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3章 辭舊歲(上)

二十九過午,在舉行完盛大聚餐之後,京城大小衙門便陸續關門大吉了,官員們開始享受一年最長的假期,要到來年十五之後,纔會重新回衙開印。

也有例外,作爲諸司之首的內閣,會堅持到除夕日,一來,各個衙門最後報上來的奏本,還得進行最後的歸攏,二來要爲來年開年的政務做一準備;第三,也是爲了表示內閣之恪盡職守。

上峰不放假,對下面人就很有壓力。那些處於宮外的衙門還好說,橫豎不照面,先歇一天也無妨。然而和內閣打對門的六科廊,可就不敢先撤了,每每要等到會極門上貼了封條,那些科長科員們才能作鳥獸四散。

以往每年到了除夕這天,六科廊的人都是百無聊賴,啥事兒也沒有,就巴巴等着內閣的人出來。所以往日嚴肅的給事中們,也會難得輕鬆的說笑、聊天、甚至打幾把馬吊。多少年來,年年如此,已經形成慣例。

然而隆慶元年的這個除夕之日,卻顯得分外不同。

六科給事中,在各自科長的率領下,正襟危坐在科廊大廳中。一個個臉上都帶着,與節慶氣氛格格不入的嚴肅。沒有人說話,廳裡一片安靜,只聽到牆角那座西洋鍾,指針在‘嗒嗒’地轉動。

直到那指針指向八點三刻時,吏科都給事中辛自修,帶好暖帽起身道:“出發吧。”於是其餘五名科長、並幾十名科員,便跟着他魚貫走出大廳,排着隊從歸極門往會極門而行,去參加內閣召開的特別會揖。

按先朝傳下的慣例,每月的初一、十五兩次,六科給事中都要到內閣和輔臣作揖見面,稱爲‘會揖’……就是互通聲氣的例會。只是今天這次會揖不倫不類,一是時間不對,大年三十開會,這還是頭一遭;二則內閣次輔李春芳、閣員陳以勤均不在閣,前者偶感風寒,後者則告假回家過年,只有首輔徐階,和閣員張居正出席。

辛自修一幫給事中們,在內閣的朝房中坐定,這才知道李春芳和陳以勤都不會出席,不由更加確定,這次會揖絕不會是例會那麼簡單。應該就像有些人私下說的,是個‘動員會’、‘誓師會’!

衆人心中不由浮現出,這幾日時常議論那些話題:

‘這次政潮洶洶,看似是民意難爲,實則有人在背後推手,要逼徐閣老的宮呢。’

‘就是有人在拿胡宗憲的死大做文章,想把姓高的迎回來!’

‘高黨餘孽,賊心不死,這是要報復徐閣老!報復我們科道!’

終於,朝房中嗡嗡聲漸起,給事中們一個個面現悲壯之色,小聲卻激動的議論道:

‘這次恐怕要比年初那次鬧得還大,徐閣老也不能掉以輕心!’

‘徐閣老對我們向來愛護有加,朝野也早將我們看做徐閣老的人!一旦要讓姓高的回來了,咱們可就慘了!’

‘都察院的同仁已經壞了,我們要是再不反擊,誰來捍衛徐閣老?!’

這一切,都被站在屏風後的張居正看在眼裡,見給事中們果然被自己散佈的謠言,攪得十分不安,卻又不失鬥志。不由暗暗點頭,悄悄退出了朝房。

他順着迴廊,來到首輔值房外,輕輕叩門道:“師相,人都到齊了。”

屋裡的徐階沒有馬上應聲,而是將那本辭呈中,完整的一段寫完。才輕輕擱下筆,吹乾了墨跡,將其收回抽屜,用一把精緻的小鎖釦上。這才沉聲道:“來了。”

“元翁駕到!”門口的司直郎一聲通傳。

衆言官馬上噤聲,肅衣起立,一起向門口處行禮。便見身材不高、面容白皙、略帶憂愁的徐閣老,在玉樹臨風的張閣老的陪伴下,緩緩步入了朝房。

徐階揮手示意衆人坐下,他也在正中空着的主人位子坐了。言官們偷眼瞧去,便見平素和藹可親的徐閣老,此刻臉上沒有一絲笑意,眼角密如蛛網的魚尾紋和那兩道繞嘴的深刻法令,都透着一股凝重憂慮……這也證實了他們的猜測。

張居正也在徐階邊上坐定,捋着保養整齊的鬍鬚,開場白道:“方纔在走廊聽得裡頭嘰嘰喳喳,如何我們一來,就變得鴉雀無聲了?”

辛自修乃六科給事中之首,聞言便欠身恭敬答道:“下官等,方纔在議論時局。”

“哦……”這次是徐閣老說話了,他捻鬚望着辛自修道:“倒要聽聽辛科長的高見。”

“元翁不要故作輕鬆了!”辛自修其實是就是個托兒,聞言慨然道:“現在朝野風浪險惡,其用心更是險惡,竟意欲壞了您的名聲!對您的處境,學生等都感同身受,恨不能將那些暗中作亂的魍魎斬盡殺絕,以解師相之憂!”他是丙辰科進士,可以用這個稱呼。

徐階聽了有些不爽,這個話雖然要說,但這樣毫無鋪墊說出來,效果卻會差很多,不過他顯然多慮了。張居正散佈的謠言效果極佳,一聽說是高拱在暗中搗鬼,言官們根本不用動員,就算拼了老命,也不能讓高肅卿再回來啊!

“是啊元翁,我們給事中深受皇恩、代掌天憲!碰到朝政窳敗、結黨作亂之人,必須拍案而起、犯顏直諫,這不僅是責任、也是道義,否則,會令天下人恥笑的!”另一個給事中王嶽大聲道,不少言官也跟着嚷嚷起來。

見士氣可用,徐階老懷甚慰,擡起雙手微微下壓,讓躁動的言官們安靜下來,才緩緩道:“諸位如此急公好義、奮不顧身,老夫很是感動……”說着滿含感情道:“六科廊都是好樣的,二百年來,不知多少給事中,爲了維護朝綱法度,爲了致君堯舜,爲了天地道義!而被罷官、被判刑、被廷杖,乃至被殺害……毫不誇張的說,你們就是朝廷的脊樑,大明的良心啊!”

被徐階如此一捧,給事中更加頭腦發熱,這時讓他們去死,都會毫不猶豫的。

“元翁說的對……如果沒有你們,恐怕現在嚴黨還會肆虐,那些大奸似忠之徒,還會竊據高位,戕害國民,我大明隆慶新政也就無從談起。”張居正接過話頭,繼續下料道:“方纔辛科長說得也不錯,現在朝野上下,風高浪急,看似是民心所向。但實際上,是有一些別有用心之人,在那裡扇陰風、點鬼火、唯恐天下不亂!”說着聲音變得激昂道:“這是一股妄圖禍亂朝爭、打倒內閣,逼元翁下臺的逆流!諸位都是我大明的中流砥柱,現在朝廷需要你們、內閣需要你們、元翁需要你們,各位又要披掛上陣,滅此朝食了!”

他富有激情的講演,讓言官們徹底熱血沸騰,紛紛按捺不住起身請願道:“:孔曰成仁、孟曰取義,我等全憑元翁吩咐!”

“好好……”徐階也被他們感染了,情緒明顯高昂起來道:“今天找諸位來,正是爲了會商此事。其實之前,辛科長几位便對老夫說要上本,老夫考慮當時的形勢撲朔迷離,讓他們暫且觀望幾天再說。現在看來,再不動手的話,就要大事不妙了……諸君,爲了朝局穩定,爲了‘隆慶新政’能順利實施,又要勞煩諸位了。”

“我們這就上本彈劾高拱老賊,必不叫他得逞!”給事中們紛紛道。

“諸位誤會了,彈劾,就必須做到鐵證如山。”張居正面不改色道:“高肅卿一鄉野村夫,距京城千里之遙,沒有確鑿的證據,貿然進行彈劾,是無法讓皇上、讓朝野相信的。”

“那我們該如何去做?”言官們問道:“總得有個目標吧。”

“現在我在明,敵在暗。兵法有云‘先立於不敗之地,再圖戰而勝之’。”張居正沉聲道:“我們暫時誰也不攻擊,而是要一起呼籲結束混亂,穩定朝局。”

“結束混亂,穩定朝局?”言官們道。

“對,對方要想渾水摸魚,我們則要朔本清源!”張居正雙手一擊道:“只要儘快結束混亂,讓池子裡的水清下來,那些魍魎就無處可躲,淪爲衆矢之的!”

原來不是彈人,言官們聞言一陣失望,旋即又大感放鬆,畢竟大過年的不玩命,上些冠冕堂皇的奏本,既體面又安全,何樂而不爲?

“不要掉以輕心。”張居正諄諄道:“這種奏章不好寫,必須拿出正邪不兩立的氣勢來。讓天下人知道,誰敢破壞安定的局面,誰敢陰謀作亂,就是朝廷公敵,人人共擊之!”

“要讓他們看到,我們衆志成城、同仇敵愾,決不讓些許魍魎,破壞了得來不易的大好局面!”辛自修站起來喊口號道:“給皇上的賀表還沒送去,我們這就回去重寫!”

“也不必着急嘛。”徐閣老終於露出了笑容道:“今兒是大年三十,咱們就不要給皇上添堵了。”

“致君堯舜,刻不容緩!”給事中鬥志昂揚道:“何況改起來並不麻煩!”

“還是要注意語氣的。”徐階叮囑道:“過年討吉祥的時候,有些過火的話,還是留待年後再說吧。”

“是……”給事中們齊聲應下,便都回衙改奏本去了。

會揖結束,給事中都走光了,徐階又露出疲憊的神色,張居正爲他斟茶,輕聲道:“師相,除了這些給事中外,我還聯絡了幾十名各級官員。這麼多人一起上書,必能形成一股壓住他們的風頭。”

“但願如此吧……”徐階點點頭,緩緩道:“王廷相的死,雖然誰也不願看到,但至少眼前幫我們解了圍。”王廷相一死,便給立刻結案創造了機會,雖然不能他前腳一死,後腳就結案。但從陳老公公那裡傳來的消息,皇帝早就厭倦了這冗長的折磨,迫切希望結束這一切。

徐階已經傳下話去,必須在來年正月裡,把所有的程序了結,結束這個令人無語的神仙案。他接着道:“舊亂思定,此乃衆望所歸,這個時候百官上書要求安定不折騰,想必皇上也會贊成的……”頓一頓道:“來年一回來,我就上辭呈。”

“師相……”張居正吃驚道。

“不要擔心。”徐階一擺手道:“老夫還沒到滾蛋的時候,只是要向皇上喊喊痛,施加點壓力罷了。”說着揉揉自己的太陽穴道:“如此,這段差不多就能撐過去了。”

“陳宏可靠嗎?”張居正馬上意識到,徐階要是玩以退爲進,那個老太監就是個關鍵人物。

“問題不大……”徐階有些不確定道:“我試過他兩次,結果都還不錯。”說着自信的笑道:“放心,他就算不幫我說話,皇上也不會動爲師的!”

“儘量還是不要玩火的好……”張居正就像換了個人,變得無比謹慎起來。

徐階卻只道他被整怕了,不以爲意的點點頭,便不再說話。

每年元旦,在京官員都要向皇帝進獻賀表,今年也不會例外。

不過今年這賀表送得夠晚的,直到天都擦黑了,內閣的人才推着個小車,將在京百官的上千份賀表送到司禮監。

司禮監太監自然沒好臉道:“怎麼這麼晚,這都開始放鞭了!”

“送來的晚有什麼辦法。”司直郎一臉無奈道,其實他也鬱悶,這所有的賀表,都一本本的檢查完,看得他噁心想吐,現在能送來,已經是個奇蹟了。

大過年的,太監也不想生事,嘟囔兩句,便收下賀表,將小車推了進去。

裡面司禮監秉筆石公公也等急了,催促道:“這都啥時候,快給皇上送去。”小太監們趕緊將那些賀表,分裝在鋪了黃布的托盤裡。那石公公也上來搭手,黑燈瞎火的,誰也沒看到,他偷偷把一本藏在袖子裡的奏本,擱在了托盤上面了。

第362章 壽宴與菊花第854章 鍾金(上)第567章 算無遺策?絕不存在!第12節 萬般皆下品(下)第66節 較量(下)第853章 我不答應(中)第575章 醫病第734章 陽(上)第548章 氣氛不算融洽第88 九章 君臣第553章 請客第419章 鐵將軍第691章 搭橋第631章 一鳴驚人第90節 最後一課(上)第887章 奪情風波(下)第32節 潮生,我們支持你!(中)第30節 對(下)第142章 化人灘第737章 禮物(中)第586章 真兇第33節 潮生,我們支持你!(下)第869章 暗算(上)第214章 癥結所在第627章 結果第841章 西北望(上)第756章 文章憎命達(下)第821章 白刃不相饒(中)第483章 從此不再恨第308章 夢醒時分第710章 禮部第666章 聖人不死,大盜不止第63節 傳說中的沈氏族學(下)第877章 大政變之決戰紫禁城之巔(上)第851章 對決(中)第271章 三欽差第420章 將軍的妻子與煩惱第768章 上朝嘍(中)第619章 上善若水第108節 徐渭(下)第837章 隆慶新政(下)第82節 過年(上)第821章 白刃不相饒(上)第224章 李默第416章 浮生偷得半日閒第88 九章 衝動的懲罰(中)第495章 交接第422章 大事件第68 九章第877章 大政變之決戰紫禁城之巔(下)第443章 蘇雪的選擇第727章 大人亨否(上)第289章 軟禁中……第391章 吳淞江第905章 中隱(下)第864章 會盟(中)第771章 尚書(上)第496章 富可敵國第832章 所謂朋友(中)第877章 大政變之決戰紫禁城之巔(中)第7節 沈家大院(上)第729章 江南春(上)第536章 神醫進京第841章 西北望(上)第631章 一鳴驚人第713章 遠慮近憂第323章 巔峰對決!!第730章 東南攻略(下)第488章 綁架第813章 神劍出鞘(下)第821章 白刃不相饒(上)第903章 黃金(上)第713章 遠慮近憂第646章 囚徒困境第603章 我來第814章 真相(下)第580章 反應第844章 復東勝(中)第908章 瓊林天下(中)第169章 箭術很重要第873章 隆慶皇帝(中)第223 大明神農氏第795章 不如歸去(上)第823章 辭舊歲(中)第627章 結果第393章 糧食危機第680章 定江王第8 九六章 丁憂(下)第165章 中華豈會無烈士?第874章 賓天(下)第691章 搭橋第921章 君(中)第909章 閹寺雄起(下)第402章 誰說女子不如男第725章 亢龍有悔(上)第272章 提編第502章 不愛紅袍愛藍袍第838章 沙場秋點兵(上)第886章 願在法場證菩提(中)第327章 皇帝恩賜
第362章 壽宴與菊花第854章 鍾金(上)第567章 算無遺策?絕不存在!第12節 萬般皆下品(下)第66節 較量(下)第853章 我不答應(中)第575章 醫病第734章 陽(上)第548章 氣氛不算融洽第88 九章 君臣第553章 請客第419章 鐵將軍第691章 搭橋第631章 一鳴驚人第90節 最後一課(上)第887章 奪情風波(下)第32節 潮生,我們支持你!(中)第30節 對(下)第142章 化人灘第737章 禮物(中)第586章 真兇第33節 潮生,我們支持你!(下)第869章 暗算(上)第214章 癥結所在第627章 結果第841章 西北望(上)第756章 文章憎命達(下)第821章 白刃不相饒(中)第483章 從此不再恨第308章 夢醒時分第710章 禮部第666章 聖人不死,大盜不止第63節 傳說中的沈氏族學(下)第877章 大政變之決戰紫禁城之巔(上)第851章 對決(中)第271章 三欽差第420章 將軍的妻子與煩惱第768章 上朝嘍(中)第619章 上善若水第108節 徐渭(下)第837章 隆慶新政(下)第82節 過年(上)第821章 白刃不相饒(上)第224章 李默第416章 浮生偷得半日閒第88 九章 衝動的懲罰(中)第495章 交接第422章 大事件第68 九章第877章 大政變之決戰紫禁城之巔(下)第443章 蘇雪的選擇第727章 大人亨否(上)第289章 軟禁中……第391章 吳淞江第905章 中隱(下)第864章 會盟(中)第771章 尚書(上)第496章 富可敵國第832章 所謂朋友(中)第877章 大政變之決戰紫禁城之巔(中)第7節 沈家大院(上)第729章 江南春(上)第536章 神醫進京第841章 西北望(上)第631章 一鳴驚人第713章 遠慮近憂第323章 巔峰對決!!第730章 東南攻略(下)第488章 綁架第813章 神劍出鞘(下)第821章 白刃不相饒(上)第903章 黃金(上)第713章 遠慮近憂第646章 囚徒困境第603章 我來第814章 真相(下)第580章 反應第844章 復東勝(中)第908章 瓊林天下(中)第169章 箭術很重要第873章 隆慶皇帝(中)第223 大明神農氏第795章 不如歸去(上)第823章 辭舊歲(中)第627章 結果第393章 糧食危機第680章 定江王第8 九六章 丁憂(下)第165章 中華豈會無烈士?第874章 賓天(下)第691章 搭橋第921章 君(中)第909章 閹寺雄起(下)第402章 誰說女子不如男第725章 亢龍有悔(上)第272章 提編第502章 不愛紅袍愛藍袍第838章 沙場秋點兵(上)第886章 願在法場證菩提(中)第327章 皇帝恩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