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15章 統一陰霾

bookmark

首府的宴會還在進行之中,代號C09的胡銳翔走進了酒吧。

交接情報沒花多少功夫,對上接頭的暗號後,裝扮成酒保的張孝瓏將那張萬元鈔票裹在零鈔中交給了胡銳翔。爲了不引起懷,胡銳翔在酒吧裡呆了大約半個小時,喝了兩杯啤酒才起身離去。

東京時間0點15,胡銳翔坐上了飛往符拉迪沃斯託克(海參崴)的國際航班。

北京時間29日凌晨2點,經海參崴轉乘航班,胡銳翔到達首都國際機場。早已等在機場的特工立即接他前往軍情局總部。凌晨4點30分,劉曉賓拿到情報,把李存勳從牀上叫了起來。

看到用紅色字體註明的2個字,李存勳拿起了電話。“立即聯繫元首府,最高國家安全警報,半個小時後向元首當面彙報情況。”

“這麼急?”劉曉賓起了眉頭,“報告還沒寫好呢。”

“完全沒有必要,元首看得這份情報。”李存勳晃了晃手上的打印文件,“聯繫我們的所有外勤特工,下達最高動員令。如果不出所料,元首會在天亮前下達相關指示,我們最好有所準備。”

“看來,我真的該把你叫醒。”劉曉賓苦笑了一下,說道,“我馬上去準備,有消息通過電話聯繫,我好及時下達命令。”

李存勳點了點頭,等劉曉賓出去後,讓秘書準備好了幾份重要資料。

0鍾後,李存勳離開軍局總部,趕往元首府。

見元首地時候。李存勳有點驚訝。因爲元首地樣子不像剛剛被人從牀上叫醒。而是一直沒有上牀休息。

“我就知今天不會太平。”王元慶讓焦山準備了兩杯茶。“剛剛送走唐明軒與樑梓後要重點照顧他們可能地滿足他們提出地要求。”

“我知道。軍情局做了相關安排。”李存勳把剛剛收到地情報放在了最上面。將幾份文件一同放到了王元慶面前。“剛剛收到確切情報。我們地猜測沒錯日本確實有大舉措。而且超出了我們地預測。”

王元慶微微皺了下眉頭。拿起最上面那份文件。見到那兩個字地神色驟然改變。

“村上貞正確實是個有實力地對手。”李存勳趁此機會點上香菸。“我們一直認爲日本在竭力拉攏印度。希望與印度聯合對付我們。這招‘聲西擊東’用得非常巧妙。如果沒有這份情報們至今都被矇在鼓裡。”

王元慶深吸口氣。加快了瀏覽速度。

情報的重要部分都用紅色字體標明,可以讓王元慶關注重點。

似乎知道元首的心情,在元首合上文件的時候,李存勳遞了根香菸過去。

接住香菸,王元慶沉思起來。直到李存勳把打火機湊過來才猛的回過神來,點上了香菸。

“確實如你所說上貞正這隻老狐狸差點讓我們在陰溝裡翻了船。”

“只能怪我們,日本的策略並不高明們卻被矇蔽了雙眼,只關注表面現象有看清本質,纔會導致如此重大的失誤。”

“不能怪軍情局,只能說村上貞正玩得太高明瞭。”王元慶淡淡一笑,神色突然輕鬆了下來,“雖然知道得晚了一點,但是還沒到無法彌補的地步。關鍵是,日本打算怎麼幹,在什麼時候動手。”

“我們還沒有收到確切情報。”李存勳遲了一下,說道,“這份情報是‘向日葵’發回來的,‘熱線’至今沒有發回消息,表明行動還在策劃,未到實施階段。”

“也就是說,我們必須猜測日本將要採取的行動。”

“知道日本的意圖後,判斷日本的行動並不難。”李存勳抽了兩口煙,說道,“村上貞正在臺灣問題上做手腳,無非想拖美國下水。美國與臺灣有準軍事同盟協議,早在二十多年前就承諾保衛臺灣。如果臺灣政局發生劇烈動盪,某個不知天高地厚、或者別有用心的傢伙突破底線,我們該怎麼辦?非常不幸的是,明年是臺灣的大選年。”

王元慶苦笑了一下,拿起第二份文件。

李存勳的話說到了要害上。

半島戰爭後,大陸與臺灣的關係發生重大轉變。趙潤東離任前,在“廈門-金門自由經貿區”落成典禮上與臺灣“總統”進行了首次非正式會=:,在兩岸“和平統一”問題上進行深入交流,達成了“98共識”(當天爲2026年9月8日,“共識”中最重要的一項就是增進兩岸軍事互信,趙潤東承諾在2026年底之前將部署在海峽對岸的所有短程彈道導彈、一半的空中力量與三分之一的地面軍事力量後撤至少250千米)。

雖然兩岸關

重大的全球大蕭條正在消退,但是兩岸經濟已經連成乎所有島內民衆都從與大陸的合作中獲得好處。用西方新聞媒體的話來說,只要大陸在政治體制上進行深入改革,與臺灣拉近距離,兩岸和平統一將是必然結果。

事實上,阻礙兩岸和平統一的正是政治體制。

2027年春節期間(正值共和國政權更迭時期),臺灣3家民間調查機構分別進行了民意調查。84%的島內民衆認爲兩岸的經貿合作能夠最大限度的促進兩岸和平統一,95%的島內民衆相信能夠從兩岸合作中獲得好處,74%的島內民衆相信能夠在兩岸和平統一之後得到更多的實惠,81%的的島內民衆希望兩岸能夠以談判協商的方式完成和平統一;可是有78%的島內民衆認爲大陸的政治體制是阻礙兩岸和平統一的關鍵因素,82%的島內民衆希望大陸能夠在政治體制改革上做出更大努力,87%的島內民衆認爲只有在大陸完成政治體制改革之後才應該與大陸和平統一。

這些調查數據準確反應出了兩岸關係,或者說反映出了島內同胞對和平統一的看法。

王元慶上臺執政後,針對兩岸關係提出“三項建議”,即共同發展、深化交流,充分互信、相互尊重,談判磋商、和平統一。結合“98識”,成爲共和國解決臺灣問題的主要指導方針。

初,參加“南海邊經濟共同體”首腦峰會時,王元慶與臺灣“總統”首次接觸,提出兩岸領導人會晤應該常態化,暗示可以在適當的時候“訪問”臺灣,在臺北與臺灣領導人進行正式會晤,也歡迎臺灣領導人擇機“訪問”大陸。

6月初,王元慶在參加“兩岸融、工商、文化界交流研討會”時,向參會的臺灣同胞提出,應該爲“和平統一”建立明確的時刻表,大陸願意在不涉及國家主權的任何問題上與臺灣當局以任何形式進行非正式與正式磋商。

在此期間,國院總理宗應仁、副總理陸建興、國臺辦主任秦曉剛等國家領導人先後在各種正式與非正式場合向臺灣當局發出“和平統一”的信號,希望臺灣當局能夠順應潮流與民族大義,與大陸展開對話與合作。

臺灣領導人也在爲“和平統一”努,只是受島內政治氣氛影響,沒有太大舉動。

可以說,在對抗數十年後,經過紀佑國與趙潤東的努力,到王元慶執政的時候,兩岸和平統一不再是紙上談兵,即將進入實質化談判進程。

按西方新聞媒體的預測,如果大陸能夠在政治體制改革上做出重大承諾,並且採取相應舉措,兩岸將在王元慶執政期間實現和平統一。

事實上,元慶確實在朝着這個方向努力。

與臺灣領導人接觸的時候,王元慶就以非正式的方式做出承諾,大陸將在五年之內啓動政治體制改革進程。臺灣領導人也做出承諾,只要大陸正式實施政治體制改革,臺灣願意在和平統一上與大陸進行正式談判。

在此背景下,兩岸和平統一不再是夢想。

當然,並不是所有國家都願意看到共和國順利實現和平統一。

早在2C24年,美國就試圖影響臺灣大選,讓主張獨立的綠營上臺執政,給共和國製造麻煩。結果是,藍營依靠促進與大陸的經貿合作,讓絕大部分選民獲得了實惠,在大選中輕而易舉的擊敗了綠營。

隨着經濟環境向好,藍營的執政地位將愈發鞏固。

如果兩岸正就和平統一進行實質性談判,大陸在某些重要問題上做出重大讓步,島內支持和平統一的力量將繼續增加,誰也無法改變民意!

美國會眼睜睜的看着共和國實現和平統一嗎?

回答肯定是否定的。

沒有完成統一的共和國都能給美國製造天大的麻煩,成爲美國的頭號競爭對手。統一之後的共和國不但會更加強大,少了後顧之憂,還將與美國展開全面競爭。

一直以來,共和國都在提防美國。

讓王元慶萬萬沒有想到的是,日本虛晃一槍,讓共和國把注意力轉向印度,卻忽視了身邊的危險。

想到這,王元慶有種咬牙的衝動。

正如李存勳所說,村上貞正是一個非常高明的對手。如果讓日本的陰謀得逞,就算共和國能夠在戰場上教訓日本,也將因爲國家統一受到影響成爲戰敗者,日本則能利用這個機會牽制共和國,哪怕輸掉戰爭,也有翻本的機會。

絕對不能讓日本的陰謀得逞!

第2章 職責使然第6章 錢的問題第77章 增兵第7章 危機暗伏第62章 死守第126章 進攻號第44章 死對頭第63章 得意忘形第95章 死局第116章 一守一攻第68章 量才爲用第50章 亡羊補牢第27章 機會第42章 未發生的叛亂第93章 大轉折第17章 高原槍聲第74章 最後的預備隊第107章 風暴中心第76章 新時代的空中戰鬥第41章 應對措施第47章 兔死狗烹第6章 飛赴紐約第27章 致命的誤傷第104章 戰略轉折點第28章 刺客的較量第42章 幫倒忙第12章 鎖定目標第58章 空中化第6章 一路走好第151章 心領神會第22章 我行我素第88章 地面戰鬥第30章 戰略要地第34章 不可爲而爲之第65章 歷史的轉折點第4章 殺人於無形第80章 歸隊第30章 眼界高低第6章 一路走好第63章 想當將軍第49章 精小強悍第3章 情報第156章 介入程度第2章 職責使然第25章 加速第54章 反省第161章 狼煙四起第30章 棋子第82章 靠山與替罪羊第122章 激戰將至第108章 江河日下第49章 精小強悍第3章 惡鄰第38章 自主決策第74章 切中要害第44章 臨時決策第15章 新興時代第70章 負資本第34章 團隊第16章 實地考察第110章 添油加醋第105章 果斷調整第56章 積極主動第29章 心態第43章 重逢第41章 針鋒相對第34章 別有用意第87章 海軍的表演第50章 粉墨登場第147章 炮彈開路第26章 搭臺唱戲第78章 聯合抗華第144章 信息第一第35章 絕境第31章 合縱連橫第59章 初次交手第5章 時事造英雄第24章 驟變第29章 別無選擇第33章 亮底牌第10章 冰山一角第5章 獨一無二第60章 戰爭的導火索第16章 基礎第172章 追求幸福的權利序六暴走海狼第7章 倒行逆施第105章 佔領區第45章 弱國強兵第29章 穩定因素序十東方醒獅第40章 關鍵裝備第125章 追趕者第137章 修鐵路第61章 硬仗第70章 太平洋的枷鎖第91章 全線反擊第61章 硬仗第106章 無敵空降兵第31章 暗算
第2章 職責使然第6章 錢的問題第77章 增兵第7章 危機暗伏第62章 死守第126章 進攻號第44章 死對頭第63章 得意忘形第95章 死局第116章 一守一攻第68章 量才爲用第50章 亡羊補牢第27章 機會第42章 未發生的叛亂第93章 大轉折第17章 高原槍聲第74章 最後的預備隊第107章 風暴中心第76章 新時代的空中戰鬥第41章 應對措施第47章 兔死狗烹第6章 飛赴紐約第27章 致命的誤傷第104章 戰略轉折點第28章 刺客的較量第42章 幫倒忙第12章 鎖定目標第58章 空中化第6章 一路走好第151章 心領神會第22章 我行我素第88章 地面戰鬥第30章 戰略要地第34章 不可爲而爲之第65章 歷史的轉折點第4章 殺人於無形第80章 歸隊第30章 眼界高低第6章 一路走好第63章 想當將軍第49章 精小強悍第3章 情報第156章 介入程度第2章 職責使然第25章 加速第54章 反省第161章 狼煙四起第30章 棋子第82章 靠山與替罪羊第122章 激戰將至第108章 江河日下第49章 精小強悍第3章 惡鄰第38章 自主決策第74章 切中要害第44章 臨時決策第15章 新興時代第70章 負資本第34章 團隊第16章 實地考察第110章 添油加醋第105章 果斷調整第56章 積極主動第29章 心態第43章 重逢第41章 針鋒相對第34章 別有用意第87章 海軍的表演第50章 粉墨登場第147章 炮彈開路第26章 搭臺唱戲第78章 聯合抗華第144章 信息第一第35章 絕境第31章 合縱連橫第59章 初次交手第5章 時事造英雄第24章 驟變第29章 別無選擇第33章 亮底牌第10章 冰山一角第5章 獨一無二第60章 戰爭的導火索第16章 基礎第172章 追求幸福的權利序六暴走海狼第7章 倒行逆施第105章 佔領區第45章 弱國強兵第29章 穩定因素序十東方醒獅第40章 關鍵裝備第125章 追趕者第137章 修鐵路第61章 硬仗第70章 太平洋的枷鎖第91章 全線反擊第61章 硬仗第106章 無敵空降兵第31章 暗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