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班頭無奈,只得遵從知府大人的命令前去點齊了府衙內的所有衙役,在知府大人的帶領下前往捉拿暴民。
吃過一次虧,這次錢班頭叫衙役們都帶上了木棒、鐵索,若是暴民再敢拒捕,至少他們也有還手之力。
這些暴民也許以爲連着揍了李同知和衆衙役,起到了敲山震虎的作用。那新到任的知府不敢再收稅,誰曾想一衆衙役浩浩湯湯的殺向衚衕,打了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暴民之前之所以能夠佔到上風是因爲提前有準備且人多勢衆。但現在他們心中毫無戒備,相互間都是分散的,卻是被官府抓到了一個時間差。
象徵性的抵抗一番,十幾名暴民就被衙役用鐵鏈鎖住,壓回了縣衙。
據錢班頭說,其中便有一名小頭目。
雖然沒有將全部暴民押回縣衙,但對謝慎來說這個結果已經足夠理想了。
他現在首先要弄明白的是這些暴民是不是單純爲了抗稅毆打李同知,這個問題解決了接下來的事情纔有意義。
謝慎第一次升堂,自然有些興奮。
他一拍驚堂木,沉聲道:“提王貴等一衆暴民!”
知府大人下了命令,衙役們自然立刻照做。
那十幾個倒黴蛋便被壓上了堂,怒目圓瞪的盯着謝慎。
謝慎心中冷笑,明明是這些暴民理虧,恁的還一副自己受了天大委屈的樣子。難道在他們眼中,毆打朝廷命官就一點錯沒有嗎?
謝慎還沒發話,堂中衙役便上前狠狠踢向這些暴民小腿。
那些暴民立刻膝蓋一軟,極不情願的跪倒在地。
謝慎沉聲問道:“堂下之人,可是你們聚衆抗稅,並毆打李同知及衙門公人的?”
他這麼問就沒打算這些暴民承認。畢竟人都是存有僥倖心理的,在沒有絕對的證據前叫他們自己承認還是很有難度的。
誰知那爲首暴民王貴冷哼一聲道:“便是某帶頭打的那狗官。”
謝慎微微一愣,旋即道:“放肆!李同知是朝廷命官,豈能容爾等暴民欺侮。”
稍頓了頓,謝慎繼續道:“朝廷有春稅、秋稅。爾等既爲大明子民,自當按照大明律交糧,卻爲何反而毆打督辦收稅的李同知。”
之前收稅這塊一直是李同知在管,謝慎來後一時也沒有接手,便還是李同知在盯着。誰曾想李同知竟然趕上了這麼倒黴的事,被平白無故的痛毆了一頓。
那王貴卻是絲毫不退讓,冷冷道:“知府大人此言差矣。前不久剛剛地震,房屋損毀嚴重。加上鬧了疫病,父老鄉親們連飯都快吃不上了,拿什麼去交糧!”
這下謝慎被噎住了。
是啊,天災無情,潞安府的百姓確實夠慘。這時候逼着他們交糧確實很不近人情。但是大明律法有規定,春稅、秋稅必須按時收取,即便因爲天災要行減免,也必須由主官奏請朝廷批准。
這一來一回等到朝廷批覆,最快也要一個月,卻是春糧徵收截止日之後了。
大明嘉靖年間曾經在地方試點一條鞭法改革,萬曆九年由首輔張居正在全國推廣。
一條鞭法將實物稅改爲銀錢稅,在可操作性上有很大改進。
通常情況下,在面對地方大災時朝廷都會免稅,可旨令沒有下達誰也不敢擅自做主。
畢竟糧食這個東西府衙又不能憑空變出來。而如果是徵收銀錢,便可以用府銀先行墊付,如果朝廷免除災區稅賦的旨意下達,就可以將這部分凍結的銀錢解凍。
這就是銀錢稅的優勢。
但現在偏偏就是徵收實物稅,謝慎也是無可奈何。
此時此刻他真切體會到地方父母官的不易。
不光是官府之中,百姓與官府,百姓與縉紳,縉紳與官府之間的錯綜複雜的糾葛也需要父母官出面協調。
謝慎是想爲潞安百姓爭取賦稅減免的,但矛盾點就在於時間。
“本官自會奏請朝廷減免潞安府的稅賦,但在此之前春稅還是要徵收的。”
謝慎明顯覺得自己底氣不足,但態度還是要有的,不然官府的威望何在。
那王貴卻似找到了謝慎的弱點,一通連珠炮似的的發問,逼得謝慎一時語噎。
奇怪......
那王貴不過是個尋常百姓,卻巧舌如簧,滿嘴的大道理。
這倒也罷了,但此人句句扣在關鍵點上,像是提前打好了腹稿,只是在堂上再念出來。
難道這王貴有未卜先知的獨門絕技,預料到了官府要問的問題?
這背後該不是有高人在指點吧?
謝慎並不是一個陰謀論者,但此時此刻他不得不承認產生了此種懷疑。
這個王貴表現的太過完美了,每一個細節都完美到無可挑剔。
莫說是個沒讀過書的尋常百姓,便是換成謝慎這樣的狀元郎也不一定能夠即興發揮到如此地步。
要知道論嘴上工夫,滿朝文武還沒有幾個人能夠比上謝慎。
謝慎覺得不應該倉促結案,便一拍驚堂木道:“來人,把諸人犯收押入牢,擇日再審!”
左右衙役立刻上前一步,將跪倒在地的刁民拽起拖下堂去。
......
......
離開府衙大堂之後,謝慎徑直來到李同知辦公的衙署。
同知大人自從被暴民一通毆打後,就似霜打的茄子似的很難打起精神來。
正自養傷的李同知見謝知府來了,強自擠出笑容道:“知府大人怎麼來了。”
謝慎搖了搖頭,嘆息一聲道:“本官剛剛開堂提審了那些毆打李同知的暴民,可對方卻咬住災情二字不放,拒不交稅。”
他將詳細細節講給了李孝基,李孝基聽後自是恨得牙癢癢。
“知府大人,這些暴民肯定是受人指使,光憑他們怎麼可能想出如此滴水不漏的說辭!”
謝慎點了點頭道:“本官也是這麼想的。只是手中沒有證據,也不好直接定奪,這纔會來找李同知商議。”
李孝基接道:“知府大人但講無妨,只要下官能辦的一定不推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