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斷臂自救

爭技術化催生出各種各樣的技術性武器,技術性武進戰爭技術化。

電子設備大規模應用使戰爭電子化程度越來越高,戰爭電子化催生了專門對付電子設備的電磁武器。

211世紀初,世界各主要軍事強國紛紛着手研製“電磁炸彈”。

最初的電磁炸彈通過將炸藥爆炸釋放的巨大能量轉化成高強度電磁波,達到破壞電子設備的目的。因爲性能有限、作用時間較短等因素,所以最初的幾種電磁炸彈沒能在戰爭中得到大規模應用,只在阿富汗戰場上進行了幾次實戰試驗,確定了電磁炸彈對電子設備的毀滅性破壞能力。

直到催化金屬出現,電磁炸彈纔得到快展。

催化金屬最用來製造複合蓄電池的電力儲備單元、導電動機的導線圈與可控聚變反應堆的磁約束體。催化金屬氫的用途非常廣泛,比如可以用製造高能炸藥、高能火箭推進劑、強制冷劑等等。因爲催化金屬氫的價格過於昂貴(1克純催化金屬的市場售價過1c0c元),使用條件複雜(複合蓄電池中,催化金屬氫所佔比重不過千分之一,大部分都是用來使氫保持金屬狀態的催化劑與合金電極),所以催化金屬氫一直沒有得到大範圍推廣應用,主要還是用來製造複合蓄電池、導電動機與可控聚變核電站。

第四次印巴戰爭後,共和着手開催化金屬氫的軍事應用。

最容易被人;到的,肯定是利用催化金屬氫製造炸彈。催化金屬形態轉變(既氫元素由金屬態轉變爲氣態)時能夠釋放出50倍於TnT的爆炸威力,如果混合強氧化劑,爆炸威力還能成倍提高。關鍵問題是,催化金屬的價格過於昂貴,工業生產成本是TnT的上千倍,無法取代普通炸藥。

最不容易被人想到的是用來造“電磁炸彈”的放電元件。

用催化金屬氫製造的“炸彈”與複合蓄電池有很多相似形。複合蓄電池是在達到所需電壓的情況下將“微型電池單元”串聯,達到持久輸出電能的目的。“電磁炸彈”則是在達到持續工作時間的情況下將“微型電池單元”並聯,達到提高瞬間輸出功率的目的。也就是說,利用催化金屬的強大放電能力,在極短的時間內將電能轉變爲電磁能,產生高強度電磁波。

原理並不複雜。製造起來也簡單。

共和國海軍在半島戰爭期間。在戰爭中使用“電磁炸彈”對韓國艦隊給予了毀滅性地打擊。這一戰例啓了很多人。包括美國與日本在內。都在半島戰爭之後開始研製基於複合蓄電池地“電磁炸彈”。

“電磁炸彈”雖然厲害。卻不是無法抵抗。

最簡單地辦法就是爲電子設備安裝“電磁屏蔽裝置”。最簡單地“電磁屏蔽裝置”就是密封金屬罩。利用金屬地電磁屏蔽性擋住外界地電磁波。

“電磁炸彈”不但能夠用於進攻能用於防禦。

隨着技術進步。即便是所謂地“非制導彈藥”也有大量電子部件。以6軍炮兵常用地155毫米炮彈來說。爲了增強炮彈地殺傷力部分炮彈都使用了空炸電子引信或者延遲時間電子引信。

電磁波無孔不入,遭遇“電磁炸彈”襲擊的時候,電子設備必須與外界隔絕。換句話說,電子設備要想正常工作得撤掉電磁屏蔽,重新與外界聯繫。絕大部分武器裝備都有電子設備,也就會受到“電磁炸彈”的威脅。

防禦的方式很簡單,在屏蔽好自身電子設備的情況下,引爆“電磁炸彈”。

c-609反艦導彈攻擊日本艦隊時,均預先設置了攻擊指令。攜帶電磁干擾彈頭的導彈引爆時他導彈都按照預設指令飛行,不能也需要做任何機動。電磁干擾結束之後他導彈才啓動引導尋的裝置,搜尋海面上的日本戰艦。此時-6反艦導彈已經取消了對自身電子設備的電磁屏蔽,無法抵抗電磁攻擊。

日本艦隊的防禦方式很簡單接在艦隊內引爆“電磁炸彈”。

結果可想而知,不但所有c-609反艦導彈都“應聲”墜海,連正在遠處徘徊的幾架艦載直升機、以及幾架剛剛從航母上起飛還未來得及離開的艦載戰鬥機都成了犧牲品,紛紛在電磁打擊下墜入大海。

非常慘烈!

引爆“電磁炸彈”的不是“赤城”號航母,而是位於“赤城”號西南方向上的“熊野”號巡洋艦。雖然通過戰術協調系統,“熊野”號引爆“電磁炸彈”之前,附近所有戰艦都自動啓動了電磁屏蔽裝置,保存了大

子設備,但是“電磁炸彈”不是萬能的,還有很大的用”,比如所有暴露在外的電子天線都逃脫不了打擊。

別的不說,方圓3c千米範圍內,所有戰艦上的相控陣雷達都完蛋了!

相控陣雷達的天線不同於普通雷達天線,很難完全進行“電磁屏蔽”。“電磁炸彈”在這麼近的距離內引爆,由微型電子元件構成的相控陣雷達天線肯定會被燒燬。

當然,就算“熊野”號不引爆“電磁炸彈”,結果也不會好到哪裡去。

c-609反艦導彈動攻擊時,部分戰艦上的相控陣雷達已經受到影響,性能大大降低(有源相控陣雷達在部分輻射單元失效之後,仍然能夠工作,只是性能將有所降低)。如果無法攔截來襲的反艦導彈,日本艦隊將全軍覆沒。

殺敵一千、自損百!

短短几秒後,電磁干擾結,各艘戰艦上的電子設備重新啓動。

南源本立即達了檢修命令,確認各艘戰艦的受損情況。

絲毫不容樂觀,2航母、2~巡洋艦、6驅逐艦的防空雷達(均爲相控陣雷達)全部被毀,2護衛艦上的遠程搜索雷達(也是相控陣雷達)也被摧毀,只有離得最遠的護衛艦上的雷達勉強能夠繼續工作。

讓南源本感到慶幸的,戰艦的指揮控制系統都得到了保護,沒有多大損失。

最幸運的是,“電磁炸彈”的作範圍非常有限,即便安裝在戰艦上的“大型電磁炸彈”也只能對方圓30千米範圍內的電子設備構成毀滅性打擊,而配備在導彈上的“小型電磁炸彈”的毀滅性打擊範圍不會過0千米。大部分執行攻擊任務的戰鬥機早就飛遠了,大部分執行艦隊反潛任務的直升機都在30千米外徘徊,執行早期預警的艦載預警直升機也在50千米外巡邏。

現在的問題是,艦隊已經失去了御能力!

所有防空戰艦上的相控陣雷達被毀,意味着剩下的防空導彈全都成了擺設。護衛艦上的遠程探測雷達不具備引導導彈的能力,也就無法通過交叉引導的方式指引導彈攻擊來犯目標。現在,包括2~航母在內,所有戰艦上都只有得到電磁屏蔽保護的末段攔截系統還能正常工作。

用末段攔截系統防空?簡直就是等死!

別說c-609這樣的高音重型反艦導彈,就算是最普通的反艦導彈,只要來次飽和攻擊,日本艦隊就得全軍覆沒!

當然,南源本手裡還有3枚“電磁炸彈”,還能抵抗3次攻擊。

可以說,重新掌握指揮權之後,南源本的心情非常複雜。

“熊野”號的“擅自行動”拯救了艦隊,也將艦隊推到了毀滅邊緣。中國艦隊的偵察機一直在附近徘徊,肯定看到了c--609導彈集體“跳海”的場景。就算偵察機沒有看到,正在遠處巡邏的遠程海上巡邏機也會現日本艦隊“安然無恙”,從而斷定日本艦隊使用了“電磁炸彈”。

如果南源本是中國艦隊指揮官,將連續動數輪攻擊,直到殲滅日本艦隊爲止。

也是說,除非能夠在反擊中重創中國艦隊,不然“熊野”號的舉動只是讓日本艦隊獲得了“芶延殘喘”的機會。

南源本已經壓上了所有本錢,留在航母上的戰鬥機都在電磁襲擊下被毀!

只是,南源本的希望很快變成了絕望。

隨着魚雷襲擊警報響起,日本艦隊再次遇到了致命挑戰。

原先還在緊急檢修的各艘戰艦迅散開,規避來襲魚雷。在艦隊防空作戰時飛走的反潛直升機肯定無法立即返回,最快也要在0鍾之後才能到達艦隊上空。

危險還不僅僅如此!

“赤城”號現了第一批來襲魚雷之後不到2鍾,第二批魚雷從另外一個方向上射了過來。

也是說,至少有2艘潛艇攻擊了日本艦隊!

航母開始全規避,不停的釋放用來干擾魚雷的深水炸彈與魚雷誘餌。

在第二批魚雷出現後大約1分鐘,分成的30多枚導彈從日本艦隊東北方向上大約30千米處躍出海面,以極快的度飛向2日本航。

還有潛艇!

30多枚導彈帖着海面飛行,而在海面下,還有近1魚雷以過節的度射來!

足足6~潛艇!

遭到6艘潛艇伏擊,南源本徹底絕望了!

本月每天4更,請兄弟們多多支持!

第97章 虛張聲勢第11章 全面打擊第42章 大殺器第44章 改寫命運的情報第98章 東衝西突第11章 先下手爲強第25章 分寸與輕重第148章 人心惶惶第156章 外交努力第127章 新生力量第85章 決戰跡象第43章 民族的力量第35章 絕境第55章 大獲全勝第92章 只缺運氣第6章 第一顆火星第189章 最後的鬥爭第141章 最高級別警告第45章 國家安全戰略第81章 微妙關係第99章 兩難第10章 理想海軍怨第34章 不眠夜第51章 待價而沽第58章 大國心態第19章 政治鬥爭第35章 有備而來第36章 先進理念第17章 養虎爲患第123章 覆滅第120章 槍決生死第34章 不眠夜第131章 戰爭加速第66章 十年磨一劍第123章 暗中角力第17章 積極主動第150章 片面停火第92章 揀便宜第136章 超級反艦導彈第90章 自掘墳墓第132章 決戰態勢第43章 藍天之主第88章 民族種子計劃第28章 促談第88章 地面戰鬥第19章 爽快的海軍司令第39章 以小時計算的決戰第44章 擔憂與自信第93章 局勢預判第79章 俄羅斯泥潭第32章 信號第63章 轉變思想第85章 爭奪第一第7章 危機暗伏第24章 風暴來臨第33章 雄辯第1章 打打停停第28章 促談第83章 最後席位第134章 轟炸開始第22章 王牌艇長的機會第13章 情報安全第32章 臨時搭檔第23章 毫無秘密第49章 回心轉意第43章 和平利用第133章 高地第53章 當務之急序十八神秘物質第161章 狼煙四起第159章 量才爲用第4章 停戰談判第67章 緊急調整第107章 首戰揚威第73章 最後一根稻草第18章 軍長大會第67章 緊急調整第41章 明爭暗鬥第52章 虛驚一場第34章 事發突然第38章 多兵種聯合行動第55章 大獲全勝第10章 衝突升級第151章 心領神會第90章 誘敵深入第28章 貿易大戰第108章 速戰速決第44章 機械戰士第27章 生死一線第34章 不眠夜第77章 增兵第3章 餘熱第115章 定居點第58章 爭分奪秒第74章 毀滅性轟炸第127章 關鍵問題第78章 招決勝負第105章 果斷調整第7章 借勢第44章 死對頭
第97章 虛張聲勢第11章 全面打擊第42章 大殺器第44章 改寫命運的情報第98章 東衝西突第11章 先下手爲強第25章 分寸與輕重第148章 人心惶惶第156章 外交努力第127章 新生力量第85章 決戰跡象第43章 民族的力量第35章 絕境第55章 大獲全勝第92章 只缺運氣第6章 第一顆火星第189章 最後的鬥爭第141章 最高級別警告第45章 國家安全戰略第81章 微妙關係第99章 兩難第10章 理想海軍怨第34章 不眠夜第51章 待價而沽第58章 大國心態第19章 政治鬥爭第35章 有備而來第36章 先進理念第17章 養虎爲患第123章 覆滅第120章 槍決生死第34章 不眠夜第131章 戰爭加速第66章 十年磨一劍第123章 暗中角力第17章 積極主動第150章 片面停火第92章 揀便宜第136章 超級反艦導彈第90章 自掘墳墓第132章 決戰態勢第43章 藍天之主第88章 民族種子計劃第28章 促談第88章 地面戰鬥第19章 爽快的海軍司令第39章 以小時計算的決戰第44章 擔憂與自信第93章 局勢預判第79章 俄羅斯泥潭第32章 信號第63章 轉變思想第85章 爭奪第一第7章 危機暗伏第24章 風暴來臨第33章 雄辯第1章 打打停停第28章 促談第83章 最後席位第134章 轟炸開始第22章 王牌艇長的機會第13章 情報安全第32章 臨時搭檔第23章 毫無秘密第49章 回心轉意第43章 和平利用第133章 高地第53章 當務之急序十八神秘物質第161章 狼煙四起第159章 量才爲用第4章 停戰談判第67章 緊急調整第107章 首戰揚威第73章 最後一根稻草第18章 軍長大會第67章 緊急調整第41章 明爭暗鬥第52章 虛驚一場第34章 事發突然第38章 多兵種聯合行動第55章 大獲全勝第10章 衝突升級第151章 心領神會第90章 誘敵深入第28章 貿易大戰第108章 速戰速決第44章 機械戰士第27章 生死一線第34章 不眠夜第77章 增兵第3章 餘熱第115章 定居點第58章 爭分奪秒第74章 毀滅性轟炸第127章 關鍵問題第78章 招決勝負第105章 果斷調整第7章 借勢第44章 死對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