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章 大腿

第482章 大腿

次日,章越至三司使公廳時,但見不少官吏頻繁地進出。他將三司衙門以往的積年舊帳都堆放在呂公弼身旁的十幾張案几上。

每張案几後都坐着一名書生,拿着算籌在擺算對賬。

呂公弼坐在一張桌案後,神色凝重地翻看着賬冊,見了章越道:“章太常先坐。”

章越與呂公弼見過幾次面,但沒有過深談。

呂公弼又看了一會的帳,用手指揉了揉眼眶然後道:“忠彥常在本官面前談太常的名字,他說你是他朋友中最能幹,也是最要好的。”

“這話師樸謬讚了,論人情練達我不如師樸多矣。”章越想到,韓忠彥對呂公弼這岳父的評價,那是見了他的面,能有多遠即跑多遠。

呂公弼道:“官家讓本使根窮陝西財用匱乏之事,故而本使如今審覈陝西五路財務之申報與審覈之結算上,官吏是否有隱瞞舞弊之所爲。”

“但是從慶曆以來的籍冊便是汗牛充棟,要查三司省帳與地方州縣開支出入,是否有大額之虧空之嫌疑,所費之力甚巨。仔細查去僅解鹽一項,我下面十幾個人查了三日三夜也未查個究竟,其他數字更幾十倍於解鹽,要查到何年何月?”

章越道:“啓稟省主,下官聽過一句話,有些事不上秤沒有四兩,上了秤一千斤也打不住。若真不細查,怕是賬目確實說不清。”

呂公弼聞言失笑道:“章太常此話說得好。西邊就是這般,秦鳳永興兩路尤其是兵少,財用不足,官家懷疑地方監司於賬目上作手腳。如今西夏正在侵攻陝西,我們卻查當地文武官員的帳,怕是引得軍心不穩啊。我這裡查實了一旦報上去,陝西一路有多少人要奪官罷職?會不會滋擾地方?””

章越心道難道呂公弼要違背官家與中書的意思。

但章越轉念想來,三司本來就獨立性很強,不需對任何人負責。

歷史上王安石先後推舉薛向與曾布出任三司使,但薛向與曾布出任三司使後卻都不約而同地與王安石翻臉,在政見上相左。

期間有王安石個人的原因,也是因爲三司的獨立性。

這是爲何三司能與中書與樞密並立的緣故。

難道呂公弼上任第一天就要反對官家給他的安排?需知呂公弼只是權三司公事。因爲三司的權力太大,故而官家中書有意識地對三司進行削弱,除了蔡襄外,後來的三司使前面都要加個權字。

呂公弼道:“我面見官家時,聽他數度談及了交引監……”

章越心底一凜。

呂公弼道:“官家說交引監如今很有錢,本官之前心底沒數,但聽說去年交引監年末分紅了九十一萬貫可有?”

章越道:“確實有這麼多,去年交引監歲入三百八十萬五千貫,盈餘一百二十七萬兩千貫,分紅九十一萬貫,每股派息七貫,最後還剩三十六萬兩千貫!”

呂公弼問道:“爲何交引監如此能盈利?”

章越道:“回稟省主,天下之生計分三等,一等食勞力,一等食利潤,還有一等食資本。好比開個酒肆,夥計出賣勞力,幹得再賣力也不過是個溫飽,酒肆店家雖僱得那麼多夥計,但即是經營便有賺有賠,一個不小心即關門大吉,但唯獨將地租給店家作酒肆的地主那是穩賺不賠。”

“天下最容易上手又最不容易折本的,便是這錢能生錢的營生。不恰巧這交引監便是這錢能生錢的營生。”

呂公弼道:“難怪汴京到處遍地是交引所與質庫了。”

呂公弼道:“西北如今有那麼大的窟窿要堵,本使以爲如今與其想着節流不如開源。交引監如今有這麼多的錢財,本使以爲資助西北軍費,三司責無旁貸啊。”

章越心想,難怪了,你呂公弼原來一早就打我交引監的主意。

章越道:“省主給是不難,但有句話說在前頭,本所十三萬股中,陝西運司是五萬股,本司是兩萬五千股。去年年底分紅,陝西運司便已拿走了三十五萬貫,本司也拿去了十七萬五千貫。”

“若是今年一旦將錢財挪作西北之用,那麼年末的分紅便是大大縮水。陝西運司與本司的錢也是拿少了。”

“這……”呂公弼道,“但是官家的意思,又不好不給。你看還有什麼辦法?”

章越道:“下官以爲可以拿出十萬貫作爲西北軍費,再多怕是股東們便不肯了。”

呂公弼聞言搖了搖頭道:“不妥,不妥。”

章越又說了幾個法子,呂公弼一併翻地。章越心道,呂公弼這也不肯,那也不肯,那他的意思自己已是明白了。

見呂公弼左右不肯道出自己的意思,章越索性裝傻充愣。

最後呂公弼忍不住道:“我聽說官家近來要修建御園開支怕是不小。”

章越隨口應了幾句便是不順着呂公弼的意思往下說。

呂公弼頻頻目視章越,章越就是裝着不知道。呂公弼最後道:“章太常先回去,本使再想想辦法。”

章越起身道:“下官告退。”

章越走出大廳時不由覺得好笑,果然啊,呂公弼與呂公著是真兄弟啊!

都是一個套路。

呂公弼這邊在上任接風宴上,對官員們說是要對蔡襄蕭規曹隨,繼續保持三司的獨立性不傾向任何一方。

無論是中書,還是官家,誰的帳咱們也不賣。

但今日呢?

呂公弼找自己便是暗示自己給官家塞錢了。

果真是說一套作一套啊,老呂家的人都這麼陰麼?

不過章越心想,呂公弼說得這不是笑話麼?自己若真肯塞錢,還願等到今天?若是呂公弼真敢強迫自己,章越立即二話不說帶着交引監叛變,投向中書。

不過章越還是不願意走到這一步,與一把手作對是沒有好處的。

不到萬不得已,不要走這條路。

那麼自己應該怎麼辦呢?

故而章越還是老人老辦法——抱大腿!

他寫了一封信給岳父吳充,讓他出面替自己給呂公弼說項。在岳父回京之前,自己面對呂公弼則是能扛就扛。

這時候讓岳父回京述職的調令已至,岳父正已是趕往京師的路途之中。

治平二年六月,淮南轉運使吳充回京敘職。

卻說官家在登基前,便早已經聽說過吳充的名聲。官家多次與左右大臣說,吳充當年爲吳王宮教授時,所書的宗室六箴他抄寫了很多遍呢。

到了官家親政之後,多次向韓琦詢問吳充的近況。

歐陽修是吳充的親家與摯友,也是樂意向官家推薦。最後吳充得以入京,蒙官家恩典越次入對!

(本章完)

第196章 村夫第924章 宣麻拜相第236章 如何辦第1036章 積小勝爲大勝第410章 你這缺人嗎?第615章 賞個執政作第724章 深入險地第45章 圈套第944章 探病第729章 四大天王明日更新第495章 爲之計深遠第1051章 王半山第146章 學詩第201章 樊樓詩會第185章 五年之約第826章 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第885章 報復第700章 國恩私恩第232章 搏擊長空第969章 駐真定府第780章 下岷州第297章 期集三第234章 蔡襄第25章 君子厚德載物第789章 打到底爲止第51章 小溪西流第150章 相贈第387章 嘉祐八年第590章 爭與不爭第268章 捉婿第1028章 卿且坐此位(第二更)第299章 菊花落英否?第313章 秘閣第1040章 上門認錯第814章 閱兵第42章 神童舉(感謝我愛怪仔盈盈成爲盟主)第136章 邀請第851章 抵京第345章 韓絳第793章 打吧(兩更合一更)第189章 相人第151章 一百四十九章教誨第71章 苟富貴勿相忘第915章 投機(第二更)第770章 玉帶第661章 智緣大師第260章 孤臣(第一更)第102章 婚姻之事第357章 回門第595章 脣槍舌劍第44章 寒門貴子第366章 先生第684章 滿嘴流油第626章 狀元必出寒門第694章 首戰第130章 齋長第597章 正反之論第15章 孝經第22章 傭書第1009章 公羊之儒第927章 想罵就罵第258章 真話第529章 你是我的伯樂第619章 天下絕不可無參政第576章 加擔子第295章 期集第1015章 進退又何妨(兩更合一更)第295章 期集第859章 支持或反對第652章 陝西宣撫使第821章 結算貨幣第495章 爲之計深遠第575章 臣附議第382章 建儲之詔書第65章 二哥是章惇啊!(第五更)第570章 變法的序幕(兩更合一更)第166章 青花瓷第992章 親事與政事(兩更合一更)第462章 臺諫(第二更)第273章 論名第47章 論文第181章 楊氏第496章 修齊治平(兩更合一更)第913章 如何鬥爭第760章 消除誤會第524章 省元第484章 翁婿聯手第995章 必也正名(兩更合一更)第927章 想罵就罵第63章 榜帖(第三更,求訂閱)第26章 火把和燈籠第827章 空城計第77章 經學究(感謝董建新1115書友的盟主)第138章 見面第238章 商量第738章 既濟未濟第408章 改變第437章 章越射虎第574章 王安石辭參
第196章 村夫第924章 宣麻拜相第236章 如何辦第1036章 積小勝爲大勝第410章 你這缺人嗎?第615章 賞個執政作第724章 深入險地第45章 圈套第944章 探病第729章 四大天王明日更新第495章 爲之計深遠第1051章 王半山第146章 學詩第201章 樊樓詩會第185章 五年之約第826章 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第885章 報復第700章 國恩私恩第232章 搏擊長空第969章 駐真定府第780章 下岷州第297章 期集三第234章 蔡襄第25章 君子厚德載物第789章 打到底爲止第51章 小溪西流第150章 相贈第387章 嘉祐八年第590章 爭與不爭第268章 捉婿第1028章 卿且坐此位(第二更)第299章 菊花落英否?第313章 秘閣第1040章 上門認錯第814章 閱兵第42章 神童舉(感謝我愛怪仔盈盈成爲盟主)第136章 邀請第851章 抵京第345章 韓絳第793章 打吧(兩更合一更)第189章 相人第151章 一百四十九章教誨第71章 苟富貴勿相忘第915章 投機(第二更)第770章 玉帶第661章 智緣大師第260章 孤臣(第一更)第102章 婚姻之事第357章 回門第595章 脣槍舌劍第44章 寒門貴子第366章 先生第684章 滿嘴流油第626章 狀元必出寒門第694章 首戰第130章 齋長第597章 正反之論第15章 孝經第22章 傭書第1009章 公羊之儒第927章 想罵就罵第258章 真話第529章 你是我的伯樂第619章 天下絕不可無參政第576章 加擔子第295章 期集第1015章 進退又何妨(兩更合一更)第295章 期集第859章 支持或反對第652章 陝西宣撫使第821章 結算貨幣第495章 爲之計深遠第575章 臣附議第382章 建儲之詔書第65章 二哥是章惇啊!(第五更)第570章 變法的序幕(兩更合一更)第166章 青花瓷第992章 親事與政事(兩更合一更)第462章 臺諫(第二更)第273章 論名第47章 論文第181章 楊氏第496章 修齊治平(兩更合一更)第913章 如何鬥爭第760章 消除誤會第524章 省元第484章 翁婿聯手第995章 必也正名(兩更合一更)第927章 想罵就罵第63章 榜帖(第三更,求訂閱)第26章 火把和燈籠第827章 空城計第77章 經學究(感謝董建新1115書友的盟主)第138章 見面第238章 商量第738章 既濟未濟第408章 改變第437章 章越射虎第574章 王安石辭參