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搶先攻擊

bookmark

場南面,2艦載偵察機以接近2馬赫的速度,在萬米本艦隊飛去。

雖然艦載預警機的出現,極大程度的削弱了艦載偵察機的重要性,但是艦載預警機受機體與平臺性能的限制,作戰能力不可能面面俱到,艦載偵察機仍然有用武之地。比如在需要執行抵近偵察的戰術甄別任務時,速度慢得出奇的艦載預警機就無法勝任,只能使用速度快得多的艦載偵察機。

受航母載機能力的限制,沒有國家專門爲航母研製艦載偵察機。

艦載偵察機都由艦載戰鬥機改進而來,有的通過攜帶偵察吊艙執行偵察任務,有的則通過更換電子模塊獲得偵察能力。隨着模塊化設計與建造技術的大範圍推廣、電子技術的迅猛展,艦載偵察機基本上放棄了比較礙事的偵察吊艙,只有執行個別的偵察任務時,纔會根據任務需要,攜帶專業偵察吊艙。

2偵察機都沒有攜帶偵察吊艙,以確保能夠達到最大飛行速度。

利用偵察機上戰術數據鏈,“華夏”號上的艦隊指揮官能夠實時掌握戰場情況。

1C,幕青雲讓朱榮輝下了戰鬥動員命令。

3航母上的空勤務人員迅速行動起來,對早已完成檢修的戰鬥機做起飛前的最後檢查維護,爲每架戰鬥機灌注航空燃油、補充氧氣、充電等等。完成檢修的戰鬥機在升降機附近排好隊伍,依次提升到飛行甲板上。

飛行員沒有立即登機,而是在航作戰中心聽取戰術簡介。

與岸基航空兵不同,執作戰任務時,艦載航空兵的飛行員不會參與起飛前的準備工作護保障工作均由航空勤務人員負責,每架戰鬥機都有1名勤務長負責給其他維護人員分配工作。如果戰機出了問題,該機的勤務長將承擔所有責任!

朱榮輝沒有急着達戰術命令。

按照作戰計劃。確定轟炸機地攻擊果之後。再安排戰術任務。

當然。其他地事務都得提前安排好。

3支航空聯隊出動24戰鬥機。其中8執行護航任務。16架執行攻擊任務。戰鬥機能夠攜帶192枚反艦導彈戰鬥機足以奪取制空權。除此之外。每艘航母上還安排了攜帶反艦導彈地戰鬥機作爲預備攻擊力量。也就是說。3航母各派出28戰鬥機執行攻擊任務。

對於“華夏”級航母來說。這算不了什麼。

每個航空聯隊剩下地戰鬥機中了正在維護地、正在艦隊上空執行防空巡邏任務地8之外。還有32戰鬥機掛好了空對空彈藥、做好了起飛準備。隨時可以升空截擊來襲地敵機。

如果投入所有防空戰鬥機,別說對付日本艦隊的艦載戰鬥機,就算日本南部地區所有機場上的戰鬥機全部殺來,也不見得能夠對航母戰鬥羣構成威脅。

當然榮輝沒有絲毫大意。

攻擊機羣升空之前,他讓每艘航母再派出了12戰鬥機下了已經在艦隊上空巡邏了大約2個小時的8戰鬥機,將艦隊防空力量提高了50%。隨後航母由各起飛了1架預警機,替換下正在執行巡邏任務的預警機。

J15D的性能與F35CJ在伯仲之間擊距離也相差無幾。

日本艦隊全速南下,肯定不是來尋求“解脫”的。

朱榮輝的調整很及時。防空戰鬥機剛剛升空,預警機就現了從西北方向飛來的3架日本戰機,迅速確定其中1架爲反潛巡邏機、2爲F系列戰鬥機。

戰鬥警報拉響,1個小隊的J-15D立即迎了上去。

在預警機的引導下,J15D在“華夏”號200千米外擊落了來犯的日本戰機。只是這個距離太近了,日本反潛巡邏機上的雷達肯定現了“華夏”號航母,2“護航戰鬥機”也有可能現了“華夏”號航母。

也是說,航母戰鬥羣的行蹤暴露了。

12分不到,前出的偵察機回消息,日本航母轉向逆風航行!

偵察機回的信息很快中斷,表明偵察機遭到日本戰鬥機的攻擊,要麼被擊落,要麼遭到防空導彈的攻擊。

2鍾後,艦隊收到了遠程海上巡邏機來的戰術情報。

日本航母上的艦載戰鬥機正在陸續起飛,準備動進攻!

南源本是不是瘋了?

收到這條消息之後,幕青雲的第一反應就是日本艦隊指揮官被逼得走投無路,只能搶先動攻擊。此時,雙方的交戰距離超過了F35CJ的最大攻擊距離。只要日本艦隊的戰鬥機在攻擊時遇到攔截,所有戰鬥機都無法返回航母!

驚訝歸驚訝,幕青雲可不會拿共和國海軍的家當開玩笑。

15,3航母轉向逆風航行,提前出動防空戰鬥機。

雖然F35CJ不具備超

能力,攜帶了外掛彈藥之後,甚至無法超音速飛4C0千米的距離,日本戰鬥機將在大約1個小時之後到達,必須儘快加強艦隊防空能力,截擊日本戰鬥機!

緊隨防空戰鬥機之後,3航母再次彈出了2艦載預警機。

因爲機身容量有限,每架艦載預警機最多指揮8個編隊的16架艦載戰鬥機作戰,爲了支援96架艦載戰鬥機,至少需要6架預警機。爲了確保攔截所有敵機,朱榮輝再次爲防空作戰指揮力量提供了50%的冗餘。

幕青雲並不知道,日本艦隊只出動了50戰鬥機。

用96架戰鬥機攔截50戰鬥機,在J-15D與F35CJ的性能相差無幾的情況下,戰鬥不會有任何懸念。

戰鬥沒有任何憫可言。

如果南源本知道幕青雲下了半數以上的戰鬥機執行艦隊防空任務,恐怕他會毫無顧慮的派出所有艦載戰鬥機動有去無回的自殺式攻擊!

只是,南源本先應該考慮的不是如何幹掉中國艦隊是如何避免滅頂之災。

22,“赤城”號與“加賀”號還在放出鬥機,防空警報就響了起來。

艦載預警直升機現不是頭頂上的偵察機與遠處的遠程海上巡邏機,而是西南150千米外的導彈羣!

288枚C609反艦導彈,只用30就飛完了650千米。

在沒有收到彈道修正指令的情況備不同戰鬥部的C609導彈按照預設攻擊指令自動調整飛行高度與飛行速度。飛得最快、飛得最高的是“電磁攻擊導彈”,飛得高、飛得稍慢的是“反輻射導彈”,飛得低、飛得塊的是“預製破片導彈”得低、飛得稍慢的是“半穿甲導彈”,飛得低、飛得最慢的是“水下攻擊導彈”。

收到預警直升機回的消息,南源本頓時傻眼了。

這些導彈是從哪裡冒出來的?

隨着甄別工作完成,確認是中國最先進的C609反艦導彈源本一下癱在了椅子上。

導彈肯定由轟炸機射,因爲只有轟炸機才能使用C609。接近300枚導彈,至少出動了1個聯隊的24轟炸機!

這哪裡是攻擊,完全是毀滅!

只剩下150千米,C609將在60之後陸續到達!

60,根本無法用戰鬥機進行攔截。

更要命的是“赤城”號與“加賀”號還在起飛戰鬥機。

震驚之後,南源本立即下達了防空作戰命令同時命令航母繼續出動戰鬥機。

保命已經不可能了,必須抓住機會幹掉中國艦隊,至少得重創中國的航母!

問題是隊進行防空作戰的時候,不能起飛戰鬥機,不然由戰艦射的防空導彈有可能誤擊己方戰鬥機!

一時之間,日本艦隊混亂不堪。

先投入戰鬥的,只有位於“赤城”號西南方向上的巡洋艦“熊野”號,以及驅逐艦“白根”號、“臻名”號與“霧島”號;位於“加賀”號東北方向上的巡洋艦“利根”號,以及驅逐艦“金剛”號、“愛”號與“鳥海”號受正在起飛的戰鬥機影響,未能立即參加防空作戰;位於最外圍的6艘反潛護衛艦隻配備了射程不到60千米的點防空系統,無法立即參加戰鬥。

僅有一半的艦隊防空能力,更不可能攔截所有反艦導彈!

無論如何,護航戰艦還是盡職盡責。

用5攔截準備後,“熊野”號率先射射程高達250千米的區域防空導彈,隨後3驅逐艦也陸續射區域防空導彈。

與當初韓國艦隊的遭遇一樣,導彈剛剛升空,日本戰艦上的雷達就失去了作用。

雖然日本海軍吸取了韓國海軍的教訓,爲重要的電子設備增添了電磁防護屏障,能夠有效保護電子設備,但是在受到電磁導彈壓制的時候,雷達必須關機,無法正常工作。雷達失靈後,日本戰艦用光電設備跟蹤來襲導彈,只是最先射的防空導彈成了無頭蒼蠅,因爲防空導彈沒有電磁屏蔽裝置,導彈上的電子設備被高強度電磁衝擊波燒燬,成了“無制導火箭”。

直到最後20,電磁干擾才結束。

這是沒有辦法的辦法,因爲動攻擊的反艦導彈也要使用電子設備搜尋目標,如果繼續進行電磁干擾,C609的下場與日本艦隊的防空導彈一樣。

護航的日本戰艦繼續射防空導彈,進行最後的“硬攔截”。

直到C609突破外圍防空網,距離日本艦隊不到20千米時,日本戰艦才突然停止射導彈,同時關閉所有電子設備。

中國導彈有“撒手鐗”,日本戰艦也有“金鐘罩”!

第20章 軍事禁運第48章 轉折契機第168章 軟硬結合第116章 微妙變化第73章 重南輕北第54章 反省第2章 白宮新主人第44章 豪賭序十五運籌帷幄第62章 膽大包天第47章 厲害關係第11章 統一進程第11章 拉人入夥第114章 蜂擁而至第155章 先決條件第6章 戰爭策劃者第124章 領跑者第62章 絕對優勢第53章 高起點第1章 鬼話連篇第14章 隱秘行動第110章 克敵之長第54章 解除威脅第93章 鐵腕首相第18章 獨醒第11章 爲戰爭做準備第111章 影響力第18章 民間力量第93章 煮熟的鴨子飛了第6章 管中窺豹第42章 人盡其能第41章 不變應萬變第28章 戰略圍剿第5章 軍情局長第99章 火急火燎第15章 新興時代第20章 修憲第13章 深入探討第91章 守株待兔第70章 太平洋的枷鎖第68章 最重要的戰果第10章 不可靠第73章 新紀錄第70章 眼中釘肉中刺第84章 戰火重燃第50章 未來戰士第1章 頭腦與靈魂第94章 主次有序第95章 搶先攻擊第34章 裡應外合第107章 推心置腹第60章 軍事變革第26章 民主共和日第15章 智者千慮第16章 推波助瀾第21章 屋漏偏逢連雨天第16章 謀略第104章 速度競賽第17章 戰略決策第66章 有利有弊第23章 說客第17章 正名第104章 戰略轉折點第28章 貿易大戰第2章 情報安全事件第150章 利害關係第2章 白宮新主人第81章 積極外交第121章 長遠謀劃第58章 空中走廊第19章 遷都問題第54章 解除威脅第180章 下基層第39章 主權宣言第111章 影響力第33章 劇變第1章 關鍵事件第110章 叛逃風波第62章 摩拳擦掌第27章 致命的誤傷第99章 兩難第3章 風聲漸緊第50章 醍醐灌頂第108章 速戰速決第11章 拉人入夥第23章 找準目標第30章 直接動因第21章 因勢利導第25章 意外失足第49章 回心轉意第21章 雄獅之心第17章 多事之秋第39章 空中航母第125章 兩把尖刀第23章 安全事務合作條約第78章 主力艦第14章 撥開雲霧第24章 別無選擇第10章 理想海軍怨第48章 轉折契機
第20章 軍事禁運第48章 轉折契機第168章 軟硬結合第116章 微妙變化第73章 重南輕北第54章 反省第2章 白宮新主人第44章 豪賭序十五運籌帷幄第62章 膽大包天第47章 厲害關係第11章 統一進程第11章 拉人入夥第114章 蜂擁而至第155章 先決條件第6章 戰爭策劃者第124章 領跑者第62章 絕對優勢第53章 高起點第1章 鬼話連篇第14章 隱秘行動第110章 克敵之長第54章 解除威脅第93章 鐵腕首相第18章 獨醒第11章 爲戰爭做準備第111章 影響力第18章 民間力量第93章 煮熟的鴨子飛了第6章 管中窺豹第42章 人盡其能第41章 不變應萬變第28章 戰略圍剿第5章 軍情局長第99章 火急火燎第15章 新興時代第20章 修憲第13章 深入探討第91章 守株待兔第70章 太平洋的枷鎖第68章 最重要的戰果第10章 不可靠第73章 新紀錄第70章 眼中釘肉中刺第84章 戰火重燃第50章 未來戰士第1章 頭腦與靈魂第94章 主次有序第95章 搶先攻擊第34章 裡應外合第107章 推心置腹第60章 軍事變革第26章 民主共和日第15章 智者千慮第16章 推波助瀾第21章 屋漏偏逢連雨天第16章 謀略第104章 速度競賽第17章 戰略決策第66章 有利有弊第23章 說客第17章 正名第104章 戰略轉折點第28章 貿易大戰第2章 情報安全事件第150章 利害關係第2章 白宮新主人第81章 積極外交第121章 長遠謀劃第58章 空中走廊第19章 遷都問題第54章 解除威脅第180章 下基層第39章 主權宣言第111章 影響力第33章 劇變第1章 關鍵事件第110章 叛逃風波第62章 摩拳擦掌第27章 致命的誤傷第99章 兩難第3章 風聲漸緊第50章 醍醐灌頂第108章 速戰速決第11章 拉人入夥第23章 找準目標第30章 直接動因第21章 因勢利導第25章 意外失足第49章 回心轉意第21章 雄獅之心第17章 多事之秋第39章 空中航母第125章 兩把尖刀第23章 安全事務合作條約第78章 主力艦第14章 撥開雲霧第24章 別無選擇第10章 理想海軍怨第48章 轉折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