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詭狀

張氏愣了愣,然後不緊不慢地對趙煜說:“你把話說清楚了,到底是怎麼回事?我們家的奴僕都做了些什麼?中飽私囊麼?那確實可惡,但你又是怎麼知道的呢?”

趙煜被噎住了

。是啊,他是怎麼知道的呢?二房的錢財,二房的產業,二房的奴僕,跟他宗房有什麼關係?

他迅速調整了一下氣急敗壞的表情,努力用一種“我是爲了你們着想”的語氣對張氏說:“是我沒把話說清楚,不是你們家的奴僕,是小長房管着奉賢田產的那些管事,他們做假賬,沒把這些年來田地上實際的入息如實記載下來,反而減了近半,那些銀子都叫他們吞了。一年就有幾千兩銀子,五年加起來,數量簡直就讓人無法想象。刁奴欺主到這個地步,實在是聞所未聞,必須要嚴懲啊!”

張氏聽明白了,雖然心裡也很吃驚,但倒不是很生氣,因爲吃虧的是小長房,不是小二房。她對趙煜點點頭:“你這話有理,只是那幾個人並不是小二房所屬,雖然田產要歸還,僕從卻還是小長房的人。他們貪的也是小長房的錢財。還是交給正主兒處置吧。雖說趙澤住在你那裡,又喊你一聲伯祖父,可你畢竟只是族親,不好越俎代庖。”

趙煜又一次被噎住了。張氏句句都是正理,可他卻不能接受。把人交給小長房處置?那還有他們宗房什麼事?那不是小錢,一年幾千兩,五年就幾萬兩了!幾個卑賤的僕從,也敢貪了這麼多銀子去?憑什麼?!現在這些田產大半都歸入族中了,田裡的出產自然也就是趙氏一族的囊中之物。他身邊宗房長輩,當然要把銀子全都追回來才行。

看來小二房是不打算幫他的忙了,他便一臉大義凜然地道:“把人押送回京城後再處置,實在是夜長夢多,況且那些被貪去的銀子總要追索回來,一來一回未免太耗時費力了。澤哥兒就是小長房在奉賢唯一的男丁,又是長子嫡孫,小長**務理應由他做主。不過他年紀太小了,還不懂得防備人。我曾在澤哥兒祖母面前許諾會好生照看他,就不能眼睜睜看着這孩子被下僕算計。他不懂庶務,我就替他料理了,不然將來見了他祖母,也不好交代。”

趙煜這麼說。原只是爲了給自己找藉口,但說完之後,他自己都相信了這番話。頓時有了無限的勇氣,覺得自己所言所行都是正大光明的,很快就告辭了,命人押着小長房的管事迅速離去。

趙琇看着他們離開的背影,想起方纔看到那個管事臉上平靜而淡漠的表情,總覺得有些不對勁。

趙瑋對祖母張氏笑道:“趙澤大概做夢都想不到,他以爲可以做靠山的煜大伯,居然會爲利所動,反而算計起他們小長房的財產來了。就是不知道那個叫柳鶯的聽說了這件事後,會怎麼跟煜大伯鬧呢?”

張氏嘆了口氣:“這都叫什麼事呢?從前你們煜大伯雖糊塗些。卻還不至於貪心到這個地步。怎的去了一次京城,就變得這樣厲害?”她若有所思:“不過他說的這件事還真有些意思。我都不敢相信小長房的管事什麼時候敢這樣大膽了。莊頭給主家報賬時,給自己謀些好處,這是司空見慣的,有些貪心一點的,吞去兩三成的銀子都不奇怪,可是一年幾千兩?這已經是近半了。那些人哪裡來的底氣。敢這麼做?更奇怪的是,牛氏居然糊塗到沒發覺?”

趙琇想了想:“是不是因爲以前祖父在時,是祖母您管家,南邊田地裡的賬是您管着,她不清楚到底能賺多少錢。而她接手之後,又一直沒有回來過,派來的管事也是新人,平日又從不跟族人來往,就算他在賬上做了手腳,也沒人發覺不對,告訴小長房?”

張氏慢慢地搖了搖頭:“這不可能,從前雖是我在管家,但牛氏也有自己的嫁妝要管,對府裡的事務也不是一問三不知的,我管家的時候,她常常過來旁聽

。畢竟她是世子夫人,是要繼承侯府的,我怎麼攔着呢?”

“她知道南邊的田莊每年出產的正常數量該是多少?”趙琇又一次感覺到了違和,想起方纔那個管事臉上的表情,“祖母,您剛纔看見了麼?煜大伯押來的人,臉上一點害怕都沒有,好象被抓到中飽私囊做假賬,他也很無所謂似的。”

張氏慢慢回想,也察覺到不對勁了。趙瑋問:“會不會是他覺得自己是小長房的人,煜大伯是宗房的,管不得他?”

“煜大伯管不得他,趙澤可以呀!”趙琇看向祖母,“他難道有更大的倚仗?”

很快他們就不用猜了,因爲那個管事,連同其他小長房安排在奉賢境內管理田產的下人,在當天晚上都神秘消失了。他們原是被關押在宗房宅子後院的柴房裡的,有十來個人看守着,但晚上這十來個人全都神秘昏睡過去,直到第二天早上被人撥了冷水,方纔醒轉,而柴房裡已經一個人影都沒有了。

趙煜火冒三丈,他還沒從這些人裡頭問出他們把貪掉的銀子藏在哪裡了呢。那個管事倒是個硬骨頭,看起來和和氣氣好象是個再普通不過的僕從,可挨鞭子、挨板子的時候竟然能一聲不吭地忍了下來,實在叫人生氣!

族人們聞訊趕來,在罵逃走的人同時,也在埋怨趙煜,一方面是因爲他沒把人看好,另一方面也是因爲他把人關在自家宅子裡,沒有送官。這種貪墨主人財產的下人,就該送官法辦的,就算小長房的人知道了,也不會反對,況且還有趙澤在呢,只要趙澤點頭,還有什麼可顧忌的?

趙煜沒法說出自己的私心,只能把氣撒在那些逃走的人身上。他火速報告了新任知縣陶澄,陶澄正忙着災後安置事宜呢,沒有太多的精力管別的事。聽說又是趙家小長房搞出來的事,二話不說便命縣衙的捕頭帶人去搜捕了,又發出了海捕文書,全縣通輯那幾個人。

可過了整整三天,也沒人發現那幾個逃走的人的蹤跡。

而趙煜這邊帶人抄了那幾個人的家,發現他們住的只是普通的磚瓦房小院,只能說是一般小康之家的水平而已,無論吃穿用度都遠遠稱不上豪華。再查問與他們相識的人。都說他們平日行事除了對人的態度比較傲慢外,並沒有揮霍金錢的行爲,出手也不大方。他們真的貪了主人數萬兩銀子嗎?貪掉的錢財都放在哪裡了?難道他們從來就沒有花過?

趙澤一直留意着這些消息,他心中很不安,很想查出真相。畢竟小長房如今只有他一個男丁在老家,他就有責任要爲家中守住產業。出族之事他年小力薄攔不住,可下人貪墨錢財,總是他能管的事了吧?可趙煜什麼都不跟他說。他去找柳鶯,柳鶯雖然一臉焦慮,但也出人意料地叫他別多管閒事,安心讀書就好,實在讓他無所適從。

這難道是閒事嗎?

趙煜與趙澤在暴躁不安,二房這邊倒是有了意外的收穫。

自那日趙琇對家中下人提了小長房出族之事後,消息迅速在附近街區的僕從羣中傳開了,大家都對那些產業空出來的管事位子非常有興趣,就算爭不到,能擠進老宅裡當差也是好的。所以大家都爭先恐後地說出了他們所知道的情報。

有一個常與小長房的人同去一家小酒館光顧的男僕說

。那些人並不是時時都在奉賢的,他們每個月總要分別到其他地方去辦幾天事。有時是去松江府,有時是去蘇州府,也有去揚州府的,聽那話頭,似乎是小長房在那邊也有產業。

縣裡的車馬行證實了這個說法,小長房的人每逢年關之前。總要僱他家的車,運糧棉到松江的大商行去交易,而不是光顧外六房的商號。但每次交易,他們都只賣掉大部分的棉花,剩下的一小部分棉花和全部糧食,則是運到南匯碼頭上裝船。同時裝船的還有其他地方運來的糧食和棉花,看那些押車的人與小長房的人交談的情形,顯然是熟人。至於船會將這些東西運到什麼地方去,他們就不知道了。

還有一個曾經跟小長房其中一個人議過婚事,但因對方被抓而婚事作罷的女孩兒則說,那與她議婚的人曾經跟她透過口風,說自己不是個地位卑下的奴僕,再過幾年就能飛黃騰達的,要是她現在嫁給他了,日後就是享福的命,不用擔心會成了賤籍。說這話的女孩子,她並不是二房的丫頭,她父親生前是外六房嫡支名下一處商鋪的二掌櫃,屬於良民階層,只因有幾分資色,家裡也有些體面,素來看不上爲人奴僕的年輕人們。要不是小長房的那人曾給她看過一個牌子,說是給貴人辦事的身份銘牌,她是斷然不會考慮與對方議親的。

其他零零碎碎的消息還有不少,綜合總述,小長房的下人行事透着詭異,而要說上頭的主人們是不知情的,又讓人無法相信。

張氏讓人去松江、蘇州、揚州等地打聽,還真打聽到了傳言中小長房在當地的產業,但根據官府的記錄,這些產業的所有人並不是小長房任何一個人。可當地的人也證實了,小長房這些管事是去管理過這些田地的,還跟當地官府的人打過交道,交賦納稅,一點含糊都沒有。

張氏心直往下沉,結合宗房那邊柳鶯的詭異舉止,她有了不好的聯想。

她開口對面前的孫兒孫女說:“這事兒你們先別管了,下去吧,我要好好歇一歇。”

趙瑋與趙琇對視一眼,都有些不解,告退出來,忍不住回頭看,卻發現祖母命人取了紙筆來,似乎在打算給誰寫信。

寫信?

趙琇隱隱約約有了個念頭,她拉着趙瑋到了院角,小聲問:“哥哥,小長房的這些管事下人是五年前纔來的吧?他們都是從前家裡用過的人嗎?”

趙瑋想了想,搖搖頭:“這些人其實是四年前來的,並不是咱們家從前的舊人,個個都眼生得很。問過家裡其他人了,說是並非家人的親眷,想必是小長房後來纔買的。”

纔怪!小長房一房一房地往外攆人,還有空閒買新人嗎?

趙琇冷笑一聲:“只怕這些人也不是小長房的僕從吧?我就覺得奇怪了,小長房這幾年過得這麼舒服,還有穎王府撐腰,就因爲他們給穎王妃送了座白玉炕屏,還有趙玦跟祖父的關係?一定還有別的緣故!賬上少了這麼多的錢,他們不可能沒發覺,除非他們從一開始就知道,卻要裝作不知。那本假賬,也不是做給他們看的!”

趙瑋詫異地看着她:“妹妹,你想說什麼?”

趙琇斬釘截鐵地說:“我想說,小長房可能在秘密爲穎王府提供錢糧!”

第481章 疑惑第443章 祭拜第67章 宗族大會(三)第285章 嫌疑人第162章 欺騙第484章 潛入第369章 誆騙第182章 陌生的親人第568章 追加第291章 臘八會(五)第496章 對策第430章 再召見第317章 趙瑋求書第288章 臘八會(二)第470章 詭異第483章 獻殷勤第363章 密摺第123章 三家合作第115章 張氏的憂慮第173章 雨天第304章 雪上加霜第207章 仇視第196章 信第340章 求情第47章 不安第75章 後宮詭異第210章 沽名釣譽第314章 籌備第189章 柱國將軍府第355章 警告第536章 人選第614章 立儲第479章 手段第577章 馬王爺第204章 贈衣第525章 不合羣第330章 細微的差異第339章 請客第151章 逗趣第104章 開源設想第247章 詩會第68章 現場視察第584章 側妃第22章 當衆揭穿第481章 疑惑第625章 嘆息第195章 不合時宜的請求第17章 小人讒言第388章 探望第73章 左右搖擺第500章 聚首第447章 船宴第575章 說笑第173章 雨天第323章 有恃無恐第359章 雄心壯志第79章 抽絲剝繭第226章 東昇第50章 新年第183章 逼迫第18章 審問第219章 五仁月餅第469章 守歲第483章 獻殷勤第606章 喊冤第501章 潮第273章 手足第27章 細思恐極第401章 反轉第180章 失魂落魄第349章 丘家第338章 握手第258章 後續第204章 贈衣第190章 侯府舊宅(上)第55章 抉擇第137章 風雨中第579章 多心第415章 花糕第368章 警告第35章 暗涌第8章 弄巧成拙第9章 說客上門第561章 投誠第628章 送妝第63章 宗族義務第59章 意外收穫第216章 戰果第174章 勸食第336章 送書第315章 謝禮第340章 求情第335章 氣惱第602章 勸女第607章 眼睛第581章 賞賜第318章 反覆第322章 兩份文書第513章 方家女第483章 獻殷勤
第481章 疑惑第443章 祭拜第67章 宗族大會(三)第285章 嫌疑人第162章 欺騙第484章 潛入第369章 誆騙第182章 陌生的親人第568章 追加第291章 臘八會(五)第496章 對策第430章 再召見第317章 趙瑋求書第288章 臘八會(二)第470章 詭異第483章 獻殷勤第363章 密摺第123章 三家合作第115章 張氏的憂慮第173章 雨天第304章 雪上加霜第207章 仇視第196章 信第340章 求情第47章 不安第75章 後宮詭異第210章 沽名釣譽第314章 籌備第189章 柱國將軍府第355章 警告第536章 人選第614章 立儲第479章 手段第577章 馬王爺第204章 贈衣第525章 不合羣第330章 細微的差異第339章 請客第151章 逗趣第104章 開源設想第247章 詩會第68章 現場視察第584章 側妃第22章 當衆揭穿第481章 疑惑第625章 嘆息第195章 不合時宜的請求第17章 小人讒言第388章 探望第73章 左右搖擺第500章 聚首第447章 船宴第575章 說笑第173章 雨天第323章 有恃無恐第359章 雄心壯志第79章 抽絲剝繭第226章 東昇第50章 新年第183章 逼迫第18章 審問第219章 五仁月餅第469章 守歲第483章 獻殷勤第606章 喊冤第501章 潮第273章 手足第27章 細思恐極第401章 反轉第180章 失魂落魄第349章 丘家第338章 握手第258章 後續第204章 贈衣第190章 侯府舊宅(上)第55章 抉擇第137章 風雨中第579章 多心第415章 花糕第368章 警告第35章 暗涌第8章 弄巧成拙第9章 說客上門第561章 投誠第628章 送妝第63章 宗族義務第59章 意外收穫第216章 戰果第174章 勸食第336章 送書第315章 謝禮第340章 求情第335章 氣惱第602章 勸女第607章 眼睛第581章 賞賜第318章 反覆第322章 兩份文書第513章 方家女第483章 獻殷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