…”

“別人怎樣不要緊,要緊的是皇上怎麼看。你別忘了,曲公公人還在這裡。蕭賢弟,你別隻顧着別人,先想想自己吧。恕我說一句實話,鎮東侯府在奴兒干城一直撐到現在,想來日子並不是那麼好過的”所以鎮東侯纔會將夫人送來京城,又是允諾開航,又是提請讓朝廷派文官。如此一來,你該給自己日後打算打算了。”

自從得到楊進週迴來的消息,內院的女人們臉上就洋溢着喜悅的歡笑,尤其是鬆了一口氣的江氏和陳瀾婆媳更是如此。然而,當得知荊王竟是跟隨了楊進週一起來,兩人你眼看我眼,不免都有些莫名其妙。只是人都來了,陳瀾自是上前攙扶了江氏出門。只來不及降階相迎”人就已經到了面前來。

“太夫人”楊夫人。”

荊王伸手虛扶了要下拜的兩人,這才含笑說道:“今次來,一是因爲楊大人回來,所以藉機來見二位,道!聲謝意;二來,是因爲我已經接了父皇旨意,今天晚上立刻就走。”

此話一出,不但江氏和陳瀾大吃一驚,就連一旁的楊進周,後頭跟進來的羅旭蕭朗,全都是滿臉的不可思議。外頭起先傳言說荊王接到聖命要回京,因而一時間對頭方纔會使出(陰)手的同時,滿心以爲京中壓力過大,荊王不得不走,於是生出了大意,結果卻一招算錯滿盤皆輸。他們這些知情者無不以爲這是流言,誰知道荊王此時竟確認了這是實情。

因而,陳瀾在最初的驚愕過後,連忙將荊王和其他人一塊請進了屋子,又把伺候的人都遣了出去,再讓雲姑姑和柳姑姑在外頭門口看守。果然,荊王入座之後就彷彿漫不經心似的說:“事實上,我十天前就應該走了,南洋那邊的諸國使節已經從天津衛上京,旨意那時候就來了,是我請曲公公替我擋了一擋。嗯來到了金陵書院的那位信使知道準確訊息,這才能夠安之若素。雖說我回京後說不得要吃掛落,但總比事情做到一半卻收手來得強。”

說着,他就站起來衝着在座衆人團團一揖。其他人在最初的驚愕過後,自是紛紛起身還禮不迭,而他便這麼站在那裡說:“剩下來的事情就拜託諸位了,尤其是楊大人。羅世子和蕭世子大約逗留不了多久,唯有你不是一時半會能回京的。江南這邊雖看似無外敵,但內憂隱患重重,哪怕是此次定下大局,接下來的收拾功夫仍是不小。

楊進周點了點頭,言簡意垓地說:“殿下放心就是。”

“羅世子就不用我多說了,那三家書院如今是恨不得你給他們使勁撐腰,自然不會壞你的事。”荊王見羅旭頜首微笑”這纔看向了蕭朗,臉上閃過一絲複雜的情緒,隨即才嘿然笑道,“蕭世子這回隨我下江南,鞍前馬後做的都是最瑣碎卻最繁雜的勾當,還累得你受傷,我實在是虧欠良多。未得旨意,你在江南再多留e些時日吧,這和打仗不一樣,多多看看聽聽,於你將來大有裨益。”

對三個男人吩咐完,他最後才走上前去,對江氏和陳瀾都是鄭重一揖。見婆媳兩人都是連忙退避一旁,他這才一字一句地說道:“此次能馬到功成,多虧了太夫人和楊夫人撐持援助,而這又不是可以大書特書張揚出去的,沒法子讓天下人知曉巾幗睿智。只不過,我這一走萬事安寧,二位也能過上輕鬆些的日子了。”

和每個人笑吟吟說了一席話,再飲過一杯水酒,荊王便在一衆親衛的簇擁下消失在了夜色當中。

第一卷 京華侯門 第四十章 王府盛會(二)第一百七十一章 天長地久有時盡,執手低語意深長第四百二十章 一別經年,人各不同第六十一章 婚約(中)第三百三十八章 萬乘之君,知人之明第三百八十章 手腕高明,冷暖自知第四百六十八章 借勢第五百零七章末日(四)第二百二十七章 千金爲說客(下)第四百零五章 形勢比人強,不得不低頭第三百一十章 易得一日閒,難得百年歸第二百八十五章 跪!第三百五十七章 桃源空空,郎心如玉第一百四十四章 是人皆有氣性,恐有算計傷人第一百六十章 蕙質蘭心巧思量,內外應對皆得宜第八十四章 賜宅賜銀,不若四字御言第454章 分家(五)第三百三十章 運籌帷幄,塵埃落定第二百七十二章 姐夫省心,聖心獨運第二百八十八章 牽腸掛肚,反擊開始第三百九十一章 名門氣度,將門才女第三百八十一章 平安信?公主劍!第三百零九章 事紛紛第九十三章 兩府邀約第三百一十二章 心狠手辣,忍無可忍第三百六十二章 嘆如畫江山,誰可爭雄;看夫唱婦隨,何家無憂第四百零六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第一百二十六章 得志便猖狂第一百七十七章 議乾親擬大張旗鼓,論大捷嘆箇中隱情第一卷 京華侯門 第二十八章 不見第一卷 京華侯門 第三十五章 婚事第四百三十四章 兒女親家第一百六十章 蕙質蘭心巧思量,內外應對皆得宜第二百七十一章 寒冬裡的春光第二百五十一章 探秘龍泉庵(下)第二百二十七章 千金爲說客(下)第一百九十五章 喜慶,夫家第三百一十六章 默契(上)第七十章 高門嫁女,低門娶婦第454章 分家(五)第491章 博弈第三百二十六章 日久天長情深重,姊妹交心逢王侯第一卷 京華侯門 第七章 晉王妃第二百四十八章 率性第一百九十六章 祖孫,翁婿第一卷 京華侯門 第十四章 事發第440章上位第479章 逼王(二)第二百七十一章 寒冬裡的春光第三百四十五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一卷 京華侯門 第二章 探視第一百三十八章 連消帶打,立足根基第二百七十三章 鐵骨柔情第三百三十一章 禍?福?第四百零三章 羣英薈萃第一百九十八章 恩怨情仇第三百一十章 易得一日閒,難得百年歸第三百八十九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一百六十八章 殺伐果斷,再見御筆第一百七十七章 議乾親擬大張旗鼓,論大捷嘆箇中隱情第八十一章 授人以漁,再聞驚訊第三百一十九章 凌厲(下)第三百四十章 恩漸消陳瑛失意,風雪夜大局已定第一百三十四章 倏爾伏屍,驚弓之鳥第一百三十一章 山窮水盡處,翩翩貴人來第三百二十六章 日久天長情深重,姊妹交心逢王侯第四百八十四章 決裂(二)第三百三十一章 禍?福?第四百零五章 形勢比人強,不得不低頭第三百三十八章 萬乘之君,知人之明第八十一章 授人以漁,再聞驚訊第兩百零一章 同心同德第三百八十七章 天子激賞,明察秋毫第一百二十一章 新妃(四)第三百八十九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一卷 京華侯門 第九章 親疏第一百八十六章 姐弟遇雙英,祝壽逢入閣!第一卷 京華侯門 第二十九章 撞見第一百零九章 烈火烹油,鮮花着錦(下)第一百二十一章 新妃(四)第五百一十二章 父子同心第一百一十章 圖窮匕見(上)第八十章 此消彼長,婚事助力第479章 逼王(二)第三百二十章 惺惺相惜第二百五十一章 探秘龍泉庵(下)第一百二十一章 新妃(四)第二百六十七章 天子偏愛,無名有份第五十三章 貴人(下)第458章 新家第三百八十章 手腕高明,冷暖自知第一百零八章 烈火烹油,鮮花着錦(上)第一卷 京華侯門 第十四章 事發第421章 張弓遞箭,御賜勳衛第一百九十八章 恩怨情仇第四百三十二章 寒冬卻道春意暖第兩百章 恰是一見如故,始信一點靈犀第三百八十一章 平安信?公主劍!第一百八十一章 姐弟議婚事,宮中驚訊來第一百一十六章 一夜驚風雨,花落知多少(中)
第一卷 京華侯門 第四十章 王府盛會(二)第一百七十一章 天長地久有時盡,執手低語意深長第四百二十章 一別經年,人各不同第六十一章 婚約(中)第三百三十八章 萬乘之君,知人之明第三百八十章 手腕高明,冷暖自知第四百六十八章 借勢第五百零七章末日(四)第二百二十七章 千金爲說客(下)第四百零五章 形勢比人強,不得不低頭第三百一十章 易得一日閒,難得百年歸第二百八十五章 跪!第三百五十七章 桃源空空,郎心如玉第一百四十四章 是人皆有氣性,恐有算計傷人第一百六十章 蕙質蘭心巧思量,內外應對皆得宜第八十四章 賜宅賜銀,不若四字御言第454章 分家(五)第三百三十章 運籌帷幄,塵埃落定第二百七十二章 姐夫省心,聖心獨運第二百八十八章 牽腸掛肚,反擊開始第三百九十一章 名門氣度,將門才女第三百八十一章 平安信?公主劍!第三百零九章 事紛紛第九十三章 兩府邀約第三百一十二章 心狠手辣,忍無可忍第三百六十二章 嘆如畫江山,誰可爭雄;看夫唱婦隨,何家無憂第四百零六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第一百二十六章 得志便猖狂第一百七十七章 議乾親擬大張旗鼓,論大捷嘆箇中隱情第一卷 京華侯門 第二十八章 不見第一卷 京華侯門 第三十五章 婚事第四百三十四章 兒女親家第一百六十章 蕙質蘭心巧思量,內外應對皆得宜第二百七十一章 寒冬裡的春光第二百五十一章 探秘龍泉庵(下)第二百二十七章 千金爲說客(下)第一百九十五章 喜慶,夫家第三百一十六章 默契(上)第七十章 高門嫁女,低門娶婦第454章 分家(五)第491章 博弈第三百二十六章 日久天長情深重,姊妹交心逢王侯第一卷 京華侯門 第七章 晉王妃第二百四十八章 率性第一百九十六章 祖孫,翁婿第一卷 京華侯門 第十四章 事發第440章上位第479章 逼王(二)第二百七十一章 寒冬裡的春光第三百四十五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一卷 京華侯門 第二章 探視第一百三十八章 連消帶打,立足根基第二百七十三章 鐵骨柔情第三百三十一章 禍?福?第四百零三章 羣英薈萃第一百九十八章 恩怨情仇第三百一十章 易得一日閒,難得百年歸第三百八十九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一百六十八章 殺伐果斷,再見御筆第一百七十七章 議乾親擬大張旗鼓,論大捷嘆箇中隱情第八十一章 授人以漁,再聞驚訊第三百一十九章 凌厲(下)第三百四十章 恩漸消陳瑛失意,風雪夜大局已定第一百三十四章 倏爾伏屍,驚弓之鳥第一百三十一章 山窮水盡處,翩翩貴人來第三百二十六章 日久天長情深重,姊妹交心逢王侯第四百八十四章 決裂(二)第三百三十一章 禍?福?第四百零五章 形勢比人強,不得不低頭第三百三十八章 萬乘之君,知人之明第八十一章 授人以漁,再聞驚訊第兩百零一章 同心同德第三百八十七章 天子激賞,明察秋毫第一百二十一章 新妃(四)第三百八十九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一卷 京華侯門 第九章 親疏第一百八十六章 姐弟遇雙英,祝壽逢入閣!第一卷 京華侯門 第二十九章 撞見第一百零九章 烈火烹油,鮮花着錦(下)第一百二十一章 新妃(四)第五百一十二章 父子同心第一百一十章 圖窮匕見(上)第八十章 此消彼長,婚事助力第479章 逼王(二)第三百二十章 惺惺相惜第二百五十一章 探秘龍泉庵(下)第一百二十一章 新妃(四)第二百六十七章 天子偏愛,無名有份第五十三章 貴人(下)第458章 新家第三百八十章 手腕高明,冷暖自知第一百零八章 烈火烹油,鮮花着錦(上)第一卷 京華侯門 第十四章 事發第421章 張弓遞箭,御賜勳衛第一百九十八章 恩怨情仇第四百三十二章 寒冬卻道春意暖第兩百章 恰是一見如故,始信一點靈犀第三百八十一章 平安信?公主劍!第一百八十一章 姐弟議婚事,宮中驚訊來第一百一十六章 一夜驚風雨,花落知多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