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克巴帶着十萬大軍用了十天不到,就狂奔了兩千餘里到達齋浦爾。
這一路明軍也剛剛到達阿杰梅爾,正要進軍攻打齋浦爾城。
此次帶領明軍登陸的,便是李軒。他這兩年在樂浪駐軍,而許遠則是駐軍於東瀛島上。
朱載坖爲了在天竺多佔一些領地,特意派了李軒協助胡宗憲在古裡經營大明的勢力。如果不是莫臥爾挑起事端,李軒應該會先將南天竺的諸多大小土王都給收拾一遍。
不過,在李軒看來先打莫臥爾也是一樣。莫臥爾雖然強大,但也要看和誰比。他這一路過來,連克七八座城市,對於莫臥爾軍隊已經有了一定的認知。
莫臥爾雖然也有火器,但是火器質量並不怎麼樣,威力遠遠不如明軍所用的火器。而軍中管理更是政教一體,戰事基本全靠一時血勇。雖然狂熱,但是很容易就會被利用狂熱的弱點而用計坑害。
象莫臥爾這樣的軍隊,李軒認爲讓他們打一打攻堅戰,做炮灰還是非常合格的。可他不知道的是,阿克巴也剛剛在巴特那城下打了一場攻堅戰,卻沒佔倒任何便宜。
阿杰梅爾相距齋浦爾不到兩百里,這對於明軍的行軍速度來說,三天才可到達。
李軒剛剛帶着明軍出發不過半日,就得到了阿克巴領着十萬騎兵到達齋浦爾的消息。
得到這個消息之後,李軒便毫不猶豫的領兵迴轉,改變了攻打齋浦爾的計劃。
他對於莫臥爾的騎兵有些印象,相比蒙元的騎兵,莫臥爾的騎兵裝備要好得多。除了許多騎兵都身覆鐵甲之外,有些連戰馬都有鐵甲保護。他雖然不知道莫臥爾的精銳騎兵與重型騎兵分別,但是從裝備上卻看出來不同。
當然還有不着甲的輕騎兵,不過這此輕騎兵並不是李軒要考慮的。他所顧慮的原因,就是那些鐵甲騎兵在平原之上對於明軍的衝擊力。
雖然明軍火銃火炮都威力強大,但是面對快速移動,而且有相當強防禦能力的鐵甲騎兵還是容易出現錯漏。
一旦被這些鐵甲騎兵衝到明軍的軍隊當中,那就是一場災難。
所以李軒並不想冒這個險,而是直接帶人回到了阿杰梅爾,等着阿克巴來攻。
當阿克巴聽到明軍走到半途,又折返回到阿杰梅爾城,不由得氣歪了鼻子。巴特那的明軍是這樣,怎麼阿杰梅爾的明軍也是如此?這些欺軟怕硬的傢伙,既然怕死爲什麼還要攻打我的莫臥爾帝國!
可是他也不想想,若不是莫臥爾先將大明的屬國阿洪王國給吞併了,明軍還真不好找藉口出兵。
在莫臥爾有一句聖人的話流傳,‘山不來就我,那我應該就山’。
阿克巴既然等不來明軍,但是他也沒有輕易的前往阿杰梅爾城。上次在巴特那已經吃了不小的虧,這讓阿克巴對於明軍的火器有了深刻印象。如果再打一次攻城戰,阿克巴認爲十萬騎兵根本就起不到什麼作用。
如果是打一場野戰,那纔有可能發揮出莫臥爾騎兵的優勢。
因此,阿克巴就在齋浦爾與李軒的明軍對峙起來,雙方都打定了主意,就是不挪窩。
李軒每天都派人四處蒐集情報,而後接見各處已佔領之地的頭人們,並且接納胡宗憲委派來的吏員。
對於阿克巴那一邊李軒是愛理不理,反正只要將地盤佔下來,就是賺的。
而阿克巴所在意的也並不是地盤的得失,他在等明軍出動。只要明軍一出動,阿克巴就可以利用騎兵的優勢,給明軍重創。
只是阿克巴沒想到的是,在德里的北方又傳來非常不好的消息,又出現了一支明軍。他們攻下昌迪加爾和亞穆納,現在正沿着亞穆納河直逼德里!
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阿克巴全身的汗毛都豎了起來,心中是一種深深的絕望。
三路明軍進擊莫臥爾,自己還答應薩非王朝的塔赫馬普斯助人一臂之力,卻沒想到大明帝國早已經在計劃莫臥爾的江山了。如果沒有龐大的佈局長年的經營,如何能夠三路大軍從三個方向進攻?
此時阿克巴當然可以領兵回到德里,但是他回去又有什麼用?最後被明軍三面包圍德里,然後自己窩囊死嗎,這不可能!
不過不甘心的阿克巴還想做最後的努力,他要在野戰之中給予北方來的明軍沉重一擊!就是自己最終還是要逃亡,也不能被明軍所輕看。
十萬騎兵在阿克巴的率領之下,只用了一天時間就回到德里。他們休息了一晚,便再次向北迎擊楊洪義所部的明軍。
楊洪義領軍進入莫臥爾之後,便沒碰到多少敵人。莫臥爾雖然有零星的軍隊會來阻攔,卻根本不是明軍的對手,只能算是騷擾罷了。
對於這種反常的情況,楊洪義卻分外的小心。他雖然判斷,莫臥軍隊有可能在其他方向上正與明軍作戰,可是也不排除對方有陷阱。
爲此,楊洪義特意選擇了沿河的道路。至少在碰到大股的敵軍之時,明軍可以背靠亞穆納河作戰。
就在明軍行軍到了格爾納爾附近之時,前方的偵騎回報,數十里外有大隊的莫臥爾騎兵靠近。而且對方的騎兵多着鐵甲,相當的難對付。
得到了這個消息之後,楊洪義的眉頭就皺了起來,自己的擔心變成現實。面對對方的鐵甲騎兵,楊洪義並沒慌亂,而是在亞穆河邊命令明軍結陣。
並且將自己手中的兩萬騎兵,也派了出去。楊洪義並不是讓這兩萬明軍騎兵迎戰,而是與火銃兵們拉開距離。
如此安排,便可在火銃背河而戰之時,使騎兵牽制對方的騎兵,使其不能放開衝鋒。
他看到明軍之時,也感覺到明軍騎兵們似乎並沒與主力在一起,而是遠遠的綴在兩裡之外。這等不同尋常之處,使得阿克巴微微猶豫了片刻。
不過他還是很快,便下了進攻的命令。除了留下兩萬騎兵牽制明軍的騎兵外,其餘八萬人猛撲向楊洪義所帶領的明軍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