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8章 風波亂

要說這事兒,還是引起來的......

話說當日他得了沈默的許可,便到吳江縣,問唐縣令借了一處宅院,便學那曹孟德張榜掛牌,招賢納士起來。

令他做夢都沒想到的是,僅僅幾天時間,就有五百多人報名,後來又有好幾個‘雄傑’之人,一下就帶了上百人過來,讓呂竇印樂的合不攏嘴,直以爲自己真如曹孟德一般,個人魅力無敵呢。

殊不知,那些人的團伙其實早就存在,都是寫大戶人家的紈絝子弟,與一些流氓.地痞相互勾結。依仗權勢。橫行不法,遊手好閒,不事生產,羣聚剽劫,圖財害命,皆是些實打實的社會敗類。

也沈默在蘇州府推廣‘考覈法’。現在各縣都在考覈之列,其中很重要一項考覈指令,便是明令各縣嚴打黑惡勢力,清除其滋生的土壤。由於知府大人很夠意思,讓各縣在市舶司都入了乾股,一年什麼都不幹,各縣也能收入十多萬兩銀子,所以從縣令到衙役,都願意爲他效勞;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因爲他將考覈與紅利掛了鉤,所以上上下下,無人不效死力!

官府一認真,‘惡少雄傑’們就難過了,眼看着不時有同伴被抓進去,日字越來越難混,幾個頭面人物是一籌莫展......直到可愛的呂巡按出現,說要開展團練,習武抗倭。

惡少們頓時眼前一亮,他們雖然對‘習武抗倭’毫無興趣,卻被‘開展團練’所吸引了,哥幾個一合計,都覺着這是洗白的好機會——若能給他們的非法社團,披上合法的外衣,豈不是以後都不用怕官府?

於是乎,相鄰幾個縣,包括蘇州城的各大犯罪團伙聞風而動,全都集中到了吳江縣城,報名參加蘇州團練。呂竇印光顧着完成指標了,哪還管報名的是不是好人......反正俺還有倆月就走人了,只要這段時間不出問題就成。

這下吳江人不幹了,人家好好的縣城,現在給弄的烏煙瘴氣,犯罪率直線上升,老百姓都不敢大白天上街,你說恐怖不恐怖?

唐縣令更不能幹了,心說:‘好麼,我抓了這麼長時間的治安,讓你這一攪和,直接把吳江變成惡人谷了。’這哪能行?便去找呂竇印,要他解散團練,或者換個地方去練,反正別在吳江呆着了。

呂竇印眼看着革命就要成功,哪能輕言放棄,便打起了官腔,使出了水磨工夫,想要把他敷衍過去,讓唐縣令好話說盡,也沒有一點用處。

兔子急了還咬人呢,何況唐縣令?他一着急,便放出了‘要請知府大人派兵過來,強行遣散團練’的狠話,回去後還命令官差抓人,將那些在街上鬧事的.欺負老百姓的,統統投到監獄裡去!

他這一雷厲風行的一手,讓那些‘惡少雄傑’以爲,官府這次要來真的了。哥幾個又一合計,既然咱們已經有一兩千人了,那還怕他個球,不如就此反了,殺將出去,學那徐海.葉麻之流,大秤分金.大塊吃肉,豈不痛快?

於是當即飲血爲盟,用白巾抹額,當夜便各持長刀.巨斧,夜攻縣衙,劈門而入,打開牢門,放出囚犯,又去尋那可惡的唐縣令......好在縣衙很大。唐縣令反應也快,已經攜其妻子越牆逃出,這纔沒遭了毒手。

這時候‘惡少’已經從黑社會,正式進化爲者了,他們被亢奮的情緒支配着,縱火焚燒了縣衙。望着熊熊燃燒的烈火,一衆叛賊氣勢益盛,在縣裡繼續橫行。殺人放火,抓人入夥......

到了黎明時,他們在一處茅廁裡,找到了僅穿着睡衣的呂竇印——可憐的呂巡按,嚇得瑟縮成一團,連聲哀叫道:“好漢饒命......”

匪首之一的週二,朝抓着呂竇印的兩個手下瞪眼道:“你們怎敢如此對待呂爺?還不快快賠罪?”

兩個手下趕緊放開呂竇印磕頭作揖扇自己耳光,向他賠禮道歉。那週二又拿錦衣來,給呂竇印披上,還把他扶到最高的一把交椅上坐下。

呂竇印本以爲自己要殉國了,誰知竟被奉爲座上嘉賓,不由如墜夢裡......但更讓他想不到的是,那些惡人,竟然.竟然要讓他當大王!!

“什麼?”呂竇印表情僵硬的笑道:“讓我當......大王?諸位好漢真會開玩笑。”

“嚴肅點!”一衆惡漢恐嚇他道:“我們像是開玩笑嗎?”

“不像......”呂竇印嚇得連連搖頭道:“在下的意思是,我何德何能,竟然得諸位好漢爺青睞。實在是......受驚,哦,受寵若驚了。”

“呂爺不必驚慌。”週二道:“咱們兄弟是要幹一番大事的,只是來自不同的地方,大大小小十幾個幫派,那是誰也不服誰......後來我們便合計着,請一位德高望重之人,給我們當總首領。”說着一拍呂竇印,差點沒把他的小身板拍散了架,道:“這個人選,非呂爺莫屬,對不對.兄弟們?”

“對!”一衆匪手叫囂道。

“來,我們給呂爺磕頭!”週二便帶着幾十個大小頭目,朝着呂竇印磕了好幾個響頭,算是拜了老大。

昨天還是朝廷命官呢,怎麼過,就成了反賊頭目了?這種變化,實在讓誰都接受不了,呂竇印自然是一個勁兒的拒絕。

但惡棍加反賊的脾氣,向來是很暴躁的,便有人擼着袖子.拎着尖刀道:“怎麼,瞧不起我們嗎?”

“不是,不是......”呂竇印嚇得趕緊改口道:“我很榮幸......”

此言一出,讓氣氛馬上緩和下來,週二開心笑道:“好了,這不就結了嗎?”便對衆人道:“諸位,天要亮了,咱們不能再在城裡待下去了,不然要被官軍捉了王八的。”

衆人一聽,便紛紛道:“走是當然要走,可是咱們去哪呀?”有人提議道:“出海找徐海入夥?”

“笨蛋,從吳江往海邊,要經過幾個縣?還有松江府,憑咱們這點人,到海邊能剩下幾個?”週二道:“所以海邊不能去,至少現在不行。”

“那咱們去哪?”

“太湖有千里之闊,湖上島嶼衆多,正適合學那水泊梁山,佔山爲王。且就在吳江邊上,滑步就到。”週二道:“咱們先去那裡建一番基業,等咱們根基穩了,風頭也過了,再聯絡徐海也不遲......到時候裡應外合,咱們取下蘇州城,也當一回張士誠。”他顯然是一直爲前途在思考的,像這樣的反賊可不多見,一般都會成爲反賊中的老大——大反賊。

衆人被說的頗爲意動,紛紛點頭道:“就照你說的辦!”

週二又笑眯眯的問呂竇印道:“大王意下如何?”

“哦......”呂竇印可不是傻子,看看出這週二是個人物了,哪裡還敢多言?自我安慰道:“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便點點頭道:“很有道理......”

“大王下令,出發!”週二高聲發號施令道。

天亮的時候,心滿意足的反賊,拎着搶來的大包小包,簇擁着他們的‘大王’,從西門出了吳江成,乘坐不知從何處冒出來的船隻。逃入了太湖。

當沈默和戚繼光的部隊趕到吳江時,城裡的多處大火,已經被老百姓自發的撲滅了......天可憐見的是,因爲暴LUAN的時間太短,這次的暴LUAN主要集中在對官府的報復上,對百姓的損害還不算太大。

但沈默的心情根本無法輕鬆——吳江縣衙被燒成了殘垣斷壁,縣裡的銀庫與糧庫被洗劫一空,自縣令以下近二十名官吏或死或亡......僅僅這些,便足夠他這個蘇州知府喝一壺的。

萬幸的是,到昏時分,唐縣令自己出現了,他穿着老百姓的衣服,臉上也抹着厚厚的鍋底灰。一看到沈默,便嚎啕大哭道:“大人啊,你可算來了,可要救救卑職啊......”大明朝的官員,不論文武,都有守土之責,他現在丟城失地,可是牽連全家的死罪啊!

沈默着臉道:“別哭了,有我在,你死不了。”這才讓唐縣令的情緒,稍稍穩定下來,將發生的事情原原本本講給沈默聽。

“你聽了什麼感覺?”沈默問身邊的戚繼光道。

“蹊蹺。”戚繼光沉聲道:“既是烏合之衆,又怎會如此自律呢?”

“是啊,那些人既沒有放開劫掠,也沒有久佔縣城,只是把倉庫裡的糧食和銀兩洗劫一空,便撤離了吳江。”

沈默點頭道:“觀其所作所爲,確實有點的意思......至少其中的骨幹,是有很強紀律的。”

“大人的意思是。”那位唐縣令唐棣,這才聽明白道:“他們是有預謀的?”

“當然。”沈默頜首道:“殺官造反可不是過家家,若真是隻是臨時起意,萬不會如此乾脆利索的。”

“那是......什麼人所爲?”唐棣追問道,他最關心的就是這個問題,因爲關係到能不能推脫責任。

“不知道”沈搖頭道:“只要提早策劃,什麼人都有可能。”說着沉聲道:“現在不是討論這個的時候,唐縣令!”

“下官在。”唐棣趕緊躬身道。

“給你個將功折罪的機會。”沈默看看四下驚慌的面孔道:“用最快的時間,讓吳江恢復原樣,讓老百姓擺脫恐慌。”

“是。”唐棣應聲道:“這是屬下分內的事情。”

“如果你做的好。”沈默輕聲道:“我會在報告裡寫,大批倭寇混進吳江城,企圖攻佔縣衙,唐縣令率衆殊死抵抗,堅守到天亮,倭寇逃離縣城,竄入太湖。”

“謝大人......”唐棣感激涕零道。這樣他的失城之罪,便被輕描淡寫的掩過去了。雖然知道沈默也是爲了他自己少點麻煩,可唐棣還是很感動。

“戚將軍!”沈默又道。

“末將在。”戚繼光沉深入能夠道。

“你隨我速速追擊反賊。”沈默沉聲凹:“盡力把呂巡按救回來。”

“遵命!”

不危險卻十分麻煩的太湖剿匪開始了,果然如那週二所言,千里震澤,島嶼星羅,給了叛賊最好的掩護和最大的空間,讓戚繼光和沈默的工作進展甚微。正在他倆絞盡腦汁,想找出解決困境的法子時,一場更大的危機卻逼近了蘇州城......回溯到半個月。當俞大猷被解職.押送進京的消息,傳到盤踞在東海海島上的徐海耳朵裡。果然不出俞大猷所料,徐海得到消息十分興奮,對身邊人大笑道:“終於可以吃到蘇州這隻肥羊了!”

便立刻召集最高層會議,籌劃劫掠蘇州的買賣,與會者有他的合夥人葉麻.辛五郎。他的親弟弟徐洪.妹夫梁山。加上他一共五個。

大夥對此提議表示出了濃厚的興趣,很快便決定幹這一票......但問題是俞大猷雖然不在了,可他苦心經營的俞家軍,還全須全尾的在那兒,如果是劫掠沿海,可以幹了就走,那敵人再多也不怕,可蘇州偏偏在內陸,且有松江府作爲屏障。

先不說松江知府王崇古也是個厲害角色,單說要上岸,穿國號幾個縣,才能抵達蘇州城下,這一點就讓徐海十分饒頭......他對那場險些丟掉命的‘王江涇之戰’記憶猶新,那次便是因爲麻痹輕敵,貿然進軍內陸,結果讓明軍在有利地形包了餃子,導致全軍覆沒。

所以這些年來,他一直稟承着‘來去如風’的原則,只在江浙沿海劫掠,以保持隨時都可以逃命的狀態,如粗立於不敗之地。讓明軍更加沒法對付。一時間,徐海‘平海大將軍’的名聲大噪。儼然有海上霸王的架勢。

一場場的勝利讓徐海的胃口越來越大。他已經不滿足於在沿海小打小鬧,這回要玩個大的!集合全部的力量打下蘇州城!當然出於一貫的謹慎考慮,他決定尋找同盟,一起進攻。

自然不會找王直,他知道那老東西迷了一樣的開海禁,現在自己要去劫掠他的勞動成果,哪裡還能跟他打招呼?

他找的是自己的盟友,日本大隅.薩摩二島的上萬真倭,加上他的嫡系部隊,以及葉麻.辛五郎的全部兵力,共計三萬餘人......這已經是他能調集力量的極限了,雖然比起王直還不夠看,但已確實不是明軍可以正面抵擋的了。

押上了所有的本錢,徐海不得不慎之又慎,他用幾天的時間,制定了一個周密的作戰計劃,在戰役的開始階段,他將調遣猛攻防備森嚴的浙,同時發動進攻,以擾亂明軍的判斷,當明軍確信他這次的目標是浙江時,他再率領主力部隊,殺個回馬槍,直撲蘇州城,定然可以一擊成功!

按照慣例,真倭向來是用來打硬戰.啃骨頭的;至於輕鬆愜意的搶劫工作,纔是徐海的假倭們的任務,這次自然也不例外。

爲了忽悠那一萬真倭,能奮不顧身的爲他抵擋住胡宗憲,徐海巧舌如簧,大開空頭支票......他說日本人厲害,是主力,所以應該面對是最爲強悍的明軍,只有這樣才能體現出武士道精神的無畏!

那些跟着他來搶劫的大名,聽慣了明軍如何如何不堪的傳言,對徐海交代的任務並無異議,他們關心的是:“徐桑。我們能分到多少錢?”

“當然是我們一半.你們一半了!”徐海十分大度道。心裡卻冷笑道。到底搶了多少,還不是我說了算?

那些真倭都很信任他,便高高興興的接下了這個背黑鍋.擋子彈的差事,還叫囂着,要讓明軍看看他們日本武士的厲害。

於是在二月中旬的某一天,徐海帶領着他史無前例的大部隊,浩浩蕩蕩向大陸開拔。望着遮天蔽日的船隊,徐海豪氣大增,對身邊人道:“此役過後,我便取挖潛能夠直而代之,成爲海上的霸主!”

衆人紛紛附和,拼命吹捧起來......只是與大明的官員相比,他們的詞彙還是太匱乏了,翻來覆去都是‘你太厲害了!’‘真厲害啊!’之類的,恐怕也只有他一人,覺着聽起來挺享受了。

第339章 張憤青第630章 濮議之爭第347章 是的,我愛你!第81節 祝福(下)第806章 驚變(下)第8 九三章 夜宴(上)第854章 鍾金(上)第407章 冤大頭第746章 覆滅下第602章 四個臺吉第775章 多事之秋(上)第517章 遍地高手第783章 廷推(下)第250章 寶劍鋒從磨礪出第714章 賑災第225章 小書童勇施美男計第850章 倚天(上)第60節 收成(下)第915章 崩潰(上)第744章 形勢逆轉(中)第852章 鄉愿(上)第88 九章 罪己詔(中)第921章 君(上)第820章 公祭(上)第262章 聘禮第804章 束氏狸狌(下)第790章 京察大計(上)第8 九九章 江南(下)第785章 內閣(上)第814章 真相(下)第822章 絕殺(上)第784章 東閣大學士(中)第904章 人從海上來(中)第400章 陸績的反擊!!!第724章 元亨利貞(下)第739章 聚和堂(上)第882章 原點(下)第121節 至一二二節 奪魁(上)第301章 走下神壇的皇帝第568章 借刀第143章 過河拆橋第189章 箭在弦上第182章 阿蠻第823章 辭舊歲(下)第801章 中秋之亂(下)第606章 敲詐第855章 公主的心(下)第757章 除夕——月窮歲盡之日(上)第533章 老而不死第76節 賣與立(上)第876章 大政變之步步驚心(上)第922章 歸來(下)第796章 尚書遇襲(上)第844章 復東勝(上)第778章 射天狼(上)第747章 平定中第48節 河中除樹(下)第383章 府尊大人的一天第721章 五路財神殿(下)第918章 驚變(中)第806章 驚變(中)第838章 大閱兵(下)第876章 大政變之步步驚心(下)第66節 較量(下)第432章 機杼與琴聲第540章 說服第834章 時不我待(中)第201章 物是人非事不休第807章 審訊(下)第85節 老宅(上)第742章 經略大人的心思下第853章 我不答應(下)第112節 府試(上)第912章 長沙(下)第23節 把事鬧大(中)第2章 秀才謀生(中)第793章 唯一的大佬(上)第876章 大政變之步步驚心(下)第730章 東南攻略(中)第798章 海風(中)第843章 射天狼(下)第632章 火了第220章 厄阿巴阿畢資卡第295章 送瘟神第477章 投名狀第343章 閱第861章 無題(下)第308章 夢醒時分第918章 驚變(上)第96節 縣試(下)第904章 人從海上來(下)第311章 激流洶涌第193章 嚴東樓第458章 風波亂第724章 元亨利貞(中)第446章 起航!!!第84節 過年(下)第543章 誰能笑到最後?第7節 沈家大院(上)第860章 大明順義王(下)
第339章 張憤青第630章 濮議之爭第347章 是的,我愛你!第81節 祝福(下)第806章 驚變(下)第8 九三章 夜宴(上)第854章 鍾金(上)第407章 冤大頭第746章 覆滅下第602章 四個臺吉第775章 多事之秋(上)第517章 遍地高手第783章 廷推(下)第250章 寶劍鋒從磨礪出第714章 賑災第225章 小書童勇施美男計第850章 倚天(上)第60節 收成(下)第915章 崩潰(上)第744章 形勢逆轉(中)第852章 鄉愿(上)第88 九章 罪己詔(中)第921章 君(上)第820章 公祭(上)第262章 聘禮第804章 束氏狸狌(下)第790章 京察大計(上)第8 九九章 江南(下)第785章 內閣(上)第814章 真相(下)第822章 絕殺(上)第784章 東閣大學士(中)第904章 人從海上來(中)第400章 陸績的反擊!!!第724章 元亨利貞(下)第739章 聚和堂(上)第882章 原點(下)第121節 至一二二節 奪魁(上)第301章 走下神壇的皇帝第568章 借刀第143章 過河拆橋第189章 箭在弦上第182章 阿蠻第823章 辭舊歲(下)第801章 中秋之亂(下)第606章 敲詐第855章 公主的心(下)第757章 除夕——月窮歲盡之日(上)第533章 老而不死第76節 賣與立(上)第876章 大政變之步步驚心(上)第922章 歸來(下)第796章 尚書遇襲(上)第844章 復東勝(上)第778章 射天狼(上)第747章 平定中第48節 河中除樹(下)第383章 府尊大人的一天第721章 五路財神殿(下)第918章 驚變(中)第806章 驚變(中)第838章 大閱兵(下)第876章 大政變之步步驚心(下)第66節 較量(下)第432章 機杼與琴聲第540章 說服第834章 時不我待(中)第201章 物是人非事不休第807章 審訊(下)第85節 老宅(上)第742章 經略大人的心思下第853章 我不答應(下)第112節 府試(上)第912章 長沙(下)第23節 把事鬧大(中)第2章 秀才謀生(中)第793章 唯一的大佬(上)第876章 大政變之步步驚心(下)第730章 東南攻略(中)第798章 海風(中)第843章 射天狼(下)第632章 火了第220章 厄阿巴阿畢資卡第295章 送瘟神第477章 投名狀第343章 閱第861章 無題(下)第308章 夢醒時分第918章 驚變(上)第96節 縣試(下)第904章 人從海上來(下)第311章 激流洶涌第193章 嚴東樓第458章 風波亂第724章 元亨利貞(中)第446章 起航!!!第84節 過年(下)第543章 誰能笑到最後?第7節 沈家大院(上)第860章 大明順義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