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3章 藩籬(上)

“觀念的改變需要一個過程,我們容許古人犯錯,”沈默望着碧藍無際的大海,語調堅定道:“但是西方已經進入大航海時代一百年,列強已經大肆瓜分世界,我們這一代人不容再犯錯了,我們要做出改變,重新端正對海洋的認識。”說着正色道:“鄭和曾經說過:‘欲國家富強,不可置海洋於不顧。財富來於海,危險亦來自於海上。一旦他國之君奪得海洋,華夏危矣。我國艦隊戰無不勝,可用置於擴大通商,制服異域,使其不敢覬覦海洋。’他的話放在現在都無比正確,有極高的指導作用。”

“可惜像鄭和這樣有戰略眼光的人才畢竟很少,朝廷不但自身從東南亞撤退,並嚴厲鎮壓那些大的華商集團,破壞了宋元以來的華商網絡。”一身儒袍,兩鬢斑白的鄭若曾,出現在兩人身邊。這位鄭和之後最偉大的海洋戰略家,接着沈默的話頭道:“其實我華夏並不缺乏海洋傳統,早在唐宋時,海商便建立了從波斯到泉州的海上絲綢之路,到了宋元時期,華商網絡已經遍佈南洋和西洋。當初鄭和在海上遠征中,更是通過威懾和貿易,使西洋……也就是歐洲人所說的印度洋上的國家,大都成爲朝廷的藩屬,控制了通往西亞,東非和印度腹地的商路。”

“當時波斯商人壟斷西洋貿易的時代已經過去,而佛朗機要到一百年後才能來到,也就是說,我大明本有一百年的時間,控制印度洋上的航線,進而使印度洋成爲大明的內湖。”提起歷史,鄭若曾總是無限唏噓道:“如果真能這樣的話,大明將在歐洲開闢新航路之前,成爲世界性的海上強國,並控制海上絲綢香料之路。歐洲人將沒有機會建立在亞非的霸權,更不可能到我們家門口耀武揚威了。”說到這,他重重嘆口氣道:“但順理成章的一切,都隨着海上遠征的結束化爲泡影。大明的海軍被解散,自然無力保護它的藩屬。鄭和遠征結束不足百年,佛朗機人到了,他們逐步蠶食我們的傳統勢力範圍,正德五年,便完成了對印度西南海岸的佔領。次年,馬六甲淪陷,再過四年,忽魯模斯陷落,不久它又吞併了錫蘭。至此,我大明在印度洋的屬國,幾乎全都成爲佛朗機的地盤。”

“面對如此局面,我們的朝廷的表現卻極度無力。以至於當馬六甲淪陷後,只能發佈一道詔書,命令佛朗機人撤退,令暹羅出兵,因爲大明在印度洋已無一兵一卒。”鄭若曾無比沉痛道:“我大明的勢力被逐出西洋,當地百姓淪爲佛朗機人的奴隸,遭受殘酷的壓迫統治。作爲唯一能阻止佛朗機的東方帝國,大明不但沒有負起保護者的責任,而且喪失了海上的軍事屏障和貿易通道,連自己的國防和貿易,都受到嚴重的威脅!”

“西洋已經丟失,我們將來一定要奪回!但現在時機還不成熟。雖然我們今非昔比,但同時與兩大海上霸主爲敵,不是智者所爲。”一陣怒其不爭的嚴厲批評後,鄭若曾有些累了,沈默便接過話頭道:“當務之急是把南洋鞏固住!比起遠隔重洋的西洋,南洋對我們的意義要重要的多。首先,這裡是東西航行的必經通道,有富饒的城市、良好的港口,完全可以承擔起一支強大海軍的補給和佈防任務。只要集中力量,守好這扇南大門,那我國東南的萬里海疆就安然無憂,可立於不敗之地,從容應對西方列強的挑戰,又會大幅削減軍費開支,可謂禦敵於國門之外的必爭之地。而且這裡是我中華文明圈,大明的主要屬國大部分都在這裡,全部中南半島和大部分南洋羣島都是我大明的屬國,呂宋、馬六甲和舊港還是我國的海外領土。我大明要想強盛,就必須重振大國心態,將這些藩屬視爲國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將其打造成我大明堅不可摧的南大門。如此,則可使海疆永固,立於不敗之地。”

“除此之外,南洋的物產豐富,大明從這裡得到礦產、木材、香料、黃金、珠寶和大米。尤其是從南洋進口的錫石和大米對大明至關重要,前者是製造銅錢的重要原料,後者是供給閩粵的糧食來源。”鄭若曾看看一直凝神傾聽的吳百朋,笑道:“尤其是後一點,吳部堂肯定深有體會。”

“呵呵,閩粵山多地少,向來不能自給。”吳百朋點點頭道:“這些地方吃南洋米,已經有幾百年歷史了。”

“除了貿易之外,從宋元開始,便有大批閩粵移民移居南洋,這些華僑在南洋各國有自治地位,並擁有武裝,在經濟上擁有巨大實力,如果朝廷能以寬大之心對待,將他們與國內之民等同視之,這些人必將肝膽相報,竭力幫助朝廷控制南洋。”鄭若曾最後道:“其實從仁宣時代,大明便積極經營南洋,南洋已成爲大明的一部分,無論在經濟,文化政治上都爲我華夏附庸。南洋之開化,完全屬於中國人之努力,南洋諸國也理所應當,成爲朝廷之領地。如果被歐洲人摘了桃子,我們會成爲千古罪人的。”

“不錯,南洋應該是我們的,但是自嘉靖中葉抗倭起,我大明就無暇顧及這裡。安南、緬甸、暹羅這些中南強國,又以強凌弱,吞併混戰,大明無力阻止,南洋又恢復其往昔互哄之狀態,最易爲人所趁,亦對我大明統治不利。”沈默正色道:“南洋秩序的關鍵在中南半島,毋庸諱言,現在大明只剩下宗主的虛名,宗藩關係異常虛弱,已經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

“是……”吳百朋點點頭,他是個極有智慧的人,聽沈默和鄭若曾不厭其煩的介紹,便知道自己要領受新任務了。

“這件事,我已經與高老、張相反覆商量過了,”沈默望着他道:“所以我們這次出征南洋,就是要重樹大明天威,恢復中南秩序。把南洋經營成鐵桶一般!”說着一字一句道:“爲了達到目的,我們會在中南半島駐軍,並建南洋經略府……南洋的情況複雜,國家與國家間矛盾深重,安南和緬甸更是野心勃勃,這個差事可難於上青天,怎麼樣,有沒有興趣挑戰一下?”

“這麼個……”吳百朋沉吟片刻,輕聲問道:“大人關於海權的著作,下官反覆拜讀過,謹記這樣一條原則——一個國家無法同時發展陸權和海權。這是不是意味着,大明日後要重點發展海權了?”

“不錯,觀念的改變,最少需要十年時間,但我們必須跑在時間的前面。”沈默淡淡道:“在我看來,世界的未來在海洋。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大明若想長盛不衰,亦必須將重心,從陸地轉向海洋……北方收復河套之後,宣大也安全了,剩下的就是集中力量於薊遼,我們的國土安全就有保證。所以纔會在形勢大好的情況下,答應人封貢互市,就是爲了抽出力量,把南洋經略好。”

聽了沈默的話,吳百朋放了顧慮,點點頭道:“下官願意當這個南洋經略。”

這時候風停了,海面上恢復了寧靜,峴港在望……

雖然已對天朝軍隊的威勢,有了充分心理準備,但當黎朝君臣看到那一艘艘巨型帆船,一字排開,前後呼應,就像是一片從海面下突然冒出來的羣山,勢不可擋、遮天蔽日的出現在海港之中時,還是驚呆了、嚇壞了、被壓迫的快要窒息了。

就連那鄭鬆,也被眼前一幕嚇得面色煞白,一顆心被緊緊的揪了起來。那種渺小卑微恐懼無力之感,讓他的自信心大受打擊。他平生第一次,感到對未來失去了把握……在絕對的實力面前,弱者毫無自主可言,只能任其擺佈。

好在從看到那些戰船,到真正靠過來,還有好長一段時間,足夠君臣們恢復鎮定了。天佑帝侷促不安道:“我還是換一身王服吧……”由於心學的衝擊,大明朝已現禮崩樂壞之勢,體現在服色上,就是僭越現象比較嚴重,千年來專屬帝王的明黃色,現在可以公然穿在身上,只要別在上面繡個五爪金龍就成。安南緊跟中原潮流,國君自然有黃不穿紅,覺着天朝上官肯定見怪不怪。但現在,感受到強大的壓力,天佑帝開始擔心,這樣會不會惹得對方不快,甚至怪罪自己僭越了。

分割

暈啊,寫着寫着睡着了,一睜眼這個點了,先發三千吧,白天再慢慢補。

第393章 糧食危機第767章 《登極詔》(下)第757章 除夕——月窮歲盡之日(下)第147章 不敢回家的殷小姐第766章 宮車晏駕(上)第845章 最長一冬(中)第21節 大條了(下)第628章 大贏家第668章 伊王第115節 新任知府(上)第447章 胡公子,你叔叔喊你回家吃飯第851章 對決(上)第912章 長沙(中)第88 九章 君臣第845章 最長一冬(上)第61節 傳說中的沈氏族學(上)第210章 我要變得更重要!第707章 濁淚兩行第721章 五路財神殿(上)第906章 茶館(上)第233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907章 見龍在野(下)第683章 如何破局?第883章 神鞭(中)第836章 三雞報曉(中)第458章 風波亂第922章 歸來(下)第862章 南中國海(上)第786章 爭執(上)第787章 來使(上)第885章 大婚(下)第274章 倔強的鬥士第14節 城隍廟(中)第35節 人不可貌相(中)第883章 神鞭(下)第607章 偶爾迸發的血性第829章 高老三又回來了(中)第682章 承天府第648章 終審第268章 中丞來信第741章 民心似水上第760章 較量(二)第130節 特立獨行第745章 火併中第245章 秋闈之同考官第17節 濟仁堂(中)第882章 原點(上)第688章 試藥第724章 元亨利貞(下)第173章 壯族第762章 審判(下)第26節 會稽縣衙(中)第497章 最後的陰謀第811章 審(上)第823章 辭舊歲(下)第560章 真相和血書第343章 閱第862章 南中國海(中)第634章 菜鳥初養成第903章 黃金(上)第602章 四個臺吉第906章 茶館(上)第447章 胡公子,你叔叔喊你回家吃飯第686章 如何做一個宦官第328章 春闈第795章 不如歸去(上)第26節 會稽縣衙(中)第756章 文章憎命達(上)第870章 暗潮(中)第648章 終審第93節 最後一課(下)第729章 江南春(中)第314章 藍道行第495章 交接第801章 南京之亂(上)第856章 閣老的心(中)第555章 屬誰?第678章 沙勿略見聞錄第866章 氣象(下)第794章 最後的午餐(下)第552章 扞衛第496章 富可敵國第773章 狼犬滿街(中)第360章 隱藏的殺招第88 九章 君臣(中)六七九章 死要面子活受罪第540章 說服第8 九三章 夜宴(中)第628章 大贏家第811章 審(上)第8 九六章 丁憂(上)第760章 較量(五)第90節 最後一課(上)第596章 生死之間第710章 禮部第414章 債轉股與證交所第251章 梅花香自苦寒來第363章 強大的壞人是強大的,軟弱的強人是軟弱的第728章 成敗轉頭(下)第768章 上朝嘍(中)
第393章 糧食危機第767章 《登極詔》(下)第757章 除夕——月窮歲盡之日(下)第147章 不敢回家的殷小姐第766章 宮車晏駕(上)第845章 最長一冬(中)第21節 大條了(下)第628章 大贏家第668章 伊王第115節 新任知府(上)第447章 胡公子,你叔叔喊你回家吃飯第851章 對決(上)第912章 長沙(中)第88 九章 君臣第845章 最長一冬(上)第61節 傳說中的沈氏族學(上)第210章 我要變得更重要!第707章 濁淚兩行第721章 五路財神殿(上)第906章 茶館(上)第233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907章 見龍在野(下)第683章 如何破局?第883章 神鞭(中)第836章 三雞報曉(中)第458章 風波亂第922章 歸來(下)第862章 南中國海(上)第786章 爭執(上)第787章 來使(上)第885章 大婚(下)第274章 倔強的鬥士第14節 城隍廟(中)第35節 人不可貌相(中)第883章 神鞭(下)第607章 偶爾迸發的血性第829章 高老三又回來了(中)第682章 承天府第648章 終審第268章 中丞來信第741章 民心似水上第760章 較量(二)第130節 特立獨行第745章 火併中第245章 秋闈之同考官第17節 濟仁堂(中)第882章 原點(上)第688章 試藥第724章 元亨利貞(下)第173章 壯族第762章 審判(下)第26節 會稽縣衙(中)第497章 最後的陰謀第811章 審(上)第823章 辭舊歲(下)第560章 真相和血書第343章 閱第862章 南中國海(中)第634章 菜鳥初養成第903章 黃金(上)第602章 四個臺吉第906章 茶館(上)第447章 胡公子,你叔叔喊你回家吃飯第686章 如何做一個宦官第328章 春闈第795章 不如歸去(上)第26節 會稽縣衙(中)第756章 文章憎命達(上)第870章 暗潮(中)第648章 終審第93節 最後一課(下)第729章 江南春(中)第314章 藍道行第495章 交接第801章 南京之亂(上)第856章 閣老的心(中)第555章 屬誰?第678章 沙勿略見聞錄第866章 氣象(下)第794章 最後的午餐(下)第552章 扞衛第496章 富可敵國第773章 狼犬滿街(中)第360章 隱藏的殺招第88 九章 君臣(中)六七九章 死要面子活受罪第540章 說服第8 九三章 夜宴(中)第628章 大贏家第811章 審(上)第8 九六章 丁憂(上)第760章 較量(五)第90節 最後一課(上)第596章 生死之間第710章 禮部第414章 債轉股與證交所第251章 梅花香自苦寒來第363章 強大的壞人是強大的,軟弱的強人是軟弱的第728章 成敗轉頭(下)第768章 上朝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