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九章 隆興大會戰(十三)

江西地當吳、楚、閩、越之交,是爲東南扼要之地,廬阜爲之山,彭蠡爲之澤,襟江帶湖,控荊引越,據之可以視四方。

其要害在於水,一則長江、二則贛水、三則鄱陽湖。

其必得之城則有二,隆興、江州。

隆興控塞贛水,地接鄱陽,左右吳楚,爲江西之都會。

江州北據長江,南據湖口,水陸形便,爲江西之要津。

二城都做過江西地區的首府,但隆興比起江州更加是當仁不讓的中心。唐代王勃稱之爲“襟三江而帶五湖,控蠻荊而引甌越”,相對於江州更有上流的優勢。

以南攻北,必先於隆興,以北攻南,則必起於江州。若能盡取隆興、江州二城,即爲萬全之勢。二者至少據其一,方可以爭江西。

一開始元軍副都元帥李恆據有隆興,都元帥張弘範則急驅江州,兩個關鍵處都在元軍手上,佔盡了便利,讓張鏑極爲被動。但隆興一破,局勢立刻就一百八十度轉變,中興軍由被動而變爲主動。

“吾既得隆興,破虜必矣!”

得到隆興城,勝敗就有八分數了,張鏑馬上開始籌劃反攻。

首先是在樵舍鎮方向,張弘範的部將王惟中以兩萬騎兵攻打中興軍第六師李安歸的八千人,以多欺少卻反而被打臉打的啪啪響,在中興軍壁壘下折損了三四千兵馬都未能前進一步,只得傳信向江州要求增兵。隨後張弘範又讓招討使忻都添兵三萬餘人,通過船隻運送上岸,增援王惟中。

此時的樵舍鎮幾乎就是當年楊村驛的翻版,鎮內外已經被中興軍傑出的土木作業挖成了四通八達的螞蟻窩,層層疊疊迷宮般的壕溝體系限制了元軍騎兵的機動優勢,但中興軍的火器卻可以通過這些壕溝神鬼莫測的運動到戰場的各個角落。李安歸的短處是手上的火器太少了些,只有一千八百杆火銃,加上一個炮營的幾十門蟾式炮和十幾門振威炮,這還是張鏑考慮到樵舍鎮的防禦重任而特地爲之增強的。好在軍中現在又新增了一種利器,一種類似於震天雷的爆炸式武器。其主體與震天雷一樣也是一個裝滿火藥的鑄鐵殼子。但其起爆方式比較先進,無需用明火點燃引信,而是以鋼輪摩擦燧石發火的特製發機。當敵軍人馬踩踏發機,摩擦出的火星就可將埋設的引線點燃,迅速引發火藥室爆炸。而且一個發機可以連接好幾個炸炮的引線,引起連環的爆炸,威力十分可觀。

該武器一般被稱爲踩炮,在敵人部隊集中通過的時候效果最好,因爲前面的人踩中發機,隔一點時間才能燃盡引線發生爆炸,傷及後方的人。如果是馬蹄踏過,往往是前蹄踩火卻炸到馬腹或者馬屁股,中興軍將士們因爲這個特點不稱它正式名城“踩炮”而喜歡形象的稱之爲“馬後炮”。

“馬後炮”是工部火器司一位名叫“趙秀才”的直沽獲救工匠潛心鑽研而成。在中興社做工匠是一個很有前途的職業,有相對成熟的考評獎勵機制。尤其在武器研發製造方面,是最能出成果的,像“踩炮”這樣的新式武器,如果成功被軍方採用可以得到豐厚的獎勵,而且本身職業等級也將超遷提升,待遇自然可以水漲船高。所以工匠們的積極性很高,比如總理最重視的火器,近兩年來已經更新換代了好幾批,現又研製出了雙眼銃、三眼銃、五雷銃、八雷銃等各種不同的形制,都已有少量投入軍中使用,視效果決定是否增加裝備。

像“馬後炮”也是新式火器,被證明實戰效果甚佳,工部火器司於戰前加緊趕製,但數量也不算多,有三四千顆,其中相當一部分就分配到了防守任務比較重的樵舍鎮。

當時張鏑要求李安歸“扎硬寨,打呆仗”,按部就班的根據既有經驗來,所以李安歸就套用了楊村驛的成功案例,挖掘了密密麻麻的工事,又在工事外圍重要通道埋設了大量馬後炮。

炮彈破片紛飛,炸的可不僅僅是“馬後”,同樣也掀翻馬背上的人,從遼東抽調來的元軍騎兵連火器都沒怎麼見過,被地底下莫名其妙的爆炸報銷了若干人命,全都以爲是什麼妖魔鬼怪在作祟,甚至懷疑宋軍中有妖人做法呢。

招討使忻都的淮東兵與中興軍和紅巾軍接觸的都多一些,或許對火器還更熟悉,但也被不知哪裡會突然出現的“馬後炮”嚇得畏縮不前。

在張弘範的催促下,王惟中和忻都只能硬着頭皮趟上去,但越到後面越麻煩,接近中興軍的營壘後,火銃三疊陣又開始發威了,在常規弓箭的射程外,殺傷力卻比弓箭大的多,哪怕身穿重甲也難保不被打出一個血洞。

還有發射散彈的蟾式炮,守城之時使用最爲得力,關鍵位置上一掃就是一片,打的元軍膽氣全無。

以上萬條人命的代價,打了四五天,元軍依舊未能突破樵舍鎮的防線,隆興城卻被張鏑拿下了,而且葉承率領的五萬南征軍主力順着贛水而下,也終於在這前後抵達隆興外圍,隆興的兵力大增。張鏑即以葉承領兵加強樵舍鎮防禦,五萬人一壓上去,元軍久敗疲憊之師更難當面鋒芒,不退也得退了。不過騎兵畢竟有速度優勢,雖敗而未易滅。

樵舍鎮的失敗,同時也就把隆興失守的情況帶了回去,張弘範頓足長嘆:

“隆興固若金湯,宋賊破城何速也!”

以張弘範的遠見,他很明白隆興的得失意味着什麼,這麼緊趕慢趕還是沒趕上,戰事還是朝着他最不希望的方向傾斜了。

樵舍既然難過,那麼剩下也只有走鄔子口,元軍從長江東西合流而來,有着兩千多艘艦船的龐大舟師,這相比於從福建陸路出兵的張鏑還是很有優勢的,所以張弘範的下一步作戰就是以舟師出兵攻打鄔子口,控制鄱陽湖。

英雄所見略同,張鏑的注意力也已經聚焦到了鄱陽湖上。

第三百零十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三)第一百零九章 兵臨城下 太平灣兩軍對陣(上)第二百二十九章 興化之戰 疾風勁草陳文龍(四)第一百零八章 以石擊卵 擁萬衆長驅直下第三百二十五章 軍議風波第一百七十章 流求始大 文丞相留滯溫州第一百二十八章 嚴陣以待 回戈痛擊范文虎(下)第三百九十四章 遼東客商馬越第二百零五章 獵頭戰爭 大甲人並不好惹(一)第一百九十九章 固本培元 治民強軍修內政(五)第二百六十五章 大風一日卷地起第二百零五章 獵頭戰爭 大甲人並不好惹(一)第五十八章 連島起義 鷹集山遊擊破敵(下)第三百二十章 論持久戰第三百六十九章 隆興大會戰(十三)第一百二十八章 嚴陣以待 回戈痛擊范文虎(下)第一百八十一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五)第四百零八章 戰略大反攻(十)第一百零八章 以石擊卵 擁萬衆長驅直下第一百十八章 德才之辯 事務官選拔考試(中)第六十五章 除舊佈新 潘司吏出獄歸順第二百三十九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一)第一百九十二章 急轉直下 董文炳六路南伐第二十七章 揭榜東歸 攜友夜訪黃林鎮第二百十九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二)第一百七十三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三百九十八章 東方既白第二百七十四章 北元密探(八)第一百八十八章 風雲又起 福安府四面反攻(下)第三百九十四章 遼東客商馬越第一百零七章 簡拔先鋒 前軍已至呂宋北(下)第三百三十章 有得必有失第一百零七章 簡拔先鋒 前軍已至呂宋北(下)第一百七十四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二百三十六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七)第一百三十五章 虎口脫險 弘濟橋向死而生(下)第二百四十一章 陛下不要哭第一百十四章 攻城練兵 東粵國灰飛煙滅(下)第一百九十五章 固本培元 治民強軍修內政(一)第一百二十七章 嚴陣以待 回戈痛擊范文虎(上)第三百二十五章 軍議風波第五章 鋒芒初露 一戰奮勇誅賊酋第二百三十九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一)第三百六十二章 隆興大會戰(六)第九十三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二)第二十二章 中興藥局 良醫懸壺濟衆生第六十八章 獨面強敵 議撤兵暫避鋒芒第二百五十章 帝國的凝視(三)第三百零十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三)第七十一章 河口初戰 小蒙衝顯大威風第六十四章 連環大戲 施奇計海州易主(下)第八十七章 虞橋反攻 陣而戰以步克騎(下)第二百九十七章 各個擊破(六)第一百六十五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三)第二百九十章 暗流涌動(五)第二百三十八章 謀定川蜀第一百十九章 德才之辯 事務官選拔考試(下)第四百十三章 戰略大反攻(十五)第三十二章 飛鴿傳信 千里音訊一日達第一百十二章 黔驢技窮 黃破嘴求和不成第四百十九章 白溝河 決戰(六)第二百二十一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四)第三百七十一章 隆興大會戰(十五)第八十三章 救援常州 戰陳墅生擒二將第三百十八章 漳州城與興化軍第四十七章 驅虎吞狼 葉承密鬥蒲家人第十五章 瓊島求醫 杜神仙慧眼識珠第一百五十六章 藏器待時 憑城堅守何足懼(下)第三百三十三章 福州輪戰(三)第一百零九章 兵臨城下 太平灣兩軍對陣(上)第二百二十九章 興化之戰 疾風勁草陳文龍(四)第二百六十六章 招降使者第一百九十五章 固本培元 治民強軍修內政(一)第一百五十四章 藏器待時 憑城堅守何足懼(上)第一百九十四章 血濺觀門 亂世豈有安樂窩第一百六十二章 是戰是守 衆人衆議有衆策第三百四十三章 崖山之戰(上)第三百三十六章 甲字三十六號特情(二)第二十二章 中興藥局 良醫懸壺濟衆生第一百九十一章 整兵不利 劉十九命隕石灘(下)第七十七章 戰猶未止 慶功宴氣氛陡轉第二百六十一章 狗急跳牆(一)第一百零二章 南征之議 黃破嘴攤上事了(上)第二百十九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二)第四十三章 烈女忠僕 血海深仇終得報第二百五十九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四)第二百六十五章 大風一日卷地起第二百四十八章 帝國的凝視(一)第二百二十五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八)第四百十七章 白溝河 決戰(四)第二百四十四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六)第三章 整裝東遊 江中遭賊反殺賊第一百九十四章 血濺觀門 亂世豈有安樂窩第一百六十二章 是戰是守 衆人衆議有衆策第一百三十五章 虎口脫險 弘濟橋向死而生(下)第八十四章 五牧之戰 將無能累死三軍第十一章 奪船風波 寨主鄭狗之煩惱第二百四十八章 帝國的凝視(一)第三百四十二章 皇帝說,打仗真好玩第一百七十四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
第三百零十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三)第一百零九章 兵臨城下 太平灣兩軍對陣(上)第二百二十九章 興化之戰 疾風勁草陳文龍(四)第一百零八章 以石擊卵 擁萬衆長驅直下第三百二十五章 軍議風波第一百七十章 流求始大 文丞相留滯溫州第一百二十八章 嚴陣以待 回戈痛擊范文虎(下)第三百九十四章 遼東客商馬越第二百零五章 獵頭戰爭 大甲人並不好惹(一)第一百九十九章 固本培元 治民強軍修內政(五)第二百六十五章 大風一日卷地起第二百零五章 獵頭戰爭 大甲人並不好惹(一)第五十八章 連島起義 鷹集山遊擊破敵(下)第三百二十章 論持久戰第三百六十九章 隆興大會戰(十三)第一百二十八章 嚴陣以待 回戈痛擊范文虎(下)第一百八十一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五)第四百零八章 戰略大反攻(十)第一百零八章 以石擊卵 擁萬衆長驅直下第一百十八章 德才之辯 事務官選拔考試(中)第六十五章 除舊佈新 潘司吏出獄歸順第二百三十九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一)第一百九十二章 急轉直下 董文炳六路南伐第二十七章 揭榜東歸 攜友夜訪黃林鎮第二百十九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二)第一百七十三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三百九十八章 東方既白第二百七十四章 北元密探(八)第一百八十八章 風雲又起 福安府四面反攻(下)第三百九十四章 遼東客商馬越第一百零七章 簡拔先鋒 前軍已至呂宋北(下)第三百三十章 有得必有失第一百零七章 簡拔先鋒 前軍已至呂宋北(下)第一百七十四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二百三十六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七)第一百三十五章 虎口脫險 弘濟橋向死而生(下)第二百四十一章 陛下不要哭第一百十四章 攻城練兵 東粵國灰飛煙滅(下)第一百九十五章 固本培元 治民強軍修內政(一)第一百二十七章 嚴陣以待 回戈痛擊范文虎(上)第三百二十五章 軍議風波第五章 鋒芒初露 一戰奮勇誅賊酋第二百三十九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一)第三百六十二章 隆興大會戰(六)第九十三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二)第二十二章 中興藥局 良醫懸壺濟衆生第六十八章 獨面強敵 議撤兵暫避鋒芒第二百五十章 帝國的凝視(三)第三百零十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三)第七十一章 河口初戰 小蒙衝顯大威風第六十四章 連環大戲 施奇計海州易主(下)第八十七章 虞橋反攻 陣而戰以步克騎(下)第二百九十七章 各個擊破(六)第一百六十五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三)第二百九十章 暗流涌動(五)第二百三十八章 謀定川蜀第一百十九章 德才之辯 事務官選拔考試(下)第四百十三章 戰略大反攻(十五)第三十二章 飛鴿傳信 千里音訊一日達第一百十二章 黔驢技窮 黃破嘴求和不成第四百十九章 白溝河 決戰(六)第二百二十一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四)第三百七十一章 隆興大會戰(十五)第八十三章 救援常州 戰陳墅生擒二將第三百十八章 漳州城與興化軍第四十七章 驅虎吞狼 葉承密鬥蒲家人第十五章 瓊島求醫 杜神仙慧眼識珠第一百五十六章 藏器待時 憑城堅守何足懼(下)第三百三十三章 福州輪戰(三)第一百零九章 兵臨城下 太平灣兩軍對陣(上)第二百二十九章 興化之戰 疾風勁草陳文龍(四)第二百六十六章 招降使者第一百九十五章 固本培元 治民強軍修內政(一)第一百五十四章 藏器待時 憑城堅守何足懼(上)第一百九十四章 血濺觀門 亂世豈有安樂窩第一百六十二章 是戰是守 衆人衆議有衆策第三百四十三章 崖山之戰(上)第三百三十六章 甲字三十六號特情(二)第二十二章 中興藥局 良醫懸壺濟衆生第一百九十一章 整兵不利 劉十九命隕石灘(下)第七十七章 戰猶未止 慶功宴氣氛陡轉第二百六十一章 狗急跳牆(一)第一百零二章 南征之議 黃破嘴攤上事了(上)第二百十九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二)第四十三章 烈女忠僕 血海深仇終得報第二百五十九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四)第二百六十五章 大風一日卷地起第二百四十八章 帝國的凝視(一)第二百二十五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八)第四百十七章 白溝河 決戰(四)第二百四十四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六)第三章 整裝東遊 江中遭賊反殺賊第一百九十四章 血濺觀門 亂世豈有安樂窩第一百六十二章 是戰是守 衆人衆議有衆策第一百三十五章 虎口脫險 弘濟橋向死而生(下)第八十四章 五牧之戰 將無能累死三軍第十一章 奪船風波 寨主鄭狗之煩惱第二百四十八章 帝國的凝視(一)第三百四十二章 皇帝說,打仗真好玩第一百七十四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