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初嘗甜頭

因爲不知道共和國巳經在量子酒信技術銷域取得重大突颶尋開發出了具有戈小時代意義的意識遙控戰鬥機,所以在制訂作戰計劃的時候。美國海軍並未充分考慮空中威脅。甚至沒有想過會遇到空中威脅。

按照美軍的設想,共和國艦隊肯定會從牙買加海峽北上。

在此之前,共和國海軍艦隊已經從牙買加海峽北上,炮擊了關塔那摩美軍基地,只是守古巴還未參戰影響,沒有向古巴派遣軍隊。受此影響,美國海軍認爲,共和國艦隊從牙買加海峽北上後,肯定會再次襲擊關塔那摩基地,並且對部署在大小伊納瓜島上的美軍基地進行打擊,擺出從向風海峽進入巴哈馬羣島海域,再從巴哈馬羣島以東北上,圍殲已經進入佛羅里達海峽的美軍艦隊的架勢。

必須承認,美軍的這一分析並沒錯。

如果共和國海軍艦隊選擇從向風海峽北上,再沿巴哈馬羣島東面的航線進入北大西洋,目的肯定不僅僅是圍殲美軍艦隊。到這個時候,已經進入佛羅里達海峽的美軍艦隊將別無選擇,要麼繼續向西航行,進入墨西哥灣,並且永遠留在墨西哥灣。再也別想衝出共和國海軍的包圍圈,要麼調頭向東航行,隔着巴哈馬羣烏與共和國海軍艦隊決戰。因爲美國海軍的首要使命是保證本土安全,避免本土沿海城市遭到打擊。而共和國海軍艦隊從巴哈馬羣島東面北上,很有可能就是去對付美國人口最集中的東部地區,特別是以紐約、費城、波士頓等特大城市爲中心的東北部沿海地區,所以美國海軍必須放秀在佛羅里達海峽、或者在墨西哥灣與共和國海軍決戰的想法,即便不是共和國海軍的對手,也得在共和國艦隊北上之前做出最大程度的努力。

問題是,美國海軍的這個判斷中存在一個非常大的疑問。

那就是。如果共和國海軍的任務是打擊美國東部地區,就會盡量避開美軍艦隊,因此完全沒有必要從向風海峽北上,甚至沒有必要進入牙買加海娃,而應該從更加安全的莫納海峽,也就是多米足加與波多黎各之間的海峽北上。當然,共和國海軍的目的也有可能恰恰相反,即首要目的是幹掉美國海軍僅存的艦隊。如此一來,共和國海軍艦隊也不會進入向風海峽,應該在進入牙買加海峽之後向西轉向,即從古巴島南面駛往開曼羣島,隔着古巴島與在佛羅里達海峽裡活動的美軍艦隊

戰。

毫無疑問,這兩種情況有一個共同點,即共和國艦隊沒有理由進入向風海峽,更沒有理由出現在巴哈馬羣島以東海域。

如此一來,美國海軍的作戰部署就出了問題。根據美國海軍的作戰記錄,共和國海軍艦隊進入牙買加海峽之後,很快就被一艘埋伏在該海域的潛艇發現。因爲美國海軍司令部下達了最高命令,要求所有執行偵察警戒任務的艦艇在發現了共和國海軍艦隊之後立即彙報情況,所以這艘潛艇在共和國艦隊離開之前就發射了數具通信浮標,送出了極爲寶貴的戰術情報。當然,這艘潛艇隨即就與設在彭薩科拉的美軍潛艇基地失去聯繫。

這一情況得到了共和國海軍作戰記錄的證實。分成兩支艦隊羣的八支主力艦隊進入牙買加海峽之後發現了數艘美軍潛艇,其中至少有一艘潛艇成功發出了信息,而這幾艘美軍潛艇都沒能逃脫。

這個時候,美軍已經肯定共和國海軍的主力艦隊正在北上。

問題是,潛艇發現的只是8支主力艦隊中的4支。

擺在美軍面前的問題非常現實。那就是共和國海軍4支主力艦隊的戰鬥力就超過了美國海軍僅有的6支主力艦隊。也就是說,只要共和國海軍的指揮官有足夠大的膽量,就會讓4支主力艦隊轉向西行,讓另外4支主力艦隊駛往向風海峽。雖然分兵行動是兵家大忌,即便在實力佔優的情況下,也不應該主動分散兵力,但是之前的戰鬥早已證明,共和國海軍不但擁有更加強大的主力艦。配套系統也比美軍先進得多。因爲向西航行的美國艦隊在進入佛羅里達海峽西面的馬克薩斯羣島附近海域的時候,受淺灘與暗礁影響,必須將航行速度降低到三十節左右,所以對美國海軍艦隊來說,如果不能在四個小時之內做出決策,即要不要加速前進,前往更加安全的墨西哥灣,不然就會被共和國海軍艦隊追上。

要在4個小時內做出如此重大的決策,晏然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不管科技有多麼發達,這種戰役與戰略層面上的決策仍然需要人來掌握,而不是由計算機代替。

事實上,美軍沒有太多的選擇。

轉向調頭的話,不但會與已經發現的那支由4支主力艦隊組成的艦隊羣交戰,還很有可能遭遇另外一支艦隊羣,也就是與8支主力艦隊交戰。保持原來的速度,繼續向西航行的話,因的要在前方減速,所以肯定會被追上。最大的問題就是,即便提前加快航行速度,前往墨西哥灣,最終也會與共和國海軍艦隊決凹曰混姍旬書曬齊傘重要的是,在發種情況和國海軍肯定會分兵行州少一半的主力艦隊北上襲擊美國東海岸地區。

受此影響,美國艦隊沒有加速。

按照美國海軍的作戰記錄,當時美軍的設想是在佛羅里達海峽西端與共和國海軍的主力艦隊決戰。如果能夠大獲全勝,美軍艦隊將轉向東行,拖住另外一支艦隊羣。如果遭受重大損失,美軍艦隊則將繼續向西航行,進入墨西哥灣。當然,如果美軍艦隊全軍覆沒,什麼計劃都派不上用場了。

當然,關鍵還是弄清楚共和國海軍艦隊的動向。

因爲牙買加與古巴之間的海域非常狹窄,即便開曼海溝的平均深度在刃力米以上,是加勒比海最適合潛艇活動的海域之一,美軍也沒有向該海域派遣潛艇。爲了弄清楚共和國海軍艦隊的行蹤,美軍不得不在收到潛艇警報之後,讓部署在關塔那摩與大小伊納瓜島上的偵察機全部起飛。

萬幸的是,發現一支由上百艘大型戰艦組成的艦隊羣不是什麼難事。

在如此狹窄的海域內找到兩支這樣的艦隊羣,更加不是難事。

事實上,美軍偵察機私旦發現了兩支主力艦隊羣,還發現了出現在牙買加南面的航空艦隊羣,以及從海上基地起飛的大批大型飛機。

這些發現堅定了美軍的判斷,即共和國海軍的目的不僅僅是奪取制海權。

問題是,這一判斷沒有能夠起到任何作欺

打擊到來得非常突然,美軍一點準備都沒有!

根據美國海軍的作戰記錄,收到偵察機發回來的情報後不到紛鍾。也就是共和國海軍的主力艦隊還在將近,勸0千米外的時候,位於奧蘭治島南面海域的美軍第引艦隊首先遭到轟炸。

記錄確鑿無疑,是轟炸,而不是炮擊。

轟炸強度並不高,卻非常精準。

根據部分倖存者回憶,戰鬥警報響起來的時候,艦隊立即進入防空狀態。因爲艦隊在進入佛羅里達海峽之後就有可能遭到轟炸,所以各種由計算機控制的防空系統早已開啓。處於工作狀態。可惜的是,面對突如其來的轟炸,能夠擊落以力馬赫的速度飛行的高超音速反艦導彈、以及攔截大口徑電磁炮炮彈的防空系統成了擺設,根本沒能發揮應有的作用。更要命的是,美軍戰艦上的防空火力控制系統甚至沒有來得及算出來襲目標的飛行彈道。一些最先登上救生艇的美軍官兵有幸目睹了轟炸最後時的場面。

用一位美國海軍軍官的話來說。彷彿天空被閃電撕裂了一般,喜直的光束瞬間籠罩住了海面上的戰艦,隨即就發生了天崩地裂般的爆炸。硝煙散去的時候,海面上只剩下了正在沉沒的艦體、以及等待營救的官兵。

甚至有很多美軍官兵認爲,打擊他們的不是共和國海軍,而是無所不能的上,帝。

毫嘉疑問,這種猜疑引起了很大的恐慌。

必須承認,美國海軍官兵並不是膽小鬼。作爲一個由海盜、流放犯、探險家建立的國家,美國擁有深厚的海洋文化,而這也是美國能夠取代英國,成爲全球霸主的根本原因。不管是在獨立戰爭時期、在南北戰爭時期、在美西戰爭時期、還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與第三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從來都不缺乏優秀的海軍官兵。如果不是遇到完全無法理解的情況,美國海軍官兵不會有這樣荒唐的想法。

事實上。直到喪失出海能力。美國海軍都沒搞懂是什麼力量打垮了“最後的艦隊。”

第引艦隊遭到攻擊後的勿分鐘之內,第二艦隊的另外3支主力艦隊。以及第六艦隊的2支主力艦隊均遭到了全面轟炸。

因爲戰鬥爆發的時候是年口月萬日,而美國東部時間還是出日夜間。所以這場海戰又被稱爲“聖誕節海戰。或者“平安夜海戰”。毫無疑問,對美國海軍來說,短年的平安夜絕對不平安,因爲這個晚上的戰鬥,爲美國海軍戈小上了一個不算圓滿,甚至是用恥辱鑄成的休止符號。短短力分鐘,美國海軍幾乎全軍覆沒。

6支主力艦隊中,擁主力艦第六艦隊的2支主力艦隊各有6艘主力艦,第二艦隊的4支主力艦隊則各有8艘主力艦,島艘巡洋艦各8艘,鰓艘驅逐艦第二艦隊的4支主力艦隊各舊艘。第6艦隊,第旺艦隊有舊艘,另外還擁有強艘輔助艦船。

這些戰艦,無一例外的都遭到了轟炸。

轟炸結束的時候,刃艘主力艦巡洋艦、傷艘驅逐艦與3艘輔助艦船已經沉入大海,剩餘的。多艘艦船在海面上漂浮了數個小時到數天不等。直到口月刃日,隨着美國海軍放棄了拯救“奧蘭多”號綜合補給艦的行動,讓這艘捱了一枚炸彈、已經在海上漂浮了近6天的艦艇自生自滅之後大約4個小時,戰艦在彈藥席爆炸。這場海戰的最後一艘戰艦才沉入大

雖然美國海軍損失的只是主力艦隊,航空艦隊沒有參戰,但是在沒有搞清楚主力艦隊全軍覆沒的原因之前,美國海軍不敢讓留在諾福克海軍基地的航空艦隊輕舉妄動,甚至不得不在躬年初,讓幾支航空艦隊北上前往波士頓避難。也就是說。隨着這場海戰結束,除了正常的調動之外,美國海軍終止了大型戰艦的任務行動。

很快,美軍就知道,共和國海軍的目的確實不僅僅是奪取制海權。

“聖誕節海戰。結束後不到口個小小時,佛羅里達州卡拉維拉爾角航天發射中心遭到了持續時間長達凹分鐘的猛烈炮擊!

根據共和國海軍的作戰記錄。參與炮擊的是第二主力艦隊羣的4支主力艦隊,總共有巫艘主力艦、艘巡洋艦與必艘多用途驅逐艦參與了炮擊行動,在刃分鐘內向舊四多千米外的航天中心投擲了近舊萬噸炮彈!

毫無疑問,這場炮擊足以用“恐懼,小來形容。

因爲炮擊過於猛烈,而且沒有特定的主要打擊目標,完全是反覆覆蓋。直到把戰艦彈藥庫裡的彈藥全部打光爲止。所以炮擊結束的時候,不但航天發射中心的所有地面設施遭到了毀滅性的破壞,連地面多被削去了近3米。更重要的是,東面的海堤也遭到炮擊,海水迅速淹沒了整個發射場。也就是說,這場炮擊之後,就算美國當局有能力修復航天發射場的基礎設施,也沒有辦法在短時間內抽光數億噸海水。不管美國當局是否願意承認,卡拉維拉爾角航天發射中心從此成爲歷史。

對美國來說,這是一個不大不小的打擊。

雖然從地理位置上看,卡拉維拉爾角航天發射中心不比得克薩斯州的休斯頓優越,主要是面向大西洋,即便發射失敗,火箭與航天飛機的殘骸也會掉進大西洋二不會對附近的城鎮構成威脅,但是這也註定讓卡拉維拉爾角無法成爲美國的主要航天發射基地,也就永遠不可能超越休斯頓。

事實匕,到引世紀的草代地面航天發射中心的地位已經遠不如前了。

要知道,在能夠建造總體排水量超過如萬噸的海上基地的時代,任何地面設施都能搬到海上去,甚至能在海上打造移動城市。毫無疑問,在海上進行航天發射,不但可以避免很多地面航天發射中心的問題。還能大大提高經濟效益。要知道。單純從理論上講,最理想的航,天發射點在赤道上,而共和國與美國都是北半球國家,都沒有位於赤道上的國土,也就不可能在赤道上建立航天發射中心。

更重要的是,海上發射中心的軍事價值明顯超過了地面發射中心。

受此影響,早在第三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前,共和國與美國就將主要的航天發射活動轉移到了海上,並且專門建造了好幾座海上航天發射中心。大戰爆發之後,隨着大批海上基地服役,海上航天發射更是佔了絕大部分份額。如果有必要的話。任何一座第三代及其以上規模的海上基地都能承擔航天發射任務。

正是如此,卡拉維拉爾角已經很少承擔航天發射任務,已經由航天發射中心轉變爲航天控制中心,即航天活動的地面控制站。只是受歷史影響這裡曾經是美國規模最大的航天飛機發射基地,仍然被稱爲航天發射中心,而不是航天控制中心。

當然,美國當局肯定不能忽視這一影響。

共和國海軍首先炮擊卡拉維拉爾角,已經暴露了共和國的基本戰略。那就是在即將進攻美國本土的時候。優先奪取制天權,即讓美國喪失航天能力!

這一判斷,很快得到了印證。

口月飛日,共和國海軍故伎重演。用將近舊萬噸炮彈將休斯頓航天發射中心變成了廢墟。雖然與卡拉維拉爾角一樣,休斯頓航天發射中心也早就不再承擔航天發射工作,而是航天活動的地面控制與指揮中心,但是這輪炮擊仍然讓美國當局非常震驚,因爲有將近三分之一的彈藥落在了市區,對擁有數百萬人口的休斯頓術造成了嚴重破壞。並且導致該市與幾座鄰近城市的上千萬人涌向郊區。

戰略轟炸還沒開始,戰略打擊的影響就顯現了出來。

大概是嚐到了甜頭,接下來的幾天內,在尤卡坦海峽南面海域活動的第一主力艦隊羣以非常有規律的方式,即每落卜時一次的向墨西哥灣地區的美國大中城市傾灑炮彈小而且每次的彈藥投擲量都在舊萬噸左右。

毫無疑問,這中集中打擊在美國國內造成了極大的恐慌。

只不過,這纔是個開始!

新書《亂世英雄》已上傳,書號泌餾,請兄弟們多多支持。

《國策》將在。月底完稿,保證日更刃。字,請兄弟們諒解。

щшш◆ ttκā n◆ ¢ O

替《亂世英雄》預求口月月票!

第71章 意外驚喜第117章 好心幫倒忙第49章 精小強悍第31章 時過境遷第33章 兩面三刀第83章 中東攻略第59章 未來第32章 地面主戰平臺第12章 合二爲一第64章 一錘子買賣第66章 勢成騎虎第8章 人才第38章 戰爭跡象第65章 X艇第45章 外強中乾第35章 祖國第70章 明爭暗鬥第69章 權益第106章 張網捕魚第86章 戰前動員第146章 墊腳石第10章 理想海軍怨第49章 回心轉意第28章 共和國的憤怒第88章 虎將虎軍第112章 行刑第114章 停火談判第25章 變臉第84章 排兵佈陣第130章 搶先攻擊第33章 幽靈折戟第55章 心照不宣第29章 別無選擇第156章 介入程度第51章 刀尖第31章 兩重天第87章 殺心第4章 相互叫板第158章 軍長的擔憂第143章 直搗黃龍第82章 靠山與替罪羊第73章 新紀錄第66章 內在動力第11章 定策第54章 旁敲側擊第153章 民族希望第66章 來龍去脈第63章 外交鬥爭第3章 惡鄰第76章 強將弱兵第47章 戰況膠着第122章 命運的最後裁決第104章 三航母戰鬥羣第56章 由海向陸第69章 轉折第17章 養虎爲患第49章 風雲再起第12章 門檻第19章 政治鬥爭第32章 軍事政變第112章 神出鬼沒第8章 聯合經營第48章 兩片天第87章 砍瓜切菜第100章 全面動員第40章 掉包第14章 驟然緊張第89章 戰爭影響第135章 最大一塊飛地第26章 殲滅戰第63章 大胃口第71章 萬事俱備第129章 登陸作戰第14章 懸疑故事第52章 不屈第87章 砍瓜切菜第16章 朝天子一朝臣第144章 技術革命第68章 最重要的戰果第46章 首相眼裡的戰爭第66章 首輪戰略轟炸第152章 聯合第134章 短促的戰役第107章 首戰揚威第93章 鐵腕首相第144章 信息第一第44章 最後手段第136章 割裂第137章 新世界第30章 兩手都硬第144章 奇蹟般的進攻第27章 生死一線第28章 共和國的憤怒第55章 非常閱兵第105章 再赴戰場第17章 積極主動第31章 主動出擊第1章 聯合國風雲第82章 金融保衛戰第35章 軍士長
第71章 意外驚喜第117章 好心幫倒忙第49章 精小強悍第31章 時過境遷第33章 兩面三刀第83章 中東攻略第59章 未來第32章 地面主戰平臺第12章 合二爲一第64章 一錘子買賣第66章 勢成騎虎第8章 人才第38章 戰爭跡象第65章 X艇第45章 外強中乾第35章 祖國第70章 明爭暗鬥第69章 權益第106章 張網捕魚第86章 戰前動員第146章 墊腳石第10章 理想海軍怨第49章 回心轉意第28章 共和國的憤怒第88章 虎將虎軍第112章 行刑第114章 停火談判第25章 變臉第84章 排兵佈陣第130章 搶先攻擊第33章 幽靈折戟第55章 心照不宣第29章 別無選擇第156章 介入程度第51章 刀尖第31章 兩重天第87章 殺心第4章 相互叫板第158章 軍長的擔憂第143章 直搗黃龍第82章 靠山與替罪羊第73章 新紀錄第66章 內在動力第11章 定策第54章 旁敲側擊第153章 民族希望第66章 來龍去脈第63章 外交鬥爭第3章 惡鄰第76章 強將弱兵第47章 戰況膠着第122章 命運的最後裁決第104章 三航母戰鬥羣第56章 由海向陸第69章 轉折第17章 養虎爲患第49章 風雲再起第12章 門檻第19章 政治鬥爭第32章 軍事政變第112章 神出鬼沒第8章 聯合經營第48章 兩片天第87章 砍瓜切菜第100章 全面動員第40章 掉包第14章 驟然緊張第89章 戰爭影響第135章 最大一塊飛地第26章 殲滅戰第63章 大胃口第71章 萬事俱備第129章 登陸作戰第14章 懸疑故事第52章 不屈第87章 砍瓜切菜第16章 朝天子一朝臣第144章 技術革命第68章 最重要的戰果第46章 首相眼裡的戰爭第66章 首輪戰略轟炸第152章 聯合第134章 短促的戰役第107章 首戰揚威第93章 鐵腕首相第144章 信息第一第44章 最後手段第136章 割裂第137章 新世界第30章 兩手都硬第144章 奇蹟般的進攻第27章 生死一線第28章 共和國的憤怒第55章 非常閱兵第105章 再赴戰場第17章 積極主動第31章 主動出擊第1章 聯合國風雲第82章 金融保衛戰第35章 軍士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