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銅鐵作坊

孟衝當先小跑着來到馬車前,扶朱載坖下了馬車。

“殿下辛苦,這裡的銅鐵作坊已經有所產出。只是依殿下來信,還要擴大規模,尚未完工。”孟衝一邊領着朱載後等人入內,一邊介紹情況道。

“近來你也辛苦,只是這銅鐵作坊之事很是重要,還要多費些心思才成。”朱載坖四面張望着迴應道。

一行人進入皇莊之後,朱載坖看到遠處已經圈起了一片圍牆。在圍牆之後,濃煙滾滾呼喝聲此起彼伏。

孟衝見朱載坖向向邊張望,便指着圍牆道:“那裡是最早建起的銅鐵,如今西山的煤,密雲的鐵礦石都在往那裡運。”

“走,我們過去看看。”朱載坖聞言便往那邊走去。

“殿下,先喝口水歇息一下再看不遲。”孟衝急忙跟上道。

朱載坖很是心急的道:“時間不等人,等下再說吧。”

他不得不急,對朱時泰說的話,只是安撫大家。身爲領頭之人,當然不能自己亂了陣腳。可是實際上,朱載坖沒能想到,嚴世藩和景王這兩人,居然也能將事情做到這個地步。給流民借貸,使其能夠度過荒年恢復生產。雖然是從宋代的青苗法改良而來,但也不可小看。

因爲朱載坖自己,他本就打算成立銀行,將借貸這一塊做起來的。現在被人捷足先登,他如何能不急。

這次回京,第一天就趕到皇莊,來看銅鐵作坊進度。這關係到他後面的計劃,是否能順利進行。

孟衝只得引路在前,轉過一個彎,便看到八座高大的工篷。

每座工篷裡,都建有一座高爐。幾乎近百名工人,圍着一座高爐勞作。

“殿下,這裡有七座高爐都是專門用來冶鐵的,只有一座是偶爾鍊銅的。”孟衝指着最角落的一座工篷道:“那座高爐便是鍊銅的高爐,無銅可煉的時候,也能冶鐵。這八座爐子,其實能冶鐵就可鍊銅。若是急用,可全部鍊鐵或鍊銅。”

朱載坖並沒覺得高爐少了,在這個時代,八座高爐已經算是規模不小。

“若是全力冶鐵,一天下來能煉出多少斤生鐵?”朱載坖看向孟衝道。

“一爐每天最多煉兩次,有五千斤。八座高爐全開,差不多一天下來,能煉出四萬斤生鐵。”孟衝趕忙說明道。

“若是都煉成鋼呢?”朱載坖最關心的是這個問題。

如果能大規模的生產鋼材,那將來生產火器也就能供應得上高質量的原料。

孟衝一陣啞然,他又不是專家,能報出剛纔的那些數字,已經算是比較上心的了。

朱載坖的眉頭皺起,有些不太滿意。

“咳,殿下莫急,小的去叫這裡的匠頭老楊頭。”孟衝一溜小跑着去叫人。

不長的時間,一名三十來歲的黑臉漢子,跟在孟衝的身後行了過來。

“小人楊大郎,參見裕王殿下!”楊大郎哪見過王爺這等級別的人?沒走到跟前,腿就已經軟了,撲通一聲五體投地。

朱載坖急忙讓人將他扶起,“楊大郎,你年紀看上去並不大,如何會被稱爲老楊頭?”

孟衝之前就是這麼叫的,朱載坖本以爲是個老頭,結果真人不過三十歲出頭的樣子,這引起了他的好奇。

“回殿下,大家這樣叫小人,並不是因爲小人的年紀大,而是說的小人入行年頭長。”楊大郎咧嘴一笑,很是自矜道:“小人十歲就跟着我爹冶鐵,至今已經二十多年,往往一些老頭子都不如小人冶鐵的時日久。”

朱載坖看了正擦汗的孟衝一眼,“你能請到楊大郎這樣的工匠,足見你是用心了。”

得了朱載坖的誇獎,孟衝立時眉開眼笑,這些天的辛苦都值了。

“小的生是裕王府的人,死是裕王府的鬼,敢不爲殿下出力?”孟衝急忙躬身道。

朱載坖轉向楊大郎,問道:“大郎,我問你。鐵廠的這些高爐,若是鍊鋼的話,一天能出多少斤精鋼?”

說起治鍊鋼鐵,楊大郎便放鬆許多,“殿下要煉精鋼,這也不難。只是比起冶煉生鐵會慢一些,平均每天一爐只能出一千多斤的精鋼。約莫一天總共能出八九千斤精鋼。”

“依你所言,這精鋼就要比生鐵少了如此之多。”朱載坖有些不太滿意的問道:“可有什麼法子,讓精鋼能多產出一些?”

“殿下,這樣鍊鋼是最爲穩妥的灌鋼之法,出鋼雖然少,但都是精鋼。”楊大郎只得先解釋,而後又道:“若想讓產量上來,也有辦法,但是對工匠的要求可是高了不少,要懂得火候才成。”

朱載坖挑了下眉頭道:“楊大郎,你所說的這個法子,又是什麼法子?”

“不瞞殿下,炒鋼和灌鋼之法,是自古已有的鍊鋼法。小人說的這個新的法子,叫蘇鋼法。”楊大郎說起自己所長,便口若懸河,“爐中化出鐵水,爐口要放生鐵條,待生鐵條有熔化跡象,便用這生鐵條在鐵水中攪拌。等生鐵條完全化入鐵水中,便是一爐鋼水了。此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極難。人在爐口,稍不小心就有傷亡之憂。另外,火候也是極難掌握,早了晚了這爐鋼就要廢掉重煉。”

朱載坖看出楊大郎面有難色,便敲打他道:“你這蘇鋼之法,一定要讓更多工匠學會,不要藏着掖着,天下並不是只有你會。工匠最忌因循守舊,早晚會被人所替代。只有推陳出新,才能保住你這匠頭的位置。若能有更新更好的法子,給你一場大富貴也未嘗不可。”

兩句話說的楊大郎額頭見汗,他是真有這類想法。吃飯的手藝,誰也不會輕易的交出去。

但有一點,朱載坖說的不錯,蘇鋼之法雖然是明代纔出現,卻並不是只有楊大郎一個人會。

第604章 我選前者第193章 演技精湛第57章 三件事情第89章 修馬場第170章 北遷第195章 殿下所指第399章 草草稱王第462章 鎖鏈雛形第421章 儘量留幾個活口第474章 請大汗一力承擔第575章 馬木留克騎兵第148章 請朝廷定奪第374章 重臣的cosplay第197章 你不用以爲第452章 兵臨城下第356章 還是算了吧第61章 那是李神醫第491章 目標兩河第514章 不得不防第281章 君王體面第545章 好幾個頭銜第328章 刀鋒穿顱第401章 對馬島陷落第85章 大賺了一筆第499章 分外刺眼第492章 贖買升級第94章 就這樣第417章 問題的關鍵第340章 發行紙幣第58章 環環相扣第60章 還請慎言第101章 此書爲師要看第345章 氣氛冷硬如鐵第129章 只有景王第56章 蓋世偉業第297章 華夏苗裔第22章 高人風範第179章 秘聞第444章 瀛北侯第367章 劃分四省第217章 幾大好處第471章 得不償失第208章 活着回來再說第86章 初立營盤第250章 博貝密爾咱第44章 景榮錢莊第533章 有所依仗第277章 威逼利誘第525章 李成樑的顧慮第413章 幾乎腦溢血第286章 天價火絨布第436章 該動一動了第546章 這纔可怕第287章 會見使節第354章 陶山書院第509章 目標英格蘭第131章 隨遇而安第303章 烽火燎原第95章 有備而來第456章 艱難行軍第333章 伺機而動第311章 春風般溫暖第168章 主動出擊第97章 我銀子多第230章 單方面的血戰第273章 東瀛攻略第87章 費了不少心的第482章 過來容易回去難第154章 王直的想法第252章 送入玉門關第31章 有信有義第551章 庫爾蘭戰敗第30章 非是苦寒第301章 讓臣也去第582章 戰勝明軍的希望第86章 初立營盤第116章 捅了馬蜂窩第6章 發生何事第457章 給大明製造一些麻煩第48章 治世良醫第177章 揮霍無度第409章 大般若長光第38章 大亂將起第574章 自衛反擊第586章 低調的塔赫馬斯普第278章 建得小了第421章 儘量留幾個活口第525章 李成樑的顧慮第434章 已經察覺第550間 有過之無不及第54章 不可揣測第10章 說的就是他們第35章 先做好眼前事第570章 一片血與火第551章 庫爾蘭戰敗第529章 只有借你人頭了第490章 天可汗長鞭第228章 一念之間第189章 以解困局
第604章 我選前者第193章 演技精湛第57章 三件事情第89章 修馬場第170章 北遷第195章 殿下所指第399章 草草稱王第462章 鎖鏈雛形第421章 儘量留幾個活口第474章 請大汗一力承擔第575章 馬木留克騎兵第148章 請朝廷定奪第374章 重臣的cosplay第197章 你不用以爲第452章 兵臨城下第356章 還是算了吧第61章 那是李神醫第491章 目標兩河第514章 不得不防第281章 君王體面第545章 好幾個頭銜第328章 刀鋒穿顱第401章 對馬島陷落第85章 大賺了一筆第499章 分外刺眼第492章 贖買升級第94章 就這樣第417章 問題的關鍵第340章 發行紙幣第58章 環環相扣第60章 還請慎言第101章 此書爲師要看第345章 氣氛冷硬如鐵第129章 只有景王第56章 蓋世偉業第297章 華夏苗裔第22章 高人風範第179章 秘聞第444章 瀛北侯第367章 劃分四省第217章 幾大好處第471章 得不償失第208章 活着回來再說第86章 初立營盤第250章 博貝密爾咱第44章 景榮錢莊第533章 有所依仗第277章 威逼利誘第525章 李成樑的顧慮第413章 幾乎腦溢血第286章 天價火絨布第436章 該動一動了第546章 這纔可怕第287章 會見使節第354章 陶山書院第509章 目標英格蘭第131章 隨遇而安第303章 烽火燎原第95章 有備而來第456章 艱難行軍第333章 伺機而動第311章 春風般溫暖第168章 主動出擊第97章 我銀子多第230章 單方面的血戰第273章 東瀛攻略第87章 費了不少心的第482章 過來容易回去難第154章 王直的想法第252章 送入玉門關第31章 有信有義第551章 庫爾蘭戰敗第30章 非是苦寒第301章 讓臣也去第582章 戰勝明軍的希望第86章 初立營盤第116章 捅了馬蜂窩第6章 發生何事第457章 給大明製造一些麻煩第48章 治世良醫第177章 揮霍無度第409章 大般若長光第38章 大亂將起第574章 自衛反擊第586章 低調的塔赫馬斯普第278章 建得小了第421章 儘量留幾個活口第525章 李成樑的顧慮第434章 已經察覺第550間 有過之無不及第54章 不可揣測第10章 說的就是他們第35章 先做好眼前事第570章 一片血與火第551章 庫爾蘭戰敗第529章 只有借你人頭了第490章 天可汗長鞭第228章 一念之間第189章 以解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