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七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二)

上萬人的大陣很厚實,林世雄帶領的千把號人衝的雖猛,卻也一時沒法潰圍而過。

帶領志願材勇的老兵們成爲了中堅力量,一個個拼死頂在隊伍最前面,材勇們受到激發,也跟着手持梭標向前拱,愣是把趨於混亂的大陣穩了下來。

刀敵蒙的中軍旗號揮舞,指揮全軍收縮,自己率領三百老卒迅速往敵軍方向推進,逐漸對凹進陣中的林家家丁們形成包圍之勢。林家家丁們的那一股子氣勢也漸漸落了下來,官軍畢竟人多,陣列僵持着往回反推,林世雄一時沒法得手,也擔心繼續深入會陷入重圍,便反攻爲守,動作緩了下來。他已經看到塢堡內源源不斷涌出來的人馬,預備與援兵匯合之後再重新發動攻勢。

戰局變化的同時,在官軍大陣的兩翼,二百騎兵收到了中軍傳出的旗號,快速包抄過來。

騎兵都將趙奮眼中冒火,恨透了林家的惡霸,戰場上他不由得想起劉三木、餘誠等一大批爲了掩護他而犧牲的好兄弟,還有赤水鐵場無辜枉死的成百上千的工友們,這血海深仇他不能不報。所以哪怕回城報信一路疲憊,他還是毫不猶豫的主動請纓要來參與攻打這一切罪惡的策源地,林家塢堡。

“呔!就你會連珠箭!”趙奮正看到林世雄連發幾箭,射中了幾名材勇,甚是囂張跋扈。

怒髮衝冠,大罵一聲,趙奮一夾馬腹就往前竄了出去,迎面兜上掠陣而過的林家騎手,嘣嘣嘣~弓弦連響,閃電般的三箭,立時就有三員敵騎應聲落馬,林家騎手們紛紛大駭,眼睜睜看他逼近數十步後從容不迫的控馬折返,十幾人彎弓回射都被他輕易避過。

相比起來,林世雄射的是原地站立的步卒,縱然連發連中也不足爲奇,可以算得上騎射優良而已。趙奮卻是在奔馳的馬背上連斃敵騎,射的是活動目標,還能在上百敵騎前全身而退,武藝膽略可見一斑。

騎手們是林家的寶貝疙瘩,畢竟南方的馬匹無比金貴,他們不可一世慣了,一向來只有他們欺負人,沒有被欺負過,這下子深受打擊。林世雄豈肯服輸,將弓拉的全滿,狠狠一箭射出。但被趙奮辨出風聲,一個鐙裡藏身靈活的避過,瞬間也搭箭在手,回頭只是打眼一瞄,挽弓背射,利箭離弦疾出,正中林世雄的胸口。

“呃啊!”林世雄不由驚叫出口,還好身上鐵甲是自家所產的精鐵打造,防護嚴密,箭頭打中護心鏡,稍微一偏,牢牢的嵌進甲葉之間。林世雄胸口隱隱作痛,雖只擦破點皮肉,卻把自己嚇出一身冷汗。

塢堡上的林家人都大驚失色,官軍們則振奮不已,此消彼長,士氣倒轉了過來。

林世雄應變的不慢,指揮騎兵徐徐回撤,步兵們也潮水一般往後退卻。塢堡下,林世武已經帶着兩三千人集結完畢,抓緊過來支援,兩相會合,再重振旗鼓。

趙奮領着二百輕騎銜尾追射了一陣,林家家丁留下一地尾巴,百十個人倒在地上呻吟哀嚎。

對陣第一局,雙方似乎不分勝負,志願材勇們死傷的要多一點,但成功扛住了敵人步騎最兇猛的首輪攻擊,士氣得以穩定下來。並且在己方騎兵的及時配合下逆轉了局面,迫使林家家丁不得不退卻。

“嘟嘟……”大陣中號聲響起,令旗翻飛,抓緊時間調整隊伍,趙奮的人馬也適可而止,輕騎兵適合威懾、追擊,卻不適合攻堅,仍舊往兩翼集齊。

“咚咚……咚咚……咚咚”,隨着均勻有節奏的鼓聲,大陣中心散開一條通道,一隊銃兵肩扛着黑黝黝的制式火銃整齊的小跑出陣,就在大陣最前方排成三排橫列。

終於輪到火器出場了。

說起來剛剛這一場接觸戰指揮的不算太漂亮,畢竟刀敵蒙也是第一次指揮這麼多人馬,尤其還都是以新兵爲主的志願材勇,難免不太順暢。實事求是的說,身爲旅帥的刀敵蒙目前可以算一員勇將,敢打敢衝,卻與合格的統帥尚有距離,還需要歷練。比如剛纔的佈陣,就不應該將最犀利的銃兵放在後面,他大約習慣了指揮刀盾兵,總是把步卒放在第一線,組成堅實的肉牆。但志願材勇不比精銳的正軍刀牌手,防線十分脆弱,險些在林家兵丁們猛烈的攻擊下被衝破。

儘管在騎兵的優異表現和志願材勇的奮力堅持下化險爲夷,但刀敵蒙的部下還是吃了不小的虧,尤其是志願材勇們在那短暫的混亂中死傷慘重,擔架隊趁着作戰間隙匆匆擡下去上百號傷亡的戰士。

刀敵蒙暗自心痛,也及時意識到問題所在,將陣型做了調整,首先就是把銃兵調到了最前沿。

這一次,林世雄與林世武合兵一處,統領塢堡中的主力兵馬共四千多人,整頓之後再次發動攻擊。

吸取了頭一陣的教訓,林氏兩兄弟決定穩中求勝,他們自認爲摸清了官軍的特點,步兵孱弱,但騎兵靈活善射,所以打算採取中間突破兩側壓制的辦法。

首先,集中所有重甲,讓一百四十多騎兵全副披掛,分成左右兩路,都裝備彎刀和騎槍,用來對付官軍的輕騎,主要就是用重裝衝鋒將輕騎趕散了,隨後可以順勢包抄官軍的兩翼,官軍缺少厚盾長槍,肯定擋不住重騎兵的衝撞。

其次,將剩下的幾百副甲冑全都裝備給最精悍的步卒,給他們許以厚利重賞,列於最前沿作爲衝陣的尖刀,猛插過去,一貫到底。

“擂鼓!”

林培德嘶啞着嗓音,命令城頭擂鼓助戰。一名壯碩的家丁脫了衣服,赤膊上前,露出一身的腱子肉,在這寒冷的初春冒出騰騰的熱氣,隆隆隆擂響了牛皮大鼓。

對於林培德而言,這是一場生死之戰,關乎他自己以及整個家族的存亡,若能夠打破今日的重圍,他決定趁勢打出去,聯絡各大豪族,把官軍各個擊破,徹底將泉州掀個底朝天。

昨日老四來報告說,礦丁們準備勾結官軍作亂,他已經預感到暴風雨要來了。已經派人去聯繫各家,並向北朝求救。只是是官軍來的太快,或許是得到消息提前發動了,使得各大家無法串聯,全被困在塢堡之中。

這新知州好大手筆啊,真要把他們這些本地土豪連根拔起嗎?這可是前所未有的事情,狼子野心,所圖不小啊!

林培德心裡劇烈的活動着,他已經七十歲了,身着幾十斤重的鐵甲,端坐門樓之上,即便不能跨馬橫刀親自上陣,但出息的兒子們可以替他打出林家的聲威。

張鏑,這位新知州的名字,這不知天高地厚的黃口孺子,讓老夫來教教你如何做人!

林培德恨恨的,又不無得意的想着,七十歲了,老當益壯,大有可爲啊!

第二百三十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一)第八十一章 三分四軍 譴偏師北上山東第二百二十七章 興化之戰 疾風勁草陳文龍(二)第二百二十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三)第一百五十一章 亂局初定 四明軍奪取慶元(上)第二百八十六章 暗流涌動(一)第一百七十八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二)第九十八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七)第一百章 三甸之死 太平寨改朝換代(中)第三百五十九章 隆興大會戰(三)第一百三十五章 虎口脫險 弘濟橋向死而生(下)第二百四十二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四)第二百三十二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三)第一百八十四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八)第五十七章 連島起義 鷹集山遊擊破敵(上)第二百十九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二)第一百十二章 黔驢技窮 黃破嘴求和不成第二百七十八章 山雨欲來(一)第二百七十三章 北元密探(七)第一百十三章 攻城練兵 東粵國灰飛煙滅(上)第一百四十二章 以假亂真 假元使真下溫州(上)第一百四十五章 招徠舊部 慶元城戒嚴蹊蹺第二百五十八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三)第三百二十九章 紅巾化白頭第三百九十章 弱國無外交(下)第一百四十三章 以假亂真 假元使真下溫州(下)第六十二章 故佈疑陣 陷絕地甕中捉鱉(下)第一百十一章 兵臨城下 太平灣兩軍對陣(下)第三十五章 以點擴面 環島再繪新藍圖第一百四十章 白龍魚服 潛行山川無影蹤(四)第四百十九章 白溝河 決戰(六)第三百九十七章 乃顏之亂(三)第二百四十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二)第十章 初探流求 上島佈下第一子第一百十三章 攻城練兵 東粵國灰飛煙滅(上)第一百八十一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五)第二百四十八章 帝國的凝視(一)第三十三章 不拘一格 劉十九放手招才第一百八十七章 風雲又起 福安府四面反攻(上)第二十二章 中興藥局 良醫懸壺濟衆生第一百四十一章 山窮水復 下處州東行遇阻第二十九章 再入府城 張礪鋒力勸孟傳第三百二十章 論持久戰第一百六十九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七)第二百八十一章 山雨欲來(四)第七十六章 塵埃落定 撒思吉束手就擒第二百十六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九)第二十章 流求新貌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二百二十一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四)第四百零三章 戰略大反攻(五)第一百六十章 心如磁針 不指南方不肯休(中)第五十九章 兵進東海 施居文獻城反正第二百六十四章 能攻心則反側自消第二百三十八章 謀定川蜀第二百章 瓊州小馬 新得小馬二百餘第三百三十四章 福州輪戰(四)第三百四十四章 崖山之戰(下)第一百七十二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五十三章 元使被殺 陳宜中用備虜策第八十三章 救援常州 戰陳墅生擒二將第四百零一章 戰略大反攻(三)第三百八十七章 日本貢使第二百四十二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四)第二百八十三章 裹紅巾的反賊(二)第二十五章 蒙召進京 小朝廷頒賜出身第七十一章 河口初戰 小蒙衝顯大威風第三百八十章 倭島攻略(二)第三百零三章 楊村驛絞肉機(六)第三百七十八章 對馬島事件第二百零八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一)第三百十一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四)第三百八十六章 城下之盟第四百零五章 戰略大反攻(七)第一百二十一章 矯詔班師 獨鬆關危如累卵(上)第一百四十七章 孟傳投敵 慶元府暗潮洶涌第一百三十五章 虎口脫險 弘濟橋向死而生(下)第四百零五章 戰略大反攻(七)第三百四十七章 文天祥罵死文炳第二十四章 家書急催 時隔一載返故鄉第三百零七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第二百四十一章 陛下不要哭第一百二十七章 嚴陣以待 回戈痛擊范文虎(上)第六十五章 除舊佈新 潘司吏出獄歸順第九十九章 三甸之死 太平寨改朝換代(上)第二百七十二章 北元密探(六)第三百三十九章 請移聖駕入泉州第二百二十二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五)第二百四十五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七)第一百十三章 攻城練兵 東粵國灰飛煙滅(上)第一百九十九章 固本培元 治民強軍修內政(五)第二百四十四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六)第七十四章 暗度陳倉 示之弱攻之以強第二百六十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五)第一百七十四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二百二十一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四)第九十三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二)第九十六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五)第四十七章 驅虎吞狼 葉承密鬥蒲家人第三百五十四章 祥興北伐(三)第二百六十七章 北元密探(一)
第二百三十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一)第八十一章 三分四軍 譴偏師北上山東第二百二十七章 興化之戰 疾風勁草陳文龍(二)第二百二十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三)第一百五十一章 亂局初定 四明軍奪取慶元(上)第二百八十六章 暗流涌動(一)第一百七十八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二)第九十八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七)第一百章 三甸之死 太平寨改朝換代(中)第三百五十九章 隆興大會戰(三)第一百三十五章 虎口脫險 弘濟橋向死而生(下)第二百四十二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四)第二百三十二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三)第一百八十四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八)第五十七章 連島起義 鷹集山遊擊破敵(上)第二百十九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二)第一百十二章 黔驢技窮 黃破嘴求和不成第二百七十八章 山雨欲來(一)第二百七十三章 北元密探(七)第一百十三章 攻城練兵 東粵國灰飛煙滅(上)第一百四十二章 以假亂真 假元使真下溫州(上)第一百四十五章 招徠舊部 慶元城戒嚴蹊蹺第二百五十八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三)第三百二十九章 紅巾化白頭第三百九十章 弱國無外交(下)第一百四十三章 以假亂真 假元使真下溫州(下)第六十二章 故佈疑陣 陷絕地甕中捉鱉(下)第一百十一章 兵臨城下 太平灣兩軍對陣(下)第三十五章 以點擴面 環島再繪新藍圖第一百四十章 白龍魚服 潛行山川無影蹤(四)第四百十九章 白溝河 決戰(六)第三百九十七章 乃顏之亂(三)第二百四十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二)第十章 初探流求 上島佈下第一子第一百十三章 攻城練兵 東粵國灰飛煙滅(上)第一百八十一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五)第二百四十八章 帝國的凝視(一)第三十三章 不拘一格 劉十九放手招才第一百八十七章 風雲又起 福安府四面反攻(上)第二十二章 中興藥局 良醫懸壺濟衆生第一百四十一章 山窮水復 下處州東行遇阻第二十九章 再入府城 張礪鋒力勸孟傳第三百二十章 論持久戰第一百六十九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七)第二百八十一章 山雨欲來(四)第七十六章 塵埃落定 撒思吉束手就擒第二百十六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九)第二十章 流求新貌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二百二十一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四)第四百零三章 戰略大反攻(五)第一百六十章 心如磁針 不指南方不肯休(中)第五十九章 兵進東海 施居文獻城反正第二百六十四章 能攻心則反側自消第二百三十八章 謀定川蜀第二百章 瓊州小馬 新得小馬二百餘第三百三十四章 福州輪戰(四)第三百四十四章 崖山之戰(下)第一百七十二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五十三章 元使被殺 陳宜中用備虜策第八十三章 救援常州 戰陳墅生擒二將第四百零一章 戰略大反攻(三)第三百八十七章 日本貢使第二百四十二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四)第二百八十三章 裹紅巾的反賊(二)第二十五章 蒙召進京 小朝廷頒賜出身第七十一章 河口初戰 小蒙衝顯大威風第三百八十章 倭島攻略(二)第三百零三章 楊村驛絞肉機(六)第三百七十八章 對馬島事件第二百零八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一)第三百十一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四)第三百八十六章 城下之盟第四百零五章 戰略大反攻(七)第一百二十一章 矯詔班師 獨鬆關危如累卵(上)第一百四十七章 孟傳投敵 慶元府暗潮洶涌第一百三十五章 虎口脫險 弘濟橋向死而生(下)第四百零五章 戰略大反攻(七)第三百四十七章 文天祥罵死文炳第二十四章 家書急催 時隔一載返故鄉第三百零七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第二百四十一章 陛下不要哭第一百二十七章 嚴陣以待 回戈痛擊范文虎(上)第六十五章 除舊佈新 潘司吏出獄歸順第九十九章 三甸之死 太平寨改朝換代(上)第二百七十二章 北元密探(六)第三百三十九章 請移聖駕入泉州第二百二十二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五)第二百四十五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七)第一百十三章 攻城練兵 東粵國灰飛煙滅(上)第一百九十九章 固本培元 治民強軍修內政(五)第二百四十四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六)第七十四章 暗度陳倉 示之弱攻之以強第二百六十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五)第一百七十四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二百二十一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四)第九十三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二)第九十六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五)第四十七章 驅虎吞狼 葉承密鬥蒲家人第三百五十四章 祥興北伐(三)第二百六十七章 北元密探(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