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31節 正面對捍

美軍八個正規步兵師在不到兩天的時間內被五個帝國“預備役”師殲滅,這個戰績在後來被公認爲戰場上的一大奇蹟。在當時,很多人都認爲這樣的戰果幾乎是不可能的,別說是十萬名官兵,就算是十萬頭豬,也要屠宰好幾天吧?而古迅雷是怎麼辦到的呢?戰後,就有很多人在分析這個戰例。

從根本上講,古迅雷能夠在一天半的時間裡殲滅八個正規美軍步兵師,主要的原因是他極爲合理的利用了手裡的兩個騎兵師。可以說,在整個戰鬥中,兩個騎兵師所發揮的作用超過了十個步兵師。其快速穿插,突擊,以及在對付堅固類工事時發揮的巨大作用,這些都是普通步兵所難以辦到的。而古迅雷本人正是裝甲戰方面的專家,在他的手裡,騎兵部隊能夠發揮出最大的戰鬥力來。

另外就是三個參戰的步兵師各盡所能,在戰場上的表現超過了古迅雷預先的期望。說直接點,是在第一輪突擊取得成功之後,部隊打出了氣勢,士氣迅速提高,而這對步兵來說,也許比更好的武器還要重要。在持續了一天半的戰鬥中,三個步兵師的官兵幾乎都沒有休息過,一直在持續作戰,如果沒有極高的士氣,恐怕早就堅持不住了。

最後的一個原因就是,美軍在一開始就沒有組織起有效的抵抗,其前線司令部被摧毀之後,美軍部隊各自爲戰,根本就無法阻擋騎兵的突擊。另外,美軍沒有裝甲部隊,也沒有有效的反坦克手段,更沒有有效的反坦克戰術。在戰鬥爆發之前。美軍處於進攻狀態,而不是防禦狀態,沒有設置縱深陣地,大部分部隊都集中在一起,成爲了重點打擊對象,有的部隊甚至沒有做好戰鬥準備!

這些因素都是美軍迅速潰敗的原因,而從戰鬥的結果也能看得出來,當時美軍的士氣是非常低糜的。十萬多美軍中,只有3萬多被消滅,5萬多做了俘虜。也就是說。有5萬多美軍幾乎沒有抵抗就放下了武器。在戰後的調查中,當時至少有2萬多美軍是在接到戰鬥命令之前就成了俘虜!而且,主動投降的美軍絕對不在少數。如果美軍當時有所準備,而且士氣高昂的話,那麼俘虜的數量肯定沒有這麼多。至少,在此之前兩年多的島嶼爭奪戰中,從來沒有出現過美軍在失去抵抗能力之前大規模投降的先例。

戰場上沒有“憐憫”這個字眼。失敗者將輸掉一切。古迅雷也不會憐憫他的對手,至少現在不會。同時,戰鬥還沒有結束,雖然已經有八個美軍師被殲滅,但是更多的美軍部隊正在趕來。

七月一日下午,也就是在戰鬥結束後不久,古迅雷剛剛讓各部隊把損失情況送上來。新的消息就傳到了,另外一股美軍已經逼近了第五步兵師的防線,但沒有立即南下,而是在北面準備進攻。而這支美軍部隊中,至少有一個坦克師,雖然大部分都是普通的步兵部隊,而且沿途遭到了艦載戰鬥轟炸機的打擊,但是其兵力達到了12個師,近15萬人馬。而古迅雷當時只有5個師,不到6萬官兵!

“美軍沒有繼續南下的跡象。看樣子,他們準備集中兵力,然後發動一次決定性的進攻!”張曉林在下午的時候就把偵察部隊派了出去,同時讓他的第一騎兵師轉移到了第五步兵師陣地的後面。“美軍的裝甲部隊在前面,如果我們現在進攻的話……”

“現在我們拿什麼進攻?”古迅雷朝張曉林看了一眼,此時古迅雷已經拿到了各部隊的損失情況清單。“我們只有不到300輛坦克了,而且兵力嚴重不足。大部分官兵已經連續兩天多沒有休息,彈藥補給也沒有到位,炮兵還沒有跟上來。在這個時候進攻,無異於自殺!”

“可是……”張曉林遲疑了一下。“如果我們轉爲防禦的話,那就將極爲被動。”

“我知道,就算要進攻,那我們也要先做好進攻地準備。”

古迅雷低着頭在地圖上看了好一陣,他也不贊成被動防禦,從一開始,古迅雷就不想被動防禦,不然他也不會主動出擊。現在最大的問題是,他手裡的部隊都需要時間休整,需要時間來補充彈藥與燃料,而且最重要的炮兵現在還在轉移的途中。更讓他頭痛的是,兩個增援的步兵師最快也只能在夜間到達,而陸戰隊的增援部隊還不知道在哪呢。如果被動防禦的話,那麼他很有可能輸掉這場戰鬥。

美軍至少有一個坦克師,也許還有一個摩步師。也就是說,美軍有大概300輛左右的坦克,其中重型坦克的數量不會很少。只要佈雷德利將這支裝甲部隊利用起來的話,那麼古迅雷就有麻煩了。這也正是古迅雷最擔心的地方。在面對裝甲部隊的快速突擊時,任何被動防禦都是徒勞的,而對付裝甲部隊最有效的辦法就是進攻,用突擊對付突擊,到時候就看誰的裝甲部隊更厲害了。問題就在這裡,如果選擇進攻的話,那麼古迅雷現在的這點兵力是不足以獲得勝利的,可他要是不選擇進攻的話,那也只有等待失敗。

思考了一陣,古迅雷有了一個大概的想法,不管是進攻,還是防禦,都得儘量拖延美軍進攻的時間,至少等到第六與第七步兵師到達,這樣,就能多出兩個步兵師的生力軍,勝利的希望就更大了。古迅雷沒有想過要得到陸戰隊的支援,甚至認爲第八步兵師很有可能無法及時趕到戰場,因此,他只考慮到用七個師,不到九萬官兵的兵力與美軍十二個師決戰。

“讓第四步兵師加強到第五步兵師的防線上去,利用美軍的陣地延伸防禦縱深,我們的炮兵什麼時候能夠跟上來?”

“最快也要三個小時。”張曉林的回答很迅速。

“那我們就得想辦法多爭取幾個小時,最好能夠在第六與第七步兵師到達之後,再與美軍決戰。”古迅雷朝張曉林看了一眼

“如果要拖延美軍進攻的時間的話。那麼最有效的辦法就是發動幾次小規模的反擊,打亂美軍的進攻準備工作,讓美軍不得不花更多的時間來準備進攻。”

古迅雷微微點了點頭。“這是唯一的辦法了,我等下親自率領第二騎兵師去……”

“還是讓我去吧,第二騎兵師做預備隊,而且在之前的戰鬥中,第二騎兵師的損失比我們大。”

古迅雷笑着搖了搖頭。“看來,你也知道爭功了。”

張曉林撓了下頭皮,然後笑了起來。

“好吧,這個任務就交給你來完成。”古迅雷把住了張曉林的肩膀。“每次最多投入一個騎兵營地兵力,而且採取打了就跑的戰術,在前三個小時裡,必須要異常謹慎,不能掉入美軍設置的伏擊圈裡。等炮兵到達之後,你的任務就是爲炮兵提供美軍兵力集結點,物資囤積點的座標。然後讓炮兵來做點貢獻。如果與美軍遭遇的話,要儘快脫離戰鬥,安排好接應的部隊,另外,我也會盡量安排炮兵爲你們提供掩護。”

這些基本戰術張曉林還是很清楚地,而且他本來就是一個比較謹慎的指揮官,至少比翁羽好多了。

當天晚上。第一騎兵師的幾個騎兵營輪番出動,張曉林幾乎親自指揮了每一次的突擊行動。每一次的突擊規模都不大,而且突擊距離也不是很遠,所有的突擊行動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快”!在這幾次突擊行動中,用時最長的一次不到一個小時,而用時最短地一次只有半個小時。所有突擊行動的目的都是讓美軍轉爲防禦,並且讓美軍不得不在前線陣地上部署更多的防禦部隊,從而使美軍無法全力組織進攻。

從九點開始。五個師的炮兵部隊陸續到達了前線。古迅雷將這些炮兵部隊集中部署到了第五步兵師的防線後方,距離美軍10到15公里。而這個距離正好在大口徑榴彈炮的射程範圍之內。接着。炮兵也加入了戰鬥。

無規律的,間隔性的炮擊產生地拖延效果不比騎兵部隊的突擊差。張曉林還按照古迅雷的命令,將美軍在前線的兵力集結點,物資囤積中心,以及前線指揮所的位置發給了炮兵部隊,讓炮兵能夠更有效的發揮重炮的威力。

從下半夜開始,古迅雷還將部分自行火炮組織了起來,讓其跟在張曉林的突擊部隊後面,在近距離上炮擊美軍。這起到的效果更爲明顯。從炮兵參戰開始,美軍就不得不考慮怎麼對付唐帝國的那些火炮了。

凌晨前。雙方的炮兵進行了一輪猛烈地炮戰,結果打了個兩敗俱傷。唐帝國陸軍的自行火炮主要有兩種口徑,一是155毫米重炮,另外一種是100毫米中型火炮。而美軍的炮兵也主要裝備了155毫米與105毫米口徑的火炮。雙方的火炮在性能,特別是射程方面相差並不是很大,主要的區別是,古迅雷軍團裡主要裝備的是自行火炮,而美軍裝備的多半是牽引火炮。這對雙方的炮戰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因爲美軍的火炮無法迅速轉移陣地,在很多時候都是被動挨打,雖然也給對手製造了不少的損失,但是總體而言,美軍炮兵的損失更大,只是美軍的火炮數量更多!

前面的戰鬥打得熱火朝天,古迅雷卻在思考着白天的戰鬥該怎麼打。

最初,他有幾種想法,而主要傾向於打防守反擊。即利用步兵師在正面擋住美軍的進攻,然後兩個騎兵師與其他的步兵師配合在側翼突擊美軍。這與他之前的戰術是一樣的,可這有一個問題,即之前打的都是美軍步兵,美軍的進攻能力相當有限,而現在他要對付的是一支有裝甲部隊的美軍,如果美軍突破了正面防線的話,那麼他的側翼突擊就幾乎是在送死了。

到下半夜的時候,第六步兵師與第七步兵師已經趕到,而且帶來了大量的輜重物資,其中最重要的自然是給炮兵送來的那數百噸彈藥,還有給裝甲部隊送來的燃料。這兩個步兵師都齊裝滿員,而且官兵的體力都很充沛,士氣也沒有問題。更讓古迅雷感到高興的是,第八步兵師也即將到達,預計在早上七點就能趕到,也就是說,到時候,他將擁有八個師,十萬兵力!

除了這些陸續到達的增援兵力之外,還有一個因素影響到了古迅雷的決定,那就是美軍在夜間戰鬥中所表現出來的戰鬥力。張曉林的幾次突擊都沒有遇到大的麻煩,而且從張曉林反應的情況來看,美軍的裝甲部隊規模有限,而且部隊的戰鬥力並不高。接着,在天亮前的那場炮戰中,張曉林的判斷得到了證實,美軍的素質確實不怎麼樣。

正是這兩個因素,最終讓古迅雷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與美軍打一場面對面的戰鬥,用進攻去對付敵人的進攻,而且要搶在敵人之前發動進攻。明確了這個想法之後,古迅雷立即重新部署了手裡的幾支部隊。

第一騎兵師在西面,負責包夾美軍的右翼。第六步兵師與第七步兵師在戰線中部,依靠炮兵的掩護,直接突擊美軍陣地。第二騎兵師在戰線的東面,負責包夾美軍的左翼。另外,第四步兵師與第五步兵師做戰役預備隊,而第三步兵師仍然負責後方的防線,即將到達的第八步兵師則負責爲前線作戰部隊輸送作戰物資,另外還負責打掃戰場,運送傷員,接管戰俘等等煩瑣工作。

部隊在八點之前陸續部署到位,而古迅雷再次登上了他的坦克,他將進攻時間設在了八點過十分。在部隊進攻之前,炮兵將提供20分鐘的炮火準備,而且海航的轟炸機將在八點半到達。讓古迅雷沒有想到的是,佈雷德利設定的進攻時間僅僅比他晚了五分鐘而已!

第27節 關鍵點第5節 海峽風雲第26節 父子情(上)第1節 歸來第12節 高手博弈第10節 追殲頑敵第6節 美軍的時機第85節 亡羊補牢第20節 戰役準備第59節 後發先至第12節 完美轟炸(上)第6節 艦隊出擊(下)第21節 後悔已晚第15節 橫掃千軍第10節 敵蹤第14節 好友相遇(下)第58節 殺回開普敦第27節 父母親情第26節 父子情(上)第12節 意外的決定因素第28節 混蛋(下)第11節 重點:進攻第54節 “神風”襲來第65節 戰略空運第3節 新制度第43節 明修棧道第13節 圍攻“赤城”(上)第10節 日本艦隊的動向第29節 夜間遭遇第19節 墜落的“海雕”第81節 謝幕表演第31節 龍出大海(下)第26節 拂曉出擊第4節 海軍改組(上)第19節 嘲弄(上)第51節 致命的位置第55節 傳奇艇長第78節 勝利返航第20節 起錨出航第73節 “蚊子艇”第27節 蓋棺論定第69節 千載難逢第25節 流亡政府第15節 橫掃千軍第26節 拂曉出擊第14節 僞政府第6節 國家利益第15節 大意的代價(上)第18節 最後威脅第26節 漏洞百出的防線第55節 夜間攔截第38節 敵艦隊的制空權第33節 尋敵決戰第28節 風雲突變第4節 海軍轉型第23節 美軍發力第59節 秘密部隊第3節 海軍的驕傲第39節 大敵來臨第6節 經濟枷鎖第38節 紙上練兵第36節 幕後兇手第36節 幫兇(下)第44節 枯萎的大地第48節 臨界點第10節 接班人第13節 痛定思痛(上)第21節 中途之島第36節 幫兇(上)第61節 無功而返第40節 內部平衡第45節 逼敵決戰第46節 誘餌與獵人第18節 選擇目標第14節 西線突破第4節 海軍的壓力第28節 滾動的鐵流第67節 一錘定音第9節 全面開花第12節 人事大變動第33節 不期的相遇第24節 沒有選擇的選擇第59節 桂冠上的珍珠第60節 以多打少第5節 戰略反擊(下)第19節 尾跡第15節 遠方來客第47節 排座次第13節 刀鋒槍口第16節 無奈的抉擇第9節 聯合作戰第28節 滾動的鐵流第34節 火力打擊第39節 叮囑第12節 揣摩敵意第12節 完美轟炸(上)第46節 接力打擊第19節 巷戰第7節 不一樣的軍旅生活(上)第38節 雙拳出擊
第27節 關鍵點第5節 海峽風雲第26節 父子情(上)第1節 歸來第12節 高手博弈第10節 追殲頑敵第6節 美軍的時機第85節 亡羊補牢第20節 戰役準備第59節 後發先至第12節 完美轟炸(上)第6節 艦隊出擊(下)第21節 後悔已晚第15節 橫掃千軍第10節 敵蹤第14節 好友相遇(下)第58節 殺回開普敦第27節 父母親情第26節 父子情(上)第12節 意外的決定因素第28節 混蛋(下)第11節 重點:進攻第54節 “神風”襲來第65節 戰略空運第3節 新制度第43節 明修棧道第13節 圍攻“赤城”(上)第10節 日本艦隊的動向第29節 夜間遭遇第19節 墜落的“海雕”第81節 謝幕表演第31節 龍出大海(下)第26節 拂曉出擊第4節 海軍改組(上)第19節 嘲弄(上)第51節 致命的位置第55節 傳奇艇長第78節 勝利返航第20節 起錨出航第73節 “蚊子艇”第27節 蓋棺論定第69節 千載難逢第25節 流亡政府第15節 橫掃千軍第26節 拂曉出擊第14節 僞政府第6節 國家利益第15節 大意的代價(上)第18節 最後威脅第26節 漏洞百出的防線第55節 夜間攔截第38節 敵艦隊的制空權第33節 尋敵決戰第28節 風雲突變第4節 海軍轉型第23節 美軍發力第59節 秘密部隊第3節 海軍的驕傲第39節 大敵來臨第6節 經濟枷鎖第38節 紙上練兵第36節 幕後兇手第36節 幫兇(下)第44節 枯萎的大地第48節 臨界點第10節 接班人第13節 痛定思痛(上)第21節 中途之島第36節 幫兇(上)第61節 無功而返第40節 內部平衡第45節 逼敵決戰第46節 誘餌與獵人第18節 選擇目標第14節 西線突破第4節 海軍的壓力第28節 滾動的鐵流第67節 一錘定音第9節 全面開花第12節 人事大變動第33節 不期的相遇第24節 沒有選擇的選擇第59節 桂冠上的珍珠第60節 以多打少第5節 戰略反擊(下)第19節 尾跡第15節 遠方來客第47節 排座次第13節 刀鋒槍口第16節 無奈的抉擇第9節 聯合作戰第28節 滾動的鐵流第34節 火力打擊第39節 叮囑第12節 揣摩敵意第12節 完美轟炸(上)第46節 接力打擊第19節 巷戰第7節 不一樣的軍旅生活(上)第38節 雙拳出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