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北京胡同熱炕頭

此時的張作霖,正如彼時的吳佩孚,人人喊打,四面楚歌,五省聯軍止步徐州,下面的大戲由國民軍接着演,馮玉祥部嶽維峻和孫嶽率軍東入山東,北入直隸,與直魯聯軍大戰,戲正酣時,奉軍第三軍團副團長郭鬆齡連發三篇通電,慷慨陳詞,宣佈倒戈反奉,逼張作霖下野。()

郭鬆齡乃奉系大將,手握精銳,老帥正在水深火熱之際,不但不盡忠報效,反而起兵反叛,此舉與去年馮玉祥叛曹吳之舉一般無二,張作霖猝不及防,倉皇退往關外,一時間狼狽之際。

據說吳佩孚得知郭鬆齡倒戈之後,哈哈大笑,下令軍隊止步,發電報給張作霖稱:某生平最惡反覆無常之小人,不意鄙處有一馮玉祥,尊處亦有一郭鬆齡,叛亂相尋,紀律無存,此而可忍,孰不可忍,某願悉力相助,共張撻伐。

張作霖接到電報後大發感慨,說還是吳子玉夠朋友,講義氣。

對於郭鬆齡的倒戈,陳子錕亦有看法,他和張學良過從甚密,與郭鬆齡也有來往,知道此人雖頗有才華,但心胸狹隘,又與楊宇霆等人素來不和,楊宇霆搶了他的江蘇督軍位置,本來就心生愁怨,此次奉軍大敗,楊宇霆連丟上海蘇皖等地,卻未曾受到懲處,讓本來打算幸災樂禍一把的郭鬆齡極爲失望,進而對張作霖心生怨恨,趁着天下大亂,自己手上又有重兵,索性反了便是,至於那些義正言辭的討張檄文,不過是掩人耳目罷了。

南方戰事稍停,北中國陷入混戰之中,馮玉祥的國民軍、吳佩孚的討賊軍、張宗昌李景林的直魯聯軍,郭鬆齡的反奉軍,打得不亦樂乎。

陳子錕置身事外,通電呼籲和平,暗地裡卻秣馬厲兵,隨時準備加入戰團,擴展生存空間。

大戲連連上演之際,日本客輪天津丸抵達上海,遊歷歐美日本的前皖系大佬徐樹錚上將回國了,與去年此時被租界當局驅逐出境的遭遇不同的是,這次可謂風光至極,不光上海灘各界聞人前來迎駕,就連五省聯帥孫傳芳都從南京專程趕來歡迎。

徐樹錚意氣風發,在上海發表演說,談及自己遊歷歐美之經歷,更是如數家珍,訪問美英法意荷瑞士比利時等國,無不受到熱烈歡迎,又曾在英國皇家學院演講,會見意大利總理墨索里尼,美國總統柯立芝,俄國斯大林、托洛斯基,日本天皇、首相等,放眼華夏,有此殊榮者唯徐又錚一人而已。

“連墨索里尼都和我談笑風生。”這是徐上將經常掛在嘴上的一句話。

……

江東,督辦公署,陳子錕將申報狠狠摔在茶几上,嚇得傭人們噤若寒蟬,大帥留起了八字鬍,愈加威嚴,不由得人不心生畏懼。

讓陳子錕生氣的是徐樹錚此番回國竟然如此高調,這廝在外國遊歷的時候都難耐寂寞,發密電授意楊宇霆殺掉自己,回國之後豈不更加猖狂,眼下局勢比皖系、直系當政時期更加混亂不堪,國家四分五裂,軍閥東征西討,更加便於徐樹錚這樣的角色渾水摸魚,火中取栗。

陳子錕立即寫了一封密信給李耀廷,讓他尋機把徐樹錚幹掉,這種髒活不可能讓精武會的歐陽凱來幹,畢竟太過機密放心不下,也不能讓三槍會或者駐滬禁菸總隊來幹,因爲很容易露出馬腳,唯有李耀廷這個上海本地大亨出手,事情才能辦的不漏蛛絲馬跡。

如今徐樹錚名聲顯赫,出來進去都有保鏢伴隨,更是滬上名流們的座上賓,想殺他真不容易,至少得籌劃上十天半個月的,就在李耀廷安排了槍手準備下手的時候,徐樹錚竟然奔赴北京去了。

陳子錕得報極爲震動,因爲北方局勢極爲緊張,到處都是戰爭,徐樹錚的策略無非是聯合直皖奉,對抗馮玉祥而已,而北京雖然有段祺瑞坐鎮,馮玉祥的勢力也不小,此去如同飛蛾撲火,更顯徐樹錚之心高氣傲。

徐樹錚敢去,我難道不敢去了,陳子錕遂決心進京探聽形勢,兩位夫人聽說之後,都苦勸他不要以身犯險,陳子錕說:“此番進京是秘密行動,輕車簡從,誰人能知,我這次北上,是有大事要做,於國於民都非常重要,非去不可。”

陳子錕只帶了數名衛士,着便裝經陸路前往北京,津浦路向北而行,列車極慢,經常爲運兵車讓道,原本兩天的行程走了數日才抵達天津,與乘船前來的李耀廷會合。

時值年末,氣候寒冷,冰天雪地,呵口氣都變成白霧,馮玉祥的國民軍已經打敗奉系李景林,佔領了天津和整個直隸,國民軍紀律良好,京津鐵路暢通無阻,兩人帶着手下乘車前往北京。

列車上,身穿呢子大衣頭戴水獺皮帽子的李耀廷笑問道:“你幾次三番放過徐樹錚,怎麼這回非得殺他不可?”

陳子錕道:“他若是老老實實呆在外國,或者在租界做個寓公,我也不會起了殺心,徐樹錚出山,皖系又要東山再起,中國豈能經得起這些軍閥的玩命折騰,再說……殺他也是爲了私仇,耀庭,你不要怪我,其實,你記得民國八年的時候咱倆從北京逃難的事情麼?”

“記得,我娘就死在那時候。”

“就是因爲徐樹錚遞送情報給日本人,日本特務才盯上咱們的,你孃的死,徐樹錚也有責任。”

李耀廷愕然,半晌才道:“爲什麼你早不殺他?”

陳子錕道:“我看了他的日記,以爲他是爲國爲民的真英雄,哪知道這些年來的他的所作所爲,不過是爲了皖系崛起罷了,我看錯了他,我兩度放走他,這是我的責任,理應我來彌補。”

李耀廷沉默不語。

……

車到北京,這回沒有隆重的迎接隊伍,走出正陽門東車站,廣場上仍有殘雪,正陽門城樓顯得更加凋敝。一個小乞丐在雪地裡撿着菸頭,小臉凍得通紅。

一羣洋車伕圍上來招攬生意,李耀廷跳上一輛洋車吩咐道:“六國飯店。”

“得嘞,爺,您坐穩了。”車伕拉起洋車便走,經過那小乞丐的時候,嘩啦啦一陣響,十幾枚銀洋灑落在他面前雪地上。

爲了掩人耳目,陳子錕和李耀廷是分開走的,一個去六國飯店,一個去石駙馬大街林宅。

林文靜已經考進了北京大學,終於如願以償的回到紅樓讀書,多少年的期盼終於變成現實,短暫的興奮過後是寧靜的生活,唯一的遺憾是不能和心愛的人在一起,只能鴻雁傳情寄相思,可遍地戰火,家書抵萬金,已經三個月沒有接到陳子錕的來信了。

傍晚,一輛洋車來到林宅門口,陳子錕下了車,提着皮箱踩着積雪上前叩動門環,張伯不耐煩道:“小姐已經睡了,你再來我叫巡警了。”

陳子錕納悶道:“張伯,是我啊。”

張伯打開門,藉着昏黃的路燈和積雪的映照,用他昏花的老眼看了一會兒,陳子錕穿着長衫戴着禮帽,留起鬍子還夾着一副眼鏡,看起來像個大學教授。

“是陳先生啊,您可來了,我還當是那個姓韓的小癟犢子呢。”張伯終於認出陳子錕來,忙不迭的接過行李,把他請進來。

陳子錕跺着鞋上的積雪,問道:“哪個姓韓的?”

“咳,就是北大一學生,斯斯文文的,整天來找林小姐,您放心,小姐心裡沒他,再說不是有我在這兒麼,管保給您看的妥妥兒的。”

陳子錕哦了一聲,大學裡狂蜂浪蝶多得是,不足爲奇,他自信沒人能取代自己在林文靜心中的地位。

張伯要進去稟告,被陳子錕勸阻:“我自個兒去。”

“那好,您先去,我去燒點開水,您吃了麼,要不到衚衕口二葷鋪要兩個菜?”張伯熱情的很,家裡男主人來了,他可輕鬆不少。

陳子錕站在院子裡,望着廂房裡的燈火和映在窗子上的纖細剪影,滿腔柔情盡在心頭,忽然那剪影動了,端着水盆開門出來,看見院子裡的高大黑影,驚道:“什麼人!”

“是我。”陳子錕道。

林文靜手中的陶盆落地,不管不顧的撲了過來,紮在陳子錕懷裡淚如雨下,林文龍聽見動靜從自己屋裡冒出頭來,看清楚之後拍着巴掌叫起來:“姐夫來了!”

“文龍,回屋去,別胡說。”林文靜羞紅了臉。

張伯燒了熱水,到衚衕小鋪裡打了半斤二鍋頭,家裡的傭人王媽開伙炒了兩個菜,熱菜熱酒熱炕頭,美人相伴,陳子錕坐在炕頭,感覺真有些家的感覺了。

許久未見,自然有說不完的話,可林文靜念着陳子錕舟車勞頓,不忍他勞累,早早催他安歇。

“我睡哪兒?”陳子錕開玩笑的問道,他知道林文靜是知書達理家教甚嚴的女子,即便父母不在亦是如此,便故意逗她。

林文靜很認真的說:“要不你睡門房,讓張伯陪你,要不和文龍住一屋,文龍火力壯,能幫你暖被窩。”

第38章 醉仙居第44章 北平舊人第51章 三巨頭第25章 屠村第82章 晨光廠之變第38章 哈同花園第2章 這個貨郎不簡單第27章 梅老闆第70章 收養第56章 土匪圍城第56章 家庭教師林小姐第41章 爲什麼開槍打我們第93章 副官高粱稈第35章 重回上海第2章 善後處理第80章 和奉軍的第一次接觸第62章 驅虎迎狼第11章 獲救第17章 火併第38章 加入革命第9章 賣國的價錢第82章 西伯利亞的寶藏第70章 收養第23章 跑反第24章 北京,別了第34章 有緣再見第7章 英國領事請客第49章 南北大俠第25章 結婚啓事第33章 日本投降第42章 似是故人來第34章 大撤退第57章 工業基地第36章 敢打我弟弟第85章 起義第25章 炸燬淮江鐵橋第44章 美齡第1章 故友第20章 惡人先告狀第65章 北洋最後一個大佬第11章 摩星嶺第87章 會師第16章 寶泉第36章 猛女姑姑第18章 風光下山第90章 仕途止步第2章 怒離廣州第18章 見丈母孃第2章 水匪太囂張第37章 組織安排第10章 大酒缸第39章 漂洋過海第86章 大帥的苦惱第26章 鐵馬硬橋第47章 陳家二公子第56章 家庭教師林小姐第64章 罵得痛快第21章 燕青羽第57章 夏老爺中風了第81章 總司令的末路第60章 通緝犯和妓女第61章 刀馬旦第13章 要做遠東最富有的人第72章 天下大亂第66章 義務醫療隊進駐江北第22章 一拍兩散第5章 重機槍第46章 農業紅旗第5章 勝利大逃亡第33章 浪子燕青第83章 腦殘者無藥可醫第53章 京漢路大罷工第45章 雨夜怪影第36章 交還北泰第17章 第二次會晤第30章 今夜星光燦爛第43章 金蟬脫殼第14章 籃球比賽第70章 大罷工第48章 舊貨行第35章 打破三鑫公司的壟斷第30章 時代週刊封面人物第10章 世界驚動第63章 借酒澆愁第32章 田路支隊第5章 航校教官第36章 雨農,我看好你哦第61章 南泰第一地主第69章 惹到了孔祥熙第83章 倒計時第44章 麥克阿瑟第70章 糾結的林小姐第52章 說客第64章 北平第53章 譚嗣同轉世?第15章 御封藍翎侍衛第65章 北洋最後一個大佬第65章 北洋最後一個大佬第54章 火併第27章 國防建設監委會
第38章 醉仙居第44章 北平舊人第51章 三巨頭第25章 屠村第82章 晨光廠之變第38章 哈同花園第2章 這個貨郎不簡單第27章 梅老闆第70章 收養第56章 土匪圍城第56章 家庭教師林小姐第41章 爲什麼開槍打我們第93章 副官高粱稈第35章 重回上海第2章 善後處理第80章 和奉軍的第一次接觸第62章 驅虎迎狼第11章 獲救第17章 火併第38章 加入革命第9章 賣國的價錢第82章 西伯利亞的寶藏第70章 收養第23章 跑反第24章 北京,別了第34章 有緣再見第7章 英國領事請客第49章 南北大俠第25章 結婚啓事第33章 日本投降第42章 似是故人來第34章 大撤退第57章 工業基地第36章 敢打我弟弟第85章 起義第25章 炸燬淮江鐵橋第44章 美齡第1章 故友第20章 惡人先告狀第65章 北洋最後一個大佬第11章 摩星嶺第87章 會師第16章 寶泉第36章 猛女姑姑第18章 風光下山第90章 仕途止步第2章 怒離廣州第18章 見丈母孃第2章 水匪太囂張第37章 組織安排第10章 大酒缸第39章 漂洋過海第86章 大帥的苦惱第26章 鐵馬硬橋第47章 陳家二公子第56章 家庭教師林小姐第64章 罵得痛快第21章 燕青羽第57章 夏老爺中風了第81章 總司令的末路第60章 通緝犯和妓女第61章 刀馬旦第13章 要做遠東最富有的人第72章 天下大亂第66章 義務醫療隊進駐江北第22章 一拍兩散第5章 重機槍第46章 農業紅旗第5章 勝利大逃亡第33章 浪子燕青第83章 腦殘者無藥可醫第53章 京漢路大罷工第45章 雨夜怪影第36章 交還北泰第17章 第二次會晤第30章 今夜星光燦爛第43章 金蟬脫殼第14章 籃球比賽第70章 大罷工第48章 舊貨行第35章 打破三鑫公司的壟斷第30章 時代週刊封面人物第10章 世界驚動第63章 借酒澆愁第32章 田路支隊第5章 航校教官第36章 雨農,我看好你哦第61章 南泰第一地主第69章 惹到了孔祥熙第83章 倒計時第44章 麥克阿瑟第70章 糾結的林小姐第52章 說客第64章 北平第53章 譚嗣同轉世?第15章 御封藍翎侍衛第65章 北洋最後一個大佬第65章 北洋最後一個大佬第54章 火併第27章 國防建設監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