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坦誠交流

了避免暴露身份,潘雲生以“國務委員”的身份帶[元首府。

趙潤東不但通知了龐興龍,還通知了彭茂邦、顧衛民與黃國巍。潘雲生與阮良玉到達的時候,趙潤東已經讓秘書準備好了一壺紅茶與幾樣頗具越南特色的糕點。

會面在不太友好的氣氛中開始。

讓潘雲生有點意外的是,阮良玉首先提出共和國派遣特種兵將他帶離越南,構成了“綁架他國領導人”的行爲,屬於最嚴重的戰爭罪行,要求共和國對此做出合理解釋,向越南賠禮道歉。

彭茂邦沒有給“趾高氣揚”的越南總理好臉色。

龐興龍、顧衛民與黃國巍沒有“搶白”,將問題留給了趙潤東。

作爲“國務委員”,潘雲生不好發表任何“高見”。

沉思一陣,趙潤東說道:“總理閣下的憤怒我們完全可以理解,我們也請求閣下理解當時的情況。相信,潘委員已經向你解釋了相關情況。如果我們不當機立斷,恐怕我們就不會坐在一起商討貴國的未來了。”

趙潤東這番話不軟不硬,既表明了共和國的立場,也表明了共和國掌握了“越南未來”,給阮良玉來了個下馬威。

越南總理的臉色很不好看,對趙潤東的回答明顯有點憤怒。

“總理閣下。不管如何。八千萬越南人民地命運掌握在你地手中。”龐興龍出面化解了僵局。“這場戰爭。既不是我們想看到地。也不是閣下想看到地。結束戰爭。發展‘友好共處’地雙邊關係既是我們地目地。也是閣下地目地。過去七年間。閣下爲雙邊友誼做出了重大貢獻。爲越南發展做出了巨大努力。中越兩國地友誼源遠流長。數千年來一直是友好鄰邦。雖然有過一些不太愉快地未來。但是我們相信。只要我們雙方共同努力。不但能夠儘快化解分歧與矛盾。還能爲兩國人民創造更加美好地未來。”

聽到龐興龍地話。阮良玉地神色才稍微鬆緩了一點。

“這麼說來。貴國也希望儘快結束戰爭?”

龐興龍點了點頭。把話留給了趙潤東。

“我們一直愛好和平。也一直在爲和平努力。”趙潤東地態度也有所轉變。“一直以來。我們都在努力通過和平方式解決兩國爭端。閣下應該知道。‘老撾戰爭’並不是我國主動挑起地戰爭。不管怎麼說。戰爭持續下去。最大地受害者是八千萬越南人民。然後是十四億共和國公民。我們請閣下前來。就是爭取以和平方式解決兩國衝突。讓八千萬越南人民免於戰火荼毒。閣下肯坐下來跟我們協商。也表明閣下是一位真正熱愛祖國地好總理。是一位願意爲八千萬同胞獻身地好領袖。雖然戰爭對我們雙方地關係造成了負面影響。但是我相信。只要我們共同努力。就能化解分歧與矛盾。重建共同繁榮、共同發展、共同進步地新未來。書寫中越交往地新篇章。”

阮良玉淡淡一笑,聽出了趙潤東的言外之意。

關鍵是那幾個“共同”。雖然趙潤東沒有明說,但是按照趙潤東的意思,共和國支持阮良玉回國執政地“價碼”是越南向共和國“臣服”,建立中國與老那樣的“同盟關係”。以此爲基礎,越南必須承認“歸還”南沙島嶼與南海領海,放棄稱霸東南亞的野心,成爲以中國爲核心的“同盟體系”的成員國。

阮良玉不是笨蛋,趙潤東既然提出了要求,自然會給予越南巨大的幫助。

一直以來,阮良玉就不支持“越南稱霸東南亞”。雖然越南擁有東南亞地區第二多地人口,但是越南根本不具備成爲地區大國的基礎實力。不管是國土面積、資源、經濟、科技、文化、外交等等,越南都是地區小國。

導致越南走上歧途地,正是“稱霸思想”。

自從上世紀六十與七十年代的戰爭之後,越南一直以“戰勝了法美侵略者”耀武揚威,一度宣稱是“全球第三大軍事強國”,結果短短几年後就被中國“教訓”了一通,淪落爲世界上最貧窮地國家之一。

冷戰結束後,越南走上了“改革開放”的道路。

隨着經濟快速發展,“稱霸思想”再度膨脹。8萬越南人民沒有獲得任何好處,反而被推進了戰爭地深淵。

沉思許久,阮良玉長嘆一聲,說道:“元首閣下,我想知道貴國能夠提供的實際援助。”

趙潤東點了點頭,先朝彭茂邦看了過去。

“首先,我們會出兵佔領河內。”彭茂邦沒有羅嗦,直接談軍事行動,“隨後,我們將護送總理回到河內,爲總理提供全面保護,協助總理鎮壓叛軍。如果有必要,我們還將出兵佔領

志明市在內的其他大中城市,以最快的速度平定越南+此期間,我們會替總理剷除包括武三明與黎明傑在內的政治對手。”

阮良玉的眉頭跳了幾下,說道:“如何保證新政權能夠得到人民的擁戴?”

彭茂邦沒再開口,而是把目光轉向了龐興龍。

“成立新政府之後,我們將爲貴國提供經濟等方面的援助,幫助貴國進行戰後重建。”龐興龍稍微停頓了一下,說道,“我們還可以通過政府擔保,爲貴國招商引資,幫助貴國發展經濟,解決失業問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總理閣下精通經濟,在國家建設上擁有出衆的才能,清楚我國的實力,也知道我國正在推行的產業結構調整對周邊國家經濟產生的拉動效應。只要我們雙方精誠合作,我相信在五到十年之內,貴國將創造舉世矚目的成就,貴國人民將從中獲得莫大的好處。”

阮良玉點了點頭,似乎覺得龐興龍的回答仍然不夠全面。

趙潤東干咳了兩聲,朝坐在龐興龍身邊的顧衛民看了過去。

“除了經濟方面的援助,我們還可以爲貴國提供適當的軍事援助。”顧衛民比彭茂邦斯文多了,“閣下組建政府後,我們將負責爲閣下組建一支規模在十萬到十五萬的政府軍,提供培訓與必要的武器裝備,幫助閣下鞏固政權。貴國政權穩定之後,我們還可以與貴國簽署必須的條約,甚至爲貴國提供國家防衛擔保。”

阮良玉淡淡一笑,似乎顧衛民沒有說到重點。

“其實,閣下完全不必擔心什麼。”趙潤東深吸了口氣,說道,“只要貴國恢復正常狀態,我們不會干預貴國內政。如果閣下有什麼擔心,我們可以簽署相關的協議。我國的軍隊在貴國完成作戰行動之後,將按照相關協議陸續撤出貴國。安全保障方面,我們也完全尊重貴國的意見,不會強迫貴國簽署任何有背國家與民族利益的條約。

不管怎麼樣,我們誠心與閣下交朋友,誠心與貴國合作交流。”

聽到這,阮良玉才說道:“我明白元首閣下的意思,只是空談沒有任何意義。”

“這是當然,”趙潤東朝黃國巍看了一眼,等外長把帶來的文件交給阮良玉之後,說道,“這是我們草擬的合作協議,閣下可以與貴國在我國的使館人員,或者其他任何人商討。當前最要緊的事情是結束貴國的動亂,鎮壓內戰雙方,幫助閣下回到河內建立新政府,讓貴國人民脫離苦海。”

阮良玉迅速掃了一眼文件目錄,說道:“如果可以,我希望跟隨第一支部隊返回河內。”

“完全沒問題。”趙潤東呵呵一笑,說道,“只是,爲了閣下的安全着想,我們希望閣下能夠在京多呆幾天。作戰行動開始後,我們隨時向閣下通報戰役進展。時機成熟,我再安排高級官員隨同閣下一同返回河內。”

阮良玉點了點頭,說道:“如此說來,需要我儘快簽署這份協議?”

趙潤東沒有迴避這個問題,點頭表示正是如此。

“我希望返回大使館,與相關人員商討後再做出決定。”

對於這個小小的要求,趙潤東自然不會拒絕。讓龐興龍與黃國巍陪同阮良玉前往越南大使館之後,趙潤東給彭茂邦與顧衛民部署了任務,讓潘雲生留了下來。

“很難纏,是不是?”

趙潤東笑着搖了搖頭。“如你所說,阮良玉確實是愛國者,萬事以國家利益爲重,不會做出任何讓步。”

“或許,我們得考慮換個人。”

“沒這個必要。”趙潤東遞了根菸給潘雲生,“一個獨立自主的越南不但對我們沒有害處,還有好處。你想想,越南有八千萬人口,我們能夠用對待老撾的政策對待越南嗎?背上這個負擔,我們的發展將受到很大影響。只要越南肯在和平發展的道路上前進,隨着雙邊經濟往來越來越頻繁,讓越南經濟綁在我們的身上,越南還能對我們構成威脅嗎?再說了,平定越南內戰不是一時半會的事,就算阮良玉回到河內,成立了新政權,也不見得能夠控制越南全境。到時候,戰爭拖下去,阮良玉不但不能怪罪我們,還得請求我們提供更多的援助。在此基礎上,我們幫助越南進行戰後重建,比現在進入越南的意義重大得多。”

“看來,你都想好了。”

趙潤東笑而不語。

潘雲生也暗自佩服,從一開始,趙潤東就考慮到了幾十年後的事情。作爲國家元首,趙潤東表現出來的能力不比紀佑國差多少。

第37章 戰術規劃第80章 再次遭遇第76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11章 爲戰爭做準備第5章 獨一無二第34章 艇長的選擇第7章 攔截第166章 以攻代守第62章 權力歸位第79章 兩個基本點序七死亡遊戲第172章 追求幸福的權利第7章 惡魔第97章 虛張聲勢第142章 直接彙報第186章 調兵遣將第26章 民主共和日第105章 再赴戰場第50章 暗中交手第8章 唯一的辦法第11章 不良感覺第150章 利害關係第71章 萬事俱備第113章 放開手腳第113章 放開手腳第26章 戰爭威脅第31章 時過境遷第62章 攻防抉擇第132章 決戰態勢第23章 中國問題專家第85章 戰略封鎖第73章 大兵團會戰第25章 逃生第72章 鐵腕總理第85章 決戰跡象第65章 隨機應變第58章 聲東擊西第44章 邁向戰爭第74章 傳奇部隊第4章 團圓第16章 迎難而上第30章 影子戰士第22章 王牌艇長的機會第30章 直接動因第74章 軍控協議第169章 新德里的災難第108章 速戰速決第20章 決勝時刻第73章 大權在握第97章 石激起千層浪第152章 峰迴路轉第60章 絕不拋棄第119章 聲東擊西第10章 秘密逮捕第150章 圍點打援第123章 全面考慮第127章 討價還價第61章 不服輸第51章 待價而沽第85章 全面部署第125章 艱難的開端第34章 借刀殺人第37章 鋌而走險第40章 關鍵裝備第104章 鐵骨仁心第37章 最大限度的保證第30章 超大規模第59章 左右開弓第82章 外交戰第20章 風聲鶴唳第106章 無敵空降兵第19章 安全基石第53章 快速調整第117章 南方決戰第91章 契機第100章 僵局第27章 實戰考驗第46章 好印象第105章 何去何從第58章 風雨來襲第153章 重塑形象第17章 多事之秋第91章 斡旋第19章 針鋒相對第70章 負資本第9章 空降兵第94章 大清洗的徵兆第81章 積極外交第25章 欲擒故縱第152章 峰迴路轉第64章 有條不紊第26章 定性分析第106章 選擇第126章 進攻號第101章 戰火蔓延第20章 雙簧第84章 排兵佈陣序四深海之狼第38章 第一槍
第37章 戰術規劃第80章 再次遭遇第76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11章 爲戰爭做準備第5章 獨一無二第34章 艇長的選擇第7章 攔截第166章 以攻代守第62章 權力歸位第79章 兩個基本點序七死亡遊戲第172章 追求幸福的權利第7章 惡魔第97章 虛張聲勢第142章 直接彙報第186章 調兵遣將第26章 民主共和日第105章 再赴戰場第50章 暗中交手第8章 唯一的辦法第11章 不良感覺第150章 利害關係第71章 萬事俱備第113章 放開手腳第113章 放開手腳第26章 戰爭威脅第31章 時過境遷第62章 攻防抉擇第132章 決戰態勢第23章 中國問題專家第85章 戰略封鎖第73章 大兵團會戰第25章 逃生第72章 鐵腕總理第85章 決戰跡象第65章 隨機應變第58章 聲東擊西第44章 邁向戰爭第74章 傳奇部隊第4章 團圓第16章 迎難而上第30章 影子戰士第22章 王牌艇長的機會第30章 直接動因第74章 軍控協議第169章 新德里的災難第108章 速戰速決第20章 決勝時刻第73章 大權在握第97章 石激起千層浪第152章 峰迴路轉第60章 絕不拋棄第119章 聲東擊西第10章 秘密逮捕第150章 圍點打援第123章 全面考慮第127章 討價還價第61章 不服輸第51章 待價而沽第85章 全面部署第125章 艱難的開端第34章 借刀殺人第37章 鋌而走險第40章 關鍵裝備第104章 鐵骨仁心第37章 最大限度的保證第30章 超大規模第59章 左右開弓第82章 外交戰第20章 風聲鶴唳第106章 無敵空降兵第19章 安全基石第53章 快速調整第117章 南方決戰第91章 契機第100章 僵局第27章 實戰考驗第46章 好印象第105章 何去何從第58章 風雨來襲第153章 重塑形象第17章 多事之秋第91章 斡旋第19章 針鋒相對第70章 負資本第9章 空降兵第94章 大清洗的徵兆第81章 積極外交第25章 欲擒故縱第152章 峰迴路轉第64章 有條不紊第26章 定性分析第106章 選擇第126章 進攻號第101章 戰火蔓延第20章 雙簧第84章 排兵佈陣序四深海之狼第38章 第一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