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0章 御前爭論

元絳補入參知政事,任命還在呂惠卿罷相命下之前。此舉着實狠狠地噁心了呂惠卿一把,如同趕着他走人。

元絳補入二府後。

官家在便殿召二府言事。

大家都知道元絳的事,在三經新義修成之後,王安石拜僕射,王雱拜龍圖閣直學士。元絳送了一首詩,陳前輿服同桓傅,拜後金珠有魯公。

這首歌可謂頗具阿諛之事。

所以呂惠卿還未走,王安石便薦元絳爲參政。

此時陳昇之,蔡挺都還在稱病中,王安石則剛剛病癒,元絳入政府後便繼承了王安石,便在官家面前極贊王安石之政,甚至有過之無不及。

章越聽了不由皺眉,新政數年雖極大地拓寬了朝廷的財政收入,但問題也是不少,現在正是修補以寬民力的時候。

好比變法可以打七十分,你元絳無底線地吹噓,結果打了一個一百分。

當然這說法,肯定是官家和王安石聽了高興。

元絳今日新任,章越也不願觸之不喜,由他繼續說下去,反正官家聽了也很高興。變法是他親政後最要緊的事,儘管他知道差不多七十分的水平,但有位宰執說成一百分,他也是高興的。

至於剛剛病癒的王安石坐在椅上,臉色有些蒼白,罷黜呂惠卿之事,亦消耗了他不少氣力和精力。

所以王安石顯得沒什麼精神。

只見元絳繼續道:“先前呂惠卿爲參政剛愎自用,多不與王安石商量,之前陝西缺糧,便做主以交子收之。王安石卻道,當增以鹽鈔收之,增發交子怕是妨了鹽鈔。”

“呂惠卿對曰,交子是錢對,鹽鈔是鹽對,兩不相妨。”

“王安石道,怎得許多做本?”

“呂惠卿對曰,只消朝廷能盡出納交子,民間自信之,自不消作本。”

“王安石道,終是妨礙鹽鈔,鹽鈔出少了,朝廷少了課利,出多了便是抵交子之用。”

“呂惠卿對曰,不然,鹽有本,每年增減當定量,否則一旦鹽少,則害鹽政。不如交子行便。”

“安石對曰,既有折二錢,折三錢,再作交子,則弊太多。當改以鹽鈔。”

元絳洋洋灑灑地說了一堆,盡是在天子面前批評呂惠卿,捧王安石的。

章越聽了一半,卻看見官家臉色有些不自然。元絳不知道,交子是錢對,鹽鈔是鹽對,兩不相妨是呂惠卿援引官家的言語。更不知道交子之事是章越與呂惠卿的默契。

在執政之事上,章越經常覺得有時候呂惠卿比王安石更開明,政見與自己頗爲相合。

比如鹽鈔之事,另一個時空的歷史上,呂惠卿走後,王安石便大量發行鹽鈔,結果有一年解鹽鹽池被淹,導致無法出鹽,最後導致無數人拿着鹽鈔卻無法兌鹽,簡直是欲哭無淚。

比如美元曾經實行過金本位,鹽鈔則是類似於‘鹽本位’,交子則是‘錢本位’。

既是本位制貨幣,發行就一定要剋制,特別是鹽這樣關乎國計民生的實物,一旦信用崩塌後果不堪設想。

而交子本來就是錢,完全可以採用交引所設計的浮動匯率,無論貶值還是增值問題都不會太大。

王安石看不到這一點,而呂惠卿看到了。

從熙寧變法而言,王安石是提供了理論支持,但呂惠卿是實際負責人。所以呂惠卿在實務方面的政治水平比王安石高,更不用說司馬光他們了,只可惜老呂……欠厚道。

元絳在這一點無腦支持王安石,反對呂惠卿,也是政治鬥爭的結果。

政治鬥爭失敗的那個人,無論執政的政策好壞都被完全否定,至於勝利的那方無論對錯都得到了完全承認。

王安石對元絳的言語,完全是不表態。

吳充,王珪則是輕易不出言,今日他們也是坐在椅上。

吳充始終在聽,而王珪似聽得很認真,其實偷偷地在出神。

章越此刻起身離椅,出班奏道:“陛下,臣以爲鹽鈔不可濫發,這點不能因人而廢其言。”

章越終於站出來說話,令官家微微點頭,此事他也是支持章越,呂惠卿的。不過他看了一眼王安石,心想你對此事看法一如當初嗎?

元絳不知官家的心底的意思,但他今日第一次在官家面前陳詞,章越既站出來反對,着實不太給他的面子。

“樞府如今不僅管軍器監,連錢引之事也要過問了嗎?”元絳則向章越指責,你是不是管得有點太寬了?

章越則道:“交子,鹽鈔之事,一年前我曾就此事與呂惠卿商議過,此事元公初入政府怕是還不知道吧。”

章越言下之意,當年我拜端明殿學士時,你官位還不如我呢,論資歷你就是這個(比小拇指)。

元絳初入二府,資歷自比不過章越,實政經歷也很欠缺,他幹了三司使還沒一個月,結果就失火被罷了。

元絳心道,說我資歷不如你,老夫中進士時候?你小子還沒出生吧。

元絳道:“如今陝西錢荒綿延至今,便是呂惠卿不肯多出鹽鈔之故,交子之物實與杯水車薪無異。”

章越道:“恰恰相反,陝西錢荒不在錢多錢少,而在於百姓手中沒錢,只要能在陝西行以以工代賑,兼之興以水利,便可解錢荒之事。”

元絳與章越各執一詞,互不相讓。

元絳問道:“那你說如今陝西錢荒如何解?”

章越道:“要解決錢荒之事,首先發錢,便是增鑄錢鈔,之前朝廷添了兩百萬貫交子至陝西。”

“但此舉並不濟事!”

“那就是百姓沒錢,可以向百姓高價收糧或是以工代賑,大興水利都是良法。”

元絳道:“此本就是丞相之見。”

章越道:“當然還有一法?”

“何法?”

章越道:“那就是廢市易司!”

元絳道:“廢了市易司,便能解錢荒?”

“能,正所謂食祿者不得與下民爭利,受大者不得取小,市易司就是與民爭利之舉,只要廢之,百姓自是有錢。”

聽到國不與民爭利四個字,王安石忍不住色變,這可是司馬光的說法,如今又在朝堂上聽章越提及了。

朝堂上吳充聽了不由皺眉,這呂惠卿剛罷相,章越便在政見之事上與王安石起了矛盾,這真是令人不省心啊。

王珪則感嘆心想,這還沒消停幾天,怕是又沒有安生日子過了。

第214章 大佬的論斷第209章 再見郭師兄第57章 神童詩第729章 四大天王第867章 補鍋第439章 蔡襄的難處第1041章 司馬光來訪第102章 婚姻之事第675章 擂鼓第845章 相互試探第30章 用六第403章 鈔鹽法第425章 宴遇王安石第991章 太后與官家(兩更合一更)第939章 失落的呂惠卿第437章 章越射虎第122章第884章 讒言第997章 章家和吳家(兩更合一更)第496章 修齊治平(兩更合一更)第250章 君心似我心第425章 宴遇王安石第382章 建儲之詔書第924章 宣麻拜相第474章 懟一懟皇帝第891章 出班直言第294章 及第之日第712章 庭參第63章 榜帖(第三更,求訂閱)第212章 照料第103章 珍惜第920章 執政第703章 太平宰相第525章 衣錦還家第584章 安居平亂第619章 天下絕不可無參政第521章 人間隨處有乘除第904章 王安石的推薦第553章 棋逢對手第1041章 司馬光來訪第789章 打到底爲止第444章 風波第896章 三司會計司第268章 捉婿第286章 東華門第422章 豪爽第418章 董事會第89章 看榜第224章 表白第57章 神童詩第785章 再入河州第834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392章 改變第279章 水幾是道第988章 參知政事(兩更合一更)第233章 弊案第195章 吳大郎君第247章 考試政策第768章 韓絳的人情第389章 皇后與宦官第928章 尷尬的沈括第882章 政事堂第845章 相互試探第135章 答案第1020章 雪夜下湟州第570章 變法的序幕(兩更合一更)第273章 論名第687章 廣銳軍第204章 人可找到了?第443章 折辱夏使第770章 玉帶第505章 安排第1038章 大宋經濟晴雨表第566章 蘇氏兄弟第463章 柳暗花明第836章 信任危機第490章 罪己詔第595章 脣槍舌劍第722章 穩內安外第190章 再辭第174章 老師的話第618章 鵷鶵 鴟和腐鼠第84章 招攬人才第691章 鹽井第390章 圈套第478章 岳父回京第73章 嘉祐二年榜第838章 非召章越回京不可第942章 贈詞予卿第768章 韓絳的人情第48章 寒門之難(第一更)第27章 二哥又坑我第250章 君心似我心第694章 首戰第914章 安排第488章 澤國第244章 王安石第68章 三字詩作者(第三更)第393章 有人得意,有人失意第1051章 王半山
第214章 大佬的論斷第209章 再見郭師兄第57章 神童詩第729章 四大天王第867章 補鍋第439章 蔡襄的難處第1041章 司馬光來訪第102章 婚姻之事第675章 擂鼓第845章 相互試探第30章 用六第403章 鈔鹽法第425章 宴遇王安石第991章 太后與官家(兩更合一更)第939章 失落的呂惠卿第437章 章越射虎第122章第884章 讒言第997章 章家和吳家(兩更合一更)第496章 修齊治平(兩更合一更)第250章 君心似我心第425章 宴遇王安石第382章 建儲之詔書第924章 宣麻拜相第474章 懟一懟皇帝第891章 出班直言第294章 及第之日第712章 庭參第63章 榜帖(第三更,求訂閱)第212章 照料第103章 珍惜第920章 執政第703章 太平宰相第525章 衣錦還家第584章 安居平亂第619章 天下絕不可無參政第521章 人間隨處有乘除第904章 王安石的推薦第553章 棋逢對手第1041章 司馬光來訪第789章 打到底爲止第444章 風波第896章 三司會計司第268章 捉婿第286章 東華門第422章 豪爽第418章 董事會第89章 看榜第224章 表白第57章 神童詩第785章 再入河州第834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392章 改變第279章 水幾是道第988章 參知政事(兩更合一更)第233章 弊案第195章 吳大郎君第247章 考試政策第768章 韓絳的人情第389章 皇后與宦官第928章 尷尬的沈括第882章 政事堂第845章 相互試探第135章 答案第1020章 雪夜下湟州第570章 變法的序幕(兩更合一更)第273章 論名第687章 廣銳軍第204章 人可找到了?第443章 折辱夏使第770章 玉帶第505章 安排第1038章 大宋經濟晴雨表第566章 蘇氏兄弟第463章 柳暗花明第836章 信任危機第490章 罪己詔第595章 脣槍舌劍第722章 穩內安外第190章 再辭第174章 老師的話第618章 鵷鶵 鴟和腐鼠第84章 招攬人才第691章 鹽井第390章 圈套第478章 岳父回京第73章 嘉祐二年榜第838章 非召章越回京不可第942章 贈詞予卿第768章 韓絳的人情第48章 寒門之難(第一更)第27章 二哥又坑我第250章 君心似我心第694章 首戰第914章 安排第488章 澤國第244章 王安石第68章 三字詩作者(第三更)第393章 有人得意,有人失意第1051章 王半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