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9章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三經新義分周禮,毛詩,尚書。

周禮義是王安石所寫。其中詩義和尚書義的部分是呂惠卿和王雱二人書寫。

再細分下去詩序是呂升卿所寫,而毛詩義呂惠卿,王雱都有修過,后王安石又重修了一遍。至於尚書序是王安石所寫,義則是王雱所寫。

對於三經新義,章越早就曾讀過。

對於修撰水平,章越由衷承認,王家父子及呂惠卿水平非常之高,不僅從今人而言,其中的尚書義連古人也難望項背的。

不過不是說三經新義沒有問題,主要在詮釋道術上,非儒家的本意,而出自王安石父子的穿鑿,也可以說是私貨。

特別是在尚書義上,章越頗有不同之見。

當王安石次子王旁捧着三經新義上門請章越對三經新義修改時,章越還是頗爲意外的。

章越道:“此經我早已讀過,丞相之論恢宏精深,不過其中於仁的闡發似有不妥。”

王旁聽了不服氣,自己父親是當世解經第一人怎麼能說錯的。

“聖人云仁者愛人,怎說有錯?”

章越道:“仁者愛人是不錯,但仁乃愛人,而愛只是仁之一端而已,豈能盡其意。”

“何謂愛人,乃人分以遠近親疏,家國天下以愛,是以人分之,這又豈是一個愛字能盡?”

三經新義裡王安石將仁字的‘愛人’淡化爲愛,未免有私貨嫌疑。

王旁聽了章越所言,當即反駁道:“愛焉知沒有大愛小愛之分,若親戚乃小人,未免小愛,若路人爲君子,大愛亦不可,何嘗以人分?”

章越笑了笑,新黨理論的老毛病了。

一個好的哲學理論應該兼顧主觀和客觀。君子小人之分只講主觀好惡,對方也拿你當君子嗎?

人總是期望付出有回報,不滿足私又何來公?

章越沒有與王旁理論,對方畢竟是自己小輩,而是道:“那這大愛小愛是聖人的意思,還是丞相的意思?”

王旁聞言一時語塞,無論你解釋得再有道理,但就是偏離了書中的原意,可是你非要說自己的意思就是聖人的意思。

王旁道:“丞相在尚書義序中言‘惟虞、夏、商、周之遺文,更秦而幾亡,遭漢而僅存,賴學士大夫誦說,以故不泯,而世主莫或知其可用。天縱皇帝大智,實始操之以驗物,考之以決事’。”

“可知先賢之意早已不可考證,至於如何用當考今世!”

“王二郎君所言極是。”

章越以一句‘你說得都對’結束了話題。

他知道王安石讓王旁拿三經新義給自己,便是試探自己對變法的態度。

若真以爲自己可以改三經新義就蠢了?呂惠卿這還‘屍骨未寒’呢。

自己又有幾斤幾兩敢改三經新義。

或許自己可以改呂惠卿,王雱寫的部分,但是呂惠卿,王雱寫的部分王安石都最後看定了,說明也就代表了他的意思。

所以無論怎麼改,都是行不通的。

王旁沒料到章越說出這話,連忙道:“章相公,我不是這個意思,丞相命我前來是請你考校此書了。”

章越道:“考校二字愧不敢當,平心而論丞相此書遠邁先賢,豈是區區能夠修改一字的,只有拜讀的份。”

說完章越將三經新義奉還。

王旁滿臉通紅接過書默然離開。

王旁無比鬱悶地返回家中向王安石稟告了此事,一旁的王雱聽說了章越的態度道:“此人言不由衷,看來昨日鄧文約言日後廢除新法必是此人之言非虛。”王安石略有所思道:“讓安持手持三經新義去一趟,讓章度之無論如何也要拿一個主意。”

王旁聞言離去了。

王雱則問道:“爹爹爲何不讓我去勸章度之?”

王安石道:“你去了怕是要吵起來,如今正值用人之際,要爲國惜才。”

王雱道:“我怕真是如此,章度之纔有二心。”

王安石沉思片刻後道:“我不怕他改,只怕他不肯說。”

王雱道:“那我們且看他如何說。”

不久吳安持回來向王安石稟告說,章越拒絕言語三經新義,並道自己如今他出使在即,無暇關注經義之事。

王雱道:“經義之事便是治國之事,章度之怎麼會不明白呢?他是揣着明白裝作糊塗啊!”

王安石這一刻可是動了真怒,他對王雱道:“你且走一趟,定要他章三言語!總而言之一定要他拿出個主張來!在我面前休要藏頭藏尾。”

王雱冷笑數聲道:“若章三再不有個答覆,便除了他的差遣!”

正在這時門外稟道:“丞相,章樞副登門!”

此言一出,王安石父子,翁婿都很驚訝,章越知道王安石不依不饒的性子,居然親自登門解釋。

“你且讓他進來。”

此番章越再度入了王安石臥房,單獨地坐下了王安石病榻下首。

他知道這是王安石對自己一次很要緊的考驗,卻見王安石道:“老夫病體未愈,度之不妨長話短說。”

“我不是來與丞相說話的……”

王安石聞言露出驚怒之色,你不是來與我說話的,你是消遣我的嗎?

說到這裡章越從袖中取出一書簿來道:“這是在下的新作《中庸義》,特呈給丞相覽之,還望丞相批示!”

王安石聞言愣在原地,章越這是什麼操作?

自己讓章越改他的三經新義,而章越不僅沒有改,反而上門拿了一本《中庸義》讓自己改。

到底是讓章越認可他王安石的三經新義,還是掉過頭來自己去認可章越所書的中庸新解?

這算什麼事?

這便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章越在心底替王安石補充了這一句。

“中庸?子思所作的中庸?”

這時候朱熹還未出生,沒有將中庸,大學從禮記中抽出,與論語和孟子合爲四書。

章越道:“正是。”

王安石本想問章越何日著成,不過一想中庸不過三千餘字,真要註疏也只要十幾日功夫而已,所以就不問了。

王安石嗜書如命,無書不讀,對面的章越又是天下少有幾個他認可並稱得上是‘通經義’的人。

但王安石不知章越拿出這篇是要蓋過自己三經新義,又或者是另闢蹊徑,這樣又不符合他撰寫三經新義時‘一道德’的初衷。

無論如何王安石有些急不可待地想讀讀章越這本新作。

第1032章 閩地一寒門第469章 青衣第471章 可用不可用第730章 大丈夫當馬革裹屍第739章 賜宴第1002章 國事與恩怨明日更新第299章 菊花落英否?第1036章 積小勝爲大勝第774章 喂餅第211章 同窗第528章 跋扈的宰相?第669章 渡河後再議封賞第452章 章府喜事第162章 除夕第615章 賞個執政作第237章 團圓第239章 相聚第145章 期限第99章 李學正第88章 三日十一場第870章 交換第990章 入京(兩更合一更)第524章 省元第537章 熙寧元年第162章 除夕第688章 霜筠雪竹鐘山寺(兩更合一更)第364章 呂氏兄弟第84章 招攬人才第841章 西北凱旋第203章 那人是誰?第147章 不要玩梗了第736章 章質夫第332章 雪泥鴻爪第91章 釋懷第805章 計劃與變化第1056章 宰相家的郎君(第一更)第336章 見王安石第945章 妥協和商量第96章 欲成大樹,不與草爭第836章 信任危機第272章 逛逛第251章 梅香第341章 有眼不識泰山第352章 從此是章家人第246章 殘信第257章 牛逼吹大了第958章 校閱諸軍第395章 更替第820章 市易法利弊第1049章 殺牛分肉第642章 執政會議第995章 必也正名(兩更合一更)第778章 就事論事第423章 章越的用人之道第175章 談話和心跡第1013章 道理之爭第891章 出班直言第769章 名覆金甌第172章 成例第894章 分化第331章 三舍人第862章 登門道賀請假第723章 平定河州第390章 圈套第398章 升官與賞賜第724章 深入險地第421章 故交第112章 未道再見(感謝propheta書友的盟主第773章 異化第577章 酒宴第680章 官家的心情第348章 朝會第819章 誰支持?誰反對?第656章 莫遇玉汝第487章 汴京大雨第800章 各自用力第933章 指路第874章 抱負第756章 數其罪第326章 入對第838章 非召章越回京不可第601章 吳府壽宴第578章 齊道德第817章 市易所第1034章 重開天章閣第802章 歷史的大勢第973章 不爭一城一地得失第370章 崇政殿說書第369章 路線第252章 風雪第116章 安定先生第883章 天下英雄唯使君和操耳第145章 期限第24章 章氏族學第31章 暖秋第161章 手段第653章 西軍將門第296章 期集二
第1032章 閩地一寒門第469章 青衣第471章 可用不可用第730章 大丈夫當馬革裹屍第739章 賜宴第1002章 國事與恩怨明日更新第299章 菊花落英否?第1036章 積小勝爲大勝第774章 喂餅第211章 同窗第528章 跋扈的宰相?第669章 渡河後再議封賞第452章 章府喜事第162章 除夕第615章 賞個執政作第237章 團圓第239章 相聚第145章 期限第99章 李學正第88章 三日十一場第870章 交換第990章 入京(兩更合一更)第524章 省元第537章 熙寧元年第162章 除夕第688章 霜筠雪竹鐘山寺(兩更合一更)第364章 呂氏兄弟第84章 招攬人才第841章 西北凱旋第203章 那人是誰?第147章 不要玩梗了第736章 章質夫第332章 雪泥鴻爪第91章 釋懷第805章 計劃與變化第1056章 宰相家的郎君(第一更)第336章 見王安石第945章 妥協和商量第96章 欲成大樹,不與草爭第836章 信任危機第272章 逛逛第251章 梅香第341章 有眼不識泰山第352章 從此是章家人第246章 殘信第257章 牛逼吹大了第958章 校閱諸軍第395章 更替第820章 市易法利弊第1049章 殺牛分肉第642章 執政會議第995章 必也正名(兩更合一更)第778章 就事論事第423章 章越的用人之道第175章 談話和心跡第1013章 道理之爭第891章 出班直言第769章 名覆金甌第172章 成例第894章 分化第331章 三舍人第862章 登門道賀請假第723章 平定河州第390章 圈套第398章 升官與賞賜第724章 深入險地第421章 故交第112章 未道再見(感謝propheta書友的盟主第773章 異化第577章 酒宴第680章 官家的心情第348章 朝會第819章 誰支持?誰反對?第656章 莫遇玉汝第487章 汴京大雨第800章 各自用力第933章 指路第874章 抱負第756章 數其罪第326章 入對第838章 非召章越回京不可第601章 吳府壽宴第578章 齊道德第817章 市易所第1034章 重開天章閣第802章 歷史的大勢第973章 不爭一城一地得失第370章 崇政殿說書第369章 路線第252章 風雪第116章 安定先生第883章 天下英雄唯使君和操耳第145章 期限第24章 章氏族學第31章 暖秋第161章 手段第653章 西軍將門第296章 期集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