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5章 帝國的繼承人

高拱性情嚴肅,從不賣關子,說出一個人名道,“沈就”

“什麼?”裕王不解道,“難道我沒說清楚?方纔請師傅說出那個人名來呀。”

高拱不禁動容道,“殿下,我說那個人的名字,姓波名就!”說着瞪大眼睛道“您不會連他的名字都沒聽說過吧?”

“哦”裕王不好意思的撓撓頭道,“你這麼一說,我好像有些印象了。”想一想,卻又道,“他是幹什麼呢?”

高拱這下徹底打敗了,雖然深知這位爺對政事興趣缺缺,卻也沒想到,竟然漠不關心到這種程度。只好道,“他原是蘇鬆巡撫,朝廷的開樣功臣,剛剛回到京裡,璀下還賞賜了他那柄黃玉如意”

“黃玉如意?……”裕王迷茫的雙眼一下瞪起來道,“你是說那位司經洗馬?”

高拱除了苦笑還是苦笑,心說您也煎對這個感興趣,便順毛捋道,“殿下可能有所不知,此人乃是陛下着力培養的未來股腦,一踏入仕途,便直入中樞,在內閣鍛鍊之後,下放江南歷練,着實幹出了些大事好事,深得陛下的歡心。”

裕王的性格已經被高拱摸得透透的,聞言果然着緊道,“這人真那麼重要?陛下把那東西賜給他幹什麼?”

“聖意如天,豈是做臣子的可以妄揣。”高拱習慣性的搖頭道,“但我可以很肯定的說一句,得沈就者得天下!這個人的能量和手腕,絕非等閒大臣可比若得此人相助,殿下便如長纓在手,可反手縛住蒼龍了!

“哦”裕王沉吟片刻,方道,“陛下爲什麼賜給他那玉如意呢?”

高拱聞言直翻白眼,心說“好嘛,等於方纔白說了。”只好跟裕王瞎掰道,“若非要說上一二,那微臣以爲,這是陛下想要藉機試探,看看誰最眼紅這件寶物。”

“那還敢招徠沈就?”裕王瞪大眼道。

“若是別人,自然不好跟他接觸”高拱淡淡笑道,“但自我離任後,王府四位師傅少了一個”我回去便上書,要求爲殿下補齊到時候翰林院公推,這個人選沁然爲沈就所得。”

“哦,爲什麼?”裕王奇怪問道,“翰林院裡卜百位鴻儒,論資歷、學識,似乎都輪不到施就吧?”

“呵呵,殿下有所不知”高拱笑道,“那沈就的同年同鄉,幾乎全在翰林院中,他又跟李春芳、張居正等人相善,只要他想,哪能不會成行?說着輕聲道“歸根結底,他那一代的官員,已經逐漸成長起來了,而身爲丙辰科領袖的沌就,地位自然水漲船高,雖然官職不高,卻可以一呼百應、領袖羣倫,這便是我想要招徠他的原因。”

“原來如此”裕王終於明白了,卻擔心道,“你怎麼知道他願意跟我們走,萬一景王也招徠呢?別忘了,現在的局面,可是他佔了優,勢的。”

“哈哈,殿下放心吧,張太嶽已經去了,此事定能成行。

”高拱十分篤定道。

“那萬一不行呢”…”裕王弱弱問道。

“呃“”高拱差點沒噎死,好半天才無奈道,“不行的話,那也是他沒這個福分,活該跟景王一起灰灰了。”

“您就這麼篤定我不會輸?”裕王小聲道。

“是的。”高拱狠狠點頭道,“殿下一定會贏!”

“爲什麼?”裕王巴望着他道。

“這個”高拱徹底無奈了,嘆口氣道,“您只需穩坐釣魚臺,剩下的就看我和張太嶽的了。”

“哦”裕王點點頭,…小聲道“好吧”話雖如此,可還是一副憂心忡忡的樣子。?沒有人知道皇帝的真實想法,就算目前京裡的主流看法藏下屬意景王殿下”也不過是主觀的猜測而已。

其實對這個兒子,嘉靖同樣十分冷漠,一年中也難得見他幾次面,雖然確有些親疏之分,也不過是五十步笑百步,沒什麼區別。不過景王誕下唯一嘉靖帝唯一的剎子,這讓景王的支持者,平添了許多底氣,畢竟如果幾年內,裕王生不出兒子,也就自然失去了競爭儲君的資格。

到時候景王殿下就是實際上的一國儲君,哪怕陛下永遠不立太子,也改變不了這個,鐵的事實了。於是乎,京城風向大變,雖然大臣們礙着“王公與大臣不得私自結交,的祖壬,不敢登臨鼻王府,卻把景王的幾位師傅家中,門檻踏破、板凳坐穿了。

唐汝程雖然是景王殿下四位講官中,資歷最淺的一個,卻是衆人心目中份量最重的一原因無它,此人乃是正牌嚴黨,被當做,黨代表,派到景王府中,自然非同小,可。

所以從景王殿下誕下世子那天鑰匙,他的門前便車水馬龍,大臣們紛紛奉上厚禮,請他專門景王殿下,以表達恭賀之情當然也少不了給唐老師一份同等分量、甚至更重的禮物,請他多多美言。

唐汝輯也是見過世面的,不動聲色的把自己那份收起來,再將給景王的分出一半,送到嚴府中,最後才把剩下的一半,用大車裝了,歡天喜地的給景王送去。

景王殿下長這麼大,還沒見過這麼多金銀財寶呢,簡直把他都歡喜爆了,恨不得趴在上面不起來。

看着殿下的醜態,唐汝輯心中暗歎一聲l,這就是未來的皇帝?怎麼這點出息?想當年老子去蘇州,沈就給我五十萬兩好處,我都沒激動成這樣。”他這是飽漢子不知餓漢子飢,也不看看景王攤了個什麼爹。

“咳咳……見景王遲遲不肯自拔,唐汝輯只好咳嗽幾聲,才把他喚了起來。

景王站起來後,便是一個,活脫脫的朱厚熄,只是比他年輕許多,且沒有眉宇間的深不可測,取而代之的,是一股暴戾之色,“唐愛聊,這些人這麼有錢,怎麼還整天哭窮呢?實在是該殺”

唐汝猩苦笑一聲道,“殿下,京官這個行當,那是窮的窮死、富的富死,拿兵部來說吧,武選司、武庫司一個管武將升遷、一個管軍械發放,全國的武將都得孝敬着,肥得流了油“可同樣是兵部,要走到了職方司,那就是鬼都不理,連吃飯都成問題了。”

“哦,原來如此。”景王冷哼道,“這些人貪了我的錢,再用來孝敬我,還要我感念他們,真是取之於孤、用之於孤啊!”說着狠狠一揮手道,“早晚都把他們殺掉!”

嘉靖帝像他這麼大時候,已經在與滿朝文武的鬥爭中取得完勝了,可裕王和景王卻還一個,不成器、一個不着調,可見教育要從娃娃抓起,兩位王爺就是吃了唸書晚的虧。

唐汝徑心中鬱悶道“這就提前把自己當成皇帝了?”可他也不敢給景王潑冷水,因爲這位爺的脾氣實在太古怪,動不動就要抽鞭子,就連他這樣的師傅,也不能倖免。

景王一屁接坐在寶座上,顧盼自雄道,“唐師傅,那個亞如意,送了什麼禮物過來?”!

唐注輯想一想,輕聲道,“他剛從外地進京,對京裡的人事還不清楚,不過最曉也就這兩日了一””

話音未落,便聽景王一拍桌子道,“現在大明誰不知道,孤王的世子降生?這麼大的事情他卻視而不見,這說明什麼問題?他沒把孤王放在眼裡!真該抽他二百鞭子,讓他長個教訓!”

唐汝接苦笑一聲,道,“他畢竟是躲下賜給黃玉如意的近臣,殿下還得給他留些顏面的好。”

一聽“黃玉如意,四個字,景王當即瞪起眼來道,“好吧,讓他速速將如意送來,免得一頓皮肉之若。”

“這個小,不好吧。”唐汝輯苦笑道,那畢竟是御賜之物,他就是敢送人,殿下也不能要啊。”

“倒也是。”景王使勁撓撫頭,煩躁道,。那你說該怎麼辦?”

“呵呵,殿下雖然不能強要那亞,如意”唐汝穆笑道,“但可以把沈就招徠到麾下。如此一來,他持有如意,您卻持有他,不就等於您擁有那如意嗎!”

“讓我想想,有點暈”景王抱着頭想了半晌,最終開竅,大喜道,“確實不錯,你快把他找來,讓他從了我吧。”

“這個,還需從長計議。”唐汝檐乾笑一聲道,“我得親自跑一趟,殿下就靜候佳音吧。”

“速去速回。”景王揮揮手,面露貪整之色道,E他在市舶司幹了這麼多年,肯定撈了不少油水,你知道該怎麼辦的!”

,臣知道”唐汝穆隨口敷衍道。

嘉靖皇帝如願了,他將一柄顏色特殊的如意拋出,便將京城上空攪得疑雲四起,而沈就這個可憐的人兒,甫一進京!就成了各方矚目的中心他們懷着不司的目的走到一起,幾乎是同時給他下了名帖。

“胡植,這是嚴閣老的。”徐渭翻動着桌上的一摞名帖道,“張居正,這是徐閣老的。殷士瞻,這是裕王府的;唐汝輯,這是景王府的。”說着呵呵一笑道,“恭喜沈大人衆望所歸了。”

沉就坐在大案後,左手支頤道,“少在這幸災樂禍!”說着嘆口氣道,“就知道見了皇帝準沒好事兒原本我想夾起尾巴來,低調做人的,結果可好,成了衆人矚目的焦點,躲都躲不掉。

“要我說,該站隊時,就得站隊。”徐渭道,“你看這四黨大牙交錯,勾結敵對,朝堂中誰人不牽連其中?想要擊鼓買糖、各幹各行,已經是不可能丫…就算你想清靜,可別人會主動找你,讓你躲不開、繞不過,只能深陷其中。與其被動的被席捲,還不如亮明態度,旗幟還明一些呢!!!

施就輕輕搖頭道,“這個態度我不能亮,陛下將那柄如意賜給我,就像壓住別猴子的五行山,讓我不敢輕舉妄動。”那柄如意的意義太重大了,沈就每走一步,都要掂量掂量,會不會讓人產生什麼聯想,又會不會引起嘉靖帝的不快,無形中便好似被套上一副沉重的枷鎖,讓他不得不戰戰兢兢、如履薄冰。

“那這些怎麼辦?”徐渭將那些名帖一把推給沈就道,“見還是不見?”

沉就看一眼那些花花綠綠的名帖,點點頭道,“躲過初一氣躲不過十五,管他是羣英薈萃,還是蘿蔔開會,便讓他們一起來吧。”說着起身道,“天要下雨孃要嫁人,順其自然吧。”便往門外走去。

“你要去哪?”徐渭跟着起身道。

“我都進京三天了,再不去司經局看看,恐怕要被御史上本了。”沈就拿起烏紗帽,道,“你要是有事兒就去忙,沒事兒的話,就在這給我盯着。”

“陛下從昨天起,閉關一個月。”輸渭笑道,“我這一個月就都沒事兒口“

“真好命。”波就隨口說一聲,便出門上轎,直奔禮部去了…………之所以先去禮部,是因爲成化以後,向來由禮部尚書兼任詹事,所以沉就得先拜會了禮部尚書趙貞吉再說。

其實在見到趙貞吉之前,沈就心中是有些惴惴的,不知道這位老冤家,會不會給自己小鞋穿。

但他顯然不瞭解趙老夫手的脾氣,這位老人家只有公憤、沒有私怨,原先以爲澱就是嚴黨分子,自然會向他橫眉冷對,但時間已經證明,他只是個幹實事的能吏,除了與胡宗憲交厚外,並沒有與嚴黨糾纏不清,所以趙貞吉對波就的怨氣已經消散,反而生出些愧疚之情。

一聽說澱就拜訪,他竟然親自迎到門口,與他攜手進了簽押房中,又和他挨着坐在大案下的一溜椅子上,還命人工好茶,讓沈就有些受寵若驚,尼知道這塊臭石頭,怎麼轉了性。

趙貞吉看出他臉上的不解,不好意思的笑笑,還是直說道,“往日誤會太重,多有冒犯沈大人的地方,現在想來,實在是老夫愚昧魯莽,先入爲主,又受了那呂簍印的挑唆,纔會讓沈大人受了那麼多的委屈,還險些把姓名和前程賠上去。”說着嘆口氣道,“現在每每想來,都會覺着羞愧的無地自容,實在不知該如何向你道歉。”說着起身向沉就深深一躬道,“就讓我先給你鞠個躬吧。”

瓏就趕緊把趙尚書扶住,輕聲道,“部堂切莫如此,當年拙言也是少不經事,行事欠妥,自然會讓您起疑心,受些磨難也是自找的。”說着呵呵一笑道,“且塞翁失馬安知非福?我被押到京裡,有了幾番奇遇,說起來還是得比失大啊。”

見他如此寬宏,趙貞吉更羞愧道,“我空活一把年紀,倒不如你個後生明事理。”

沈就笑道,“部堂的正直無私,實是我們這些後輩的表率”說着給趙貞吉深鞠一躬道,“當年學生殿試,若不是部堂大人不計前嫌,迴護了學生,又哪有我今天呢?”他就是會說話,其實當年,趙貞吉不過是憑着良心,沒有爲難沈就罷了,根本談不上什麼迴護,但讓沈就這麼一說,趙貞吉心裡就舒服多了,而且有了這點因緣,感情上一下靠近了許多。

兩人再坐下時,終於前嫌冰釋,竟比一般同僚還要親近許多……,這也算是不打不相識吧。趙貞吉感慨昔日道,“也不知那個召囊印現在怎樣了?”

地就神情有些黯然道,“呂大人,在一次剿匪中爲國捐軀了。”雖然事實遠非如此,但死者爲尊,波就在上報朝廷時,爲呂竇印做了粉飾,讓他不僅保全了名節,還追村蘇州司知,也算是仁至義盡了。

“哎,想不到啊,想不到。”趙貞吉連連搖頭道,“真是是非成敗轉頭空啊,l”想想這些年,多少人被大浪淘沙?張經、李天寵、周琉小李就、王抒……都是顯赫一時的名稱,現在卻歸隱的歸隱、作古的作古、坐牢的坐牢,都成了故人。”

沈就輕輕點頭,他不明白趙貞吉爲什麼要感慨這個,只好順口道,“好在還有部堂這樣的中流砥柱,撐着朝廷的脊粱。”他只是幾句。不應心的讚美,卻引得起貞吉面色一黯道,“恐怕,老夫也要步他們的後塵了。

第819章 葬禮與喪鐘(下)第445章 祥瑞第8 九五章 難料(下)番外篇十年四第744章 形勢逆轉(上)第795章 不如歸去(上)第820章 公祭(中)第419章 鐵將軍第740章 龍南縣上第238章 有志向的男人第920章 式(下)第914章 日升隆(下)第734章 陽(上)第439章 蘇州平準拍賣行第821章 白刃不相饒(上)第888章 好吉利(下)第862章 南中國海(上)第61節 傳說中的沈氏族學(上)第746章 覆滅下第469章 戚將軍負荊第629章 向左向右第65節 較量(中)第545章 僵局第676章 歸鄉(下)第91節 最後一課(上)第13節 城隍廟(上)第785章 內閣(中)第336章 尋找李時珍第240章 國家罪人第859章 少女的逆襲(中)第688章 試藥第852章 鄉愿(中)第824章 不如歸去(下)第776章 十月圍城(下)第420章 將軍的妻子與煩惱第884章 百年大計(上)第652章 新相第335章 比太醫還牛的人第913章 金融之戰(上)第807章 審訊(上)第917章 暴起(中)第410章 圖窮匕見!第908章 瓊林天下(下)第525章 吃魚第144章 蛙式第75節 包賺不賠的營生(下)第549章 在同個屋檐下第910章 甚於防川(中)第921章 君(下)第543章 誰能笑到最後?第22節 把事鬧大(上)第643章 真真假假第505章 帝國的繼承人第409章 空城計?第593章 大耳賊第140章 吳成器第767章 《登極詔》(上)第530章 是巧合?還是?第836章 最後的亂鬥(下)第915章 崩潰(上)第806章 驚變(上)第641章 演員的自我修養第467章 連環計之聲東擊西第796章 尚書遇襲(下)第758章 治安疏(下)第710章 禮部第747章 平定下第828章 在腳下(下)第725章 亢龍有悔(中)第553章 請客第276章 龍虎鬥第331章 窮則思變第401章 大幫派與大地主第647章 八百兩第391章 吳淞江第714章 賑災第653章 一團和氣第527章 相投第163章 鐵柱隊長第750章 天下熙熙(下)第786章 爭執(下)第865章 返京(下)第760章 較量(三)第828章 在腳下(下)第477章 投名狀第781章 西風破(下)第277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183章 來自巡按的邀請第88 九章 君臣第723章 正月(下)第684章 崔太醫第914章 日升隆(上)第842章 千騎卷平岡(上)第327章 皇帝恩賜第129節 開還是不開,這是個問題第158章 聖旨到第78 九章 靈濟宮(上)第882章 原點(中)第669章 海上之城第747章 平定中
第819章 葬禮與喪鐘(下)第445章 祥瑞第8 九五章 難料(下)番外篇十年四第744章 形勢逆轉(上)第795章 不如歸去(上)第820章 公祭(中)第419章 鐵將軍第740章 龍南縣上第238章 有志向的男人第920章 式(下)第914章 日升隆(下)第734章 陽(上)第439章 蘇州平準拍賣行第821章 白刃不相饒(上)第888章 好吉利(下)第862章 南中國海(上)第61節 傳說中的沈氏族學(上)第746章 覆滅下第469章 戚將軍負荊第629章 向左向右第65節 較量(中)第545章 僵局第676章 歸鄉(下)第91節 最後一課(上)第13節 城隍廟(上)第785章 內閣(中)第336章 尋找李時珍第240章 國家罪人第859章 少女的逆襲(中)第688章 試藥第852章 鄉愿(中)第824章 不如歸去(下)第776章 十月圍城(下)第420章 將軍的妻子與煩惱第884章 百年大計(上)第652章 新相第335章 比太醫還牛的人第913章 金融之戰(上)第807章 審訊(上)第917章 暴起(中)第410章 圖窮匕見!第908章 瓊林天下(下)第525章 吃魚第144章 蛙式第75節 包賺不賠的營生(下)第549章 在同個屋檐下第910章 甚於防川(中)第921章 君(下)第543章 誰能笑到最後?第22節 把事鬧大(上)第643章 真真假假第505章 帝國的繼承人第409章 空城計?第593章 大耳賊第140章 吳成器第767章 《登極詔》(上)第530章 是巧合?還是?第836章 最後的亂鬥(下)第915章 崩潰(上)第806章 驚變(上)第641章 演員的自我修養第467章 連環計之聲東擊西第796章 尚書遇襲(下)第758章 治安疏(下)第710章 禮部第747章 平定下第828章 在腳下(下)第725章 亢龍有悔(中)第553章 請客第276章 龍虎鬥第331章 窮則思變第401章 大幫派與大地主第647章 八百兩第391章 吳淞江第714章 賑災第653章 一團和氣第527章 相投第163章 鐵柱隊長第750章 天下熙熙(下)第786章 爭執(下)第865章 返京(下)第760章 較量(三)第828章 在腳下(下)第477章 投名狀第781章 西風破(下)第277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183章 來自巡按的邀請第88 九章 君臣第723章 正月(下)第684章 崔太醫第914章 日升隆(上)第842章 千騎卷平岡(上)第327章 皇帝恩賜第129節 開還是不開,這是個問題第158章 聖旨到第78 九章 靈濟宮(上)第882章 原點(中)第669章 海上之城第747章 平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