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2章 論孟

司馬光去洛陽確實不是享清福的。

每日都是粗茶淡飯奉己。

寫書最是傷目,司馬光如今幾乎已是雙眼失明,而且說話漏風,完全是一副行將就木的模樣,誰能想到對方是有‘山中宰相’之名,反對變法的旗幟人物。

這話說出去誰也不信的。

人家就是靠信念撐着,什麼打擊也不能動搖。

歷史告訴我們,千萬不要與這樣的人爲難。

很多人自覺得只要權位在手,大可作踐他們那就錯了。

何況章越與司馬光是有交情的,當初王安石看不起自己時,司馬光可沒將自己當小弟看,一路提攜着自己,當初保英宗皇帝上位,人家也沒忘了帶着自己這零級新手,耍最高難度副本,爆出橙裝人家也分了自己一份。

章越主動上前攙扶着司馬光,呂公著,範祖禹,程頤甚是欣然。

章越道:“十二丈,這些年修書着實苦了。”

司馬光道:“何苦之有?桑榆非晚,檸月如風。我閒居之人,能有這事幹已是不易。”

“難得,難得。”

司馬光直言不諱道:“度之,我今日來是有言相勸,怕是要讓你不高興了。”

見司馬光完全不爲自己卑禮所動,章越沉默片刻道:“我洗耳恭聽就是。”

衆人坐下後上了茶湯,十七娘命人上了一盤柿子。

呂公著坐了一會便道要看看外孫女,所以離開了。

章直之妻呂氏誕下一女,已有數歲,呂公著藉着看着外孫女也是避開章越與司馬光將有的衝突。

呂公著處在這個位置很尷尬。

司馬光用勺子舀着柿子一口一口地吃着,一點也不浪費。衆所周知,王安石司馬光都是束身極嚴,平日衣食都是簡樸至極。

章越笑道:“十二丈,柿子還可口嗎?”

司馬光道:“尚好,老夫牙齒脫落,吃此軟柿最好。”

衆人都是笑了。

司馬光道:“宰相者,爲政正直,能以下情通上,上情下行則爲賢相,章相公在位一載有餘,不知成否?”

衆人都知道司馬光要問難章越,皆將柿子放下。

ωωω ✿ttκǎ n ✿¢O

章越道:“實不相瞞,威不重而令不行,至今一事無成。”

司馬光正色道:“章相公,此言差矣,上元節日陛下邀章相公共坐於宣德樓上,何等器重。”

“陛下之信公,如昔周成王之信周公,齊桓之任管仲,燕昭王之倚樂毅,蜀先主之託諸葛亮,怎能無所建明?”

司馬光這是捧殺啊,章越聞言卻故意長嘆一聲。

司馬光道:“章相公有什麼難言之隱嗎?”

正說話間,宮裡有使節前來,下人稟告道:“陛下賜章相公錦衣一件。”

司馬光,程頤聞言神色一動。

章越謝過後返回廳裡,他明白司馬光入京後一舉一動在皇城司的注視下,官家命人送這些來也是給自己傳達了一個意思。

不要亂講話。

章越回到屋裡對司馬光道:“熙寧二年時陛下召十二丈爲樞密副使,十二丈看都不看一眼即是辭之,天下人都敬佩十二丈的高風亮節,不爲名利所動。”

“章某何德何能,這大宋江山,最後要仰仗十二丈。”這一套是章越以往對付呂惠卿慣用的,但司馬光絲毫不吃這些道:“新法不廢,老夫絕不會出山。”

“之前罷了王介甫,固然一件快事,但王介甫走後,政事仍是一成不變,這不能不說是章相公無所作爲。”

章越道:“十二丈,晁錯雖死,奈何七國仍不退兵。”

司馬光道:“然此事刻不容緩,王介甫之變法便是迂闊之舉,如今政治不改,當廣開言路,向陛下建言獻策,方能救之。”

“另外還有二事,老夫一併諫之,在熙河治田此如輪臺屯墾,乃害民之舉,必須罷之!”

“蔡確者喜人之過,度人之惡,以搏擊求進,章相公立朝必須與此人劃清界限!”

章越聽了勃然大怒,好你個司馬光,廣開言路也就算了。

熙河屯田是他得意之舉,你居然比作漢武帝的輪臺屯田。

而蔡確雖近來與自己有些不和,但屬於‘自己人’,特別是對方在免役法上已經表達了支持。

現在司馬光要自己疏遠蔡確,並停止熙河屯田,換了第二個人膽敢與章越提出這問題,他挽起袖子就要衝上去打人了。

司馬光這人就是完美地向自己證明了,什麼是‘只要方向錯誤,越努力越錯誤’這句話。

什麼叫彼之蜜糖,吾之砒霜。

章越從書架上拿出孟子義對司馬光道:“十二丈,之前承蒙你【逢君之惡】數字見教。我思之再三,當年趙普丞相半部論語治天下,而今我手中則有孟子七卷,天下事從中可知也。”

章越將蘇轍編撰粗寫的孟子義教給司馬光道:“請十二丈替我斧正!”

衆人心想,難道趙普半部論語治天下,今有章越以孟子七卷治理天下。

司馬光道:“章相公治天下,不遵經,而遵子書?”

章越道:“經義唯有聖人方可得之,能治子書就已是賢人了。”

章越與司馬光說話似在打啞謎,其實關係到。道統和治統之爭。

司馬光之前指責章越【逢君之惡】,就是宰相放棄了對道統的堅持,將之讓給天子的治統。

比如王安石修三經新義,就是道統在我,因爲通過修經註釋道統,是件很有政治意義的事。

而趙普就謙虛地說自己半部論語治天下。

他只有‘半部論語’的道統,真正的道統還是在天子那,一個是小,一個是大。

而章越搬出孟子七卷,也是退而求其次。

司馬光收下孟子義,但章越知道對方是‘疑孟’派的。

這是學術鬥爭,更重要是意識形態的鬥爭。

對於這本孟子義,司馬光肯定是要回去好好品讀挑刺的,但他並沒有放過章越道:“孟子所言性善之論,我不能苟同。”

章越所書三字經‘人之初,性本善’,第一句其實就是孟子義的闡發。

孔子沒說人性善惡,但孟子和荀子都有說。

人性善惡之分,也是學術鬥爭,引出了法家和儒家之別。

你到底是應該相信人性,還是認爲要約束人性呢?

約束人性就應該重管嚴管,比如法家就主張嚴律之。

如果人性本善,就應該順從人性,你就不要搞什麼變法,由着他去吧。

章越聞言笑了笑,司馬光我可抓住你學術上的漏洞了。

第25章 君子厚德載物第852章 面君第259章 朋友圈第539章 師生第378章 消息第652章 陝西宣撫使第567章 論王安石第741章 叔侄第808章 書信第726章 道賀第411章 落幕或開始第617章 其才勝己十倍第864章 上日第9章 孟子第52章 牧笛第80章 莫欺少年窮第584章 安居平亂第911章 故鄉第3章 和離第710章 幕下第1020章 雪夜下湟州第725章 獻土(兩更合一更)第635章 學士院試第82章 雪景第621章 任用之道第341章 有眼不識泰山第128章 吃蟹(感謝罐裝冬瓜茶成爲盟主)第699章 二將爭功第208章 蒐集齋第400章 賜緋與魚袋第938章 底線和規矩第420章 有錢人家第331章 三舍人第935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1004章 天下拜託章公了第640章 整治太學第945章 妥協和商量第408章 改變第805章 計劃與變化第647章 大宋伯樂第249章 關撲第505章 安排第336章 見王安石第642章 執政會議第936章 蔡確的書房第986章 交鋒第106章 瀑布第443章 折辱夏使第845章 相互試探第566章 蘇氏兄弟第794章 短兵相接第106章 瀑布明日更新第842章 還是女婿好啊第566章 蘇氏兄弟第821章 結算貨幣第593章 主政太學第893章 容忍更重要第886章 事情鬧大第465章 同年們的力量第513章 重新啓用第232章 搏擊長空第9章 孟子第619章 天下絕不可無參政第875章 女色第330章 文運昌盛第1019章 遠利和近利第211章 同窗第864章 上日第729章 四大天王第858章 怎麼有空來看老夫第432章 又見故人第1005章 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兩更合一第727章 回京?第1047章 熟狀第55章 考試第769章 名覆金甌第163章 恩惠第101章 熟人第358章 岳父的一席話第892章 送你吃劍第240章 吳充第743章 資政殿論策請假第740章 章府家事第741章 叔侄第896章 三司會計司第722章 穩內安外第487章 汴京大雨第740章 章府家事第773章 異化第683章 功歸人,過攬己第43章 清官難斷家務事第263章 真相第794章 短兵相接第483章 翁婿第84章 招攬人才第903章 王安石復相第183章 二三事
第25章 君子厚德載物第852章 面君第259章 朋友圈第539章 師生第378章 消息第652章 陝西宣撫使第567章 論王安石第741章 叔侄第808章 書信第726章 道賀第411章 落幕或開始第617章 其才勝己十倍第864章 上日第9章 孟子第52章 牧笛第80章 莫欺少年窮第584章 安居平亂第911章 故鄉第3章 和離第710章 幕下第1020章 雪夜下湟州第725章 獻土(兩更合一更)第635章 學士院試第82章 雪景第621章 任用之道第341章 有眼不識泰山第128章 吃蟹(感謝罐裝冬瓜茶成爲盟主)第699章 二將爭功第208章 蒐集齋第400章 賜緋與魚袋第938章 底線和規矩第420章 有錢人家第331章 三舍人第935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1004章 天下拜託章公了第640章 整治太學第945章 妥協和商量第408章 改變第805章 計劃與變化第647章 大宋伯樂第249章 關撲第505章 安排第336章 見王安石第642章 執政會議第936章 蔡確的書房第986章 交鋒第106章 瀑布第443章 折辱夏使第845章 相互試探第566章 蘇氏兄弟第794章 短兵相接第106章 瀑布明日更新第842章 還是女婿好啊第566章 蘇氏兄弟第821章 結算貨幣第593章 主政太學第893章 容忍更重要第886章 事情鬧大第465章 同年們的力量第513章 重新啓用第232章 搏擊長空第9章 孟子第619章 天下絕不可無參政第875章 女色第330章 文運昌盛第1019章 遠利和近利第211章 同窗第864章 上日第729章 四大天王第858章 怎麼有空來看老夫第432章 又見故人第1005章 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兩更合一第727章 回京?第1047章 熟狀第55章 考試第769章 名覆金甌第163章 恩惠第101章 熟人第358章 岳父的一席話第892章 送你吃劍第240章 吳充第743章 資政殿論策請假第740章 章府家事第741章 叔侄第896章 三司會計司第722章 穩內安外第487章 汴京大雨第740章 章府家事第773章 異化第683章 功歸人,過攬己第43章 清官難斷家務事第263章 真相第794章 短兵相接第483章 翁婿第84章 招攬人才第903章 王安石復相第183章 二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