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3章 我不答應(中)

思來想去,海瑞提筆給徐階寫了回信,開篇先讚了幾句‘近閱退田冊,益知盛德出人意表’。而後筆鋒一轉,亮明態度道:“但所退不多,再加清理行之可也’,那到底退多少才合適呢?這次他給了個準數——一半!

在海瑞看來,就算退一半,你徐家還有二十多萬畝地,依舊是松江第一財主,夫復何求?若非擔心逼得徐階狗急跳牆、魚死網破,影響了清田大計,以海瑞的脾氣,又怎會容忍如此巨戶在眼前呢?

也許是覺着實在太便宜徐家了,海瑞的語氣不由尖刻起來,最後竟然寫道:‘昔人改父之政,七屋之金須臾而散,公以父改子無所不可。’

接到海瑞的這封回書,徐階笑了,但是笑容裡滿是肅殺之意,他雙手握緊了拳頭,左眉突突閃跳……這海蠻子實在太不明理!竟然如此得寸進尺,竟要自己再退二十萬畝!還說什麼‘昔人改父之政,七屋之金須臾而散,公以父改子無所不可!’雖然沒有直接針對自己,不還是指自己的兒子佔奪太多,讓自己散盡家財,改子之貪退出來麼?

徐閣老終究沒有‘千金散盡還復來’的氣魄,更何況,他也不能再退了。

之前的撤退,是爲了勝利的戰略性後撤,現在要是再退讓,非要讓天下人笑掉大牙了,徐閣老丟不起這個人!決定不再退縮了,他當即給海瑞去了一信,稱自己已將五年之內所置之地,不問原委盡數清退,不知還有哪些田產屬於‘佔奪’,只能請官府自己來查,若查實有據,定當清退?平素百般能忍的徐階,終於忍無可忍,再不退一步了。

徐階的強硬當然是有依據的,因爲從大明律上並無限制私人田產擁有量,只是嚴禁‘欺隱田糧’……只有因隱瞞田數、低報收成影響朝廷的賦稅收入,纔會成爲打擊的對象。而且《大明律》也容許田地買賣,只要‘稅契’完整的田產交易就會受到保護。並且不論什麼原因,只要買賣五年以上,買賣雙方都不得追訴。

現在徐家已將五年之內置田全退,從法理上說,已立於不敗之地,所以徐階有恃無恐!

另一面,他開始頻繁給自己的門生故吏寫信,要他們在適當的時候,一起給海瑞點顏色瞧瞧……

那廂間,海瑞在給徐階回信的同時,就向松江府發出了《退田令》,要求所有被判退田的事主,必須在年前自行退出非法兼併的田地。官府將於隆慶四年正月十五之後,重新丈量登記造冊,到時候若是哪家還未退出,將嚴懲不貸!一場重新分配土地的風暴已經形成,松江府的鄉宦大戶徹底震動了,他們知道,這次真被刀架到脖子上了。

於是再也顧不上避嫌,紛紛來到徐閣老家,請他主持公道。徐階跟他們明說,自己這次是被高拱盯上了,說話非但不管用,還會起反作用,所以只能保持沉默,逆來順受而已……爲今若想自保,只能靠各位自救了。

徐階指望不上,鄉紳們總不能坐以待斃?只好通過各自的渠道,向朝中的關係反饋海瑞在家鄉的作爲……諸如‘鼓動刁民告狀,致使坊間騷動、大戶杜門’,‘與其屈小民,寧屈鄉官,執法不公’;‘不論‘奪佔’與否,以‘自行清退’爲名脅迫鄉官退田’云云,列了許多罪狀送上去。

於是臨近年關的北京城,對海瑞在蘇鬆所作所爲的非議聲漸起……其實之前就不斷有人攻擊海瑞,但都被內閣壓住罷了。但隨着向朝廷告狀的人越來越多,內閣也不能全都蓋着了。好在高拱還算仗義,在海瑞壓力大增的情況下,公開肯定了他的工作態度和取得的成績,只是對其工作方法提出了批評,認爲他應該考慮的更周全些。

然而就在隆慶三年底,一道來自蘇鬆巡按戴鳳翔的彈劾,讓高拱也罩不住了……戴鳳翔在奏疏中,歷數了海瑞的種種罪狀,疏言:‘海瑞這個人,大家都說他是清官是忠誠,我卻發現他沽名釣譽、大奸似忠,貪圖個人名利,禍亂法紀,完全不通爲官之道。任憑刁民肆意訟告鄉紳,無理剝奪他人合法財產,致使民間有‘種肥田不如告瘦狀’的風聞。’又言海瑞其他各項政策也多有弊端,更有‘勾結倭寇’、‘攻陷城池’、‘劫庫斬關’,導致‘行李不通,煙火斷絕’的罪行雲雲。此疏可謂無中生有、造謠污衊者的必備聖經。

然而戴鳳翔是蘇鬆巡按,對於海瑞的所作所爲,自然最有發言權,而且他官聲向來還很不錯,也有清官之名。更重要的是,他的指控也不是全無證據,至少關於海瑞放縱‘刁民誣告鄉紳,無理剝奪他人合法財產’這一條,是人證物證俱在!

其實那些證據,就是當初徐瑛的門客董紀搗鼓出來的……先讓刁民告狀,然後使地主故意被奪產。待判決下來後,那些地主又拿着字據去找按臺大人哭訴,戴鳳翔不知有詐,自然深信不疑……他本來對海瑞一到蘇鬆,就搶盡自己的風頭而不快,更看不上海瑞橫衝直撞的手段,心裡滿懷着偏見。現在見了海某人胡亂判案,導致無辜百姓失產的鐵證,戴巡按焉能不狠狠告他一狀?

這一狀的威力確實太大,連高拱也有些猶疑了。因爲近些日子,海瑞在松江迫害徐閣老的傳聞,已經朝野皆知了。在那些傳聞中,海瑞被說成一個魯莽不知分寸,教條不懂變通的粗人;而徐階則被描述爲一個風燭殘年的可憐老人,在放下權力、歸隱田園後,卻遭到了無情的迫害……更讓高拱鬱悶的是,所有人都認爲海瑞其實只是一把刀,只是他高某人用來整治徐階的工具。這種戲碼雖然狗血,卻最能引人憎憐……憎得是高某人得勢不饒人,竟要趕盡殺絕;憐得是徐閣老,桑榆之年還要蒙難深重。

就連素來不問政務的隆慶皇帝,也不知從哪裡聽說此事,委婉的對高拱談起徐閣老昔年的貢獻,言外之意很明顯,得饒人處且饒人,放過老首輔吧。

高拱有口莫辯,被逼的十分被動,這還是他東山再起後的第一次。

就在這節骨眼上,戴鳳翔的彈章到了,你讓老高如何再袒護海瑞?只能說,先看看海瑞怎麼自辯吧。

果然過不幾日,海瑞的自辯狀到了,依然充滿了鬥志昂揚的海氏風格:‘與戴鳳翔的爭論事小,不能爲朝廷盡到自己的責任則是大事。微臣只是根據皇上的授權而行使有關職權,根本沒有什麼錯誤。只要得到必要支持,我可以在幾個月內使局面徹底改觀。然而現在,賦役未平、軍兵未壯,而‘禁誣告而刁訟未息,禁浮靡而奢侈如初’……’海瑞堅決地說:‘微臣只是負國,鳳翔卻是欺君,兩不寬貸!’請皇帝將他本人和戴鳳翔一併處理革職,以正視聽。

見海瑞死不認錯,那些沉寂多時的御史終於按捺不住,開始紛紛放炮,從個各個角度論證海瑞是個志大才疏、性情偏狹的道德潔癖者。這種人沒有能力守牧一方,應該放在南京給個閒職供着,不能讓他再禍害地方百姓了。

兩京御史相互呼應,一起攻擊,彈劾的奏章如雪片般打在海瑞身上,他不得不按照慣例停職等候處理,轟轟烈烈的退田也不得不停滯下來。那些本來都打算退田的大戶,這下都轉爲觀望,等着海瑞被攆下臺的那天。他們張狂的對那些敢虎口奪食的小民叫囂:‘姓海的撐不到明年開春了,等他一走就讓你們連本帶利還回來!’

小民百姓無不失望之極,一些膽小的開始掉過頭去求饒,甚至約了敗訴的被告一起到官府,希望能把田契再改回去。氣得王錫爵大罵道:“以爲這是過家家呢,想都別想!”讓官兵把公所的門一關,氣呼呼的回了後堂,便見一身便服的海都堂,仍在埋頭整理明年清丈田畝的黃冊。

“都公,您倒是真沉得住氣……”王錫爵不由苦笑道:“若是換了我,就算強迫自己耐住性子,現在也幹不了這麼細的活。”

“時不我待啊,”海瑞頭都不擡,淡淡道:“人停職了,時間可沒停。離着開始清丈田畝,只有不到二十天了,要做的事情還那麼多,不抓緊時間怎麼行?”說着看看他道:“閒話少說,趕緊開工吧。”

“都公……”王錫爵坐在自己的桌前,展開一本田冊,卻真如他所言,實在看不下去,只好再開口道:“您就不擔心,朝廷會撤了您嗎?”

“擔心有什麼用?我這個巡撫本來就是天上掉下來的,沒了也不客氣。”海瑞看完一本田冊,將其整齊的碼放在手邊的箱子裡,突然輕嘆一聲道:“說不擔心,那是假的,不過我擔心的不是別的,而是咱們廢寢忘食幾個月,終於打開了突破口。眼看就要開始了清丈田畝了,如果這時候把我撤掉的話,新換上來的巡撫,會不會另起爐竈,或者乾脆倒退回從前,和那些大戶穿一條褲子呢?”

“應該不會……”說起北京朝廷的事,王錫爵可比海瑞敏銳多了,他微笑道:“只要內閣是高沈張三位說了算,那財稅改革就會是一項國策,而清丈田畝作爲其基礎,更是不能動搖的一步,再困難都得走出去。”猶豫一下,還是低聲道:“就算換個巡撫,他也一樣得在您的路上走下去……因爲您所設計的,已經是一條最好的路了。”

“你這樣一說,我就有信心了。”隨着相處日久,海瑞對王錫爵的信任也劇增,他深知此子不是池中之物。如此年紀,在對時局和人心的判斷上,便高出自己一籌了。收起胡思亂想,海瑞笑笑道:“也更有理由加緊工作了,就算結果再不濟,也是前人栽樹後人乘涼嘛……”說着便繼續埋頭苦幹起來。

看着海瑞日漸消瘦的身影,和明顯花白許多的頭髮,王錫爵的眼睛溼潤了。他與在京城的申時行保持通信,知道照這趨勢發展下去,海大人的蘇鬆巡撫之位,八成就要易主了。

北京紫禁城文淵閣。

面對着雪片般飛來的彈章,張居正終於忍不住提出,是不是先把海瑞調開一段時間,以減輕一下內閣和他自己的壓力。

高拱沉吟不語,他確實快要頂不住了……改革大業剛剛上路,一切千頭萬緒,正需要各方面精誠團結,齊心協力。任何大的爭議和矛盾,都可能引來不必要的麻煩,甚至影響到改革大計。

其實張居正察言觀色,正是看到高拱有妥協之心,纔會提出這個建議的……畢竟他是徐階的繼承人,徐黨的現任掌門,在這種時候,是需要表明立場的。不得不承認,張居正的政治手腕終於爐火純青了,選的這個時候太好了,既不會引起高拱的反感,又能推波助瀾,使高拱下定決心。完事兒後也好回去吹噓,看看,都是我的功勞吧……

如果沒有那個人的話,他肯定就成功了。可惜沒有如果……

高拱沉吟許久後,緩緩道:“你寫封信,問問江南什麼意見吧。”

“這個,”張居正嘴角一抽,心說你還沒把他忘了啊,但絲毫不敢流露出來,趕緊應道:“是……”

“算了。”高拱又道,張居正心中一喜,就是麼,他現在出徵在外,你何必多此一舉。

“還是我親自來寫吧。”高拱接着道。

張居正直翻白眼,暗罵道:‘你丫能不大喘氣嗎?’——

分割——

第二更,最後一天了求啊,票數好寒酸啊,寒冷的冰雨之夜求溫暖……

第567章 算無遺策?絕不存在!第194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第594章 斷頭飯第53節 李縣令(中)第400章 陸績的反擊!!!第727章 大人亨否(上)第885章 大婚(下)第532章 化解第718章 預感第734章 陽(上)第727章 大人亨否(中)第505章 帝國的繼承人第386章 情與法第581章 問長生第609章 老西兒第860章 大明順義王(中)第621章 瓊林樓上第813章 神劍出鞘(中)第37節 海水不可斗量(上)第714章 賑災第732章 幕僚(上)第436章 假戲真做,真戲假做第217章 劫持趙文華的老太太第560章 真相和血書第862章 南中國海(上)第67節 極限(上)第248章 秋闈日第848章 索南嘉措(中)第874章 賓天(中)第880章 逆天(中)第283章 劫殺第237章 蓴鱸之思第906章 茶館(中)第306章 京華春夢第824章 不如歸去(中)第567章 算無遺策?絕不存在!第381章 佐貳第843章 射天狼(中)第758章 治安疏(中)第844章 復東勝(中)第487章 不如歸去第584章 大佬的葬禮第861章 無題(上)第38節 海水不可斗量(中)第228章 春天來了……第858章 婚變(中)第850章 倚天(上)第453章 秘戰法第744章 形勢逆轉下第682章 承天府第796章 尚書遇襲(上)第712章 羨慕嫉妒恨第543章 誰能笑到最後?第302章 大地震第29節 對(中)第609章 老西兒第88 九章 君臣第51節 鬥呂(下)第180章 百花仙酒第851章 對決(中)第755章 江湖秋水多(下)第781章 西風破(上)第583章 失蹤的女人六二六章 預測帝第908章 瓊林天下(下)第803章 皿字號(下)第412章 蘇州的主人第204章 封建婚姻害死人第731章 定風波(上)第753章 鴻雁幾時到(上)第375章 交鋒第876章 大政變之序章(下)第774章 新官上任(下)第861章 無題(下)第157章 左右文武儒稗第327章 皇帝恩賜第86節 老宅(中)第744章 形勢逆轉(中)第728章 成敗轉頭(上)第202章 別第776章 十月圍城(中)第591章 結束吧,委屈求全的時代……第146章 很小心的俞將軍第769章 早朝早吵朝朝吵(下)第814章 真相(下)第886章 願在法場證菩提(下)第140章 吳成器第449章 鑑第728章 成敗轉頭(中)第910章 甚於防川(上)第734章 陽(中)第562章 科學家第861章 無題(上)第695章 若雨第758章 治安疏(下)第523章 以民爲本第852章 鄉愿(中)第98節 陶虞臣(中)第837章 隆慶新政(中)第826章 會面(中)
第567章 算無遺策?絕不存在!第194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第594章 斷頭飯第53節 李縣令(中)第400章 陸績的反擊!!!第727章 大人亨否(上)第885章 大婚(下)第532章 化解第718章 預感第734章 陽(上)第727章 大人亨否(中)第505章 帝國的繼承人第386章 情與法第581章 問長生第609章 老西兒第860章 大明順義王(中)第621章 瓊林樓上第813章 神劍出鞘(中)第37節 海水不可斗量(上)第714章 賑災第732章 幕僚(上)第436章 假戲真做,真戲假做第217章 劫持趙文華的老太太第560章 真相和血書第862章 南中國海(上)第67節 極限(上)第248章 秋闈日第848章 索南嘉措(中)第874章 賓天(中)第880章 逆天(中)第283章 劫殺第237章 蓴鱸之思第906章 茶館(中)第306章 京華春夢第824章 不如歸去(中)第567章 算無遺策?絕不存在!第381章 佐貳第843章 射天狼(中)第758章 治安疏(中)第844章 復東勝(中)第487章 不如歸去第584章 大佬的葬禮第861章 無題(上)第38節 海水不可斗量(中)第228章 春天來了……第858章 婚變(中)第850章 倚天(上)第453章 秘戰法第744章 形勢逆轉下第682章 承天府第796章 尚書遇襲(上)第712章 羨慕嫉妒恨第543章 誰能笑到最後?第302章 大地震第29節 對(中)第609章 老西兒第88 九章 君臣第51節 鬥呂(下)第180章 百花仙酒第851章 對決(中)第755章 江湖秋水多(下)第781章 西風破(上)第583章 失蹤的女人六二六章 預測帝第908章 瓊林天下(下)第803章 皿字號(下)第412章 蘇州的主人第204章 封建婚姻害死人第731章 定風波(上)第753章 鴻雁幾時到(上)第375章 交鋒第876章 大政變之序章(下)第774章 新官上任(下)第861章 無題(下)第157章 左右文武儒稗第327章 皇帝恩賜第86節 老宅(中)第744章 形勢逆轉(中)第728章 成敗轉頭(上)第202章 別第776章 十月圍城(中)第591章 結束吧,委屈求全的時代……第146章 很小心的俞將軍第769章 早朝早吵朝朝吵(下)第814章 真相(下)第886章 願在法場證菩提(下)第140章 吳成器第449章 鑑第728章 成敗轉頭(中)第910章 甚於防川(上)第734章 陽(中)第562章 科學家第861章 無題(上)第695章 若雨第758章 治安疏(下)第523章 以民爲本第852章 鄉愿(中)第98節 陶虞臣(中)第837章 隆慶新政(中)第826章 會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