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5章 相對無言(下)

其實沈默不願上臺的根本原因,在座衆人都能猜到三分——無非是徐階的下臺,實在是太倉促且出人意料了。恐怕沒幾個人會相信,徐閣老是自願退休的說法,而會將其與去歲年末的政‘潮’聯繫起來。

那麼作爲這次政‘潮’中的關鍵人物……雖然沈默一直刻意保持在局外,但事到如今,人們完整回顧整個胡宗憲案時,會不難發現,如果沒有他的力量在裡面,或者刨除他的因素之後,現在的一切可能都不會發生,所以徐階下野,他難脫干係。

當然這種干係,有有意無意之分,如果是無意的,人們只能說世事難料,誰也沒想到。可要是有意的,那欺師滅祖的罪名可就大了,沈默非得被吐沫星子淹死不可。不過好在有意無意誰也分不清楚,只要當事人都保持緘默,誰也沒法拿這個說事兒。

但是一旦沈默接了徐階的位子,成爲一系列政‘潮’的最終受益人後,那‘性’質可就變了。人們完全可以用‘誰獲益誰主謀’的樸素定理,將其與倒徐的幕後黑手聯繫起來。到時候他有口莫辯,將揹負‘欺師滅祖’的罪名無法的洗脫,這是哪個首相也無法承受的。

這纔是沈默不願此事上臺的根本願意,只是這理由說不出口,他只能用個‘首輔難幹’來搪塞。在座衆人都是他的死黨,豈能體會不到他的難處?所以大家明知這不過是個藉口,卻也捏着鼻子接受了。

但這只是無關輕重的表面文章而已,要想讓這些人堅定不移的支持他,沈默必須給出一個可以接受的方案,解決諸如‘若是新首相上臺,對東南一系的勢力展開打壓怎麼辦?沈黨的地位如何保證,如何攫取更大的權力,以及長遠來看,誰來保證東南的利益’,如果他不能讓衆人滿意,即便靠着個人威望強壓住反對聲,也會釀成內部分裂的苗頭,給未來增添許多難以估計,甚至致命的危險。

所幸沈默知道只有統一思想,才能形成合力,纔不會自‘亂’陣腳,被對手從內部攻破陣營。因此他早就此問題,與謀士們反覆推敲,已經有了個成熟的方案,就等此刻和盤托出了。

他首先告訴在座的諸位,自己將會全力支持高拱付出,爲此已經做了許多的先期工作。

衆人難免驚詫,難道忙活半天,就爲了給高鬍子做嫁衣?做人雖然要助人爲樂,但也不能這樣無‘私’吧?

“且聽我爲你們分解。”沈默沉聲道:“我支持高拱復出的理由有三。其一,這是帝心,你們應該知道,當今與新鄭情同父子,自從高拱去後,皇帝對其思念日重,經常錯喊他的名字,每每問及左右,‘可否請高師傅回來?’時,太監便會答曰:‘唯恐老先生不悅。’”老先生是內廷對徐階的稱呼,對於這種宮廷秘聞,雖然衆人早有耳聞,但聽沈默說出,還是別有一番驚心動魄。

“今年秋冬,皇帝與我‘私’聊時,亦曾委婉表達此意,還派人去新鄭看望高公……一切跡象表明,皇帝中意的繼任宰相,並非是我,而是此公。沈默淡淡道:“而且經過此番政‘潮’之後,皇帝對自己的權力會有更直觀的認識,很可能不會再屈服於羣臣,而固執己見。強扭的瓜不甜,還是順勢而爲更加明智。”

“其二,新鄭此公,實乃五百年未見之奇葩,其人有雄才偉略又敢於任事,單論其才具氣魄,乃當之無愧天下第一人。但也有致命弱點,其‘性’迫急不能容物、又不能藏虛需忍,有所忤,觸之立碎。是個淺狹偏頗、最快恩怨之人。”面對着核心骨幹,沈默毫不隱晦道:“這樣的人,優缺點同樣鮮明,善於謀國、而拙於謀身。對於當今積弊已久、不破不立的局面來說,可謂最合適的鼎革之人。並且,他並不是個很難對付的人,我與他的關係始終不錯,亦會全力支持他的改革,相信他不會太讓我難做……”說到這二,沈默嘴角一挑、霸氣側漏道:“退一步說,一旦他真的與我們作對,我也有信心使其哪來哪去!”

“第三,首輔權高位重,卻也是四面受敵之危地。隨着徐閣老下課,鼎盛一時的徐黨必然走向沒落,未來必然屬於晉黨與我們南北分之。這時候,無論是我,還是楊博坐上這個位子,不管如何想要一碗水端平,都難免引起另一方的不滿和誤會,從而使朝堂繼續陷入內耗,這是我和楊蒲州的共識。”沈默說着輕嘆一聲道:“如果鬥下去的話,晉黨底蘊深厚,我們勢頭迅猛,雙方的實力相差不大,誰也不能速勝,將會陷入長久的拉鋸戰。而經過了倒嚴、倒高、倒徐……這三大戰役之後,如今朝野上下都厭倦了無休止的內鬥,如果我們繼續鬥下去的話,難免失去人心,給徐黨以再起的機會。”

“所以,讓高拱這個,與我們雙方都有着不錯關係,自身卻沒有多大勢力的人上位,是雙方都能接受的。”沈默淡淡一笑道:“換言之,我們都有信心,能把高新鄭拉到自己這邊。”

見衆人終於‘露’出理解的神‘色’,沈默知道,自己的三個理由,得到了他們的認可。但對在座衆人來說,如果他不上位,那高拱還是李拱當這個首輔並不重要,關口是,東南的利益、大家的利益,又該如何保證?

對於東南的利益,沈默已經跟衆人反覆強調過了,現在不過是再次明確,道:“開國二百年來,官紳的生財之道,不外乎‘與民爭利’,這是因爲土地的出產有限、利潤低下,而全國可開墾的土地就那麼多。所以整個社會的財富總量有限,用個通俗的比喻,就是‘一個蘿蔔一個坑’,你想要多吃蘿蔔,就得多佔別人的坑。那被你佔了坑的人,就沒得蘿蔔吃,只能去佔別人的坑。經過層層轉嫁,最終全都落到窮苦百姓頭上,於是百姓失地、流民四起,揭竿造反,到了最嚴重的時候,自然會出現王朝更替……歷史已經證明,與民爭利是一條死路,以我大明現在的狀況看,如果繼續下去,也許我們這一代人還能僥倖,但我們的兒孫輩,差不多就該遭受國破家亡的厄運了。”

這些話,這些觀念,在座衆人都已經通過聽講學、看報紙,耳熟能詳了,所以都默默聽着,沒有人表示異議:“如何走出這個死衚衕,只把兩眼盯在國內,盯在千百年來依賴土地上,是沒有辦法的……然而時代在向前、歷史在發展,一個被西方稱爲‘大航海時代’的大時代在興起,富於冒險‘精’神的佛朗機人,經過一百多年的全球探索,發現了數個嶄新的大陸,建立起貫通全球的航線,讓這個世界進入了全新的時代。”說到這,沈默笑道:“那天還有人問我,咱們是真住在個球上嗎?我告訴他,不妨組織一次航行,沿着麥哲倫的航線一直往東,看看最後能不能再回來。”

他的話引得衆人一陣鬨笑,也勾起了衆人的談興……因爲東南近來最熱的話題之一,就是關於,到底是‘天圓地方’還是‘大地是圓球’的爭論,前者是大明自古以來的說法,甚至是許多哲學理論的基礎,後者則是隨着打開國‘門’,經由耶穌會傳教士、蘇州通譯局翻譯的西方天文書籍,以及沈默力主引進的西方學者,衆口一詞引入中國的。

士大夫們當然不會輕信‘歪理邪說’,然而大明的士大夫,與後面那個朝代的最大區別,在與其自信開明、富於求知的‘精’神,加之東南心學大盛,輿論空前自由,所以並未禁止這個說法流傳。

而西方傳教士和學者,也希望通過證明地球是圓的,來贏得大明人的尊重,所以使勁渾身解數,他們在報紙上鼓吹麥哲倫的環球航行;講述爲了繞開教皇分割線,西班牙人從美洲來到亞洲的事蹟;請士大夫用千里鏡觀察歸航的海船,會先看到船帆後看到船身;以及觀察月偏食時的地球投影等等方法,力圖讓大明人接受這個觀點。

他們的努力沒有白費。大明人對新鮮事物的接受能力,有些強的過分,很快有不少人倒戈,加入他們的陣營,當然也有人斥其爲荒謬,雙方整天在報紙上吵得不可開‘交’。

這不,在東南被視爲聖賢的沈默一回來,就有人問他的看法。沈默當然不會隨意支持哪一方,但他的提議,無疑是終結這個爭論的最好方法……半年之後,一支由‘精’幹水手、西方學者、大明士人,組成的艦隊,從上海出發,開始了歷時一年半的環球航行,當然這是後話。

無論如何,這些身處東南的官員,要比其他地方的士大夫,對西方、對大航海更加的瞭解……至少那源源不斷流入的鉅額白銀不是假的,無論生產多少商品都會被海商搶購一空也不是假的。其實這對於在座諸位來說,就足夠了。

管它‘天圓地方’,還是‘天方地圓’呢,只要能有大把的銀子賺就行。

“不可否認,通過海上貿易賺取的利潤,已經十倍於傳統的土地經濟。”便聽沈默繼續道:“如何確保這種收入天長地久,甚至進一步提高,這就是我們的核心利益。”

這個話題,顯然比方纔的‘地球形狀討論’更有吸引力,在座衆人紛紛道:“海上貿易好是好,但是不保險啊。誰知道朝廷將來會不會再鎖國,萬一要是再來個‘片木不下海’,豈不‘激’飛蛋打,總讓人虛的慌。”

面對着這些憂慮,沈默也不急着解釋,而是微笑道:“把你們的擔心都說出來,暢所‘玉’言。”

“大海茫茫,兇險萬分,有海嘯、還有海盜,遇上了就血本無歸,稍微實力差點的,非得破產上吊。”於是那些大家長們便紛紛道:“確實不如土地來得牢靠。”

“這個收入,也不是無限的,生產商品則需要原料和工人,生產出來,還需要有人買,哪一環出了問題,都會使收入大受影響。”有個大家主道:“眼下雖然蒸蒸日上,但有些問題已經出現苗頭……但最大的桎梏,還在原料不足上,就拿生絲爲例,比起十年前,價格已經翻了十倍,可謂一年一個價。”

“雖然蠶農的種植熱情高漲,但能種桑樹的就那麼點地方,還得一年兩次的‘交’糧稅……現在很多地方,都開始改稻種桑,買糧‘交’稅了。”浙江巡撫蔣誼,站的角度自然更高一些,道:“但江南號稱大明糧倉,現在糧倉也向別省買糧,極大的推動了糧價上漲……當然,東南有錢,買得起,可別的省本來就在鬧糧荒,我們再釜底‘抽’薪,這不是要把別省的百姓推上絕路嗎?到時候天下‘亂’起來,我們也買不着糧,還得深受其害,所以‘改稻爲桑’,實堪慮也!”

“蔣大人說得有道理,但不在點兒上。”又有個大家主憤然道:“其實如今老百姓之所以都瘋了似的‘改稻爲桑’,歸根結底,還是那些大地主結成聯盟,哄擡物價。這才讓生絲價比黃金,老百姓哪有不趨之若鶩的道理!”說着朝沈默抱拳道:“閣老,不狠狠打擊這些人,會出大問題的。”

“鬧得最兇的,就是徐閣老家。”又有人幸災樂禍道:“之前因爲有他家挑頭,我們只能忍讓,現在他終於下來了,哼哼……”

明天就要雙倍了,大家暫時把月票留一留哈,不知現在說,是不是有點晚。

第296章 汪倫酒第646章 囚徒困境第242章 江南七子第422章 大事件第505章 帝國的繼承人第770章 萬歲晚睡玩完睡(下)第43節 第二道題(上)第418章 孝子清官第24節 把事鬧大(下)第560章 真相和血書第21節 大條了(下)第762章 審判(上)第814章 真相(中)第173章 壯族第108節 徐渭(下)第208章 風雨中……第870章 暗潮(下)第418章 孝子清官第647章 八百兩第8 九四章 雄黃酒(下)番外篇十年三第361章 狼狽爲奸的父子倆第690章 倒黴的馬全第771章 尚書(中)第485章 喪心病狂第864章 會盟(下)第575章 醫病第819章 葬禮與喪鐘(上)第304章 賑與察!故事與風暴的起源!第237章 蓴鱸之思第663章 我的蹄筋我做主第577章 餘澤第776章 十月圍城(上)第787章 來使(中)第554章 勝負第451章 奸商第477章 投名狀第846章 希望(中)第821章 白刃不相饒(中)第731章 定風波(中)第87節 老宅(下)第8 九五章 難料(上)第756章 文章憎命達(下)第761章 求人不如求己(下)第765章 大限(中)第341章 如何中狀元第832章 所謂朋友(下)第686章 如何做一個宦官第680章 定江王第824章 不如歸去(上)第740章 龍南縣(中)第76節 賣與立(上)第194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第915章 崩潰(下)第168章 龍山衛第610章 話別第771章 尚書(下)第341章 如何中狀元第168章 龍山衛第571章 死路一條?最終章天下下第656章 祥瑞對祥瑞!第485章 喪心病狂第908章 瓊林天下(中)第824章 不如歸去(上)第771章 尚書(下)第146章 很小心的俞將軍第748章 夕陽(下)第837章 隆慶新政(下)第835章 神擋殺神(下)第722章 絕命書(上)第877章 大政變之決戰紫禁城之巔(下)第381章 佐貳第874章 賓天(中)第747章 平定下第586章 真兇第416章 浮生偷得半日閒第701章 小魔星第248章 正面的較量第413章 跪在地上唱征服第625章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爲(上)第274章 倔強的鬥士第273章 各執己見第670章 沈縣令第68 九章 反水第869章 暗算(中)第803章 皿字號(中)第849章 峰與亭(上)第855章 公主的心(上)第851章 對決(下)第617章 絕處逢生第763章 三公槐下(上)第902章 南風(下)最終章天下下第493章 潮起潮落第804章 束氏狸狌(下)第512章 李贄、陸光祖……第760章 較量(一)第494章 清官無敵第833章 宦場如市(上)
第296章 汪倫酒第646章 囚徒困境第242章 江南七子第422章 大事件第505章 帝國的繼承人第770章 萬歲晚睡玩完睡(下)第43節 第二道題(上)第418章 孝子清官第24節 把事鬧大(下)第560章 真相和血書第21節 大條了(下)第762章 審判(上)第814章 真相(中)第173章 壯族第108節 徐渭(下)第208章 風雨中……第870章 暗潮(下)第418章 孝子清官第647章 八百兩第8 九四章 雄黃酒(下)番外篇十年三第361章 狼狽爲奸的父子倆第690章 倒黴的馬全第771章 尚書(中)第485章 喪心病狂第864章 會盟(下)第575章 醫病第819章 葬禮與喪鐘(上)第304章 賑與察!故事與風暴的起源!第237章 蓴鱸之思第663章 我的蹄筋我做主第577章 餘澤第776章 十月圍城(上)第787章 來使(中)第554章 勝負第451章 奸商第477章 投名狀第846章 希望(中)第821章 白刃不相饒(中)第731章 定風波(中)第87節 老宅(下)第8 九五章 難料(上)第756章 文章憎命達(下)第761章 求人不如求己(下)第765章 大限(中)第341章 如何中狀元第832章 所謂朋友(下)第686章 如何做一個宦官第680章 定江王第824章 不如歸去(上)第740章 龍南縣(中)第76節 賣與立(上)第194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第915章 崩潰(下)第168章 龍山衛第610章 話別第771章 尚書(下)第341章 如何中狀元第168章 龍山衛第571章 死路一條?最終章天下下第656章 祥瑞對祥瑞!第485章 喪心病狂第908章 瓊林天下(中)第824章 不如歸去(上)第771章 尚書(下)第146章 很小心的俞將軍第748章 夕陽(下)第837章 隆慶新政(下)第835章 神擋殺神(下)第722章 絕命書(上)第877章 大政變之決戰紫禁城之巔(下)第381章 佐貳第874章 賓天(中)第747章 平定下第586章 真兇第416章 浮生偷得半日閒第701章 小魔星第248章 正面的較量第413章 跪在地上唱征服第625章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爲(上)第274章 倔強的鬥士第273章 各執己見第670章 沈縣令第68 九章 反水第869章 暗算(中)第803章 皿字號(中)第849章 峰與亭(上)第855章 公主的心(上)第851章 對決(下)第617章 絕處逢生第763章 三公槐下(上)第902章 南風(下)最終章天下下第493章 潮起潮落第804章 束氏狸狌(下)第512章 李贄、陸光祖……第760章 較量(一)第494章 清官無敵第833章 宦場如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