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新得良工 起煉爐鑄造火銃

黎升先遣了通信船往澎湖、昌國報信,其餘貨船則滿載呂宋土貨駛向大陸去做貿易。

這個時候張鏑的飛鴿傳信體系纔剛剛開始,尚未佈置到呂宋這樣外島,消息來往還是以通信船爲主,從呂宋到昌國估計需要十來天。

張鏑作爲中興社的核心,他所在的昌國也便自然成爲了一個通信中樞,經常會有泉州、澎湖、流求等地的通信船來往。

這一日,張鏑得到了一個好消息,是從慶元傳來,葉承進門來報稱尋找銅鐵工匠的事有了結果,並帶了七八個人來。

這些人中,年紀最長的估摸五旬有餘,另幾人則都是二三十歲的青年,看他們個個都肌肉結實、強壯有力,一看就是常做重活的。葉承介紹,前些日派往慶元的人尋訪了城中各家鐵匠鋪,找到了這家戴記銅鐵鋪,這家鋪子規模算是比較大的,有三個爐竈,三位師父,五名學徒,更難得的是不僅鐵匠活兒不錯,還能打製銅器,張鏑原本指示要找銅鐵匠人,也沒有細說要幾個鐵匠幾個銅匠,那麼這銅鐵兼通的戴氏銅鐵鋪就再合適不過了。

戴氏銅鐵鋪的主人名爲戴小貓,就是那五十餘歲的老者,看着這麼個粗黑的老頭竟然叫小貓,取這名字的人,腦洞不是一般的大,大概是他父母爲圖省事,而且據說用小貓小狗之類的賤名比較好養活。張鏑有些忍俊不禁,忍住笑意問這戴小貓:“聽聞老丈技藝精通,不知平日都打些什麼器物?”

戴小貓恭敬回覆道:“回官人的話,我家鋪子鐵器也打得,銅器也做得。若要打鐵,廚用的菜刀鍋鏟、農用的鐮刀鋤頭、工用的斧錘刨鑽都能打,鐵料是上好的。若要做銅,日用器具、十番響器、箱櫥飾件、祭祀禮器都是做得的,上年城西劉大善人要做一尊三千斤重的銅佛,別家都不敢接,還是我家鋪子接了的,還有北門外李家要做一架五百斤重的銅鐘......”

張鏑輕輕揮揮手,打斷了戴小貓的自我推銷,說道:“我不要打什麼日常器具,且看這個物件造的出麼?”說着取出一份早已備好的圖紙,上面畫着兩三樣管狀的東西。

“這是?”

“這叫火銃,該物需做得中空樣式,小一點這個長一寸,外徑二寸,內徑一寸二分。大的這個長一尺五寸,外徑四寸,內徑二寸。此物鑄成,外殼必須堅固,內壁必須光滑緻密,經得起火燒藥蝕。”

戴小貓略一思忖島:“那需用銅鑄,銅器好澆鑄,能做的光滑細緻且不易生鏽,不過銅貴鐵賤,看這樣式,小式的一個也需用銅料十五六斤,大的一個至少要用三四十斤銅,花費應當不少!”

“錢的事不必計較,只要東西做得好,需多少材料、多少工錢儘管開口!”

“大官人自然不會差這幾個小錢,小老兒不過順口問問。這物件,不知官人需要做幾件?”

“先試做兩個,做成了送來我看,如好的話大的做五十個,小的再做二百個。”

戴小貓建議用銅鑄銃是有道理的,因爲這時代的鍊鋼水平還不高,爐溫較低,也不好掌握熔點,使得鍛造出來的生鐵太脆、熟鐵又太軟,氣泡較多,結構簡陋,強度遠不如銅器。鑄造起來也不如用銅方便,不過就是造價貴些。

這兩種銃一種是“盞口銃”,另一種則爲“碗口銃”,是根據口徑大小來區分,蓋因小的這種口徑一寸,如喝酒用的酒盞一般,故名“盞口銃”;而大的這種口徑二寸,像碗口大小,故名“碗口銃”。這兩樣算得上最原始、最簡易的火銃,重量都不輕,讓人扛着或者擡着去野戰是不現實的,最好的方式是裝到船上,大銃打船板,小銃打人。

看起來雖然還比較簡易,但製造費用也不算低。打製盞口銃一杆,銅料加柴炭加工錢起碼需十來貫。碗口銃則翻倍,需要二十貫以上。這還未計損耗,一般來說即便工匠技藝精湛,新鑄的銅鐵器殘次品肯定是很多的。僅首批這二百餘杆銃,差不多就要準備五千貫的預算。還好原先有後方十餘萬貫的支援,銅錢是充足的。

詢問過戴小貓的鑄造技藝,張鏑便決定好由這戴氏銅鐵鋪來承擔鑄銃的活兒,當日就派了幾十人回慶元,將戴氏銅鐵鋪的工具、傢什乃至爐竈都搬運上船,一併移到岱山島上來。戴小貓有個兒子叫戴鐵牛現年三十餘歲,十幾歲時就跟父親打鐵,現在早已出師能自己授徒了。戴小貓的女婿,戴鐵牛的姐夫叫徐生金,製作銅器是一把好手,若沒有他,說不定戴氏銅鐵鋪就要改名戴氏鐵匠鋪了。戴家的父子和翁婿三人是鋪子中的大工,都是能獨自挑大樑的,另外還有五個學徒,戴小貓、徐生金各帶兩個,戴鐵牛帶一個,其中有幾人已經學藝好幾年,普通的小活都能自己做了。

鑄造銅器的主力是徐生金,他用的是範鑄法,要先根據需製造的器物大小和形狀用特殊的陶泥製造一個模型,陰乾後在經燒製,使其成爲母模。然後再以母模製造中空的泥範,同樣陰乾燒製成陶範,造幾件器物就要幾個陶範。再將熔化的銅液澆注入陶範範腔裡成器,脫範後再經清理、打磨加工後即爲青銅器成品。過去不論小件的銅飾品或者大件的銅鐘銅鼎都是用這個法子澆鑄,徐生金常年做這個,熟能生巧,自稱技術是慶元城裡數一數二的,甚至可以爲這些器物刻上些精美的花紋。

張鏑拒絕了徐生金的好意,他不需要什麼精美的藝術品,只要堅實好用就行,還有一個要求是必須儘快做好,因爲府城已經傳來命令,八月底三處義軍就要去府城彙集,九月初一出兵勤王。而此時已是八月初,最多隻有一個月的時間可用。

徐生金算了算,似乎有點爲難,這器物造型倒是簡單,做模型應當很快,只不過做好泥模還需陰乾後才能燒製,這就至少要用十來天。母模做好後,用來複制泥範,二百多個泥範也不是一天兩天就能複製完成的,泥範又要重複陰乾和燒製的過程。這麼算來,單單制模的過程都至少需要二十多天。並且煉製銅液澆鑄成型也要時間,鑄成後還要打磨加工,一個月的時間實在有點緊。

不過張鏑給出的條件誘人,許了諾如果這些銃按期做成,給以兩千貫的酬勞,今後還有大訂單找他們做。兩千貫差不多是戴氏銅鐵鋪這麼多人幾年的收入,一個月內就有機會賺到,豈不令人心動。徐生金跟他老丈人商量了一下,咬咬牙就答應了,當場保證,如果到期做不成,分文不收,就當白打一月工。

張鏑大喜,立刻佈置下去,只要作坊裡有需要,全島上下都密切配合,要錢有錢、要人有人。戴小貓、徐生金也絲毫不耽誤,馬上動起手來,又讓戴鐵牛回慶元去,多找些相熟來往的工匠前來幫忙,昌國巡檢司則每日都派了幾十人過來打下手,作坊裡一片熱火朝天的景象。

第四百零六章 戰略大反攻(八)第二百八十九章 暗流涌動(四)第三百十六章 楊村驛 打錢第二百七十章 北元密探(四)第三百四十三章 崖山之戰(上)第二百三十九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一)第三百八十六章 城下之盟第二百六十五章 大風一日卷地起第一百二十四章 存亡之際 困臨安坐以待斃第二百三十四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五)第二百八十二章 裹紅巾的反賊(一)第三百七十七章 祥興和議(下)第二百二十九章 興化之戰 疾風勁草陳文龍(四)第九十三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二)第一百一十章 兵臨城下 太平灣兩軍對陣(中)第一百零二章 南征之議 黃破嘴攤上事了(上)第二百三十一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二)第一百十一章 兵臨城下 太平灣兩軍對陣(下)第七十七章 戰猶未止 慶功宴氣氛陡轉第二百三十七章 甲字三十六號特勤(三)第三百七十五章 權力的遊戲第一百八十六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十)第四十六章 黎寶爲丐 蒲本宜誣賊邀功第八十四章 五牧之戰 將無能累死三軍第三百六十二章 隆興大會戰(六)第六十章 意在海州 鍾都頭引蛇出洞第二百五十九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四)第三百零六章 楊村驛絞肉機(九)第三十八章 浮海東行 三矢退敵彰神勇第二百二十三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六)第一百五十八章 一波三折 祈請使北上大都(下)第四十章 收服“龍王” 好漢子何必從賊第一百十一章 兵臨城下 太平灣兩軍對陣(下)第二百八十一章 山雨欲來(四)第二百七十五章 北元密探(九)第一百六十章 心如磁針 不指南方不肯休(中)第二百二十三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六)第二百六十四章 能攻心則反側自消第二百二十二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五)第一百七十六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一百一十章 兵臨城下 太平灣兩軍對陣(中)第四十七章 驅虎吞狼 葉承密鬥蒲家人第一百三十三章 婺州驚變 劉知州謀劫王駕(下)第二十章 流求新貌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一百十四章 攻城練兵 東粵國灰飛煙滅(下)第三百九十四章 遼東客商馬越第三百六十七章 隆興大會戰(十一)第二百二十六章 興化之戰 疾風勁草陳文龍(一)第二百六十一章 狗急跳牆(一)第二百六十二章 狗急跳牆(二)第一章 死而復生 緣是蝴蝶夢莊周第三百三十章 有得必有失第三百八十五章 倭島攻略(七)第三百六十九章 隆興大會戰(十三)第三百零六章 楊村驛絞肉機(九)第三百七十一章 隆興大會戰(十五)第四十二章 強攻荊賊 桃花島大破匪巢第三百四十六章 定都中興府第二百八十九章 暗流涌動(四)第三百零二章 楊村驛絞肉機(五)第一百六十五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三)第三百十七章 韃子都是紙老虎第一百二十八章 嚴陣以待 回戈痛擊范文虎(下)第四百章 戰略大反攻(二)第九十三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二)第一百八十二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六)第三百三十四章 福州輪戰(四)第四百章 戰略大反攻(二)第八十章 攜民南渡 最貴者莫過人心第一百三十八章 白龍魚服 潛行山川無影蹤(二)第二百章 瓊州小馬 新得小馬二百餘第二百三十四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五)第二百二十七章 興化之戰 疾風勁草陳文龍(二)第十章 初探流求 上島佈下第一子第十八章 屯駐呂宋 再立新寨名太平第三百十六章 楊村驛 打錢第三百六十八章 隆興大會戰(十二)第二百五十七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二)第一百二十六章 離京東走 西興鎮遇敵追兵第三百八十九章 弱國無外交(中)第四十七章 驅虎吞狼 葉承密鬥蒲家人第三百二十七章 自投羅網第一百二十二章 矯詔班師 獨鬆關危如累卵(下)第二百七十五章 北元密探(九)第三百八十四章 倭島攻略(六)第五十九章 兵進東海 施居文獻城反正第十五章 瓊島求醫 杜神仙慧眼識珠第三百四十三章 崖山之戰(上)第二百八十四章 裹紅巾的反賊(三)第三百零十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三)第二百一十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三)第三百七十八章 對馬島事件第二百七十章 北元密探(四)第四百二十二章 奉天受禪第二十三章 昌國整軍 兵不在多貴在精第三百六十三章 隆興大會戰(七)第三百八十四章 倭島攻略(六)第三百五十五章 祥興北伐(四)第一百零四章 前沿據點 望鄉石羣盜爭雄第一百零八章 以石擊卵 擁萬衆長驅直下
第四百零六章 戰略大反攻(八)第二百八十九章 暗流涌動(四)第三百十六章 楊村驛 打錢第二百七十章 北元密探(四)第三百四十三章 崖山之戰(上)第二百三十九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一)第三百八十六章 城下之盟第二百六十五章 大風一日卷地起第一百二十四章 存亡之際 困臨安坐以待斃第二百三十四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五)第二百八十二章 裹紅巾的反賊(一)第三百七十七章 祥興和議(下)第二百二十九章 興化之戰 疾風勁草陳文龍(四)第九十三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二)第一百一十章 兵臨城下 太平灣兩軍對陣(中)第一百零二章 南征之議 黃破嘴攤上事了(上)第二百三十一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二)第一百十一章 兵臨城下 太平灣兩軍對陣(下)第七十七章 戰猶未止 慶功宴氣氛陡轉第二百三十七章 甲字三十六號特勤(三)第三百七十五章 權力的遊戲第一百八十六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十)第四十六章 黎寶爲丐 蒲本宜誣賊邀功第八十四章 五牧之戰 將無能累死三軍第三百六十二章 隆興大會戰(六)第六十章 意在海州 鍾都頭引蛇出洞第二百五十九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四)第三百零六章 楊村驛絞肉機(九)第三十八章 浮海東行 三矢退敵彰神勇第二百二十三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六)第一百五十八章 一波三折 祈請使北上大都(下)第四十章 收服“龍王” 好漢子何必從賊第一百十一章 兵臨城下 太平灣兩軍對陣(下)第二百八十一章 山雨欲來(四)第二百七十五章 北元密探(九)第一百六十章 心如磁針 不指南方不肯休(中)第二百二十三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六)第二百六十四章 能攻心則反側自消第二百二十二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五)第一百七十六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一百一十章 兵臨城下 太平灣兩軍對陣(中)第四十七章 驅虎吞狼 葉承密鬥蒲家人第一百三十三章 婺州驚變 劉知州謀劫王駕(下)第二十章 流求新貌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一百十四章 攻城練兵 東粵國灰飛煙滅(下)第三百九十四章 遼東客商馬越第三百六十七章 隆興大會戰(十一)第二百二十六章 興化之戰 疾風勁草陳文龍(一)第二百六十一章 狗急跳牆(一)第二百六十二章 狗急跳牆(二)第一章 死而復生 緣是蝴蝶夢莊周第三百三十章 有得必有失第三百八十五章 倭島攻略(七)第三百六十九章 隆興大會戰(十三)第三百零六章 楊村驛絞肉機(九)第三百七十一章 隆興大會戰(十五)第四十二章 強攻荊賊 桃花島大破匪巢第三百四十六章 定都中興府第二百八十九章 暗流涌動(四)第三百零二章 楊村驛絞肉機(五)第一百六十五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三)第三百十七章 韃子都是紙老虎第一百二十八章 嚴陣以待 回戈痛擊范文虎(下)第四百章 戰略大反攻(二)第九十三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二)第一百八十二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六)第三百三十四章 福州輪戰(四)第四百章 戰略大反攻(二)第八十章 攜民南渡 最貴者莫過人心第一百三十八章 白龍魚服 潛行山川無影蹤(二)第二百章 瓊州小馬 新得小馬二百餘第二百三十四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五)第二百二十七章 興化之戰 疾風勁草陳文龍(二)第十章 初探流求 上島佈下第一子第十八章 屯駐呂宋 再立新寨名太平第三百十六章 楊村驛 打錢第三百六十八章 隆興大會戰(十二)第二百五十七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二)第一百二十六章 離京東走 西興鎮遇敵追兵第三百八十九章 弱國無外交(中)第四十七章 驅虎吞狼 葉承密鬥蒲家人第三百二十七章 自投羅網第一百二十二章 矯詔班師 獨鬆關危如累卵(下)第二百七十五章 北元密探(九)第三百八十四章 倭島攻略(六)第五十九章 兵進東海 施居文獻城反正第十五章 瓊島求醫 杜神仙慧眼識珠第三百四十三章 崖山之戰(上)第二百八十四章 裹紅巾的反賊(三)第三百零十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三)第二百一十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三)第三百七十八章 對馬島事件第二百七十章 北元密探(四)第四百二十二章 奉天受禪第二十三章 昌國整軍 兵不在多貴在精第三百六十三章 隆興大會戰(七)第三百八十四章 倭島攻略(六)第三百五十五章 祥興北伐(四)第一百零四章 前沿據點 望鄉石羣盜爭雄第一百零八章 以石擊卵 擁萬衆長驅直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