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六章 楊村驛絞肉機(九)

六月初,這場罕見的瓢潑大雨足足下了兩個時辰。

宋元兩方冒着大雨在楊村驛的密集工事中激烈廝殺。

五萬元軍投入了三萬餘,一萬五宋軍則投入了六千。

本來總兵力對比是三比一,而第二道防線廝殺的兵力則到了五比一。但張鏑卻沒有投入預備隊,反而還在把兵力一點一點往回縮。

從一丈六尺的城牆上居高臨下望去,這一里多縱深的淺壕坑道中填滿了流水般的涌動人潮,內側是鮮明紅色的宋軍,正在一點一點往裡退卻,外側是黑色、灰色甚至也有紅色的多種顏色混雜的元軍,正一步步向內進逼,擁擠在深壕外圍數以萬計的元軍後繼部隊還在不斷的加入這一條條延伸的長龍。

壕溝限制了兵力展開,頭尾相接的坑道中至多夠四五個人並排廝殺,這讓元軍也很難發揮人數上的優勢。

整個一里多長半徑的扇形防線中,像迷宮一樣的壕溝坑道看起來沒什麼規律,但其實是有序可循的,壕溝的起點是楊村驛的圍牆中延伸出來的南北中三個翁城城門,一條主道聯通着若干條輔道,每條輔道又連着幾條支道,就好比三株大樹,以主道爲幹,輔道爲枝,支道爲分叉的小枝。所有的支道、輔道、主道加起來,整個壕溝系統的長度可達數十里。一開始,六千宋軍在幾百條支道中鋪排開來,試圖固守所有的枝枝叉叉,但那顯然是有些力不從心,在幾倍數量的元軍壓迫下不斷的往內壓縮,逐漸的從支道擠入更寬一些的輔道。

位於東南方向,祝英枝的第一旅雖然勇銳,也同樣被大量的敵人往內擠壓。像祝英枝這樣藝高人膽大,嫌坑道殺人不過癮的傢伙有時會躍出淺壕,在站都站不穩的狹窄胸牆上強行衝殺。那些不要命的元軍八都魯也可能越壕而過,直接跳進密集的宋軍人羣中。但在成千成萬的大軍作戰中,個人的武勇基本只能作爲點綴,很難改變大局的走向。

從支道退入輔道後的宋軍兵力逐漸集中,慢慢穩住了陣線,但畢竟人數相差太大,這樣的苦戰勢難久持。張鏑拼不起消耗,也不能做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蠢事,寧可放棄外圍兩道防線,也要儘可能保住這數千精兵。

數十名傳令兵衝入雨幕,匆匆找到各個營頭的旗號。

“總理有令,不得亂了隊伍序列,不得躍出壕溝,保存有生力量,有序退入翁城!”

“什麼?”

“總理有令,有序後退……”

傳令兵費了老大勁才擠到了東南角的陣地前沿,又費了更大的勁才把殺得興起的第一旅旅帥祝英枝拉回壕溝,並傳達了有序退卻的命令。之所以沒有直接鳴金收兵,是因爲敵我兵力堆在一起,糾纏的太近,暴雨中貿然退兵容易在混亂中自相踩踏,引發崩盤的後果。

命令要求前線將領必須立即組織人員殿後,主力則退回翁城。

“又沒敗,爲什麼要退!”

“這是總理的命令,必須執行!”

“李八哥,帶人下去!老孃頂着!”

“旅帥,還是我來殿後吧!”

“廢什麼話,執行命令!”祝英枝在李八哥的鐵盔上重重一拍,將他推往後方,提起刀就往前橫衝直撞過去。

三個翁城門戶大開,數千宋兵後隊變前隊,在軍官們的約束下逐一撤入城防,留下的不到一千名殿後部隊則奮起餘勇,發起一陣衝鋒。

刀對刀,槍對槍,以命相搏,血水和雨水混雜着流淌在這一條條壕溝之中。

這場大雨下的太久了,打亂了張鏑的部署,而敵人的突襲也比預期中來的更快更猛烈了一些。

勝利的天平似乎是向元軍的方向傾斜了一些,至少在目前看來,三萬名元軍節節進逼,幾乎已經完全佔據了外圍幾百條支道和幾十條輔道。

元將石高順興奮的大呼,率兵連破宋軍兩道防線,已經接近楊村驛的夯土圍牆。不過對面的宋將強橫,硬是死戰不退,雙刀飛舞,竟讓大元的勇士接連倒下。石高順提起沉重的鑌鐵長槍,親自迎了上去,手下士兵紛紛閃避,讓出了道路。

一交手,竟發覺對方是個巾幗女將。

嗬,宋軍真的沒人了,讓一個女客來幹這殺人的行當。

“放下兵器,饒你不死,回頭爺們我好好疼你!”石高順耍了一個花槍,槍纓上水花四射,嘴巴上沒忘了調戲一番那對面的女將。

“狗賊討死!”

祝英枝怒罵一聲,一手格開對方的槍尖,一手揮刀向前。紅色戰袍翻飛,身形矯捷。

“小娘子夠潑,老子喜歡!”

石高順被逼的連退兩步,卻還歪着嘴淫邪的壞笑。

祝英枝的身後只有兩百多名同袍,被成千上萬的敵人一步步緊逼,退無可退。這一番殿後,幾乎是死殿!

危急關頭,身後的土牆上弓弦連響,密集的箭矢兜頭澆下,比起這場暴雨還要猛烈地向那成堆的元軍激射而去。

最後的幾百名宋軍都已退入翁城前的主壕,緊隨而至的元軍也進入了百步內的最佳射程。積滿了怒氣的宋軍發起了最強烈的第一輪齊射,幾乎將戰線後方的元軍射得塌下去一段,宋軍的正面壓力頓時一輕。

牆頭上的鳴金聲適時的響了起來,敵人在這波箭矢後短暫的遲滯時間是外邊這點殿後部隊僅剩的生機。

“撤!”

殘存的殿後宋軍從三個翁城門洞中魚貫而入,元軍自然不能甘心,也不會放過這個突破最後防線的大好機會。

南面的元將石高順和北面的肖乃斛都盯住了這個漏洞,急切驅使着麾下士卒往翁城追殺。

當最後一批殿後宋軍入內,緊追不捨的元軍忽然發現翁城中出現了一堵黑沉沉的牆。

轟轟的腳步聲傳來,一個個全副披掛、小山似的玄甲重步兵殺氣森然,七尺長、十五斤重的斬馬刀砍人如砍瓜切菜。

闖入翁城的元軍好似踢中了鐵板,被人數遠遠少於自己的玄甲一路趕了出來,三個門洞前都倒下一地的死屍,城牆上的弓弩則開始自由射擊……

請支持的老鐵們加我們的交流羣,柒柒伍柒貳壹叄陸叄,775721363,故宋帆影書友羣@正版

第三百零五章 楊村驛絞肉機(八)第四百十八章 白溝河 決戰(五)第三百十四章 南北之議第三百六十一章 隆興大會戰(五)第七十章 隔水對峙 試以舟師克步騎第一百七十五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六十七章 再下二城 聞捷報羣醜爭功第一百六十七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五)第三百九十六章 乃顏之亂(二)第一百五十六章 藏器待時 憑城堅守何足懼(下)第二百三十四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五)第二百七十九章 山雨欲來(二)第五十四章 前鋒出海 敵人有馬我有船第三百十八章 漳州城與興化軍第二百五十二章 土豪們的末日(一)第四十章 收服“龍王” 好漢子何必從賊第二百三十八章 枯木逢春 誰使落日再中興第一百九十一章 整兵不利 劉十九命隕石灘(下)第二章 避禍歸鄉 男兒志在行四方第十五章 瓊島求醫 杜神仙慧眼識珠第三百十七章 韃子都是紙老虎第四十一章 海上閻羅 荊泰賊惡貫滿盈第三百五十三章 祥興北伐(二)第二百五十章 帝國的凝視(三)第一百零五章 堅船利炮 看雷霆蓄勢待發第七十章 隔水對峙 試以舟師克步騎第一百一十章 兵臨城下 太平灣兩軍對陣(中)第三百六十一章 隆興大會戰(五)第七十七章 戰猶未止 慶功宴氣氛陡轉第一百章 三甸之死 太平寨改朝換代(中)第一百零九章 兵臨城下 太平灣兩軍對陣(上)第一百二十九章 二王出奔 天意不絕我大宋第五十四章 前鋒出海 敵人有馬我有船第三百二十章 論持久戰第一百三十五章 虎口脫險 弘濟橋向死而生(下)第二百六十二章 狗急跳牆(二)第四百零二章 戰略大反攻(四)第四百章 戰略大反攻(二)第二百八十五章 裹紅巾的反賊(四)第一百三十八章 白龍魚服 潛行山川無影蹤(二)第一百七十七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一)第三百零一章 楊村驛絞肉機(四)第一百零六章 簡拔先鋒 前軍已至呂宋北(上)第一百一十章 兵臨城下 太平灣兩軍對陣(中)第一百四十章 白龍魚服 潛行山川無影蹤(四)第三章 整裝東遊 江中遭賊反殺賊第三百二十三章 韃子的反撲(三)第四十三章 烈女忠僕 血海深仇終得報第四百零六章 戰略大反攻(八)第二百五十八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三)第三十九章 計賺陳閔 故施擒縱顯智謀第二百八十六章 暗流涌動(一)第一百六十一章 心如磁針 不指南方不肯休(下)第二百零五章 獵頭戰爭 大甲人並不好惹(一)第一百九十九章 固本培元 治民強軍修內政(五)第三百九十七章 乃顏之亂(三)第十四章 廣州遇險 南海大勝蒲家船第一百四十五章 招徠舊部 慶元城戒嚴蹊蹺第四百二十一章 白溝河 決戰(八)第一百零一章 三甸之死 太平寨改朝換代(下)第三百十九章 南北紅巾的合流第五十六章 因勢利導 殺官差鹽戶舉事第三百四十九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二)第六十七章 再下二城 聞捷報羣醜爭功第十六章 安南攬才 雲屯港義釋罪奴第一百六十一章 心如磁針 不指南方不肯休(下)第一百四十五章 招徠舊部 慶元城戒嚴蹊蹺第八十二章 胡隸回師 忠勝軍移鎮出關第一百四十七章 孟傳投敵 慶元府暗潮洶涌第一百六十六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四)第三百九十六章 乃顏之亂(二)第二百五十八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三)第三百五十四章 祥興北伐(三)第七十四章 暗度陳倉 示之弱攻之以強第一百零四章 前沿據點 望鄉石羣盜爭雄第一百七十章 流求始大 文丞相留滯溫州第三百六十章 隆興大會戰(四)第二百二十二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五)第三百八十九章 弱國無外交(中)第二百八十八章 暗流涌動(三)第三百八十七章 日本貢使第一百四十五章 招徠舊部 慶元城戒嚴蹊蹺第四百零七章 戰略大反攻(九)第二百五十七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二)第三百四十三章 崖山之戰(上)第一百七十三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四百零四章 戰略大反攻(六)第二百九十三章 各個擊破(二)第三百三十一章 福州輪戰(一)第一百五十九章 心如磁針 不指南方不肯休(上)第三百三十四章 福州輪戰(四)第二百十四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七)第一百十五章 移民實邊 太平城太平之政(上)第一百三十四章 虎口脫險 弘濟橋向死而生(上)第四十一章 海上閻羅 荊泰賊惡貫滿盈第二百八十八章 暗流涌動(三)第一百二十一章 矯詔班師 獨鬆關危如累卵(上)第一百九十九章 固本培元 治民強軍修內政(五)第二百七十二章 北元密探(六)第三百五十一章 伐虜 伐虜
第三百零五章 楊村驛絞肉機(八)第四百十八章 白溝河 決戰(五)第三百十四章 南北之議第三百六十一章 隆興大會戰(五)第七十章 隔水對峙 試以舟師克步騎第一百七十五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六十七章 再下二城 聞捷報羣醜爭功第一百六十七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五)第三百九十六章 乃顏之亂(二)第一百五十六章 藏器待時 憑城堅守何足懼(下)第二百三十四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五)第二百七十九章 山雨欲來(二)第五十四章 前鋒出海 敵人有馬我有船第三百十八章 漳州城與興化軍第二百五十二章 土豪們的末日(一)第四十章 收服“龍王” 好漢子何必從賊第二百三十八章 枯木逢春 誰使落日再中興第一百九十一章 整兵不利 劉十九命隕石灘(下)第二章 避禍歸鄉 男兒志在行四方第十五章 瓊島求醫 杜神仙慧眼識珠第三百十七章 韃子都是紙老虎第四十一章 海上閻羅 荊泰賊惡貫滿盈第三百五十三章 祥興北伐(二)第二百五十章 帝國的凝視(三)第一百零五章 堅船利炮 看雷霆蓄勢待發第七十章 隔水對峙 試以舟師克步騎第一百一十章 兵臨城下 太平灣兩軍對陣(中)第三百六十一章 隆興大會戰(五)第七十七章 戰猶未止 慶功宴氣氛陡轉第一百章 三甸之死 太平寨改朝換代(中)第一百零九章 兵臨城下 太平灣兩軍對陣(上)第一百二十九章 二王出奔 天意不絕我大宋第五十四章 前鋒出海 敵人有馬我有船第三百二十章 論持久戰第一百三十五章 虎口脫險 弘濟橋向死而生(下)第二百六十二章 狗急跳牆(二)第四百零二章 戰略大反攻(四)第四百章 戰略大反攻(二)第二百八十五章 裹紅巾的反賊(四)第一百三十八章 白龍魚服 潛行山川無影蹤(二)第一百七十七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一)第三百零一章 楊村驛絞肉機(四)第一百零六章 簡拔先鋒 前軍已至呂宋北(上)第一百一十章 兵臨城下 太平灣兩軍對陣(中)第一百四十章 白龍魚服 潛行山川無影蹤(四)第三章 整裝東遊 江中遭賊反殺賊第三百二十三章 韃子的反撲(三)第四十三章 烈女忠僕 血海深仇終得報第四百零六章 戰略大反攻(八)第二百五十八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三)第三十九章 計賺陳閔 故施擒縱顯智謀第二百八十六章 暗流涌動(一)第一百六十一章 心如磁針 不指南方不肯休(下)第二百零五章 獵頭戰爭 大甲人並不好惹(一)第一百九十九章 固本培元 治民強軍修內政(五)第三百九十七章 乃顏之亂(三)第十四章 廣州遇險 南海大勝蒲家船第一百四十五章 招徠舊部 慶元城戒嚴蹊蹺第四百二十一章 白溝河 決戰(八)第一百零一章 三甸之死 太平寨改朝換代(下)第三百十九章 南北紅巾的合流第五十六章 因勢利導 殺官差鹽戶舉事第三百四十九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二)第六十七章 再下二城 聞捷報羣醜爭功第十六章 安南攬才 雲屯港義釋罪奴第一百六十一章 心如磁針 不指南方不肯休(下)第一百四十五章 招徠舊部 慶元城戒嚴蹊蹺第八十二章 胡隸回師 忠勝軍移鎮出關第一百四十七章 孟傳投敵 慶元府暗潮洶涌第一百六十六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四)第三百九十六章 乃顏之亂(二)第二百五十八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三)第三百五十四章 祥興北伐(三)第七十四章 暗度陳倉 示之弱攻之以強第一百零四章 前沿據點 望鄉石羣盜爭雄第一百七十章 流求始大 文丞相留滯溫州第三百六十章 隆興大會戰(四)第二百二十二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五)第三百八十九章 弱國無外交(中)第二百八十八章 暗流涌動(三)第三百八十七章 日本貢使第一百四十五章 招徠舊部 慶元城戒嚴蹊蹺第四百零七章 戰略大反攻(九)第二百五十七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二)第三百四十三章 崖山之戰(上)第一百七十三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四百零四章 戰略大反攻(六)第二百九十三章 各個擊破(二)第三百三十一章 福州輪戰(一)第一百五十九章 心如磁針 不指南方不肯休(上)第三百三十四章 福州輪戰(四)第二百十四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七)第一百十五章 移民實邊 太平城太平之政(上)第一百三十四章 虎口脫險 弘濟橋向死而生(上)第四十一章 海上閻羅 荊泰賊惡貫滿盈第二百八十八章 暗流涌動(三)第一百二十一章 矯詔班師 獨鬆關危如累卵(上)第一百九十九章 固本培元 治民強軍修內政(五)第二百七十二章 北元密探(六)第三百五十一章 伐虜 伐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