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武漢會戰意外結局

石門失守徹底令梅津美治郎亂了章法,這打仗打的是人,打的更是錢糧彈藥。現在日軍在太原城裡的彈藥雖然還有部分庫存,但是想要支撐六七萬大軍長時間作戰,相差的數量可不是一星半點。短時間還好說,但是如果時間長了,那問題可就大發了。

這可和小部隊不一樣,小部隊尚可以用空投的方式來解決,但是數萬大軍所需要的彈藥那可不是幾架幾十架戰機所能解決的。況且眼下不同往日,以往中國軍隊缺乏空中戰力,日軍區區幾十架上百架戰機就控制了中國的制空權。掌握了制空權的日軍可以隨時隨地向任何一支被困的軍隊投放足量的彈藥,彈盡糧絕似乎離日軍很遙遠。

但是現在不一樣了,中國軍隊的空中力量雖然依然比不上日軍,但是就戰機數量而言卻並不比日軍少多少,缺的只是飛行員的戰鬥經驗。然而戰鬥經驗這種東西說難也難,說好解決也容易,這幾次大空戰下來第八戰區的空中力量雖然折損了小三分之一,但是戰鬥力卻提高的極爲迅速,一些新式的作戰方式令日軍大吃苦頭,叫苦不迭。

陳鋒已經判斷出來了,日軍很可能會向山西的日軍進行物資空投,所以當即將歸綏機場的所有戰機都調到了大同機場,而且還在日軍機場旁邊埋了眼線,只要看到日軍飛機起飛就立即用無線電報告給大同方向,然後派出戰機攔截。

效果非常不錯,僅僅一天的時間,日軍的航空兵團就被擊落70多架運輸機和17架戰鬥機,而北方空軍只損失了不到二十架戰鬥機,而且飛行員絕大多數都平安回來了,戰果輝煌。

12月12日上午。日軍獨立混成第三旅團抵達石門外圍,然後迅速向石門守軍發動進攻,旅團長佐佐木倒一少將甚至親自上陣指揮,戰鬥十分激烈。13日下午第32師團終於抵達元氏,其前鋒一個特混聯隊已經直指欒城,大戰一觸即發。

石門守軍雖然壓力不小,但是楊毅卻並不擔心。現在他們據城而守,日軍處於佯攻的不利態勢,更重要的是,由於日軍走的實在是太着急了,所以並沒有攜帶多少重火力,像什麼攻城重炮之類的東西一樣也沒有。工程不過是個笑話而已。

況且總座給他們的任務雖然是守城,但是卻沒有讓他們死守下去,最多一個星期,一個星期後如果山西的鬼子還沒有消滅,而且到時候日軍還在瘋狂進攻石門的話,那麼楊毅可以帶着部隊撤退轉移。

儘管如此,楊毅還是做好了完全的準備。日軍這次派來攻打石門的可都是華北方面軍的精銳,一個師團一個旅團的兵力已經不比石門的守軍少多少了,另外還有一個甲等師團正在趕來的路上,如果不小心應對的話,還真有可能吃大虧。

石門戰役爆發之際,第八戰區兩支部隊卻推進的十分順利,梅津美治郎大將規劃的鐵三角基本上沒有起多大的作用就被李文生和李逸風兩支部隊給撕碎了,日軍第四師團終於撐不住了。丟下陣地倉皇而逃,此時兩萬多日僞軍都龜縮進了忻口,打算嚴防死守。儘管這樣的結果並不是一心想要做出成績的澤田茂所希望看到的,但是第四師團原本是個什麼東西他比誰都清楚,這次難得的爆發出了一點血性,但是很快就被中國軍隊用飛機大炮以及鋼鐵般的戰鬥意志給澆滅了。

事已至此,澤田茂也無話可說。畢竟他已經盡力了,怪就怪那些傢伙都是一羣扶不上牆的爛泥,上不了席面的狗肉。

而在太原以南的作戰中,日軍也是節節敗退。楊愛源和衛立煌的兩路大軍推進順利,按照這個速度,最多三天的時間中國軍隊就會兵臨太原城外。尤其是孫蔚如的第四集團軍,因爲有了傅作義的第35軍的強力增援,大軍已經達到了古交城外,正和第108師團激戰。

山西戰場上的突然糜爛,直接影響了華中方面的戰局。原本已經是強弩之末的第九戰區,在接到二戰區的戰報通報後爆發出了巨大的戰鬥力。原本佔領了廣濟的門戶黃梅的日軍第六師團,在佔領黃梅不足4天,就在五戰區代理司令白崇禧指揮部隊的反攻下重新奪了回來,。儘管那一戰日軍據險死守,還施放大量毒氣,從而給進攻的中國軍隊造成了極其重大的損失。但是憑藉堅強的作戰意志以及大批作戰飛機的協助,黃梅最終還是重新回到了中國人的手裡,日軍第六師團損失很是慘重。

與此同時李品仙兵團收復太湖、潛山,切斷了日軍第6師團的陸上補給線和陸上退路,使稻葉處境艱難。白崇禧抓住機會,指揮正面對峙的28軍、84軍等部隊趁機猛攻,意圖全殲曾在南京大屠殺中犯下累累罪行的第6師團。

白崇禧的佈局雖然高明,但還是低估了日軍的戰鬥力。第6師團據險死守,同時施放大量毒氣,死撐硬頂渡過了難關。儘管如此,第六師團雖然沒有被全殲,但是傷亡極其慘重,基本上已經失去了戰鬥力,尤其是其麾下的兩個作戰旅團幾乎打沒了。

而原本已經在日軍猛攻下搖搖欲墜的田家鎮要塞,守軍在聽到山西中國軍隊已經在戰略上對日軍第一軍完成了合圍的消息後,信心大增,再度讓搖搖欲墜的方向穩固了不少。與此同時第11軍團長李延年命令田家鎮要塞外圍的覃聯芳84軍、張義純48軍和劉汝明68軍立即增援田家鎮要塞。經過三天三夜的進攻,終於迫使波田支隊和今村支隊後撤,田家鎮要塞之危暫時得到了解決。

而在長江南岸的戰鬥中,中國軍隊也頗有斬獲。當西進日軍進攻瑞昌的同時,第106師從九江沿南潯鐵路南犯。守軍第1兵團第29軍團李漢魂和歐震第4軍、李玉堂第8軍等部依託廬山兩側及南潯鐵路北段的有利地形進行頑強抗擊,日軍進攻受挫之後只好轉攻70軍李覺的金官橋陣地,誰知的70軍依託廬山上的天險頑強抵抗,松浦的進攻又受挫了。

日軍第十一軍司令官岡村寧次只得命令日軍第101師團從湖口橫渡鄱陽湖增援,突破第25軍王敬久防線,企圖攻佔星子,協同第106師團企圖攻佔德安,奪取南昌,以保障西進日軍的南側安全。然而第1兵團總司令薛嶽以葉肇第66軍、俞濟時第74軍、第4、陳寶安第29軍等部協同第25軍在德安以北的隘口、馬回嶺地區與之激戰,雙方成膠着狀態。

在戰鬥中,第九戰區的部隊擊傷日101師師團長伊東政喜中將,令日軍的進攻一度中斷。見南潯路進展如此慢,岡村急得要命。通過空中偵察他發現經過一個月的激戰,南潯路與瑞武路之間的防守間隙越來越大,這時派一支奇兵從這個縫隙穿過去突然出現在守軍的背後,那麼南潯路正面20萬中國守軍就有可能被日軍的三個師團合圍。

岡村親自爲松浦籌劃了一切,他把106師團分成五部分,以便能隱蔽地穿過國軍防線的縫隙以及在受攻擊能相互支援。106師團正式開始行動,進至德安西面萬家嶺地區,因地圖失誤而迷路。被薛嶽發現指揮第4、第66、第74軍等部從側後迂迴,將其包圍。日軍第27師一部增援,在萬家嶺西面白水街地區被第32軍等部擊退。中國軍隊發起總攻,激戰三晝夜,多次擊敗日軍反撲。日軍由於孤立無援,補給斷絕,戰至10日,日軍第106師團被殲6000餘人,加上其他幾路部隊的損失,日軍在萬家嶺損失的兵員接近萬人,這相當於第106師團7成左右的兵力。

在連遭兩次殲滅性打擊之後已失去進攻能力,即在南潯路北段地區擔任守備任務,進行休整補充,原定與第101師團進攻南昌的任務被迫取消。

經武漢前線近百萬大軍的浴血奮戰,日軍華中方面軍的強悍進攻終於被遏制住了,至此,長江南岸的日軍被中國軍隊阻擊在南潯路北段。長江以北的日軍則是被阻擊在田家鎮要塞外圍。而在大別山作戰的日軍更是被宋希濂所部阻擊在大別山裡,根本無法穿過大別山作戰,日軍精心佈置的武漢會戰雖然也取得了不錯的戰果,但是始終無法佔領武漢。而大軍又損失慘重急需補充,因此華中方面軍司令官煙俊六無奈下達了暫停攻擊的命令,等援兵到來後再戰,第一次武漢會戰終於落下了帷幕。

武漢會戰懸而又懸的結束,令武漢行營上上下下大大鬆了一口氣,武漢數萬市民自發走上街頭慶祝國民政府勝利保衛住了大武漢。

儘管武漢是保住了,但是何應欽等人還是被這次大戰嚇出了一身冷汗,紛紛請求老蔣移師重慶。同時命令武漢的工廠企業立即搬往大西南,任誰也都能看得出來日軍只是暫時停止了進攻,並不是徹底放棄了武漢。當日軍再次積蓄好力量後攻打武漢,那必將是另一番龍爭虎鬥,不管是何應欽還是陳誠都沒有必勝的把握。

第310章 戰雷(五)第602章 組建文工團第109章 日軍騎兵第四旅團的末日(二)第591章 副委員長第39章 興和縣保衛戰之全殲本田聯隊第389章 秦逸武第391章 重創戰車第三師團第667章 珊瑚海海戰第108章 日軍騎兵第四旅團的末日第602章 組建文工團第346章 失控的中國戰場與波蘭投降第325章 全殲(一)第628章 大東北戰略——美菲軍投降與不期而遇的精銳第360章 美國傳來的好消息第666章 日軍方面的反應第248章 6年義務教育第254章 劉莉的愛情第508章 日本媒體的法西斯化以及日本民意論調第684章 撤兵第95章 後宮淳的陰謀第512章 棒子和鬼子同樣可恨第135章 各有打算第413章 陳鋒的擔心第225章 齊聚塞北第23章 摸底保安團第639章 大東北戰略——陸海軍部的妥協第494章 阿南惟幾第346章 失控的中國戰場與波蘭投降第499章 日軍的反擊計劃第382章 總攻的前奏第38章 興和縣保衛戰之全殲本田聯隊第20章 空手套白狼第442章 反應不一(下)第324章 送上門來的第12師團第264章 陳鐵豹的春天第537章 謀劃綏東第445章 升級第401章 要當爹了第323章 戰事升級第149章 戰車第246章 板垣徵四郎的陰謀第69章 天下名揚(二)第142章 不靠譜的第四師團,第225章 齊聚塞北第685章 大決戰第630章 大東北戰略——大漢魂和大和魂的碰撞(上)第300章 1938年實力評估第48章 基地發展戰略(一)第605章 日本人的支那作戰計劃第110章 日軍騎兵第四旅團的末日第395章 天理昭彰 報應不爽第452章 一面倒的空戰第637章 大東北戰略——東北亞戰區第154章 陳鋒與陳紹寬之間的交易第448章 連鎖反應第159章 撤退第230章 糧食危機第616章 盟軍痛苦的一天(上)第555章 一條不一樣的路(二)第125章 刺殺進行時(五)第252章 許大壯的請求第565章 海軍雄起(五)第502章 老蔣的抗戰策略第577章 自己打自己的嘴巴第301章 彬山元的打算第35章 興和縣保衛戰之擊斃酒井鎬次第155章 揚帆遠航第570章 海軍雄起(十)第158章 戰第37章 興和縣保衛戰之全殲本田聯隊第450章 蘇聯援兵第85章 破局(三)第594章 談判底線第678章 賭博第48章 基地發展戰略(一)第35章 興和縣保衛戰之擊斃酒井鎬次第16章 剽悍的老孃第457章 進軍庫倫第367章 汪僞政權的成立第173章 齊人之福不好享第562章 海軍雄起(二)第457章 進軍庫倫第27章 興和縣保衛戰之偷襲日軍炮兵陣第542章 日本航空兵的犀利反擊第588章 南下重慶第403章 意外之喜第15章 葉赫莉娜的條件第542章 日本航空兵的犀利反擊第612章 亞洲—只有中國在抵抗第442章 反應不一(下)第320章 結盟第537章 謀劃綏東第467章 希特勒的機會第341章 二戰風起好生意第594章 談判底線第227章 重工業基地第302章 小姨子的三個條件第32章 興和保衛戰之節節阻擊第79章 死局(三)第337章 飛機生產線與8.5萬積分
第310章 戰雷(五)第602章 組建文工團第109章 日軍騎兵第四旅團的末日(二)第591章 副委員長第39章 興和縣保衛戰之全殲本田聯隊第389章 秦逸武第391章 重創戰車第三師團第667章 珊瑚海海戰第108章 日軍騎兵第四旅團的末日第602章 組建文工團第346章 失控的中國戰場與波蘭投降第325章 全殲(一)第628章 大東北戰略——美菲軍投降與不期而遇的精銳第360章 美國傳來的好消息第666章 日軍方面的反應第248章 6年義務教育第254章 劉莉的愛情第508章 日本媒體的法西斯化以及日本民意論調第684章 撤兵第95章 後宮淳的陰謀第512章 棒子和鬼子同樣可恨第135章 各有打算第413章 陳鋒的擔心第225章 齊聚塞北第23章 摸底保安團第639章 大東北戰略——陸海軍部的妥協第494章 阿南惟幾第346章 失控的中國戰場與波蘭投降第499章 日軍的反擊計劃第382章 總攻的前奏第38章 興和縣保衛戰之全殲本田聯隊第20章 空手套白狼第442章 反應不一(下)第324章 送上門來的第12師團第264章 陳鐵豹的春天第537章 謀劃綏東第445章 升級第401章 要當爹了第323章 戰事升級第149章 戰車第246章 板垣徵四郎的陰謀第69章 天下名揚(二)第142章 不靠譜的第四師團,第225章 齊聚塞北第685章 大決戰第630章 大東北戰略——大漢魂和大和魂的碰撞(上)第300章 1938年實力評估第48章 基地發展戰略(一)第605章 日本人的支那作戰計劃第110章 日軍騎兵第四旅團的末日第395章 天理昭彰 報應不爽第452章 一面倒的空戰第637章 大東北戰略——東北亞戰區第154章 陳鋒與陳紹寬之間的交易第448章 連鎖反應第159章 撤退第230章 糧食危機第616章 盟軍痛苦的一天(上)第555章 一條不一樣的路(二)第125章 刺殺進行時(五)第252章 許大壯的請求第565章 海軍雄起(五)第502章 老蔣的抗戰策略第577章 自己打自己的嘴巴第301章 彬山元的打算第35章 興和縣保衛戰之擊斃酒井鎬次第155章 揚帆遠航第570章 海軍雄起(十)第158章 戰第37章 興和縣保衛戰之全殲本田聯隊第450章 蘇聯援兵第85章 破局(三)第594章 談判底線第678章 賭博第48章 基地發展戰略(一)第35章 興和縣保衛戰之擊斃酒井鎬次第16章 剽悍的老孃第457章 進軍庫倫第367章 汪僞政權的成立第173章 齊人之福不好享第562章 海軍雄起(二)第457章 進軍庫倫第27章 興和縣保衛戰之偷襲日軍炮兵陣第542章 日本航空兵的犀利反擊第588章 南下重慶第403章 意外之喜第15章 葉赫莉娜的條件第542章 日本航空兵的犀利反擊第612章 亞洲—只有中國在抵抗第442章 反應不一(下)第320章 結盟第537章 謀劃綏東第467章 希特勒的機會第341章 二戰風起好生意第594章 談判底線第227章 重工業基地第302章 小姨子的三個條件第32章 興和保衛戰之節節阻擊第79章 死局(三)第337章 飛機生產線與8.5萬積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