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打打停停

磁懸浮轎車駛過長安街的時候。絢麗的霓虹燈光透過單詢服胸照射進來。讓裴承毅產生了一種光怪陸離的感覺。從凹小時向遊人開放的西苑公園外經過的時候,一股莫名的衝動從裴承毅的心底冒了出來。

恍然回首,裴承毅才發現,8年時光如同彈指揮間,剎那間一切都成爲了過去時。

在中東戰爭中復出之後,裴承毅沒能成爲簽署停戰協議的聯合指揮官。幼打手 年底,按照李存勳的安排,裴承毅將前線司令官的個置讓給了袁晨皓。帶着一個還算圓滿的結果回到共和國首都。次年年初,裴承毅的人事關係由總參謀部轉到了國防部。雖然裴承毅並沒困此成爲國防部官員,但是誰都知道這是他成爲國防部長的前奏。也就在這一年的上半年,發生很多的事情。

首先是共和國與美國主導的“庫爾德與敘以衝突一攬子停戰談判”取的重大進展,在雙方均做出讓步的情況下,在最爲關鍵的兩個問題,即庫爾德人自治與敘以停火線的發打手 分上達成了共識。針對前一個問題。在共和國答應在停火協議正式生效後的舊年之內不支持庫爾德人獨立建國之後,美國當局統一以接納土耳其當局主要領導人政治避難的方式。通過全民大選重新組建土耳其的中央政權。針對後一個問題,在美國承認敘利亞擁有戈蘭高地與美以聯軍佔領區的主權,以及阻止以色列在戈蘭高地之外的佔領區修建猶太人移民點之後,共和國接受了以實際控制線爲停火線的提議,並且答應單方面向後撤軍千米,建立軍事停火隔離區。

可以說,這是持續了快打手 年的停火談判中取得的最爲重大的進步。

當然。停火談判並沒困此而收穫成果。

實事求是的說,除了這兩個問題,制約停火談判的問題還有很多,而且起到決定性的重大問題也有很多。比如在庫爾德人問題上,共和國一直不肯在“邊境管理問題。上做出任何承諾,即模糊庫爾德人問題,甚至在談判期間通過兩伊政府鼓動伊朗與伊拉克的庫爾德人涌入佔領區。更重要的是,共和國一直沒在“佔領區民族過程問題”上做出答覆。也有正式保證佔領區內的土耳其人享有平等待遇,只是含糊其詞的表示會遵守人道主義原則,從而造成了大量土耳其人逃離佔領區。同樣的,在南方佔領區的相似問題上,美國當局也不肯做出太多的保證,比如阻止以色列軍隊驅逐佔領區內的敘利亞人,以及通過佔領區向黎巴嫩滲透等等。

以當時的情況,沒人相信雙方能在力口年簽署停戰協議。

萬幸的是,雙方實際上毛經處於停戰狀態。

雖然在談判遇到困難的時候,雙方都會採取軍事行動,特別是在某一方希望在談判桌上獲得某個成果的時候,更會在戰場上向對手施壓。可以說。停戰談判開始之後,兩條戰線上的戰鬥就沒有停止過”年多下來,大大小小的戰役與戰鬥打不了下打手 四場。但是從整體局勢來看,雙方均無大打的意圖,而且每次軍事行動均有明確的外交目的,也就很容易被對方識破。比如在狄年底,因爲裴承毅即將離任,所以美軍想借此機會在北方戰線上取得突破,發起了代號“風雹。的進攻行動,重點攻打馬拉蒂亞,結果與共和國軍隊在該地區激戰近的代號爲“雷霆”的突出部進攻行動,出動了2個戰鬥單位的近4萬官兵,以及敘利亞國防軍的3個師的萬官兵,圍攻由美以聯軍控制的伊茲拉鎮,在前後總共天的戰鬥中。殲敵近駁。人,取得了四隻的開門紅。也就在雙方相互妥協的時候,爲了讓對方做出最大限度的讓步,雙方几乎同時在南北兩條戰線上發起了以火力打擊爲主的戰役行動,在短短數天之內消耗了數十萬噸彈藥。不管怎麼說,這些軍事行動的目的都非常有限,而且往往在達到目的之前就會結束。不會爲了達到目的而不惜一切代價的擴大軍事行動的規模。

這種打打停停的方式既有好處,也有壞處。

好處是。雙方的政府不需要立即向民衆解釋爲什麼沒有取愕全部的勝利。壞處是,巨大的戰爭消耗讓雙方政府都吃不消。

卓實上,到勳打手 年底的時候,雙方在中東戰場上已經開始拼消耗了。

雖然戰線沒有因爲長期的交戰行動發生重大變化。但是在久拖不決的談判中。雙方的戰爭消耗都非常驚人。本站新地址已夏改爲:四姍凹加8四敬請登陸閱讀

根據美國國防部在緞年中期提交的獺打手 萬億花在了大規模戰役結束之後的局部衝突中,其中又以談判期間的軍事衝突爲主。也就是說,打打停停的戰鬥消耗了大約糊叨戰爭經費,遠遠超過了正面戰鬥。毫無疑問,共和國的戰爭開支也非常驚人。

根據力欽年底發佈的砌打手 年8月3日之前支出的僅僅只有力萬億元,其餘30萬億元均是在停戰談判開始之後支出的。

也就是說,停戰談判期間的戰爭開支也超過了正面戰鬥的開始。而按照共和國中央政府在力口年7月提交的新財年度政府主要預算中提到的數據,該財年度的預計戰爭費用高達們萬億元,而在正常情況下,實際開支至少會超出蕊。

從某種意義上講,正是極爲驚人的戰爭開支,讓雙方的戰爭熱情迅速降溫。

相對而言,巨大的人員傷亡更加令人觸目驚心。

根據美國政府在洶打手 人海軍,扣除海軍與空軍的陣亡與失蹤官兵之後,美國陸軍在地面戰爭中的陣亡與失蹤官兵僅有凹力人左右。實事求是的說。在與共和國軍隊交戰中,這點陣亡人數根本不算多。從停戰談判開始。到力龍年中期,也就是將近年的時間內,美國陸軍在零星戰鬥中的傷亡與失蹤官兵竟然超過了3萬人,其中陣亡與失蹤官兵大約俊凹人,遠遠超過了前期主要戰役階段。

與美軍相比,共和國軍隊的傷亡數字要說,小烈餘名官兵不算太多,但是從共和國在力舊年之後經歷的多次大規模戰爭來看,這個數字已經超過了印度戰爭,僅此於半島戰爭。更重要的是,並不是所有人都認爲共和國應該捲入中東地區的紛爭,也就不是所有公民都支持政府的戰爭決策。對於已經富裕、一心只想保護自己的幸福生活的共和國公民來說,很難接受如此巨大的戰爭傷亡。

不可否認,巨大的戰爭傷亡,讓交戰雙方都得面臨強大的國內反戰壓力。

在秘打手 日到出日期間,數千萬美國人走上街頭,要求美國政府從中東地區撤軍,以和平談判的方式解決中東爭端。在同一時期內,共和國國內也發生了建國以來規模最大的反戰示威遊行,全國數十斤。大城市中,成千上萬的公民以靜坐等方式反對政府的戰爭行爲。

相對而言,共和國國內的反戰鬥威遊行更值得關注。

根據記者調查,在共和國國內的反戰示威遊行中,參與者的年紀多在力歲到的歲之間,也就是說。多數示威者都是在引世紀出生的新一代公民。正是這些人的積極支持。推動了共和國的政治改革,爲共和國建立起民主政治體制打下了基礎。也正是這些人,利用政治改革的成果,開始影響政府的決策,改變了共和國的前進方向。

當然,歸根結底,共和國國內的反戰示威遊行與所進行的戰爭有很大的關係。

雖然按照部分西方新聞媒體的報道,共和國民衆舉行聲勢浩大的反戰示威遊行,是在反對政府窮兵默武的對外政策,是愛好和平的直接體現,但是明白人都知道,共和國民衆反對的不是政府的政策,而是不希望在一場與共和國沒有太大笑系。至少沒有太多直接關係的戰爭中犧牲共和國的軍人,降低共和國民衆的生活品質。要知道,就在幾年前,共和國軍隊橫掃整個南亞次大陸,將打手 個擁有口億人口的國家變成戰場的時候,因爲這場戰爭的直接受益者就是共和國的老百姓,所以並沒有多少共和國公民站出來反對政府的戰爭行徑,更沒人出來進行反戰示威。

這種爲了自身生存與發展而產生的狹隘民族主義思想,在某些時候並不完全是壞事。

шшш●ttκan●¢ ○

王元慶在刃凹年參加中山大學打手 舊週年校慶時發表了一篇非常著名的演講,其中就提到,在漫長的民族復興道路上,中華兒女必須胸懷匡扶天下的雄心壯志,但是在走向世界之前,每一斤。炎黃子孫首先要明白自己的身份與地個,只有在發展壯大之後,中華民族纔有能力去領導世界、影響世界與改變世界。

這番話的另外一層含義就是:在復興的過程中,必須利用民族主義思想。

實際上,從舊年到力佔年。中華民本站新地址已夏改爲:四姍凹加8四敬請登陸閾讀瑕聯;打手 乃年的時間,搞清楚了個非常重要的問題。那就是申,“族的復興偉業只能依靠中華兒女。絕不能、也絕不應該把希望寄託在其他國家與民族身上。

對於每一箇中華汝來說,都應該記住這一點。

正是如此,在停戰談判中,雖然顧衛民一直主張見好就收,不要逼人太甚,但是在幾個關鍵問題上,顧衛民也全力支持以李存勳爲首的鷹派,即絕不在談判桌上輸掉已經取得的戰爭成果。

這種軟硬結合的態度。讓停戰談判變得撲朔迷離。

在昭年初,即共和國與美國在兩個關鍵問題上取得共識之後,就有人認爲,停戰談判很快就能取得成果。問題是,到力口年中期,隨着雙方在另外幾個關鍵問題上談崩,戰火再次點燃,停戰談判差點前功盡。

冶年7月底,以共和國爲首的聯合軍與以美國爲首的聯盟軍在土耳其的卡赫拉曼馬拉什地區展開激戰。根據當時的情況,聯盟軍想解除對方對卡赫拉曼馬拉什的包圍,聯合軍則想擴大突出部的範圍,將戰線向北推進幾個千米。雖然從軍事上講。雙方在卡赫拉曼馬拉什周圍的小範圍交戰行動除了製造更大的傷亡與損失之外,沒有任何其他意義,但是從政治上講,雙方都因爲這場戰役回到停戰談判上來。也就是說,雙方都希望藉此讓對方在談判中做出重大讓步,結果均沒有達到

的。

也就在這個時候,袁晨皓被調離南亞戰區,由凌雲霄出任南亞戰區司令官,而聯合司令官則由蘇勁輝擔任。按照顧衛民的安排,袁晨皓返回總參謀部,頂替即將退役的曲茂康上將,出任後勤裝備處處來

正是如此,袁晨皓也沒能成爲簽署停戰協議的聯合司令官。

當然。對袁晨皓來說,這一調動是他邁向總參謀長寶座的關鍵一步。

雖然在此之前,彭茂邦、項鋌輝與林嘯雷等3任總參謀長都沒有擔任過總參謀部重要部門的負責人,但是按照第三次軍事改革的指導方針,要想成爲總參謀長,不但需要在基層部隊服役舊年以上,還得至少2個總參謀部的主要部門中任職。而且至少得在其中打手 全部門處長的位置上幹年。正是如此,在袁晨皓返回總參謀部之前,空軍中將蘇虎業就被安排到了作戰處處長的位置上。也就是說,在蚌之後,隨着林嘯雷退役,蘇兢業很有可能成爲共和國曆史上第一個當上總參謀長的空軍上將。當然,如果一切順利的話,到時候袁晨皓很有可能晉升爲陸軍上將,並且出任作戰處處長。

不管怎麼說,這是一個袁晨皓期盼已久的調動。

只是讓他有點想不明白的是,在他離開南亞戰區之後,總參謀部將原本由他一個人擔任的兩個職務分配給了2個人,即由凌雲霄出任戰區司令,由蘇勁輝出任聯合司令。回到總參謀部之後,袁晨皓才搞清楚,蘇兢業是蘇勁輝的堂兄!

也就是說,由蘇勁輝出任聯合司令,半定是蘇兢業努力的結果。

萬幸的是,林嘯雷頂住了壓力,或者說是唐應龍與曲茂康頂住了壓力,不然不可能把凌雲霄推到戰區司令官的位置上去。

從某種意義上講,這一番人事調動對南亞戰區的影響非常大。

因爲羅少鵬與凌雲霄長期不和,所以在凌雲霄出任戰區司令前,羅少鵬就與第四戰鬥單位的肚子歧調換了位置,轉投西太平洋戰區。更重要的是,因爲凌雲霄是個不折不扣的陸軍將領,所以在由他出任戰區司令官的時候,不得不提高梅樂馳、張雪峰、湯成龍與向志勇等空軍、海軍、陸戰隊與天軍將領的的位。導致陸軍在南亞戰區的影響力。特別是在重大事務上的影響力急劇降低。

總而言之,袁晨皓能在冶年換屆選舉的時候回到總參謀部,絕對是一筆政治交易。

從這筆交易中獲益的不僅有袁晨皓,還有即將出任國防部長的裴承毅。

外界並不知道,這一系列人事變動的幕後操作者就是即將離開軍情局的李存勳。按照裴承毅的瞭解,李存勳冒着丟掉南亞戰區的危險把袁晨皓調回總參謀部,就是要在總參謀部給裴承毅安排一個支承點。受中東戰爭影響,從刀口年開始。共和國的國防開支肯定會進入萎縮期,至少不會像以往那樣以每年將近陛的速度增長從回年到凹年,共和國的年均國民生產總值增長率只有院。也就是說,裝備審批將更加嚴格,國防部與總參謀部的鬥爭將更加激烈。

在裴承毅出任國防部長的時候,如果能夠得到總參謀部後勤裝備處處長的支持,很多問題就不再是問題了。

可以說,這是一個意味深長的安排,也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安排。

第76章 新時代的空中戰鬥第14章 根本職責第35章 尷尬的霸權第35章 意外收穫第12章 軍事聯盟第9章 頭號盟友第81章 微妙關係第21章 重大遺漏第112章 神出鬼沒第27章 高端競爭第32章 病急亂投醫第40章 空軍出動第23章 非正式會晤第35章 軍售交易第96章 突圍第36章 黃金搭檔第54章 中堅力量第53章 高起點第141章 理想戰術第89章 快速突擊第26章 關鍵情報第137章 矛與盾第71章 吝嗇鬼第74章 切中要害第77章 增兵第8章 緊急歸隊第19章 導彈突擊第36章 牽制力量第124章 全能戰士第12章 門檻第31章 軍售案第96章 九分鐘的戰鬥第36章 黃金搭檔第20章 做文章第50章 粉墨登場第35章 發展方向第13章 煙霧彈第34章 事發突然第14章 三足鼎立第46章 家門不幸第95章 大規模殲敵第109章 十字路口第35章 意外收穫第71章 萬事俱備第10章 巨大成果第15章 真正的敵人第121章 見風使舵第58章 聲東擊西第33章 超級潛艇第105章 西非戰火第136章 超級反艦導彈第110章 添油加醋第13章 政治風暴第85章 爭奪第一第9章 以退爲進第26章 戰爭威脅第26章 愈演愈烈第60章 戰役穿插第136章 割裂第42章 大顯神威序十七偃旗息鼓第88章 甕中捉鱉第71章 全面爆發第25章 加速第111章 影響力第58章 全面爆發第142章 合縱連橫第73章 高耗費戰爭第84章 戰略截擊部隊第61章 總體戰略第35章 尷尬的霸權第24章 推銷戰爭第25章 國家戰略計劃第68章 文化第91章 好馬無好鞍第5章 不安因素第144章 奇蹟般的進攻第115章 面對誘惑第1章 打打停停第117章 全線吃緊第34章 不眠夜第87章 海軍的表演第30章 英雄第4章 停戰談判第106章 海上平臺第82章 大好機會第182章 美國企業的滑鐵盧第1章 無核新時代第63章 得意忘形第3章 暗流第11章 識時務第48章 轉折契機第38章 理想惹的禍第7章 啞巴虧第109章 擴大進攻第111章 進攻的空降兵第100章 左鉤拳第45章 將計就計第23章 一反常態第99章 否極泰來
第76章 新時代的空中戰鬥第14章 根本職責第35章 尷尬的霸權第35章 意外收穫第12章 軍事聯盟第9章 頭號盟友第81章 微妙關係第21章 重大遺漏第112章 神出鬼沒第27章 高端競爭第32章 病急亂投醫第40章 空軍出動第23章 非正式會晤第35章 軍售交易第96章 突圍第36章 黃金搭檔第54章 中堅力量第53章 高起點第141章 理想戰術第89章 快速突擊第26章 關鍵情報第137章 矛與盾第71章 吝嗇鬼第74章 切中要害第77章 增兵第8章 緊急歸隊第19章 導彈突擊第36章 牽制力量第124章 全能戰士第12章 門檻第31章 軍售案第96章 九分鐘的戰鬥第36章 黃金搭檔第20章 做文章第50章 粉墨登場第35章 發展方向第13章 煙霧彈第34章 事發突然第14章 三足鼎立第46章 家門不幸第95章 大規模殲敵第109章 十字路口第35章 意外收穫第71章 萬事俱備第10章 巨大成果第15章 真正的敵人第121章 見風使舵第58章 聲東擊西第33章 超級潛艇第105章 西非戰火第136章 超級反艦導彈第110章 添油加醋第13章 政治風暴第85章 爭奪第一第9章 以退爲進第26章 戰爭威脅第26章 愈演愈烈第60章 戰役穿插第136章 割裂第42章 大顯神威序十七偃旗息鼓第88章 甕中捉鱉第71章 全面爆發第25章 加速第111章 影響力第58章 全面爆發第142章 合縱連橫第73章 高耗費戰爭第84章 戰略截擊部隊第61章 總體戰略第35章 尷尬的霸權第24章 推銷戰爭第25章 國家戰略計劃第68章 文化第91章 好馬無好鞍第5章 不安因素第144章 奇蹟般的進攻第115章 面對誘惑第1章 打打停停第117章 全線吃緊第34章 不眠夜第87章 海軍的表演第30章 英雄第4章 停戰談判第106章 海上平臺第82章 大好機會第182章 美國企業的滑鐵盧第1章 無核新時代第63章 得意忘形第3章 暗流第11章 識時務第48章 轉折契機第38章 理想惹的禍第7章 啞巴虧第109章 擴大進攻第111章 進攻的空降兵第100章 左鉤拳第45章 將計就計第23章 一反常態第99章 否極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