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5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昨日蔡承禧上札子了,我尚不知何事?”

“今日方知是彈劾呂惠卿及其兄弟呂升卿去了!”

病榻上的王安石聽了王雱的稟告略有所思,王雱喜道:“爹爹還未如何,蔡承禧便彈劾呂惠卿兄弟,可見是此賊氣數已盡。”

王安石對王雱道:“我並未有罷呂吉甫之心,不過是讓他收斂些許罷了。”

王雱道:“爹爹,呂惠卿先用鄭俠案害了叔父,又用趙士寧謀逆之案牽連爹爹,要不是爹爹十日內從江寧趕回汴京,呂惠卿下面恐怕……”

王安石想起自己第二次拜相倉促入京之狀。

王安石想了想道:“呂吉甫是有錯,但我可以省得。當年我因鄭介夫之彈劾而辭相,若非吉甫在朝維持新法已廢。當時亂刀羣戟之下,呂吉甫難免要行非常之事,否則變法六年來的心血便白費了。”

“要行非常之事,要有非常之位。他是要固位我可以省的,更何況呂吉甫又不同於曾子宣。倒是老夫與章越曾言不要推舉沈括,但他偏偏不聽。”

王雱心道,收拾了呂惠卿,若章越不聽話,也一併收拾了。

沈括背叛王安石,章越竟還公然保他,固然令王安石,王雱不高興,但眼前最要緊的對手卻並非章越。

任何政治鬥爭都要保持一個原則,就是不要同時樹立兩個對手。

王雱不知王安石的全盤考慮,當初韓琦,富弼反對變法時,他便在程顥面前公然勸王安石殺了二人。

王雱殺性恨重,是出手是要見血那等。

這也是衙內的習性。

他們比老子更不怕約束,敢想敢幹,可以說除了王安石他還敬畏三分,新黨中那些干將王雱沒一人看得起的。

不過王雱確實也很有才幹,即便在人才濟濟的新黨中也沒有幾人勝得過他的。但王雱從始至終一直對呂惠卿看不順眼。

爲了迫王安石下定決心對付呂惠卿,王雱言道:“爹爹,章度之再如何也不曾公然在政見上反對爹爹,何況沈存中也是官家賞識的人,但……呂惠卿可是篡改了三經新義!”

王安石聽了吃了一驚,他有兩大心血,一心血是從熙寧二年至今持續的變法大業,還有一心血便是三經新義。

甚至在他心底這三經新義比變法大業還更要緊。

“餘中何在?”王安石問道。

這餘中乃呂惠卿女婿,乃熙寧六年的狀元,之前王安石罷相時,便讓餘中跟隨他返回江寧修三經新義。

王雱道:“餘中已與我交待,呂惠卿兄弟將寄回京的三經新義多有篡改,其中詩經中的《周南》,《召南》被呂惠卿改動了二十一處,甚至爹爹詳解的《周禮》被呂惠卿改動了十一處之多。”

王安石聞言大怒,突然牽動肺氣猛咳,竟咳一口血來。

王雱見此大是後悔,他爲了激王安石對付呂惠卿,沒料到倒是令王安石怒極攻心。

王安石紅着臉擺了擺手道:“此事先不要提!”

王雱從王安石臥房退出,心想既是其父不願與呂惠卿動手,是因爲多年以來牽涉太深的緣故,既是如此使別人出手就是。章越與呂惠卿有隙,又非我一黨正好可以說服,日後許以今日呂惠卿之位便是。

……

這日章越方纔退朝,卻得知呂升卿上門拜訪,而是在府裡足足等了自己一個時辰。

章越聽說蔡承禧彈劾呂惠卿兄弟之事,這麼快呂升卿即找上門來了。

“見過章相公!”

章越對呂升卿道:“是明甫啊!”

見着呂升卿滿頭大汗之狀,章越吩咐人立即給呂升卿打來洗臉水。

呂升卿擦過臉後道:“還請相公搭救我們兄弟!”

章越立即撇清道:“蔡御史上疏,我全然不知情。”

這話章越也並非全然不知情,蔡確指示蔡承禧上疏後便將此事告知了章越。

呂升卿心想,此事章越確實不知道,可也脫不了干係。要不是沈括公然易幟,就是給蔡承禧十個膽子,也不敢在風向未明時彈劾呂惠卿。

呂升卿只是一個勁的請罪,章越看了也覺得好笑。

呂家兄弟情商都很高,當初章越被呂惠卿貶出京時,呂升卿事後還登門解釋過,甚至呂惠卿對身在代州的章直也是頗有照拂。

呂升卿在章越幕下多年知道對方一重鄉誼,二重故舊之誼,於是就一個勁的請罪,望他心軟。

呂升卿神情懇切,幾乎泛淚。

章越終於開口道:“你這一次來此,尊兄知道嗎?”

呂升卿點點頭道:“家兄曉得,章相公,家兄素來說你的最通情達理之人,換你是他異位而處,你當如何?”

“鄭俠那廝上疏,王相公不顧官家和呂相公的挽留,執意辭相,於新法之存亡絕續不聞不顧。當時滿朝皆論廢除新法,是家兄一個人撐住了局面,挽救了新法於存廢之間。當時家兄一封封地寫信給天下郡守,請他們上疏支持新法時,王相公在作什麼,只是一個勁地要回江寧,寫些牢騷的詩句,這乃是一黨領袖之所爲嗎?”

“若不是家兄出面挽狂瀾於既倒,新法早就……當然當時章相公在西北大勝,也是令官家回心轉意的原因之一。”

章越聽了失笑道:“是啊,平定熙河的事,你不提我倒差點忘了,事後呂相公也並沒替我討賞,甚至連我幕下官員除了明甫你,其他也並未追封。”

呂升卿聞言一時尷尬,然後道:“相公誤會,家兄並非沒有此心,只是當時熙河封賞過厚,又值舊黨攻訐太急,所以不好言語來。”

章越笑了笑道:“當然事後說什麼都行。令兄早知如此,又何必當初呢?”

呂升卿垂淚道:“此事是家兄的疏忽了,但保住新法的存續,這纔是家兄心頭第一要緊的。家兄爲此可謂嘔心瀝血,天下之人衆所周知。他爲此不知費了多少心血,開罪了多少人,但等之後局勢穩定了,王相公便回朝了,如此順當地將家兄一番心血據爲己有。章相公平心而論,若你是家兄可以平靜自處嗎?”

呂升卿言辭悲傷,章越心想,若自己和呂惠卿異位而處,確實此刻難以心甘。

呂惠卿是很有政治野心的人,同時他也渴望施展他的抱負。王安石罷相時,其志之堅決是大家都看到的。

王安石以呂惠卿爲替手繼續變法,也是不爭的事實。

呂惠卿在王安石之後扛起了大旗,一個人頂在前面幹了大半年,爲了變法嘔心瀝血,挽回了不利局面。他在外許諾了不知多少人,又得罪了不少人,但王安石回朝後,這一切全部都被對方拿走了?

而且王安石始終將呂惠卿當小弟看,認爲他有任何政見都應該服從自己。

可是呂惠卿在這大半年中,已經營自己的勢力,同時有了自己一套施政方針。王安石回來剝奪了呂惠卿這一切。

章越對呂升卿道:“令兄至今到了這個地步,不是早有所料嗎?”

“我當初與他說過不要迫馮參政,逼他出外,他可曾聽了?若是他聽了,也不至於有今日啊。”

“就算逼走了馮參政,也逼走了我,但令兄又逼得韓丞相?韓丞相被令兄逼得寧可自罷相位,也要王相公回朝。再退一步,王相公擔心令兄之加害,只用了幾日從江寧趕回汴京,這都是天下週知的事。”

“若是令兄是一個有德之人,大家爲何懼怕令兄到這個地步?”

“誰也不知令兄日後執掌了相位,會不會是李林甫,楊國忠之流?這一切都是令兄咎由自取所至!”

呂升卿被章越說得臉上青一陣白一陣,他當初何嘗沒勸過兄長不要與章越翻臉。

呂惠卿說我既逐馮京,章度之兔死狐悲,他日是要送我吃劍的。

呂升卿道:“章相公是說朝堂上人人都怕家兄?可是家兄也是維護新法而已,再說了,當初呂簡夷持相位時,何嘗不是合者留,不合者去,當時爲何不見後人言語。”

“如今說這些無用,我此番來只問相公一句,能不能放過家兄一馬?以相公的才智也知道,王相公與家兄關係密切,不好公然翻臉,故而才借刀殺人。他們如今藉着的就是章相公這把刀啊。”

章越聞言失笑:“明甫啊,明甫,你們不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王相公沒想置你們兄弟於死地!”

呂升卿心道,蔡承禧乃王安石同鄉門人,彈劾之事必是其授意,怎能說沒想置家兄於死地呢?

章越見呂升卿沒有相信恍然領悟,難道這就是蔡確所期望的?

……

王安石強撐病體上朝,官家問過王安石病情後,就以呂惠卿之事問之。

官家道:“蔡承禧彈劾說呂惠卿兄弟招權慢上,卿如何看?”

王安石道:“不知惠卿有何事不合上意?”

官家道:“忌能,好勝,不公,似章越,沈括都有大才,卻不爲之所容。”

王安石道:“呂惠卿恨沈括是恨其反覆,非不忠也。”

官家又道蔡承禧說呂升卿勸呂惠卿堅臥十日不出,臺諫全罷之事,又說呂升卿在太宗御碑上刻字,王安石皆斥爲子虛烏有,力保呂惠卿。

而呂惠卿已是二度上疏辭相,聽聞王安石迴護自己之詞心底冷笑。王安石一面授意蔡承禧彈劾自己,一面又在天子面前迴護自己,天下最虛僞狡詐之人莫過如此!

第976章 洮水大捷第833章 獎率三軍第58章 考取第518章 特旨升遷第1024章 章惇回京第670章 將帥分歧第157章 識人第1017章 書局第519章 民望第93章 入京否第848章 問話第1000章 滅夏之志(兩更合一更)第955章 憨叟第100章 險峰第450章 伸手要錢的皇帝第188章 詩集第291章 催婚第935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285章 御論第844章 入朝相爭第148章 刻章第739章 賜宴第12章 一以貫之第512章 不可用之第282章 上巳第515章 聽宣第539章 師生第954章 萬古江河第812章 大略第567章 論王安石第998章 有個宰相的親戚(兩更合一更)第955章 憨叟第389章 皇后與宦官第845章 相互試探第160章 見面第274章 議親第994章 皆是故人(兩更合一更)第694章 首戰第581章 官家的支持第415章 暴利第527章 新舊交替第280章 喜事第616章 改青苗法第1047章 熟狀第830章 平洮州之戰第83章 我是段子手(感謝太子啊扶朕起來書友第627章 三舍人第484章 翁婿聯手第87章 星河第1038章 大宋經濟晴雨表第733章 獨樂園第260章 孤臣(第一更)第397章 三衙第76章 飯堂第655章 箭在弦上(第二更)第63章 榜帖(第三更,求訂閱)第374章 執經第837章 仁宗留給陛下的宰相第174章 老師的話請假第791章 淺攻的抉擇請假第1046章 睥睨衆官第101章 熟人第903章 王安石復相第13章 求學第491章 文官也敢打人?第929章 拉攏第675章 擂鼓第76章 飯堂第950章 坐而論道第483章 翁婿第729章 四大天王第995章 必也正名(兩更合一更)第899章 呂惠卿的變通?單章第404章 謝過章學士第892章 送你吃劍請假第379章 心底話第41章 守秘第92章 章家子弟第230章 交情第110章 說親(感謝書友小抽的金爺雙盟)第897章 會計司副手人選第472章 轉對之制第806章 集思廣益第620章 強勢復出第905章 事因第275章 爲何偏偏是你第1038章 大宋經濟晴雨表第701章 章黨第816章 銘記第821章 結算貨幣第56章 焚香禮進士第224章 表白第493章 公用錢第679章 報捷請假下第286章 東華門
第976章 洮水大捷第833章 獎率三軍第58章 考取第518章 特旨升遷第1024章 章惇回京第670章 將帥分歧第157章 識人第1017章 書局第519章 民望第93章 入京否第848章 問話第1000章 滅夏之志(兩更合一更)第955章 憨叟第100章 險峰第450章 伸手要錢的皇帝第188章 詩集第291章 催婚第935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285章 御論第844章 入朝相爭第148章 刻章第739章 賜宴第12章 一以貫之第512章 不可用之第282章 上巳第515章 聽宣第539章 師生第954章 萬古江河第812章 大略第567章 論王安石第998章 有個宰相的親戚(兩更合一更)第955章 憨叟第389章 皇后與宦官第845章 相互試探第160章 見面第274章 議親第994章 皆是故人(兩更合一更)第694章 首戰第581章 官家的支持第415章 暴利第527章 新舊交替第280章 喜事第616章 改青苗法第1047章 熟狀第830章 平洮州之戰第83章 我是段子手(感謝太子啊扶朕起來書友第627章 三舍人第484章 翁婿聯手第87章 星河第1038章 大宋經濟晴雨表第733章 獨樂園第260章 孤臣(第一更)第397章 三衙第76章 飯堂第655章 箭在弦上(第二更)第63章 榜帖(第三更,求訂閱)第374章 執經第837章 仁宗留給陛下的宰相第174章 老師的話請假第791章 淺攻的抉擇請假第1046章 睥睨衆官第101章 熟人第903章 王安石復相第13章 求學第491章 文官也敢打人?第929章 拉攏第675章 擂鼓第76章 飯堂第950章 坐而論道第483章 翁婿第729章 四大天王第995章 必也正名(兩更合一更)第899章 呂惠卿的變通?單章第404章 謝過章學士第892章 送你吃劍請假第379章 心底話第41章 守秘第92章 章家子弟第230章 交情第110章 說親(感謝書友小抽的金爺雙盟)第897章 會計司副手人選第472章 轉對之制第806章 集思廣益第620章 強勢復出第905章 事因第275章 爲何偏偏是你第1038章 大宋經濟晴雨表第701章 章黨第816章 銘記第821章 結算貨幣第56章 焚香禮進士第224章 表白第493章 公用錢第679章 報捷請假下第286章 東華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