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37章 變策

bookmark

日夜間到26日凌晨,發生在越南的劇變也讓美國政府及”。

收到CIA局長特雷杜伊的報告後,弗雷德裡克一面命令美國駐聯合國代表在安理會拖延表決進程,一面召集國務卿萊斯利、國家安全顧問斯托克頓、國防部長伯克利等官員幕僚商討對策。

弗雷德裡克很清楚越南內亂會產生什麼後果。

此時,美國處理“老撾戰爭”、以及即將爆發的“中越戰爭”的政策至關重要。

“河內的局勢還不是很清楚。”特雷杜伊首先介紹了情況,“從已經獲得的信息看,武三明試圖搭乘專機離開越南,隨即寧平空軍基地遭到轟炸,武三明返回河內。雖然看上去是針對空軍基地的轟炸行動,但是我們有足夠的理由相信,中國獲得了準確情報,準備對武三明實施‘斬首行動’。”

“武三明活着?”

特雷杜伊朝斯托克頓點了點頭,說道:“這是最奇怪的地方。中國空軍炸燬了機場的大部分重要設施,摧毀了停放在機場的所有飛機,卻沒有轟炸武三明所在的機庫。()如果是‘斬首行動’,首先應該轟炸的就是武三明所在的機庫。”

“也許是炸彈投偏了。”伯克利插了一句。

“這種可能幾乎不存在。”特雷杜伊笑着搖了搖頭,“首先被炸的是武三明的專機,使用的是激光制導炸彈。空軍基地附近的高射炮沒有開火,表明空中沒有中國的戰鬥機。因此,肯定有特種兵在負責爲轟炸提供引導。能夠準確無誤的擊中停放在距離機庫不到一千米處的商務飛機,沒有理由炸不中機庫。”

“當時還有什麼人在場?”萊斯利問了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

“越南總理阮良玉。”

“阮良玉?”萊斯利微微皺了下眉頭,說道,“也許,阮良玉就是武三明爲什麼沒有被炸死地關鍵原因。”

弗雷德裡克立即朝國務卿看了過去,其他幾人也朝萊斯利投去了詢問目光。()

“我們都知道,武三明一直在排擠阮良玉,幾年前就將阮良玉排出了決策層。”萊斯利稍微思索了一下,說道,“與武三明不同,阮良玉是文職官員,對待中國的態度一直比較溫和,主張與中國改善關係,趁中國進行產業結構調整吸引中國資本,推動越南經濟發展。從根本上講,阮良玉與武三明的政治觀點完全相左。”

弗雷德裡克點了點頭,說道:“因此,中國想扶持阮良玉?”

萊斯利點了點頭,說道:“我們不妨換個角度,站在中國的立場上考慮趙潤東可能採取的政策。讓欣達翁回國執政,只是中國處理印支半島問題的第一步。爲了達到長治久安地目的,趙潤東肯定會設法消除越南的威脅。最好的辦法就是推翻越南現政權,扶持一個比較得民心的越南領導人組建親華政權。毋庸置,擅長經濟工作、對外態度溫和的阮良玉是最佳人選。”

“趙潤東有這個魄力嗎?他不是紀佑國。()”

聽到伯克利地話,萊斯利淡淡一笑,說道:“趙潤東確實不是紀佑國,但是我們不要忘記趙潤東的身份。

在成爲中國元首之前,他是國防部長,而在此之前,他是中國陸軍上將,與中國總參謀長彭茂邦來自同一支部隊。他與紀佑國相交幾十年,就算不是紀佑國,也會受到紀佑國地影響。這幾年,趙潤東的對外政策確實偏軟,將重點放到了國內。表面上看,趙潤東確實不如紀佑國強硬。換個角度,我們就能發現,紀佑國在對外問題上表現強硬的目的是爲了鞏固政權,樹立威信,推動改革。作爲國家元首,趙潤東熟悉紀佑國的基本方針,在對外問題上,他不會比紀佑國軟弱多少。”

伯克利沒有與萊斯利爭論。

“也就是說,趙潤東會藉此機會出兵越南?”

“毫無疑問。”萊斯利長出了口氣,說道,“按照已經掌握的情況,發生火拼的部隊是分別忠於武三明與黎明傑的部隊。()兩人都是軍人出身,在軍隊都有根基。這場混戰打下來,就算武三明能夠除掉黎明傑,也會大傷元氣。到現在,我們還不知道阮良玉的下落。不得不考慮一種可能,那就是阮良玉已經被中國控制了。”

“怎麼可能?”斯托克頓露出了驚訝神色。

“不然,怎麼解釋阮良玉至今沒有出現?”

“也許……”斯托克頓遲了一下,說道,“也許被武三明除掉了,或者被黎明傑暗中控制了。”

萊斯利冷冷一笑,說道:“首先,武三明與黎明傑火拼,表明武三明懷疑對象是黎明傑。在此情況下,武三明不但不應該除掉阮良玉,

利用阮良玉對付黎明傑。其次,忠於黎明傑的部隊明的部隊少得多,卻沒在戰鬥中落敗,表明黎明傑早就做好了準備;如果黎明傑控制了阮良玉,更不應該除掉阮良玉,而應該用阮良玉對付武三明。()不管怎麼樣,只要阮良玉還在越南,就應該馬上出面,以政府總理的身份宣佈某一方是背叛國家的叛徒,而不是保持沉默。”

“也就是說,出賣武三明的是黎明傑,不是阮良玉?”

“這可不好說,我們掌握的信息非常有限。”萊斯利嘆了口氣,對總統說道,“只有一點可以肯定,黎明傑早就想取代武三明,一直沒找到機會。至於黎明傑有沒有與中國合作,透露武三明的出行計劃,我們不能憑空臆斷。其實,不管武三明與黎明傑的關係如何,只要阮良玉被中國控制,越南的局勢就對我們非常不利。”

弗雷德裡克點了點頭,說道:“果真如此,我們必須調整政策。”

“以當前地情況看,武三明與黎明傑內鬥,最大的贏家就是中國。”萊斯利推了下鼻樑上地眼鏡,“就算沒有控制阮良玉,中國也可以用‘保護民’爲由出兵越南。()如果中國控制了阮良玉,則可以以‘越南總理邀請平叛’爲由,出兵越南。在武三明與黎明傑拼得你死我活的情況下,越南軍隊根本不可能一致對外。只要中**隊護送阮良玉回到河內,叛亂會結束,越南將出現一個親華政府。”

“我們不能因此拋棄越南。”伯克利明顯不太支持萊斯利。

“問題是,我們以什麼理由出兵越南?”萊斯利笑着搖了搖頭,“就算有理由,我們也能出兵越南,因爲我們無法在短期內調動足以與中國陸軍抗衡地地面兵力。除了儘快聯絡武三明,讓他與黎明傑講和之外,我們只能設法拖出中國出兵越南的步伐。”

“怎麼拖?”斯托克頓立即問了出來。

“很簡單,在南海與南沙問題上做文章。”

“你是說……”斯托克頓暗暗一驚,朝總統看了過去。

弗雷德裡克也知道萊斯利地意思,說道:“問題是,菲律賓的海軍太弱小了,根本不是中國的對手。”

“除了菲律賓,還有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與文萊。當然,文萊沒有像樣的軍事實力,可以不用考慮。印度尼西亞與中國在南海只存在領海爭端,矛盾不是太大。如果能夠鼓動馬來西亞在南海問題上採取強硬立場,就能讓中國分散精力。”

弗雷德裡克點了點頭,隨即沉思起來。

“馬來西亞一直在向我們求購F/A-18E/F與F-35等戰鬥機,只要我們在軍售上鬆口,馬來西亞的態度就會有所改觀。”

萊斯利看了眼斯托克頓,說道:“僅僅答應軍售不足以讓馬來西亞與中國對抗,我們還得在其他方面爲馬來西亞提供支持。”

“比如……”

“比如貿易。”萊斯利又推了一下眼鏡,“國會提交的貿易制裁清單中有上百種馬來西亞的商品,我們可以否決制裁清單,剔除馬來西亞的商品,再提交國會審議。如果可能,最好派總統特使去吉隆坡,向馬來西亞表明態度。”

弗雷德裡克點了點頭。“那麼,你趕緊收拾一下,今天晚上就出發。”

“我?”萊斯利愣了一下,說道,“好吧,我今天晚上就去吉隆坡。

“另外,在對越制裁問題上,我們是不是應該投否決票?”

“沒有這個必要。”萊斯利搖了搖頭,說道,“中國拿出的證據非常有利,幾乎所有安理會成員國都會投贊成票。如果我們一味反對,只會使中國採取更加強硬的政策。以目前的形勢,我們很難改變越南的局勢,難以阻止中國控制越南。既然如此,我們應該投棄權票。制裁容易,今後結束制裁就不容易了。”

弗雷德裡克的眉頭跳了幾下,隨即笑了起來。

“如果沒有別的事,我就先告辭了。”萊斯利站了起來,“如果可以,應該請斯托克頓先生以總統特使的身份前往馬尼拉,穩住菲律賓。”

弗雷德裡克朝國家安全顧問看了一眼。

“沒問題,我馬上回去準備。”

會議到此結束,等萊斯利與斯托克頓離開後,弗雷德裡克給聯合國代表打了電話,讓他在表決中投棄權票。

到此,美國的政策出現重大轉變。

當天晚上,萊斯利與斯托克頓先後離開華盛頓。隨後,共和國總理龐興龍啓程返回北京。()

第136章 是好是壞第34章 別有用意第24章 風暴來臨第109章 猛然醒悟第110章 決戰部署第22章 最高決策第33章 雄辯第16章 政治家第105章 敵後立足第6章 波瀾不驚第10章 不可靠第5章 區別對待第17章 戰略決策第16章 實地考察第6章 會錯意第4章 新星第151章 最後一線希望第105章 西非戰火第95章 眼高手低第43章 戰爭問題第21章 雄獅之心第39章 地面戰鬥第26章 民主共和日第52章 重大收穫第174章 民衆眼裡的戰爭第96章 爭分奪秒第52章 不屈第37章 最大限度的保證第69章 轉移重點第17章 戰略決策第134章 無條件投降第69章 階段性勝利第72章 一個民族的存亡第129章 軍人職責第69章 權益第127章 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第42章 人盡其能第125章 兩把尖刀第83章 中東攻略第67章 秘密武器第118章 中堅力量第42章 回心轉意第73章 從政治家到政客第74章 毀滅性轟炸第28章 共和國的憤怒第52章 虛驚一場第48章 偷襲第157章 再起硝煙第85章 靈活戰術第64章 別無選擇第60章 協同作戰第2章 臭味相投第139章 致命打擊第93章 大轉折第88章 公開較量第8章 疑雲重重第22章 風向轉變第95章 搶先攻擊第22章 風向轉變第70章 太平洋的枷鎖第104章 戰略轉折點第90章 大方向第38章 頭號威脅第68章 動員第39章 提前參戰第113章 拋磚引玉第56章 前方第72章 歸宿第63章 外交鬥爭第96章 風暴高潮第28章 促談第4章 熱點序十一秘密轉運第4章 新星第72章 鐵腕總理第3章 餘熱第3章 血淚史第45章 風雨飄搖第49章 精小強悍第16章 實地考察第49章 太空軍事力量第2章 大換裝第130章 綜合素質第83章 圍殲第140章 千秋功業第95章 死局第46章 導彈消耗戰第98章 野心家的結局第80章 輕重緩急第50章 醍醐灌頂第51章 醉翁之意第142章 合縱連橫第17章 高潮迭起第89章 禍不單行第48章 痛殲美軍第47章 厲害關係第117章 政治決定戰爭第46章 好印象第86章 海軍在行動第33章 亮底牌
第136章 是好是壞第34章 別有用意第24章 風暴來臨第109章 猛然醒悟第110章 決戰部署第22章 最高決策第33章 雄辯第16章 政治家第105章 敵後立足第6章 波瀾不驚第10章 不可靠第5章 區別對待第17章 戰略決策第16章 實地考察第6章 會錯意第4章 新星第151章 最後一線希望第105章 西非戰火第95章 眼高手低第43章 戰爭問題第21章 雄獅之心第39章 地面戰鬥第26章 民主共和日第52章 重大收穫第174章 民衆眼裡的戰爭第96章 爭分奪秒第52章 不屈第37章 最大限度的保證第69章 轉移重點第17章 戰略決策第134章 無條件投降第69章 階段性勝利第72章 一個民族的存亡第129章 軍人職責第69章 權益第127章 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第42章 人盡其能第125章 兩把尖刀第83章 中東攻略第67章 秘密武器第118章 中堅力量第42章 回心轉意第73章 從政治家到政客第74章 毀滅性轟炸第28章 共和國的憤怒第52章 虛驚一場第48章 偷襲第157章 再起硝煙第85章 靈活戰術第64章 別無選擇第60章 協同作戰第2章 臭味相投第139章 致命打擊第93章 大轉折第88章 公開較量第8章 疑雲重重第22章 風向轉變第95章 搶先攻擊第22章 風向轉變第70章 太平洋的枷鎖第104章 戰略轉折點第90章 大方向第38章 頭號威脅第68章 動員第39章 提前參戰第113章 拋磚引玉第56章 前方第72章 歸宿第63章 外交鬥爭第96章 風暴高潮第28章 促談第4章 熱點序十一秘密轉運第4章 新星第72章 鐵腕總理第3章 餘熱第3章 血淚史第45章 風雨飄搖第49章 精小強悍第16章 實地考察第49章 太空軍事力量第2章 大換裝第130章 綜合素質第83章 圍殲第140章 千秋功業第95章 死局第46章 導彈消耗戰第98章 野心家的結局第80章 輕重緩急第50章 醍醐灌頂第51章 醉翁之意第142章 合縱連橫第17章 高潮迭起第89章 禍不單行第48章 痛殲美軍第47章 厲害關係第117章 政治決定戰爭第46章 好印象第86章 海軍在行動第33章 亮底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