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2章 審判(下)

刑部大堂上的座椅,還從沒這樣擺過。江河海牙屏風下的大案後,坐着內閣首輔大人,他的左右各擺着一張低矮些的案臺,分別坐着刑部尚書和提刑司的大太監,再往下,左側兩張桌子後,坐着左都御史和大理寺卿,右邊的一張桌子後,坐着錦衣衛的指揮使;再往下,坐着他們各自的副職,面前擺着筆墨紙硯,顯然乾的是書記官的活。

如此豪華的陣容,只爲審訊一個小小的五品郎中,這在大明朝還沒有先例,恐怕兩千年來也是頭一次。

所以把這個案子稱爲‘天下第一案’,毫不爲過。

在座的諸位大人,已經預見到,審訊將是十分困難的,但他們萬萬想不到,僅僅爲了怎麼進門,就能爭執到這個份上,不僅明爭,還有暗鬥。所有人都暗自凜然,天下人的眼睛都盯着呢,大勢之下,個人的榮辱浮沉,全在一念、一言、一行之間。

唯獨海瑞背對大堂,無動於衷的坐在門檻上,彷彿一切爭執都跟他無關一樣,只將目光投注於藍天之上、流雲之間,竟冒出個念頭道:,也不知我死之後,靈魂化爲流雲,能不能飄回瓊州,永遠陪在孃親身邊……

就在人人各懷心事時,正門處傳來急促的腳步聲,一個紫衣太監轉眼就跑到了大堂前,杵稍喘勻了氣,便道:“上諭,海瑞的罪過,本朝未見,歷朝歷代也未見,不適用於《大明律》之條例,着其戴鎖受審,不得有誤。”

衆人趕忙接旨,那吳太監像打了雞血似的,朝海瑞得意笑道:“聽見了吧,還有什麼說的?快爬進來吧。”

海瑞方纔接旨跪下,現在撐着地費力的站起身來,望着小人得志的吳太監,淡淡道:“本官拒絕。”

“你憑什麼拒絕?”吳太監眼睛瞪得老大,心說你吃了熊心豹子膽?

“官員乃朝廷之體統,個人榮辱是小,卻不能失了朝廷的臉面。”海瑞沉聲道:“我乃朝廷命官,怎能學狗爬,損了朝廷臉面呢?”

“好利的一張嘴哇。”吳太監氣極反笑,望向徐階道:“徐閣老,您也聽見了,對這種狂餑之徒,該怎麼辦吧?”他想逼徐階對海瑞動刑。

“他說的也有些道理。”徐階慢吞吞道:“皇上只說讓他戴枷受審,卻沒讓他爬進來。”

吳太監心說,這不廢話嗎?皇帝再荒唐,也不可能下旨讓人爬進來吧?想到這,索性把皮球踢給徐階:“那您說怎麼辦?不審了?”

“他只要還沒革職,就得顧及朝廷的臉面,公公說是不是?”徐階表情淡定的望着他,吳太監稀裡糊塗的就點了點頭,徐階便輕輕一揮手道:“把他拖進來。”

還沒等黃光升發號施令,侍立在大堂門口的兩名六品主事,便跨步上前,搶在番子的前面,一左一右架起了海瑞……但無論從哪個角度看,他們的動作都沒法跟‘拖’朕系起來,應該換成‘架’纔對。

無論是‘拖’還是‘架’海瑞都被弄進大堂上了。

吳太監氣得鼻子都歪了,不敢朝大人物發火,只好對那兩個小官施威道:“好啊,你們很好,都叫什麼名字?”

兩個六品主事毫無懼色,大聲通名道:“我叫趙錦!”“我叫馮恩!”

“好!好!好!”吳太監連說了三個,好,字,又對自己的書記官道:“記下來!”

費盡周折,終於各就各位了。衆大人打量着這個一本驚天下的怪物,發現他貌不驚人,消瘦矮小,只是一雙眼睛亮得癟人。

黃光升深吸口氣,一拍驚堂木,道:“升堂!”

三班衙役便一起用水火棍,有節奏的敲擊地面,低唱道:“威……武……”

趁着威勢起來,黃光升道:“請吳公公宣旨。”

吳太監便起身道:“上諭,着內閣、刑部、大理寺、都察院、提刑司、鎮撫司戶部雲南清吏司郎中海瑞一案。”頓一頓道:“一定要嚴懲這個狂悖犯上、誹謗聖譽的逆賊!”六個衙門的副官不約而同提起筆,在卷宗上記錄,誰也不知道皇帝會看哪一份或哪幾份,全看也說不定,所以前是一絲不芶。

黃光升尚未說話,坐在下首的新任右都御史朱衡開腔道:“敢問吳公公,您那最後一句,真走出自上諭嗎?”

“這個。”吳太監不悅道:“這是咱家的期許,朱大人有什麼意見?”

朱衡因爲得罪了陳洪,壯年被髮配到的南京,虛擲了十幾年的光影,因而深惡太監,雖然口氣仍然不緊不慢:“上諭是叫我們來論這個海瑞的罪,還沒開始公公就先把罪定了,我看就用不着再審了吧。”但能把人活活氣死。

吳太監算是明白了,今天千刀萬劍都是朝自已頭上招呼,當然自已只是代人受過,他們真正想對付的,是自己的主子!想到這,他拉下臉來,沉聲道:“咱家何時把他的罪定了?”

“你剛說了他是‘狂悖犯上、誹謗聖譽’,現在就不認了?”朱衡也沉聲道。

“咱家這樣說,也不是定罪。”吳太監哼一聲道:“咱家只是發表一下看法,沒那麼嚴重吧?”

“既然聖命是會審,就得依照《大明律》來。”朱衡道:“先問案後定罪。”

“皇上說了,海瑞的罪超出了《大明律》的條文。”吳太監這下抓着要害了,對朱衡道:“你卻還要依着《大明律》來,莫非是要抗旨?”

朱衡性情剛烈,當場就動了真火道:“我等奉的是祖宗之法,祖宗之法就是《大明律》,若不按照《大明律》來,我們不知應該怎麼審案,依憑什麼定罪?!”說着就要撂挑子道:“要不我們退堂,吳公公按照你的辦法來吧!”

吳太監倒想那樣,可現在什麼場合?而且問訊記錄還要明發天下,他當即就不會了,望着滿堂唯一個好人徐階道:“徐閣老,你說怎麼辦?”

徐階這纔開口,慢吞吞道:“聖諭要聽,《大明律》也要遵守,兩頭兼顧吧。”老首輔將來致仕了,完全可以在工地上找份營生……專業和稀泥。

黃光升望着首輔的眼睛,雖一時不能完全領會他的意思,但自己的立場不能變,咳嗽一聲,對堂下道:“依《大明律》問案條例,官員未行革職前,應坐着受審。”說着一揮手道:“來人,給他搬一條板凳來。”

吳太監又不滿了,但再反對的話,自己都膩味了,索性不去管他,不過仍大聲對自己的,書記官,道:“記下來,是黃部堂賜得坐!”

黃光升嘴角抽了抽,但沒有分辨,而是冷不丁重重一拍驚堂木道:“開審吧!”吳太監沒提放,嚇得一哆嗦,不由小聲啐道:“討厭!”

海瑞坐在一條長登上,身上的負擔終於輕了些,他輕輕活動着手腕和脖頸,腰桿卻挺得筆直……在旁人看來,是他傲氣凜然,其實他是有苦自知,稍微一彎,就痛得要斷掉一樣。

黃光升看看徐階,意思是您老先講兩句?徐階卻微閉着眼睛,沒有一點要出聲的想法。

看來只能自己來,他朝海瑞問話道:“堂下所坐的可是海瑞?”

“正是在下。”海瑞正色答道。

“知道爲什麼受審嗎?”黃光升問。

“不知道。”海瑞淡淡道。

“放肆……”黃光升低喝一聲,道:“拒不認罪於事無補。”說着目光飄過堂上:“在座諸位都看過了你那道奏疏,確實是……太惡劣了。”

“何止是惡劣!”雖然知道自己討人厭,但吳太監該說還得說,誰讓司禮大擋們都老奸巨猾的不來呢?要是他也不吭聲,誰替皇上表明立場?遂大聲道:“海瑞,你身爲臣子,卻寫一道狂犬吠日、誓罵君父的奏疏,實在是大逆不道!”說着望向衆大人道:“諸位對這個也有異議嗎?”

見沒人吭聲,他得意洋洋的住了嘴,這就給整場定了調子,下面怎麼玩花樣,也不可能偏的太遠了。

“爲什麼要上這樣一道疏?”黃光升暗歎口氣,進入正題道。

“既然諸位都看過那篇奏疏,應該還記得,下官開篇名義說的很清楚”,雖然身體虛弱,海瑞的聲音卻十分洪亮道:“上這道疏是爲了‘正君道,明臣職,求萬世治安事。’”

“好大的口氣。”吳太監哂笑一聲道:“又要正君道,又要明臣職,也不照照鏡自己的臉,你有什麼職權來管?還口口聲聲明臣職,誰給你權力管六部九卿了,管天下大事了?”越說越氣道:“還竟敢字字句句、指斥誓罵皇上,這就是你的臣職嗎?!”

海瑞不看他,望向黃光升,黃光升輕咳一聲道:“回答吳公公的話。”

“聖人曰,諫行言聽、君臣之道。太祖嘗曰:臣職在諍諫,無容靜默。”海瑞這纔開口道:“直言勸諫,是爲臣的天職,海瑞官雖小,卻亦是爲臣者,有何不能言?”

“滿朝諸公,御史言官在前,輪得着你個不相干的戶部郎中進言了嗎!”吳太監冷笑道:“我看你就是喪心病狂,爲邀直名而已!”

“呵呵,喪心病狂,爲邀直名。”海瑞面上閃過一絲悲涼道:“比起在座諸公,我海瑞確實位卑官微。而且還有一條,我只是個舉人出身,滿朝官員,哪個不是兩榜進士,天子門生?按說都比我更有資格勸諫皇帝。”說着他又擡頭昂然道:“大明朝這些年來,年年國庫虧空,北方災荒不斷,那麼多流民災民餓拜滿地,朝廷卻撫卹乏力,東南、西南、西北、東北,民亂如湯如沸,更不消說,北面蒙古人鐵騎兇猛、南方wo寇餘焰未盡了。明白說一句,這大明朝已是沉痾在身,岌岌可危了!”頓一頓,他的目光變得銳利起來:“海瑞自進京以來,親眼所見皇上一意玄修、大興土木,寵信方士、荒誕怠政。而襄襄諸公,清者以,明哲保身,爲要,噤聲不言。濁者一味順諛,趁機捏刮,我大明哪裡還有錢賑災打仗?”

“這些事情,人人心知肚明,卻人人緘口不言!”海瑞目光炯炯的望着衆大人道:“海瑞無心仕途、但既然食君之祿、就當盡爲臣之職。現在天子有了過失,勸諫乃爲臣者職責所在,既然諸位大人不言,那就由小臣來說!”

衆大人被他說得面紅耳赤,那些面前擺着卷宗的,便低頭奮筆疾書,藉以掩飾臉上的尷尬。那些正堂官們沒東西掩飾,只能把臉緊繃着,擺出一副肅穆的神情。但心中一樣的百味雜陳,有些人甚至想爲海瑞喝彩,當然只能是想想作罷……

“不要說那些道聽途說的大道理!”吳太監繃不住了,道:“你一個小小的官員,根本不知真仒相細節,一味空談而已。”

“那就說點我知道的真仒相細節。”海瑞能讓他唬住了?言辭鋒利道:“我是戶部雲南清吏司的主事,手裡有一切與雲南相關的賬目。就單舉一例吧……說着他指指大堂上的棟樑道:……”爲皇上修兩宮兩觀,還有那個玉芝壇,所用的棟樑,大都是從雲南的深山運到京城。一根的花費是多少,不知諸公有沒有關心過?”

衆人就是知道也不會吱聲,海瑞也沒指望有人回答自己,他帶着怒氣的聲音在大堂上回響道:“戶部賬上明確記載,一根棟樑所耗費官常,竟達白銀五萬兩之巨!沿途死傷民工多達百餘人!”

“這麼多錢?”有幾個不明真仒相的大人,忍不住出聲道:“怎麼可能呢?”五萬兩是什麼概念?能建一座宏偉的王府了。

“就是這個錢。”海瑞沉痛道:“上下盤錄、層層扒皮,不敢細說,一問就不知道有多少人頭落地!”說着深深吸口氣道:“諸位大人,我海瑞上這道疏,不受任何人指使,只爲了我大明的江山社稷,這天下的百姓蒼生啊,”

大堂上安靜極了,只有海瑞的鏗鏘之言,餘音繞樑!

見所有人都被海瑞鎮住,徐階不得不開口了,他緩緩道:“你有些誇大其詞、危言聳聽了。國事艱危,乃是由天災人禍、方方面面因素導致的,怎能都歸罪於陛下和百官呢?”頓一頓道:“誰說皇上和朝廷不管子民了?市舶司來了款子,都是先撥給戶部,濟着賑災用。這個難道你不知道?”頓一頓道:“國事艱難,君臣和衷共濟、一點點扭轉過來纔是正辦,而不是火氣沖天罵一通,這解決不了任何問題。”一番話聽起來是在指責海瑞,但不乏迴護之意。

“閣老說的正是。”海瑞正色道:“我大明要想走出危機,唯一的出路就是君臣和衷共濟,但前提是陛下放棄修玄,重新振作,正如罪員疏中所言‘陛下天質英斷,睿識絕人,可爲堯、舜,可爲禹、湯、文、武’,‘百廢俱舉,皆在陛下一振作間而已!’”

聽了這話,徐階雖仍面不改色,但其實老懷甚慰,他一直以爲這海瑞是塊臭石頭,只知一味死硬,卻沒想到也是有靈性的,還知道婉轉回旋。

“這麼說你認罪了?”聽到他終於稱自己爲‘罪員’,吳太監激動起來道。

“只要陛下能放棄修玄,重新振作。”海瑞沒有絲毫改變道。

問詢至此,其實已經沒什麼好說的了,但也不能這樣就了結,皇帝肯定要罵孃的。黃光升只好拿一些常規的問題充數道:“寫這道疏,可與人合謀?事先給他人看過嗎?”

“難道黃部堂尚書,還要先跟人商量嗎?”海瑞垂下眼瞼,淡淡道:“沒有任何人看過。”

“有人指使嗎?”吳太監又問道。

“我又不是聽人使喚的奴婢,誰能指使得了我?”海瑞依舊冷淡道。

“你……”吳太監自取其辱,氣得直拍桌子道:“實在是太放肆了!徐閣老,還有諸公,你們都看到了,此人之狂悖囂惡,亙古未有!奴婢以爲,不動三木,此案便無法審結,皇上那裡萬難回覆!!”

徐階這時必須正面回答了,他輕捋鬍鬚道:“海瑞之言行,着實難以理喻。

但他是欽犯,動刑與否非我等臣子可決,……說着砸嘔嘴道:“還是請示一下吧。”

請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薦本書,切記分享越多更新就越快哦!!!

小提示:

第427章 狀師與縣令第359章 有嘉靖朝特色的政治鬥爭第257章 朋友第204章 封建婚姻害死人第326章 嘉靖的御膳第558章 理解萬歲第四五二章第218章 交給我,沒錯的。第699章 是非第844章 復東勝(上)第286章 火燒眉毛第500章 長歌當哭第690章 倒黴的馬全第104節 畫屏(中)第864章 會盟(中)第429章 交代第293章 打落牙……第55節 小還鄉(上)第873章 隆慶皇帝(中)第804章 束氏狸狌(上)第706章 人們第278章 便勝卻人間無數第849章 峰與亭(下)第247章 君子以同道爲朋第245章 秋闈之同考官第535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821章 白刃不相饒(中)第92節 最後一課(中)第173章 壯族第903章 黃金(下)第285章 新任欽差第123章 奪魁(中)第860章 大明順義王(中)第807章 審訊(上)第876章 大政變之序章(上)第634章 菜鳥初養成第555章 屬誰?第602章 四個臺吉第513章 食爲天第371章 婚禮第881章 火中取栗(中)第825章 相對無言(上)第824章 不如歸去(上)第917章 暴起(上)第865章 返京(下)第903章 黃金(上)第47節 河中除樹(中)第206章 願君得一有情人,白頭不相離第863章 藩籬(中)第269章 天下奇聞第221章 喝完油湯茶,弟兄們抄傢伙第157章 左右文武儒稗第873章 隆慶皇帝(中)第778章 射天狼(下)第77節 賣與立(中)第50節 鬥呂(中)第841章 西北望(下)第734章 陽(上)第790章 京察大計(下)第746章 覆滅下第9節 沈家大院(下)第602章 四個臺吉第778章 射天狼(上)第849章 峰與亭(上)第875章 奇怪的沉默(上)第597章 夜宴第443章 蘇雪的選擇第63節 傳說中的沈氏族學(下)第8 九七章 天津(中)第310章 無量天尊第646章 囚徒困境第914章 日升隆(中)第420章 將軍的妻子與煩惱第784章 東閣大學士(中)第154章 小戚第797章 東風吹 戰鼓擂(上)第823章 辭舊歲(上)第8 九四章 雄黃酒(中)第859章 少女的逆襲(中)第400章 陸績的反擊!!!第862章 南中國海(下)第804章 束氏狸狌(下)第803章 皿字號(上)第314章 藍道行第131章 去省城第81節 祝福(下)第777章 西風勁(下)第865章 返京(中)第720章 浩氣永存第50節 鬥呂(中)第319章 陶天師第882章 原點(中)第375章 交鋒第905章 中隱(中)番外篇十年三第480章 降第456章 雨一直下第531章 決斷,風起!第802章 又是桂榜飄香時(中)第838章 大閱兵(上)
第427章 狀師與縣令第359章 有嘉靖朝特色的政治鬥爭第257章 朋友第204章 封建婚姻害死人第326章 嘉靖的御膳第558章 理解萬歲第四五二章第218章 交給我,沒錯的。第699章 是非第844章 復東勝(上)第286章 火燒眉毛第500章 長歌當哭第690章 倒黴的馬全第104節 畫屏(中)第864章 會盟(中)第429章 交代第293章 打落牙……第55節 小還鄉(上)第873章 隆慶皇帝(中)第804章 束氏狸狌(上)第706章 人們第278章 便勝卻人間無數第849章 峰與亭(下)第247章 君子以同道爲朋第245章 秋闈之同考官第535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821章 白刃不相饒(中)第92節 最後一課(中)第173章 壯族第903章 黃金(下)第285章 新任欽差第123章 奪魁(中)第860章 大明順義王(中)第807章 審訊(上)第876章 大政變之序章(上)第634章 菜鳥初養成第555章 屬誰?第602章 四個臺吉第513章 食爲天第371章 婚禮第881章 火中取栗(中)第825章 相對無言(上)第824章 不如歸去(上)第917章 暴起(上)第865章 返京(下)第903章 黃金(上)第47節 河中除樹(中)第206章 願君得一有情人,白頭不相離第863章 藩籬(中)第269章 天下奇聞第221章 喝完油湯茶,弟兄們抄傢伙第157章 左右文武儒稗第873章 隆慶皇帝(中)第778章 射天狼(下)第77節 賣與立(中)第50節 鬥呂(中)第841章 西北望(下)第734章 陽(上)第790章 京察大計(下)第746章 覆滅下第9節 沈家大院(下)第602章 四個臺吉第778章 射天狼(上)第849章 峰與亭(上)第875章 奇怪的沉默(上)第597章 夜宴第443章 蘇雪的選擇第63節 傳說中的沈氏族學(下)第8 九七章 天津(中)第310章 無量天尊第646章 囚徒困境第914章 日升隆(中)第420章 將軍的妻子與煩惱第784章 東閣大學士(中)第154章 小戚第797章 東風吹 戰鼓擂(上)第823章 辭舊歲(上)第8 九四章 雄黃酒(中)第859章 少女的逆襲(中)第400章 陸績的反擊!!!第862章 南中國海(下)第804章 束氏狸狌(下)第803章 皿字號(上)第314章 藍道行第131章 去省城第81節 祝福(下)第777章 西風勁(下)第865章 返京(中)第720章 浩氣永存第50節 鬥呂(中)第319章 陶天師第882章 原點(中)第375章 交鋒第905章 中隱(中)番外篇十年三第480章 降第456章 雨一直下第531章 決斷,風起!第802章 又是桂榜飄香時(中)第838章 大閱兵(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