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 九六章 丁憂(上)

沈家的僕告第二天一早呈到了宮裡,萬曆皇帝得知之後,先是一陣喜出望外……誰都知道,有了張居正的前車之鑑,沈默肯定得乖乖回家丁憂。壓在頭上的大山終於要去了,這讓皇帝怎能不高興?

然而〖興〗奮勁兒一過,他又一陣陣的心裡發毛……殺父之仇、不共戴天,自己算是和沈默不死不休了。想到這茬,皇帝立時坐臥不安,終於忍不住以商談國事的名義,請代行首輔之職的張四維前來商議。

張四維昨天傍晚就知道了沈賀遇刺的消息,他登時就懵了,完全沒有半分即將轉正的喜悅。侍從請他去用晚膳,可他胃口全無,只讓人端一碗蔘湯過來,自己悶坐在書房裡,琢磨着此事對自己的衝擊。

自隆慶二年入閣至今,屈指算來,張四維已經當了十二年的大學士,按說也該是權傾天下的大人物了,然而這位陝西蒲州張相公,在朝野上下的心目中,卻幾乎沒有存在感。在外人的眼中,他簡直不是大學士,而是上級的大書辦,以致一些官員私下裡譏他是“伴食中書”認爲他只是生得好、運氣好而已,對他毫無尊敬可言。

其實原先不是這樣的,人閣之前,他本來也是一個敢作敢爲說一不二的幹臣,在朝野間頗有能名。但是入閣之後,他那幾把刷子比起高拱、沈默、張居正,這一個個要麼智多近妖、要麼強權鐵腕的巨頭來,卻是小巫見大巫。只要這三人中任何一個在,他就只能夾起尾巴來,一切惟上級的馬首是瞻。張四維有着山西商人的精明,他審時度勢,便將自己的政見主張盡行收起,一切惟上級的馬首是瞻。

幾年下來,他在士林中的形象徹底改變,官場中無論是清流還是循吏,所有人都視他爲庸碌之輩。這對外表謙和,內心高傲的小張相公來說,實在錐心刻骨之痛楚。這種痛苦在最初的年月裡,尚且能夠忍受,除了對高拱十二分的奉承,他在張居正面前也是唯唯諾諾,當然對不那麼強勢的沈默,他也絲毫不敢怠慢。

但隨着時間的推移,他的承受力已經到了極限,尤其是想到當今首輔沈默,竟然比他還要年輕十歲,張四維便再也按捺不住蠢蠢欲動的野心一若是不想以次輔致仕,他就不能再默默等下去了,必須要主動出擊,把首輔之位搶到手!

鼻然對手是沈默,他也不在乎了,雖然知道自己不是沈默的對手,但他堅信在這個大明朝,臣鬥不過君,只要站在萬曆一邊,那麼無論從道義上,還是最終的結果看,自己都會是勝利者。

就像張居正奪情那件事,他從自身利益着想,決不想張居正繼續在閣對他呼來喝去。然而,皇帝一爾意,他便毫不猶豫地上疏力挺奪情。

這是他深思熟慮後走得”步險棋能成爲楊博的繼任者,龐大山西幫的掌門人,張四維自然不會真是庸人。他對局勢看的很清楚,張居正改革,觸犯了太多官員和豪紳的利益,現在好不容易有讓他滾蛋的機會,衆人是不會放過的。這時候反其道而行之,必會爲衆人唾罵。然而橫豎百官已經不把自己當盤菜了,索性便亮明車馬的支持皇帝。

這樣等百官都反對皇帝時,就能越發顯出自己的忠誠。自古錦上添huā不如雪中送炭,自己必然會成爲小皇帝瑟瑟發抖時的那盤白雲炭……

當時張四維唯一所慮的,是沈默的態度。所以在上書之前,他特意去了沈府上問計,甚至不惜把小皇帝的原話拋出來以討沈默的歡心。

沈默還能說什麼?只能說你遵旨就是了。

對於張四維來說,最後的結果可以說不能更好了雖然皇帝不惜強留,張居正也沒有免了回鄉丁憂的命運,他則波瀾不驚的遞補爲內閣次輔:而且皇帝始終認爲,羣臣反對如此激烈,是因爲沈默在背後指使,雙方矛盾進一步加深。

唯一的獲利者就是他張四維,不但藉此事取代張居正,成爲皇帝的心腹大臣。還利用彗星說服皇帝,不再強留張居正,避免了君臣衝突不可收拾。塑造了自己力挽狂瀾的光輝形象,在百官那裡挽回了不少分數。

如果說之前,處理沈默與皇帝的關係時,他還是腳踏兩隻船。但通過這件事,他決心成爲鐵桿保皇派!因爲他已經看清楚了,皇上想親自柄政,當那種事必親躬的社稷之君的決心。然而在沈默和百官的挾持下,萬曆只能繼續當那種誠惶誠憊的“影子皇帝,。

不過張四維堅信,皇權的低潮只是暫時的,隨着皇帝的成長,早晚一定會搬掉沈默這塊絆腳石。當然想做到這點,僅憑小皇帝自身是做不到的,還需要自己幫忙。然而他絕對不想爲皇帝衝鋒陷陣,成爲沈默報復的對象,他希望的是,煽動皇帝親自動手,自己只在暗中提供幫助,儘量避免引火上身,這樣將來纔有周旋的空間。

當初他給皇帝出了上中下三策,其中上策就是派人潛伏到紹興,伺機暗殺沈賀,逼得沈默丁憂。但有道是“人心隔肚皮、話分兩層說”尤其是他這種老謀深算的政客的話要知道,張四維說這話時的背景,是皇帝接連遭到打擊,鬥志正萎靡的時候,他必須要給皇帝打氣,所以才放開大炮,說滅掉沈默並不難,自己有三策,任何一策都可以成功云云。

其實張四維很清楚,如今的沈默,已經是近乎於無敵的存在,唯一可以消滅他的地方是皇宮,然而張四維只將其說成是中策,反而把派人暗殺沈賀說成是上策因爲他看穿了皇帝多疑又怯懦的本性,知道萬曆還沒有膽量親自動手除掉沈默,肯定會選擇暗殺沈默他爹,這種不用親自動手的間接辦法。

還有一層,就是高超的心理戰術了。他雖然明明是想讓皇帝親自動手,卻不能表露出這層意思,因爲天生金貴的皇帝陛下,是不會像傻小子似的衝鋒在前的。

也許化能被忽悠一時,但回去一想,便能琢磨過味來……哦,你攛掇着我跟沈默死掐,是不是想鵡蚌相爭漁翁得利呢?一旦皇帝這樣想了,那自己就別想再利用他了。

所以張四維纔會把不用皇帝動手的暗殺沈賀定爲上策,並大包大攬下來。這副不避罵名、爲君分憂的忠臣嘴臉,果然讓還很稚嫩的萬曆皇帝深信不疑,從此日復一日的等着他的好消息。

然而張四維知道,除非沈賀自個病死,否則皇帝是等不到沈默丁憂的那天的。因爲他很清楚,以沈默的實力,想要保護一個人,基本上就沒人能傷害到他。何況爲了保護沈賀,他連自己的侍衛長都派回去了,重視程度可想而知。

況且張四維更沒有親自動手的意思。爭鬥再兇,禍不及家人,這是一條官場的潛規則,縱使已經被許多人暗中踐踏,但沒有人敢做在明初。道理很簡單,誰都有家人,你敢這樣對付人家,人家就敢殺你全家。以雙方的實力對比看,沈默想殺他爹,絕對比他殺沈默爹的難度小很多,所以就算爲了自己的爹,他也不可能去殺沈默的爹……

雖然爲了糊弄皇帝,他派人去了紹興。然而他對派出去的人手千叮嚀萬囑咐,一定不能暴露,要安全第一,一定要保持耐心,機會不好千萬不要貿然動手如果不是因爲皇帝派了內廠的人監視,張四維能直接對他們說,到紹興去玩兩年吧,啥也不用幹。

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將近兩年過去,沈賀仍然活蹦亂跳的活着,他派出去的殺手亦沒有暴露,也就不足爲奇了。至於萬曆皇帝,對“防備嚴密,無從下手,的反饋都聽得耳朵生繭了,終於對在宮外行刺失去了信心和耐心。

這時候,張四維讓宮裡的太監給皇帝演出《華嶽賜環記》,讓戲裡的君王狠狠刺激了一下敏感的皇帝。不出所料,果然萬曆“退而求其次”決定執行中策,在宮裡鴆殺沈默!

見衝突轉回到皇帝和沈默之間,張四維終於鬆了口氣。後來事態的發展,也算差強人意,皇帝沒有用鴆酒,而是派了刺客,雖然沒有立斃沈默與當場,卻也將其重傷。

張四維估計這次之後,就算沈默痊癒了,和皇帝鬧到你死我活,也沒臉再待在北京城了。當然也不排除沈默一時糊塗,想學王莽霍光,那樣張四維更高興,因爲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自己勝利的把握,不是變小了,而是變大了。

第734章 陽(下)第375章 交鋒第103節 畫屏(上)第291章 世上最強的功夫!第903章 黃金(中)第379章 海筆架第824章 不如歸去(上)第409章 空城計?第134章 簪花宴第876章 大政變之序章(上)第335章 比太醫還牛的人第618章 欲罷不能第762章 審判(下)第152章 徐渭治喪第821章 白刃不相饒(中)第797章 東風吹 戰鼓擂(中)第132章 小三元之院試案首第761章 求人不如求己(上)第757章 除夕——月窮歲盡之日(下)第718章 預感第702章 宗藩第262章 聘禮第842章 千騎卷平岡(中)第353章 責任第466章 連環計之空城計第237章 蓴鱸之思第623章 師生第314章 藍道行第341章 如何中狀元第356章 廷議第465章 設計第134章 簪花宴第557章 三諾!第158章 聖旨到第785章 內閣(下)第802章 又是桂榜飄香時(中)第104節 畫屏(中)第774章 新官上任(中)第884章 百年大計(中)第194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第776章 十月圍城(下)第346章 御街誇官第729章 江南春(下)第295章 送瘟神第621章 瓊林樓上第18節 濟仁堂(下)第755章 江湖秋水多(下)第681章 天災人 禍第658章 盛世第859章 少女的逆襲(下)第450章 買賣第525章 吃魚第870章 暗潮(上)第605章 白忙活和白忙活第286章 火燒眉毛第120節 小三元之府試案首(下)第184章 斷橋初雪第562章 科學家第170章 請記住,他們是神奇二人組!第378章 萌芽第164章 出發啦……第243章 峨眉齊參天第386章 情與法第904章 人從海上來(中)第346章 御街誇官第905章 中隱(中)第678章 沙勿略見聞錄第477章 投名狀第353章 責任第35節 人不可貌相(中)第905章 中隱(中)第750章 天下熙熙(上)第918章 驚變(上)第850章 倚天(中)第400章 陸績的反擊!!!第885章 大婚(中)第647章 八百兩第814章 真相(下)第922章 歸來(下)第883章 神鞭(上)第767章 《登極詔》(上)第870章 暗潮(中)第355章 兩種生活第758章 治安疏(中)第215章 時行時止,付之無心第871章 暗鬥(中)第717章 圍爐夜話第39節 海水不可斗量(下)第494章 清官無敵第90節 最後一課(上)第290章 文明執法第806章 驚變(上)第72節 當差、搬家以及開店(下)第914章 日升隆(中)第823章 辭舊歲(上)第375章 交鋒第451章 奸商第704章 賞罰第776章 十月圍城(中)第458章 風波亂
第734章 陽(下)第375章 交鋒第103節 畫屏(上)第291章 世上最強的功夫!第903章 黃金(中)第379章 海筆架第824章 不如歸去(上)第409章 空城計?第134章 簪花宴第876章 大政變之序章(上)第335章 比太醫還牛的人第618章 欲罷不能第762章 審判(下)第152章 徐渭治喪第821章 白刃不相饒(中)第797章 東風吹 戰鼓擂(中)第132章 小三元之院試案首第761章 求人不如求己(上)第757章 除夕——月窮歲盡之日(下)第718章 預感第702章 宗藩第262章 聘禮第842章 千騎卷平岡(中)第353章 責任第466章 連環計之空城計第237章 蓴鱸之思第623章 師生第314章 藍道行第341章 如何中狀元第356章 廷議第465章 設計第134章 簪花宴第557章 三諾!第158章 聖旨到第785章 內閣(下)第802章 又是桂榜飄香時(中)第104節 畫屏(中)第774章 新官上任(中)第884章 百年大計(中)第194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第776章 十月圍城(下)第346章 御街誇官第729章 江南春(下)第295章 送瘟神第621章 瓊林樓上第18節 濟仁堂(下)第755章 江湖秋水多(下)第681章 天災人 禍第658章 盛世第859章 少女的逆襲(下)第450章 買賣第525章 吃魚第870章 暗潮(上)第605章 白忙活和白忙活第286章 火燒眉毛第120節 小三元之府試案首(下)第184章 斷橋初雪第562章 科學家第170章 請記住,他們是神奇二人組!第378章 萌芽第164章 出發啦……第243章 峨眉齊參天第386章 情與法第904章 人從海上來(中)第346章 御街誇官第905章 中隱(中)第678章 沙勿略見聞錄第477章 投名狀第353章 責任第35節 人不可貌相(中)第905章 中隱(中)第750章 天下熙熙(上)第918章 驚變(上)第850章 倚天(中)第400章 陸績的反擊!!!第885章 大婚(中)第647章 八百兩第814章 真相(下)第922章 歸來(下)第883章 神鞭(上)第767章 《登極詔》(上)第870章 暗潮(中)第355章 兩種生活第758章 治安疏(中)第215章 時行時止,付之無心第871章 暗鬥(中)第717章 圍爐夜話第39節 海水不可斗量(下)第494章 清官無敵第90節 最後一課(上)第290章 文明執法第806章 驚變(上)第72節 當差、搬家以及開店(下)第914章 日升隆(中)第823章 辭舊歲(上)第375章 交鋒第451章 奸商第704章 賞罰第776章 十月圍城(中)第458章 風波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