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吳府(感謝樂樂笑笑妮妮書友成爲本

第229章 吳府(感謝樂樂笑笑妮妮書友成爲本書盟主)

清晨,章越早起,這個時辰還沒有馬車。故而章越轉而僱了騾車前往歐陽修府。

騾車走得很慢,章越坐在車內看着這騾子皮毛不甚光亮,架起車來也不太穩,似有了些歲口。

車伕比章越年紀還小了幾歲的樣子,他感覺到章越有些許的不耐煩,催了催騾子,但車伕似對這騾子甚是愛惜,不忍用鞭疾催。

章越見此笑着與車伕攀談了起來。

這車伕有些受寵若驚,似章越這樣的讀書人平日對他們要不是頤指氣使,就是愛搭不理的。

車伕與他攀談談起了辛苦。

他家中本是殷實人家,但幾年前遭了水旱災,家裡田宅都變賣了,只餘下了這輛騾車於是一家人投至汴京過活。

一開始是他父親作此騾車的營生,一家人尚可過日子,但去年父親身子不好,他即來操勞。

這騾子上了歲數走不快,很多客人着惱之下連錢也不給走了。不過這車伕卻始終不肯催。

章越聽了此話,確實感到這騾子走得確實奇慢無比。稍催一催快了幾步,之後又慢下來了。

車伕言全家生計都仰仗這頭騾子,然後愛惜地撫着騾子的皮毛。

他也知道騾子終究會一日一日地老下去,到時候一家人唯一引以爲生計的,也要失去了。

章越心底涌出不少感觸來。

他轉過頭看向清晨的汴京。

剛在勾欄裡歇了一夜的衙內,坐着寶馬香車打道回府,車駕的後面迤邐着一羣廝波。

京裡不少王公子弟平日喜好客養閒人,將這些不幹正經事的閒漢養在家中也不知圖些什麼。這些閒漢也是專幫衙門們使錢,他們平日在三瓦兩舍裡揮金如土,主人吃肉他們跟着喝碗湯。

章越是在不明白這些廝波有什麼用途,難不成衙內們在牀上運動時,這些人在一旁伴奏不成?

這時從南薰門送豬羊肉的客販見了衙內橫衝直撞的車駕,都連忙避讓在一旁。

章越看去華車上的衙內與自己車伕差不多年紀,但命運卻是那麼天差地別。這衙內如此小年紀就縱橫於青樓之上了。

章越有時覺得汴京上層官宦實在家教不嚴,後來與韓忠彥,文及甫打交道後才知道,不是家教不嚴,而是這些官宦人家一般都是子嗣衆多,他們只選擇一兩個出衆的着力傾斜資源培養。

至於其他的子弟,就每月拿錢讓他們去外頭花天酒地了。

但也不都是如此,如韓億八個兒子都是進士,三個官至宰相。

或者也有沒一個能成器的。

頃刻之間衙內的馬車在大街上疾馳而過,章越坐着騾車隨即抵至歐陽修府後向車伕問道:“多少錢?”

車伕答覆後,章越從腰間解下五倍的車錢塞進了車伕的手中。

車伕張大了嘴巴,滿臉的吃驚,正欲推辭之時。章越將錢塞到對方手裡言道:“拿着吧,我賺錢比你容易些。”

說完這句話章越再度來到歐陽修府上,然後與歐陽發一起坐車前往吳府。

車駕到了吳府。

吳府的下人遙遙見章越與歐陽發在門前下了馬車,即趕忙入內稟告道:“歐陽姑爺來了,章家郎君也來了。”

昨夜起,章越得解試第三名的消息,已是悄然地傳遍了吳府上下。

同時也有更多的人知道了,章越是吳府準女婿的事。

這一番再至吳府,章越覺得比以往多了幾分底氣,也許是解試第三名的緣故,那等惴惴不安之情比以前少了許多。

吳府的管家立即出來迎接章越與歐陽發,歐陽發當即問道:“夫人,大郎君,二郎君在否?”

“回稟姑爺,二郎君去集賢院,你也知馬上要鎖廳試了,二郎君正要好好準備。大郎君正在府上,這時候想必正給夫人請安。”

鎖廳試是針對蔭官,在任官員的考試,若考上了就是進士出身,吳安持如今已是蔭官了,還打算再拼一把。

“也好,帶我們去見夫人和大郎君吧!”

於是管家帶着二人來到客房。

吳府極廣,即便是客房也走了一盞茶的功夫。

二人在客房坐下,東面的庭院裡滿是花草,院子兩顆高大參天的桂樹正飄散着怡人的桂花香,桂樹間還有一條曲徑通至假山。

“桂樹飄香,正應了此事此景啊。”歐陽發與章越說笑道。

章越笑了,不由想起當初在南峰寺讀書時,那滿山的桂樹。

這時候一名小婢給二人上茶。

章越,歐陽發本不在意,但這名小婢給章越端茶時一個不小心,將茶水潑了些許在章越的衣袍上。

那小婢臉都嚇得白了,連忙拿出巾帕來給章越衣袍上擦拭。

章越心道自己這才溼了些許,不值得如此大驚小怪,推辭了幾句,但這小婢堅決不肯,用力幫章越擦拭了一番後這才離開。

對方走到門邊時還盯着章越看了兩眼,觸及到對方目光,章越不由臉上一燙。

一旁歐陽發見了是笑而不語。

章越道:“伯和兄,有什麼話不妨直說。”

歐陽發笑道:“沒什麼,這丫鬟我記得,應該是岳母房裡的人,真是好生伶俐啊。”

“哦?伶俐?”

歐陽發笑道:“三郎,難不成是第一次見不成?想來這小婢長得還不錯,又是如此伶俐,你若是有心,日後陪嫁……”

章越當即道:“伯和兄,你可不必再說了。”

歐陽發哈哈一笑,也就閉口不談此事了。

片刻後,吳安詩攙着李太君來至堂上。

歐陽發與章越都是起身見禮。

幾人重新入座後,歐陽發笑道:“過了中秋了,如今正是螯蟹新出肥美之時,我專門揀了一籮筐,來供母親嚐鮮。”

李太君笑道:“你真是有心了,不過我今年身子不如以往,這些寒涼之物還是少吃些,哥兒到時候多送你些吧。”

吳安詩道:“那真要多謝母親了,知道兒子好這一口,心疼兒子。”

李太君笑道:“你這要承發哥兒的情,哪能算到我身上。”

衆人聞言都是笑了,這時候章越起身道:“啓稟夫人,大郎君,在下此番國子監解試僥倖中了第三名,今日上門來報喜。”

吳安詩聽章越說話,臉色微微沉了下來。

李太君笑了笑道:“竟是真的中了,不知何時放榜的?”

“就在昨日傍晚。”

章越道:“三郎多謝夫人,大郎君栽培之恩,此恩沒齒難忘。”

吳安詩則道:“誒,這個不敢當,度之考上第三名,那是何等高第,與我等何干。我與母親那是萬萬不敢居功的。”

李太君低頭喝茶,換了以往章越肯定是不悅,但今日自己第一次考即發解了,還是第三名,而吳安詩,吳安持卻從未發解過,那有什麼好生氣了。

章越道:“啓稟大郎君,在下乃閭巷之人,是什麼出身自是牢牢記着,不說如今解試得了第三名,就算日後中了進士,又怎敢在大郎君面前託大呢。”

章越又對李太君言道:“就算日後些許的富貴,但在夫人眼底還是寒酸至極,在下今日來就是不忘夫人與大郎君恩情,日後唯有圖厚報效勞也不足以報答一二。”

章越這番話說得很謙卑,頓時令李太君臉上有了笑容,吳安詩容色也寬減不少。

這說話就是如此,說得時機很重要。

解試沒中前,這麼說就是巴結討好,但解試中了之後,人家心底就感到舒服了。

李太君聞言笑了笑道:“三郎既自稱自己閭巷之人。那麼老身不妨借用太史公那句話‘閭巷之人,欲砥行立名者,非附青雲之士,惡能施於後世哉!’你也必定是記得。”

章越聽了心底佩服道:“夫人真是博古通今,三郎當然記得。”

李太君道:“三郎你是個明白人,我說話的意思,你心底也是曉得。有時候當開口時則開口,不開口了,就顯得生分了。”

章越道:“三郎明白。”

大家說話點到即止,下面就不再聊這話題。章越這次帶了果糖來,雖然都不貴,但正好都是李太君喜好的口味。

李太君畢竟是李唐皇室之後,不是說尋常之物看不上,而是必須送得恰好和她心意,否則再貴也是徒勞。

這方面章越全靠歐陽發提點,至於歐陽發也全靠他娘子提點。

這時候吳安持正好回到了。

李太君說乏了,由吳安詩先扶着她先行離開。

路上李太君突然沉下臉停下腳步。

吳安詩躬身問道:“兒子那裡有做錯的地方,還請母親吩咐。”

李太君對吳安詩道:“你確實作得不對,我方纔不說你是給你留着顏面呢。這三郎如今還不是你的妹婿呢,你方纔怎可拿話堵他,這就擺起架子了麼?”

吳安詩連忙道:“母親你誤會了,我也不是要如何章三郎君,我就是擔心這人以後養不熟!”

“養不熟?你養什麼?人家至今沒要咱們家一點好處呢,”李太君斥道,“這些年爹孃都白教養你了麼?你爹爹常言,若是事事存了市恩之心去爲之,日後必反遭其禍。既是幫人就不要計較成本,若不圖回報幫了十個人,只要一個人心底記得此情,日後就受用不盡了。”

“此話你可曾記得?”

吳安詩垂下頭道:“是,孩兒錯了。”

李太君看了吳安詩一眼,搖了搖頭也不用吳安詩攙扶獨自離去。

Ps:感謝樂樂笑笑妮妮成爲本書第十三位盟主。

(本章完)

第833章 獎率三軍第497章 無名之輩第1048章 高樓第106章 瀑布明日更新第507章 梯子沒了第508章 兒臣想出來的第227章 如意郎君第178章 韓相公第302章 大科名世第628章 章卿幾歲?第952章 有臣在河北第363章 不可亂說話第188章 詩集第671章 直撲要害第953章 章樞副被嚇着了第748章 補償第946章 翁婿主張第965章 你回去和遼主交待吧第604章 降低成本的訣竅第1052章 山頭第206章 成功第269章 媒人第425章 宴遇王安石第292章 贈花第883章 天下英雄唯使君和操耳第851章 抵京第345章 韓絳第718章 班底第857章 齊家治家第947章 決定人選第563章 蹀躞帶第835章 兵臨城下第463章 柳暗花明第7章 翻案第202章 給他第65章 二哥是章惇啊!(第五更)第471章 可用不可用第829章 長風破浪第667章 初出茅廬第547章 比喻第217章 拜訪第815章 論功行賞第281章 等次第906章 古渡題詩第696章 出戰第214章 大佬的論斷第283章 平邊策第382章 建儲之詔書第360章 章越授予何職?第214章 大佬的論斷第861章 孤勇第870章 交換第122章第683章 功歸人,過攬己第539章 師生第316章 破天荒第951章 自誠明第808章 書信第382章 建儲之詔書第56章 焚香禮進士第935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421章 故交第527章 新舊交替第864章 上日第924章 宣麻拜相第319章 擔憂第889章 版本不同第701章 章黨第677章 火燒天都山第381章 定策之功第132章 爭風吃醋第192章 賠罪第787章 解圍第831章 這錢朕給了第840章 誰對誰錯第816章 銘記第448章 天下第三至文第406章 商人第549章 曾鞏和章俞第73章 嘉祐二年榜第769章 名覆金甌第1015章 進退又何妨(兩更合一更)第860章 王安石的後悔第970章 我來擔着第111章 江賊第449章 小人哉第782章 金牌之下勒令退兵第263章 真相第993章 商談(兩更合一更)第129章 新舍友第700章 國恩私恩請假下第909章 後來者第856章 回府第134章 辭賦與萬言書第425章 宴遇王安石第866章 所言極是(兩更合一更)第469章 青衣第34章 進益
第833章 獎率三軍第497章 無名之輩第1048章 高樓第106章 瀑布明日更新第507章 梯子沒了第508章 兒臣想出來的第227章 如意郎君第178章 韓相公第302章 大科名世第628章 章卿幾歲?第952章 有臣在河北第363章 不可亂說話第188章 詩集第671章 直撲要害第953章 章樞副被嚇着了第748章 補償第946章 翁婿主張第965章 你回去和遼主交待吧第604章 降低成本的訣竅第1052章 山頭第206章 成功第269章 媒人第425章 宴遇王安石第292章 贈花第883章 天下英雄唯使君和操耳第851章 抵京第345章 韓絳第718章 班底第857章 齊家治家第947章 決定人選第563章 蹀躞帶第835章 兵臨城下第463章 柳暗花明第7章 翻案第202章 給他第65章 二哥是章惇啊!(第五更)第471章 可用不可用第829章 長風破浪第667章 初出茅廬第547章 比喻第217章 拜訪第815章 論功行賞第281章 等次第906章 古渡題詩第696章 出戰第214章 大佬的論斷第283章 平邊策第382章 建儲之詔書第360章 章越授予何職?第214章 大佬的論斷第861章 孤勇第870章 交換第122章第683章 功歸人,過攬己第539章 師生第316章 破天荒第951章 自誠明第808章 書信第382章 建儲之詔書第56章 焚香禮進士第935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421章 故交第527章 新舊交替第864章 上日第924章 宣麻拜相第319章 擔憂第889章 版本不同第701章 章黨第677章 火燒天都山第381章 定策之功第132章 爭風吃醋第192章 賠罪第787章 解圍第831章 這錢朕給了第840章 誰對誰錯第816章 銘記第448章 天下第三至文第406章 商人第549章 曾鞏和章俞第73章 嘉祐二年榜第769章 名覆金甌第1015章 進退又何妨(兩更合一更)第860章 王安石的後悔第970章 我來擔着第111章 江賊第449章 小人哉第782章 金牌之下勒令退兵第263章 真相第993章 商談(兩更合一更)第129章 新舍友第700章 國恩私恩請假下第909章 後來者第856章 回府第134章 辭賦與萬言書第425章 宴遇王安石第866章 所言極是(兩更合一更)第469章 青衣第34章 進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