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戰爭需要理由

bookmark

日凌晨1點30,最新一份軍事情報由軍情局送抵總

會議室,王元慶、顧衛民、宗應仁、葉致勝、閻尚隆、項鋌輝、盧誠聞、林嘯雷、章忠憲、李存勳等人正襟危坐,一邊翻看着手上的文件,一邊聽取高級參謀的講解。

讓顧衛民參加高級決策會議,讓很多人感到不解。

按照“傳統”,擔任全體代表大會主席的顧衛民沒有“資格”參加戰略決策會議,至少在紀佑國與趙潤東執政期間,從來沒有邀請全體代表大會主席參加戰略決策會議。因爲當初正是王元慶堅決反對,顧衛民纔沒能出任國務院總理,所以當王元慶“邀請”顧衛民到總參謀部出席戰略決策會議的時候,很多人都搞不清楚王元慶的意思。

隨着最新情報送到,會議室裡頓時熱鬧起來。

“安靜!”項鋌輝敲桌子,朝王元慶看了過去。

翻了下剛剛打印出來的件,王元慶掃了參會人員一眼,目光落到了顧衛民身上。顧衛民沒有任何表情,似乎不想發表任何意見。

“李局長,你爲家詳細說明情況。”

李存勳點了點頭,吩咐曉賓安排協助工作後,走上了講臺。

“最的衛星偵察情報表明日本即將出兵臺灣。”李存勳開門見山的點明瞭重點,也說到了大家關心的事情上。“駐紮在沖繩的2個日軍師團已經進入戰鬥狀態,第一批大型運輸機已經到達嘉手納空軍基地另外兩批運輸機將在天亮之前到達。由此斷定日軍將以空運的方式向臺灣投送至少一個師團的兵力,協助叛軍攻打桃園。從衛星拍下的照片來看,部署在橫須賀港的日軍艦隊正在做出港準備,預計將在八小時後離開軍港,正好與日軍向臺灣投送地面部隊的時間吻合。空中力量方面,因爲我們沒有做出出兵臺灣的舉動,所以部署在沖繩羣島的日軍作戰飛機足以奪取制空權,掩護運輸機羣到達臺灣。日軍準備非常到位,足以證明日軍早就制訂了相關的作戰計劃。”

“我們能力阻止日軍登陸臺灣嗎?”宗應仁問了一句。

李存勳淡淡一笑。把目光轉向了元慶。

“阻止日軍登陸臺灣不是我們地首要目地。”王元慶朝李存勳點了點頭軍情局長站到一邊去。“從始至終。我們都在爲與日本開戰尋找機會。雖然這段時間發生地事情。會讓大家認爲我們準備收復藏南地區。但是在南亞製造事端然是爲了迫使日本朝戰爭方向邁出致命地一步。我們肯定會收復藏南地區。只不過不是現在。印巴軍隊已經在克什米爾地區交火所有人都認爲我們會按照承諾出兵幫助巴基斯坦對付印度。爲此。日本才決定在臺灣採取行動。希望對我們在南亞地作戰行動產生影響。爲了獲得一個充足地戰爭理由。我們不但不能阻止日軍登陸臺灣。還要讓日軍順利登陸臺灣。”

宗應仁沒多說什麼。而是朝顧衛民看了過去。

作爲行動地參與者宗應仁早就知道王元慶地意圖。他在會議上提出這個問題。只是想讓顧衛民更加清楚眼前地局勢。

顧衛民遲疑了一下道:“美國地態度如何?”

王元慶淡淡一笑,又朝李存勳點了點頭。

“部署在關島阿普拉軍港的美軍艦隊已經在昨天晚上離港。”李存勳讓劉曉賓換上了一幅衛星照片“剛剛收到的衛星照片中顯示,部署在珍珠港的美軍艦隊正在做出港準備。另外部署在海灣地區與地中海的美軍艦隊正在向東運動。

所有跡象都表明國認爲我們即將向印度宣戰。由此可以得知,日本並未向美國通報其軍事行動。雖然美國早已擺出支持印度的態勢,但是我們有足夠的理由相信,美國不會在臺灣問題上與我們作對,至少不會公然向臺灣派遣軍隊。”

顧衛民微微皺了下眉頭,說道:“美國早已通過了保衛臺灣的立法,美國總統……”

“已經證實,當初主張從半島撤軍的不是弗雷德裡克,而是韋斯特伍德。”王元慶一邊說着,一邊拿起香菸,“美國尚且不能保衛韓國,憑什麼爲臺灣與我們翻臉?韋斯特伍德上任之後,竭力與我們改善關係,甚至主動提出與我國構建‘二元世界’。美國確實通過立法明確保衛臺灣的義務,但是韋斯特伍德會因此冒險與我們開戰嗎?暫且不說開戰的問題,只要我們下定決心,能夠在外來勢力進行干預之前完成統一。美國只承諾保衛臺灣,卻沒有承諾因爲臺灣與大陸實現和平統一,而出兵阻止。我們有足夠的理由相信,即便日本採取軍事行動,美國也不會跟進。”

顧衛民遲了一下,

什麼。

“從軍事角度講,美國也沒有爲戰爭做好準備。”項鋌輝接着王元慶的話做了解釋,“從已經掌握的情報來看,只有艦隊在向印度洋與西太平洋集結,美國的地面部隊與空中力量都未做出調整。即便美國不打算採取地面行動,也應該調集空中力量。由此可以斷定,美國只是做做樣子,最多爲印度提供物資上的援助,不會真正參與西太平洋的戰爭。”

“關鍵問題是,我們有沒有必要與日本打一場全面戰爭。”

聽到王元慶的話,包括李存勳在內,衆人都露出了驚訝神色。注意到王元慶轉向顧衛民的目光後,衆人才反應了過來。

“首先必須承認,我們不能容忍一個擁有核武器,特別是擁有毀滅性力量的日本。”王元慶又看了顧衛民一眼,說道,“日本研製核武器的時候,我們就考慮過向日本宣戰,只是受當時國際局勢的影響,我們沒有邁出這一步。半島戰爭後,我們在外交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包括在戰俘問題上向美國妥協,無一例外都是爲了讓日本放棄核武器。結果如何?大家都知道,日本不但沒有承諾放棄核武器,反而變本加厲的擴充核武庫,集中全國之力發展戰略打擊能力。據已經掌握的情報,日本不但製造出了原子彈與加強型原子彈、實現了彈頭小型化,而且還在完成了彈的理論研究,最遲在明年底就能製造出第一具熱核聚變裝置,爲製造氫彈打下基礎。被軍政府控制的日本有理智可言嗎?”

會議室內沉默來,顧衛民的神色也嚴肅了許多。

“事實一再證明,日本不但有理智,而且也不值得我們信賴。”王元慶面色嚴肅的掃了衆人一眼,說道,“原子彈有多大的威力,在座的各位都知道。哪怕是加強型原子彈,爆炸威力最多不會超過一百萬噸當量。彈有多大的威力?至少迄今爲止,沒人能夠證明彈爆炸當量的設計上限。冷戰時期,蘇聯曾經在新地島試爆了一枚五千萬噸級彈,證明爆炸威力足以摧毀半徑五百千米內的所有人造設施,對一千千米範圍內的設備造成破壞。冷戰後公佈的資料證明,蘇聯曾經打算試爆一億噸當量的彈。如果讓日本製造出彈會有什麼樣的後果?別的不敢保證,有一點可以肯定,我們現在擁有的‘國家戰略防禦系統’將形同虛設。日本不需要將彈裝入導彈、也不需要用戰機投擲,只需要在其西部海域引爆,就能製造史無前例的大海嘯,摧毀我國東部沿海地區。後果會怎麼樣?2004年的印度洋海嘯足以說明問題。東部沿海地區是我國最發達,也是人口最集中的地區。根據計算機模擬計算得出的結論,一枚一千萬噸級氫彈製造的海嘯足以導致數千萬人喪生,讓包括上海在內的沿海大城市變成汪洋澤國。我們能夠承受這樣的損失,或者說能夠容忍這樣的威脅嗎?”

氣氛頓時緊起來,軍人更是異常激動。

“五年前,我們還對談判有一線希望,但是五年來的事實證明,談判只能給予日本更多的時間,不會給我們帶來更爲堅固的安全。”王元慶滅掉菸頭,長出口氣,說道,“沒有選擇,就不需要選擇。

既日本至今都不承諾放棄核武器,還變本加厲的研製核武器,我們就應該以實際行動來消除足以讓我們滅亡的威脅。”

“如果發大規模戰爭,我們有多少勝算?”顧衛民轉移了話題。

王元慶冷冷一笑,朝項鋌輝看了去。

“作戰計劃早已擬定,如果能夠在開戰的時候摧毀日本的戰略反擊能力,我們獲得最終勝利的機會在八成以上。”項鋌輝長出口氣,說道,“空軍能在二十四小時內完成戰略轉移與戰爭準備工作,艦隊能在四十八小時之內進入西太平洋,第一支空降部隊能在作戰行動開始後立即投入戰鬥。到底需要投入多少地面作戰力量,主要根據戰爭的最終目的決定。是否需要攻打日本本土,還是僅僅在外圍島嶼作戰,將由戰爭的發展情況決定。”

“主要還是國民能否接受這樣一場戰爭?”

“所以我們需要充足的戰爭理由!”王元慶迅速回答了顧衛民的問題。“名不正、則言不順。半島戰爭後發生的事情證明,我們必須考慮民衆對戰爭的認可態度。如果沒有充足的理由,我們將失去國民的支持。炎黃子孫不會容忍日本阻礙我們實現國家統一,日軍登上臺灣,就是戰爭開始的信號!”

見到王元慶態度堅決,顧衛民沒再多說什麼。

第82章 金融保衛戰第92章 只缺運氣第45章 驚天陰謀第52章 大敵將至第145章 較勁第82章 金融保衛戰第28章 高層接觸第4章 重要證物第100章 左鉤拳第33章 揮灑自如第46章 首相眼裡的戰爭第103章 有驚無險第6章 拷問第1章 遲來的條約第158章 高昂的賭注第135章 超遠程奔襲第18章 猜一個準第94章 主次有序第34章 別有用意序十東方醒獅第82章 堅持路線第148章 人心惶惶第85章 打就打第88章 虎將虎軍第9章 空降兵第26章 戰爭威脅第142章 直接彙報第48章 玩火者第56章 準軍事力量第43章 和平利用第10章 第一軍第15章 論爭第130章 綜合素質第88章 公開較量第52章 趁火打劫第16章 海軍革命第84章 戰略截擊部隊第3章 惡鄰第9章 不可告人第8章 利益之爭第105章 西非戰火第87章 艦隊北上第29章 開打第11章 爲戰爭做準備第38章 頭號威脅第132章 聯合反潛第112章 神出鬼沒第83章 民族主義浪潮第124章 火速增兵第89章 禍不單行第63章 他山之石第9章 艱難處境第27章 機會第65章 X艇第54章 旁敲側擊第124章 將帥之別第142章 地面決戰第88章 地面戰鬥第3章 風聲漸緊第141章 佯攻第3章 換屆選舉第100章 老謀深算第21章 雄獅之心第71章 吝嗇鬼第94章 死亡競賽第29章 幕後推手第63章 他山之石第2章 大國頹勢第39章 笑傲長空第12章 實力第78章 聯合抗華第157章 再起硝煙第111章 和平信號第68章 量才爲用第55章 後知後覺第35章 軍售交易第41章 光復第100章 杯弓蛇影序八生死角逐第120章 膠着戰局第78章 針鋒相對第79章 利益同盟第80章 全面軍備競賽第93章 煮熟的鴨子飛了第56章 前方第37章 最好與最壞的消息第90章 誘敵深入第130章 搶先攻擊第52章 利益共享第123章 覆滅第109章 打招呼第57章 坦克大戰第107章 風暴中心第134章 短促的戰役第2章 新老組合第132章 停戰接觸第15章 有理有據第3章 餘熱第97章 虛張聲勢第29章 野外求生
第82章 金融保衛戰第92章 只缺運氣第45章 驚天陰謀第52章 大敵將至第145章 較勁第82章 金融保衛戰第28章 高層接觸第4章 重要證物第100章 左鉤拳第33章 揮灑自如第46章 首相眼裡的戰爭第103章 有驚無險第6章 拷問第1章 遲來的條約第158章 高昂的賭注第135章 超遠程奔襲第18章 猜一個準第94章 主次有序第34章 別有用意序十東方醒獅第82章 堅持路線第148章 人心惶惶第85章 打就打第88章 虎將虎軍第9章 空降兵第26章 戰爭威脅第142章 直接彙報第48章 玩火者第56章 準軍事力量第43章 和平利用第10章 第一軍第15章 論爭第130章 綜合素質第88章 公開較量第52章 趁火打劫第16章 海軍革命第84章 戰略截擊部隊第3章 惡鄰第9章 不可告人第8章 利益之爭第105章 西非戰火第87章 艦隊北上第29章 開打第11章 爲戰爭做準備第38章 頭號威脅第132章 聯合反潛第112章 神出鬼沒第83章 民族主義浪潮第124章 火速增兵第89章 禍不單行第63章 他山之石第9章 艱難處境第27章 機會第65章 X艇第54章 旁敲側擊第124章 將帥之別第142章 地面決戰第88章 地面戰鬥第3章 風聲漸緊第141章 佯攻第3章 換屆選舉第100章 老謀深算第21章 雄獅之心第71章 吝嗇鬼第94章 死亡競賽第29章 幕後推手第63章 他山之石第2章 大國頹勢第39章 笑傲長空第12章 實力第78章 聯合抗華第157章 再起硝煙第111章 和平信號第68章 量才爲用第55章 後知後覺第35章 軍售交易第41章 光復第100章 杯弓蛇影序八生死角逐第120章 膠着戰局第78章 針鋒相對第79章 利益同盟第80章 全面軍備競賽第93章 煮熟的鴨子飛了第56章 前方第37章 最好與最壞的消息第90章 誘敵深入第130章 搶先攻擊第52章 利益共享第123章 覆滅第109章 打招呼第57章 坦克大戰第107章 風暴中心第134章 短促的戰役第2章 新老組合第132章 停戰接觸第15章 有理有據第3章 餘熱第97章 虛張聲勢第29章 野外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