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565章 驚歎

bookmark

米穎芝的提議,米舅母也聽說了。她一開始下意識地猜想莫非是米穎芝在猜忌她,想要請別人取代她?但很快又覺得這是不可能的。她無權無勢,就是靠着米家母女的同情才能留在京城。米穎芝不想要她住下去,一句話就可以解決了,用不着如此麻煩。

其實她這段時間一直竭盡全力照顧米夫人,幫忙照管家務,沒有伸手多管不該她管的事,但又時時給米穎芝提供參考意見,雖然很忙碌,壓力也大,但自認爲跟米夫人母女相處得很好。米穎芝想將米夫人的姐妹陶太太請到京城來小住,也許真的只是爲了找個人來分擔一下家務,又可以陪伴米夫人。畢竟米舅母一個人,也沒法做太多的事。

況且米家與建南侯府的婚事已經定下,接下來要忙的就是爲婚禮進行籌備了。照着習俗,米家需要爲米穎芝準備嫁妝,還要照着建南侯府的新房打傢俱,林林總總,絕不是一個米舅母就能處理得過來的。米夫人如今身懷有孕,雖然胎兒已經穩當了許多,還是不能勞累。米穎芝又是未出閣的姑娘家,總不能讓她來籌備自己的婚禮吧?建南侯府雖然派了人過來幫忙,可有些事不能總依賴親家。米家也是大族,也有自己的驕傲。

與侯府聯姻,跟一般的婚事嫁娶是不一樣的。米夫人自己還有些勉強,需要時時向人打聽請教呢,更何況是米舅母?她雖然也算是出身於有根底的人家,祖父曾經官至正四品,否則當年米家老爺子也不會爲獨子訂下鄒家這門婚事了。然而鄒家自從祖父去世後便衰落下去了,如今遠支族人裡頭還有做官的。隔房的叔叔也有功名,但她這一支就真的沒有一個男丁是有出息的,否則米度之也不會完全沒把她放在眼裡。出身教養有限,婚後又一直在中低層官眷圈子裡混,米舅母的能力比起米夫人還大大不如,爲米穎芝籌備婚事,對她來說太過吃力了。

請陶太太來幫襯。想必情況會好許多。陶澄雖然品級不高。但他是翰林院出身,曾在京中住過許多年。他的妻子,自然比米夫人與米舅母要有見識些。至不濟。也應該可以找親友或同年們打聽一下規矩。

米夫人很快就派人往奉賢送信去了。南匯終於又有了新縣令,陶澄不必再身兼二職,不如先前忙碌了。聽聞他即將高升,卻不知要升到哪裡去。這種時候。他家裡想必也是極忙碌的。米夫人若不是不得已,也不會向姐妹開這個口。

在信裡。米夫人還隱晦地提到了易家大郎的事,還順嘴說了一句,明知書館聚集了不少青年才俊。別的她也沒提。不過陶太太自己也有女兒,陶灼華也有十三四歲了。陶家想必也會有所考量吧?

廣德州離奉賢也不是太遠,趙家六房還有人定期往那邊做生意,米舅母便借了東風。也給自己家裡寫了封信。給丈夫的信不過是照慣例說了些套話,順道問候了婆婆一聲。米舅母的重點是女兒的婚事。她在信裡提起了易家兄弟的情況,有意請米夫人幫着說說情,看能不能把米玉蓮說給易家二郎。易家大郎有張氏做主,肯定是輪不到米玉蓮的,但易家二郎卻未必不可能。後者還沒過鄉試呢,就是個小秀才,但聽說也跟他大哥一般有才華,將來定然前程似錦。若不是趁着如今他還未有大出息,米舅母也不敢肖想有這樣一個女婿。但世事就是這樣,若不趁着好東西還未爲人所知時,就趕緊搶先拿下,將來人人都知道那是寶貝了,可就輪不到她肖想了。雖說她如今深恨丈夫婆母,但事關女兒終身,她也只能忍氣吞聲,求丈夫答應下這門婚事了。

信很快就送了出去,米家的生活依舊平靜而有序地進行着。

米修明在宛平求學,也不知是他忽然開了竅,還是先生果然是名副其實的名師,本事強過米度之許多,原本在米度之教導下,怎麼都顯得木訥平庸的米修明,居然有了不小的長進。書讀得懂了,文章也能理解了,對對子勉強可以應付,遇事遇人也敢大膽說出自己的見解了。若不是本身見識還淺,寫出來的文章太過乾澀,米修明勉強也算得上是個可造之材。

他的先生私下唸叨,說他本來可以更好些,只是被父親錯誤的教學方式誤了,如今勉強扭了回來,還有許多不足。

米修明不敢抱怨父親,心裡倒是挺高興的。本以爲自己是塊朽木,卻原來還不曾朽到底,還可以有些用處。他寫信給母親說起這事兒,米舅母也非常高興,連夜就派人送了不少補身體的東西,還有幾本米夫人給的書,以及米穎芝所贈的文房用品,讓米修明好好用功,不必掛念家中。

米修明的先生無意中看了他家裡送來的書,頓時驚住了。原來那書不是外頭隨便能有的,卻是從明知書館裡抄出來的。米夫人雖沒空,但她平日無事,也愛看書,就僱了人去書館裡抄了幾本書出來。看完之後,覺得好的就留着自家日後慢慢再看,覺得一般的就送了旁人。米舅母也得了,當成是寶貝一般送到兒子處。

米修明的先生問起那書的來歷,米修明老實說了。雖然米家與建南侯府聯姻不是秘密,但先生還真是頭一回得知,米修明跟建南侯府的關係還要更親近些,只是平時來往得少罷了。米修明不好意思說自家父親都幹了些什麼好事,惹得建南侯一家生氣,先生就只當他們是正經親戚,指點他日後有空,可以往明知書館去,無論是借閱各種雜學書籍,還是向那裡的前輩求教,都能有不少助益。米修明缺的是見識和學問,既然無法四處遊歷,最好的辦法就只能多看點書了。

米修明掩飾了一回真相,如今卻再也沒辦法說出實情了,只能硬着頭皮跟母親說。米舅母也爲難了,小心問了身邊那侯府派來的婆子,那婆子一哂:“這有什麼?咱們侯府的書館,只要是讀書人,誰都能進去,不必問過侯爺。表少爺若有意,只管去就是了,也不必說自個兒是侯府的親戚。”

米舅母連忙對兒子說了,米修明等到學堂上巳節放春假的日子,便回了京中母親所住的小院,尋個空,往明知書館去了。

這一去,果然無人攔他,也無人理會他是誰。去書館的人,個個都是自尋想要看的書,想要談天說地的,就得往前頭茶捨去,不得留在館舍內擾人。米修明向四周看了一圈,見無人理會,只得細細觀察別人是怎麼做的。

原來借書需得先向一名青衣少年要牌子,筆墨需得自備,也可以就將在茶舍旁的文房櫃檯買。每間館舍裡收藏的是不同類別的書。他若想借些雜書開眼界,當往收藏風俗地理民生農事這一類書本的館舍去。

米修明小心向一名青衣少年打聽了,才找到了那間館舍,一進門,正面牆上就掛着兩幅白描畫,一幅《南匯繁華圖》,一幅《南匯災後圖》,讓他震了一震。仔細湊前了看過,他心裡也跟着難過起來。那年隨父離了蜀地,往山東上任,他也曾路過江南,聽說過南匯的好風光。雖不曾親眼目睹,但看着這兩幅圖,知道繁華商埠一朝化爲烏有,心裡還是頗爲遺憾的。

米修明嘆息幾聲,又去瞧那畫的落款,想知道是誰畫了這樣兩幅了不起的畫,卻發現上頭並不曾署名,只有“明知堂”的落款。這“明知堂”又是什麼地方?莫非是指明知書館?他心裡正疑惑着,也不知是不是因爲他在畫前停留的時間長了,便有館中執事的青衣少年走過來,小聲相詢,又向他說明書館將這兩幅畫掛在如此顯眼的地方,有些什麼用意,不外乎是要勸誡前來書館的學子們,日後爲官做宰,當清廉自守,莫要害人害己。

米修明連忙恭敬聽了,又打聽畫的作者,那少年只是微笑,又問他:“你想找什麼書?”米修明連忙說了,那少年便將他引到一處書架前,告訴他:“這一整架的書,都是關於地理民生的,你自找去吧,只別把書頁折了。”

米修明往書架上看去,果然滿滿當當的都是介紹各地風俗地理出產等知識的書籍,難得的是竟然還有介紹西洋、南洋等地的,他前所未聞,一時好奇,便拿了一本下來翻看,發現書後頭落的也是“明知堂”的款。難不成這書的譯者,竟與畫的作者是同一人麼?到底會是誰?竟如此多才多藝,令人驚歎。

他見這間館舍裡執事的青衣少年親切和善,很好說話,便湊過去搭話,想向對方打聽。那少年聽說他想問“明知堂”是誰的落款,只笑說:“你別問了,這裡的人不會回答你的。不過館中署這個名兒的書也不少,時日長了,你自然知道,只別往外頭說去。若說那人多才多藝,讓人佩服,那自然不假,可她令人佩服的地方可不僅僅如此。我們這些在書館裡做事久了的人,自問也算是飽讀詩書,私底下說起,也只有歎服的份兒。”

米修明驚歎了一番,見他不肯說那人是誰,也只得不再追問。只是他想着自己將來說不定要常來書館借書看的,若能與這少年交好,也能方便許多,便問對方姓名。

那少年微微一笑:“我姓易,在家中行二,別人都叫我易二郎。”

第127章 準備第291章 臘八會(五)第352章 暗影第198章 診治第326章 招工第459章 尋親第120章 搬離第227章 歸來第541章 提親第423章 喜事第216章 戰果第597章 打傢俱第292章 臘八會(六)第364章 緊追第202章 御史第244章 調查第439章 默契第567章 新進士第197章 夏日正午第340章 求情第540章 計劃第95章 出族第369章 誆騙第467章 提議第441章 行船第308章 一路招搖第525章 不合羣第5章 分家第554章 生恨第294章 評價第484章 潛入第585章 女官第589章 質問第367章 約定第243章 弄巧成拙第124章 大雨再臨第250章 太太們的舌戰第604章 茶話第520章 纏身第121章 意外的線索第536章 人選第283章 偶遇第448章 移居第498章 信第242章 烏龍第43章 下毒第88章 不甘第579章 多心第499章 白玉蘭第69章 上跳下竄第189章 柱國將軍府第597章 打傢俱第459章 尋親第343章 醒悟第565章 驚歎第6章 怪事連連第327章 嫌棄第562章 離去第115章 張氏的憂慮第508章 相見第574章 壯大第209章 產業第516章 市恩第107章 心灰意冷第422章 勸姐第43章 下毒第54章 憂慮第599章 臂膀第305章 脫身第137章 風雨中第465章 回絕第236章 汪家宅中第344章 新居第419章 晉見第367章 約定第164章 找補第198章 診治第428章 相邀第279章 救人第77章 奇怪的盧大壽第169章 衝撞第2章 老姨奶奶第66章 宗族大會(二)第578章 說和第165章 梨花一枝春帶雨第66章 宗族大會(二)第475章 大案第93章 人倫第177章 突如其來的罪名第611章 泄露第567章 新進士第282章 臘八蒜第11章 風雨欲來第69章 上跳下竄第418章 口風第395章 偶遇第216章 戰果第142章 善後第611章 泄露第455章 妥協
第127章 準備第291章 臘八會(五)第352章 暗影第198章 診治第326章 招工第459章 尋親第120章 搬離第227章 歸來第541章 提親第423章 喜事第216章 戰果第597章 打傢俱第292章 臘八會(六)第364章 緊追第202章 御史第244章 調查第439章 默契第567章 新進士第197章 夏日正午第340章 求情第540章 計劃第95章 出族第369章 誆騙第467章 提議第441章 行船第308章 一路招搖第525章 不合羣第5章 分家第554章 生恨第294章 評價第484章 潛入第585章 女官第589章 質問第367章 約定第243章 弄巧成拙第124章 大雨再臨第250章 太太們的舌戰第604章 茶話第520章 纏身第121章 意外的線索第536章 人選第283章 偶遇第448章 移居第498章 信第242章 烏龍第43章 下毒第88章 不甘第579章 多心第499章 白玉蘭第69章 上跳下竄第189章 柱國將軍府第597章 打傢俱第459章 尋親第343章 醒悟第565章 驚歎第6章 怪事連連第327章 嫌棄第562章 離去第115章 張氏的憂慮第508章 相見第574章 壯大第209章 產業第516章 市恩第107章 心灰意冷第422章 勸姐第43章 下毒第54章 憂慮第599章 臂膀第305章 脫身第137章 風雨中第465章 回絕第236章 汪家宅中第344章 新居第419章 晉見第367章 約定第164章 找補第198章 診治第428章 相邀第279章 救人第77章 奇怪的盧大壽第169章 衝撞第2章 老姨奶奶第66章 宗族大會(二)第578章 說和第165章 梨花一枝春帶雨第66章 宗族大會(二)第475章 大案第93章 人倫第177章 突如其來的罪名第611章 泄露第567章 新進士第282章 臘八蒜第11章 風雨欲來第69章 上跳下竄第418章 口風第395章 偶遇第216章 戰果第142章 善後第611章 泄露第455章 妥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