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熱點話題

…焦數山介紹完會議情況。王元慶就登場了。

雖然在涉及到國家領導人的問題上,王元慶沒有說得過於明確,畢竟按照即將正式生效的憲法修正案,只有全體代表大會纔有權決定國家領導人,現任國家領導人是無權決定下任國家領導人的,但是王元慶的意思非常明確,那就是不管由誰上臺執政,保持政局穩定是第一要務,而軍隊、中央政府與立法機構是維持穩定的主要力量。在此期間,各部門、單位都要做好本質工作。

談完政府換屆的事情。王元慶直奔主要話題,即國內國外發展形勢。

這是一個非常籠統的話題,主要由王元慶發言,顧衛民與顏靖宇偶爾說上兩句,其他參會人員全是聽衆。可以說,王元慶談的國內國際要點與裴承毅的猜測基本一致,其他參會人員也有類似的猜測,所以大會在這個時候顯得有點沉悶。直到最後的時候,裴承毅纔打起精神,因爲王元慶提到了一個他沒想到的熱點。

蒙古問題!

可以說,蒙古問題不但是熱點話題,還是敏感話題。

雖然在引世紀初,特別是力衛年的網絡經濟泡沫破滅之後,受國家經濟飛速發展的影響,民族主義情緒在共和國高漲,一些所謂的憤青開始拿蒙古說事,認爲蒙古是共和國的一部分,是被強行分離出去的,共和國應該在適當的時候收復蒙古。但是總體而言,特別是在毖年的金融危機爆發之後,“收復蒙古”的言論就非常少了,即便是在第四次印巴戰爭之後,也就是共和國正式在國際舞臺上與美國對壘之後,也沒有多少共和國公民關心蒙古問題,很多年輕一代根本就不清楚蒙古問題。從某種意義上講,這種變化也是一種進步,表明百姓變得更有主見,也更加關心自身的利益,而不是虛無縹緲的東西。換句話說,如果連現在的民衆利益都無法實現,憑什麼談論民族主義呢?

問題是,共和國的領導人無法迴避蒙古問題。

共和國建國以來,一直沒有正面蒙古問題,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蒙古與俄羅斯(前蘇聯)的關係。換句話說,蒙古問題,實際上是共和國與俄羅斯(前蘇聯)的問題,是一個非常棘手的問題。

有點政治覺悟的人都知道,只要共和國與俄羅斯的關係沒有發生重大轉變,蒙古問題就不會有任何變動。

事實也確實如此。淚書吧(甩凹 )廠告少,夏斬由,小說夏多

力舊年,聯合國成立刃周並大會上,紀估國點,與俄羅斯總統進行了單獨會晤,其中就談到了蒙古問題。當時主要是針對力舊年冬季到四5年春季發生在蒙古的冰雪災害。共和國希望在人道主義援助上與俄羅斯達成一致意見,即不能由共和國單獨承擔義務,而俄羅斯卻享受好處。隨後,紀佑國又訪問了莫斯科,再次與俄羅斯總統會晤,而這次兩人談的不是人道主義援助問題。而是如何應付美國在蒙古地區的滲透行動。

早在力世紀的最後舊年。也就是前蘇聯解體之後,美國就開始舟蒙古滲透。

按照美國在引世紀初提出的“全球戰略規劃打手 屋說,小”蒙古的地位僅次於幾個熱點地區,是美國必須努力控制的戰略要地。

受此影響。在四3年之前,美國每年都向蒙古提供上千萬援助資金,並且接納數百名留學生。看上去,美國的這點小恩小惠算不了什麼。問題是。蒙古只有勁多萬人,絕大部分還是居無定所的牧民,首都烏蘭巴托的人口還不到力萬,政府官員不到打手 屋說,小萬人。也就是說,將美國提供的援助分攤到官員身上,就不是一筆小錢了。再加上送子女去美國留學的誘惑,蒙古官員不受影響纔是怪事。

與美國走得最近的時候。蒙古甚至答應爲美國提供軍事基地。

毫無疑問,喜古當局此舉不但傷害了共和國的利益,還傷害了俄羅斯的利益。

只不過,共和國與俄羅斯採取的應對措施並不一樣。

面對美國的挑釁,共和國主要用經濟手段進行還擊。前蘇聯時期,蒙古是“蘇聯經濟體”中的一員,其主要職責就是爲蘇聯提供畜牧產品,並且獲得蘇聯的工業產品。蘇聯解體之後,蒙古失去了主要的工業品來源,也失去了畜牧產品輸出地,不得不把目光轉向南面的共和國。可以說,在接下來的舊多年內,與共和國的經貿往來是蒙古能夠保持穩定,勁多萬牧民能夠安居樂業的根本。用紀估國在處理蒙古問題時的話來說,不管美國用什麼下三濫的手段,只要無法解決如萬蒙古牧民的生活問題,無法爲勁萬蒙古牧民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美國就別想在蒙古站穩腳跟。事實上,到孫3年左右,共和國已經是蒙古的第一大貿易伙伴國,蒙古牧民離不開共和國生產的工業產品,也離不開共和國的巨大市場。近在酬3年,共和國就從蒙古忌口了近紹力萬頭牲畜,相當於從每個蒙古牧民手裡購買了佔頭牲畜,而蒙古牧民憑藉這些收入,能夠買到一年所需的生活與生產物資。

與共和國相比,俄羅斯只能在經濟以外的領域想辦法。比如在力打手 屋說,小打手,屋說,小年左右,即蒙古當局宣佈可以將位於科布,賞柒古西部,哈爾烏蘇湖西岸)的空軍幕地租借給美國割心,既羅斯當局就試圖推翻蒙古政權。給蒙古換一個比較聽話的領導人。結果在俄羅斯動手前,蒙古上層就採取了行動,把走得太遠的領導人趕下臺。正是如此,俄羅斯纔沒有以極端方式改變蒙古政局。

真正具有決定性意義的事件發生在力舊年初。

場百年難遇的罕見暴風雪侵襲了整斤,蒙古,導致刃多萬頭牲畜與勁多萬蒙古人受災。最嚴重的時候,不但各地遊牧部族與外界失去聯繫,就連烏蘭巴托與外界的通信都被中斷。

在蒙古當局發出求援請求的時候,三個國家採取了不同的行動。

美國政府送去了打手 屋說,小田0萬美元。雖然這筆錢不算小數目,而且在不經過國會審議的情況下,美國總統也就只能動用這麼多資金。但是對於處於水深火熱中的蒙古來說,錢是解決不了問題的,而且舊00萬美元也買不到多少物資。

俄羅斯以最快的速度出動了4架運輸機。晝夜不停的向蒙古空運了數百噸物資。受暴風雪影響,運輸機無法在烏蘭巴托機場降落,只能空投物資,導致很多物資根本沒有送到受災牧民的手中,所以俄羅斯的行動最多幫了烏蘭巴托的居民,也就是蒙古高層,對普通蒙古人沒有多大影響。

在得到蒙古當局同意之後。共和國陸軍在出小時之內動員近3萬名官兵、數前臺車輛與上百架直升機入蒙救災,將共和國政府提供的數萬噸救災物資直接送到牧民聚集持續舊天的救災行動中,引名共和國軍人永遠倒在了暴風雪中,還損壞了打手 屋說,小四多臺車輛與力多架直升機。更重要的是,在暴風雪過去之後,也就在幾乎所有人都認爲共和國將趁機吞併蒙古的時候。3萬大軍一個不留的撤了回來。

當時,共和國當局此舉引起了很大的反響。

甚至可以說,正是此舉導致大陸與臺灣的關係急劇倒退,使兩岸奉平統一再次變得機會渺茫。要知道,臺灣當局(即中華民國)並沒承認蒙古的獨立地位,在其出版的國家地圖中,蒙古就是中國的一部分。

當然,共和國當局此舉也是不得已而爲止。

前面說過,只要共和國與俄羅斯的關係沒有發生本質性的轉變,共和國就不可能在蒙古問題上有太大的作爲。

這次雪災之後,蒙古的政策就開始傾向共和國。

準確的說,是在力佔年的第四次印巴戰爭後。仍然有所疑慮的蒙古當局認定共和國有足夠的實力通過軍事手段吞併蒙古之後,才順應廣大牧民的要求。採取了傾向於共和國的基本政策。

正是如此,紀估國有不的不多次與俄羅斯總統談論蒙古問題,並且一再承諾,共和國不會單方面破壞蒙古現有局勢。

在此之後的力多年間,蒙古與共和國越走越近。

事實上,如果不考慮俄羅斯,蒙古早就併入共和國了。淚書吧(甩凹咖)廠告少,夏斬由,小說夏多

在力舊年、碰打手 屋說,小年、匹年、刃年、跑年、力刃年、酚年,蒙古國均遭受了特大自然災害,其中發生在四隻春夏的特大旱災使互四萬頭牲畜與打手,屋說,小力萬牧民的飲水受到威脅。最終導致勁多萬頭牲畜死亡,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幾乎使蒙古經濟徹底崩潰。積極援助蒙古的只有共和國,而且每次援助的力度都非常巨大。比如在碰7年,共和國中央政府與內蒙古自治區政府就分別爲蒙古當局提供了打手,屋說,小勁乙與的億元的援助,共和國民間團體也爲蒙古捐助了兇乙元,幫助受災牧民度過了困難事情。而在囤年的特大雪災中。共和國不但提供了數十億援助,還收養了數百名在暴風雪中失去親人的孤兒。按照共和國官方統計的數據,到四隻初,共和國公民收養了的力多名蒙古孤兒,其中最早被收養的蒙古孤兒已經長大成人了。受此影響,從團年開始,也就是在蒙古的“統一黨”上臺執政之後,分別在團年、出年、區年、猛年與力紡年提出與共和國合併,並且每次都在議會得到批准。問題是,蒙古提出的合併請求從未在共和國得到支持。前三次請求均被趙潤東與王元慶否決,而後兩次請求則被共和國全體代表大會否決。

顯然,這一現象很難讓人理解。

不得不說,美國當局在蒙古搞了舊多年的民主,不是沒有收穫,只是沒有能夠爲自己創造收穫。蒙古能夠建立起議會民主制,在很大的程度上就得歸功於美國的努力,特別是美國在力世紀最後舊年的努力。也就是說,代表廣大牧民利益的統一黨能夠上臺執政,與蒙古的民主政治有很大的關係。

同樣的,共和國的民主政治也在進步。

前三次,趙潤東與王元慶拒絕了蒙古的合併請求,主要走出於實際情況。畢竟在團年到昭年間。共和國的首要任務是對付日本,兩長規模宏大的地區戰爭(半島戰爭與日本戰爭)耗盡了共和國的國力,哪怕蒙古問題只萬人的問題,別說蒙古豐富的自然資源,以共和公…”口基數,就算多出勁多萬人也不會有多大影響。可是蒙古問題又是共和國與俄羅斯的問題,在日本問題都沒得到解決,印度還虎視耽猶的情況下,就算趙潤東與王元慶再有野心,也不會在蒙古問題上做文章。

後兩次,蒙古的合併請求還沒送到元首府就被全體代表大會否決了,就是共和國民主制度進步的顯著標志。這兩次表決的審議工作都持續了一個多月,幾乎每個代表都發表了意見。與前面三次表決相比,到2四隻的時候,全體代表大會的代表主要是刃世紀刃年代與田年代出生的,也就是共和國的第一批獨生子女,也是共和國改革開放以來最先普遍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一代人。雖然所謂的刃後與田後有強烈的民族主義情緒,但是當他們步入田歲與的歲之後,理智早就戰勝了情感,在重大問題上很有見解,而且是不受主流思想影響的獨立見解。表決結果表明,絕大部分刃後與四後均認爲吞併蒙古弊大於利,對共和國的幫助並不大,反而會惹上麻煩。

談到這個問題的時候,王元慶重點強調了蒙古的局勢,以及與俄羅斯的關係。

母庸置疑,只要共和國與蒙古的交往不受影響,蒙古的政治局勢就不會發生太大的變化,畢竟統一黨代表了勁多萬牧民。也就是說,只要共和國沒有在蒙古迴歸的問題上做出決定,統一黨肯定會每4年一次(蒙古每4年大選一次)的提出合併請求,而共和國每嶂年就得重新考慮這個問題。

關鍵不是蒙古,而是俄羅斯。

按照王元慶的說法,俄羅斯當局一直高度關注蒙古問題,至今沒有在蒙古問題上來取行動,不是不想採取行動,而是沒有這個必要,因爲俄羅斯當局有足夠的理冉相信。共和國不會單方面破壞蒙古現狀。

問題是,維持蒙古現狀的責任不僅僅由共和國承擔。

也就是說,蒙古問題還能拖多久,除了看共和國的選擇,還得看俄羅斯的選擇,即俄羅斯會在什麼時候打破蒙古現狀。

用王元慶的話來說,因爲共和國在蒙古問題上一直比較被動,特別是受一些歷史因素的影響,很難採取積極主動的行動,所以主動權在俄羅斯的手裡,只要俄羅斯當局認爲時機成熟就會設法改變蒙古的現狀,而最有效的辦法就是推翻蒙古政權,扶持親俄勢力,從而使蒙古不再提出併入共和國的要求。

此時,優秀的政治家與一般政客的差別顯現了出來。圓讀最斬章節就選淚書吧( 甩凹鵬 )小說齊全

就在衆人都認爲情況對共和國很不利的時候,王元慶看到的卻是機會,而不是威脅。

毫無疑問,俄羅斯想在蒙古問題上做文章,首先得做好一件事情,那是讓共和國不得不關注其他的區,從而不敢在蒙古問題上得罪俄羅斯。母庸置疑,能夠牽制共和國的就是中東地區。也就是說,只要中東地區熱鬧起來,俄羅斯就會在蒙古採取行動,而共和國受中東戰局的限制,不得不默認俄羅斯在蒙古的舉動,從而失去收復蒙古的機會,至少在未來二十年內,別想吞併蒙古。

王元慶看到的卻是另外一個情況。

中東地區更重要,確實不假。問題是,中東地區對共和國很重要,對俄羅斯也同等重要。也就是說,共和國不能放棄中東利益,俄羅斯也不能放棄中東利益。中東地區的戰火會限制共和國的手腳,也有可能限制俄羅斯的手腳。如果能夠藉此機會讓俄羅斯無暇他顧,就能用最小的代價收回蒙古,或者使蒙古維持現狀。

辦法也不難,那就是把與俄羅斯關係密切的伊明拖進去。

會議到這個時候才進入了熱點話題,即中東地區會不會在近期爆發一場能夠對共和國產生重大薦響的大規模戰爭。

因爲涉及到戰爭問題。所以參會的軍人有了發言權。

裴承毅沒有急着發表意見,畢竟不在其位、不謀其職。就算沒人低估裴承毅的軍事才華,因爲他不是有職權的將領,甚至沒有在總參謀部任職,自然不好在與戰爭有關的問題上發表意見。再說了,白天跟袁晨皓談了好幾個小時,該談的問題都談了,現在也該讓袁晨皓好好表現一下了。

事實上,袁晨皓確實是主要發言人。

作爲南亞戰區最高指揮官。袁晨皓是參會人員中與中東地區關係最密切的一個,也最爲了解中東局勢。雖然在討論問題的時候,王元慶與顧衛民多次想讓裴承毅發表意見,但是輩承毅都忍住沒有開口,把發言的機會留給了袁晨皓。

在這個問題上,裴承毅想得很清楚。

所謂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裴承毅再厲害,也是一個人。如果沒有幾個強有力的搭檔,他也玩不轉。也就是說,支持袁晨皓,就是支持他自己。

只要袁晨皓在南亞戰區混得風生水起,就沒人能夠動搖裴承毅在軍隊中的地位與影響力。

不得不說,裴承毅必須以政治家的方式去思考問題。(未完待續

第28章 新思維第88章 開門紅第150章 利害關係第68章 文化第4章 秘密顛覆行動第33章 各有所需第59章 初次交手第3章 攻心爲上第58章 大國心態第84章 王牌軍的實力第120章 槍決生死第27章 新總統第96章 風暴高潮第7章 惡魔第109章 留任第45章 外強中乾第62章 權力歸位第150章 圍點打援第51章 醉翁之意第104章 速度競賽第123章 全面考慮第90章 大方向第15章 統一陰霾第70章 窩裡鬥第38章 大禍臨頭第96章 突圍第110章 決戰部署第42章 正面交火第1章 遲來的條約第39章 殺雞儆猴第95章 大規模殲敵第11章 轉機第95章 火山爆發第88章 公開較量第30章 取捨第35章 交易第58章 空中化第65章 政治家的對話第130章 登陸美國第41章 一鍋端序十二全體動員第78章 少壯派第66章 首輪戰略轟炸第8章 一箭三雕第29章 因果關係第46章 首相眼裡的戰爭第148章 人心惶惶第132章 末日瘋狂第11章 定策第44章 緊鑼密鼓第71章 一大步第20章 謀面第88章 閃電般的戰鬥第6章 飛赴紐約第28章 戰術調整第20章 最佳科學顧問第3章 換屆選舉第40章 掉包第72章 圖蘭風暴第5章 軍火貿易第66章 有利有弊第41章 結構性調整第75章 內外並重第18章 漁翁之利第18章 雙門事件第16章 聯合指揮部第91章 守株待兔第53章 當務之急第36章 致命決策第92章 只缺運氣第2章 白宮新主人第88章 地面戰鬥第64章 繼續前進第30章 有限衝突第1章 聯合國風雲第113章 放開手腳第96章 九分鐘的戰鬥第54章 第一人第63章 他山之石第100章 全面動員第94章 大清洗的徵兆第42章 大殺器第14章 撥開雲霧第95章 搶先攻擊第6章 錢的問題第141章 積重難返第86章 增援部隊第13章 暗中支持第44章 第一槍第18章 風起浪涌第129章 軍人職責第67章 主力對決第13章 暗中支持第124章 和平契機第161章 狼煙四起第43章 返回中央第36章 先進理念第2章 政治鬥爭第27章 統一步調第59章 沒有硝煙的戰鬥
第28章 新思維第88章 開門紅第150章 利害關係第68章 文化第4章 秘密顛覆行動第33章 各有所需第59章 初次交手第3章 攻心爲上第58章 大國心態第84章 王牌軍的實力第120章 槍決生死第27章 新總統第96章 風暴高潮第7章 惡魔第109章 留任第45章 外強中乾第62章 權力歸位第150章 圍點打援第51章 醉翁之意第104章 速度競賽第123章 全面考慮第90章 大方向第15章 統一陰霾第70章 窩裡鬥第38章 大禍臨頭第96章 突圍第110章 決戰部署第42章 正面交火第1章 遲來的條約第39章 殺雞儆猴第95章 大規模殲敵第11章 轉機第95章 火山爆發第88章 公開較量第30章 取捨第35章 交易第58章 空中化第65章 政治家的對話第130章 登陸美國第41章 一鍋端序十二全體動員第78章 少壯派第66章 首輪戰略轟炸第8章 一箭三雕第29章 因果關係第46章 首相眼裡的戰爭第148章 人心惶惶第132章 末日瘋狂第11章 定策第44章 緊鑼密鼓第71章 一大步第20章 謀面第88章 閃電般的戰鬥第6章 飛赴紐約第28章 戰術調整第20章 最佳科學顧問第3章 換屆選舉第40章 掉包第72章 圖蘭風暴第5章 軍火貿易第66章 有利有弊第41章 結構性調整第75章 內外並重第18章 漁翁之利第18章 雙門事件第16章 聯合指揮部第91章 守株待兔第53章 當務之急第36章 致命決策第92章 只缺運氣第2章 白宮新主人第88章 地面戰鬥第64章 繼續前進第30章 有限衝突第1章 聯合國風雲第113章 放開手腳第96章 九分鐘的戰鬥第54章 第一人第63章 他山之石第100章 全面動員第94章 大清洗的徵兆第42章 大殺器第14章 撥開雲霧第95章 搶先攻擊第6章 錢的問題第141章 積重難返第86章 增援部隊第13章 暗中支持第44章 第一槍第18章 風起浪涌第129章 軍人職責第67章 主力對決第13章 暗中支持第124章 和平契機第161章 狼煙四起第43章 返回中央第36章 先進理念第2章 政治鬥爭第27章 統一步調第59章 沒有硝煙的戰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